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公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娘并不反对林三洪纳妾,但是娶春桃进门,绝对没有半点可能。在这个时代,在纳妾这种事情上,妻拥有绝对无可置疑的一票否决权。

月娘不同意,林三洪再怎么真心实意也没有用!“我”我”我,”一连说了三个我字。春桃忽然破涕为笑:“三洪哥哥你也别为难了,这是我的命数,是老天早就注定的,谁也改不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多想了,免得自寻烦恼。好的,以后我会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作坊里,做哥哥你的臂膀,不管三洪哥哥的梦想是什么,我都会帮你实现的,”

林三洪轻轻拍了拍春桃的脊背,想安慰几句,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到了这种地步,不管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只能徒增烦恼。

春桃努力做出笑脸来给林三洪看,林三洪知道笑脸背后的艰辛和无奈,却无法改变现状,只有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妹子,我知道你辛苦了,我知道你不容易

“说这些做什么?”春桃做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拍了拍身子说道:“好了,我也就不去给阿娘问安了,急着回去呢,要是再晚就找不到船了,我先走了亦 “走?这么快就要走?宿在这里吧,晚上和母亲说说话,母亲常常念叨起你呢,”

“算了,我这个出息,见了阿娘肯定会大哭的,还是不见了吧。”春桃努力做出小孩子的灿烂笑容:“作坊里的事情多的很。催这人呢,不回去不行。现在我也是作坊的大股东了,是给自己赚银子呢,怎么好偷懒呢?”

春桃越是笑的灿烂,林三洪心里就越不是个滋味儿:“好吧,那你就回去吧,我送你去码头

“别,府台大人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送我这样的一个小丫头?还是我自己回去吧,”一直剪意扮出笑脸的春桃再也忍耐不住。哇的一声哭出来,断断续续的说道:“三洪哥哥别送我了,要不然,要不然我会后悔的,我一定会后悔的,我这就走了,”走了,”

春桃带着一溜哭泣之声,飞快的跑出门去,”

林三洪赶紧追了出去,集了后门只来得及看见春桃的一个背影。

背影越跑越远,很快就消失在华灯初上的繁华夜色之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 心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5章 进退不得

畏看着又是场寒冬。吊然刚刚过了小雪,可天与凡经 办圳川以冻死狗了。

每年从这个时候开始,扬州城内就会66续续的出现一些冻饿而死之人,这些人多流浪无家的乞丐。或者是肢体不健全的残疾人。扬州府台衙门专门修建了两所很简陋的棚屋。城里的富户也开设了粥棚,专门赈济这些无家可归之人。

给义学的棉衣、薪炭等福利已经弃始放,自然惹得那些贫寒的教书先生和孩童们大声叫好,盛赞府台大人开了善举。

而富户们开始清闲下来。围炉热酒的冬季,一般的百姓之家则琢磨着去打几天的短工,赚点零散的工钱贴补家用。

沿运河的工程已经收尾,已不再需要很多的人力。可是如今的扬州和以前不一样了,繁华形胜了很多。新开的商铺多如牛毛,运河上无数商船往来穿梭,北边过来的生意人也在忙碌。只要有把子力气,找个活儿干赚几个小钱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酒馆茶楼等服务行业就进入了一年之中的旺季。可是几年的旺冬季节似乎不那么明显了。

因为现在大家手匕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儿钱,平日里的消费也就不那么拮据了,再也不必象往常一样精打细算恨不得把一文钱掰成两半来花销。家里缺什么平日里就可以去买,不需要再等到冬天有了收入才去消费。所以旺冬季节就不那么明显了。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服务行业的整东都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当然四月节前后是整个,扬州的黄金时期。不管哪个行业都会狠赚一笔。这就要另算了。

因为工作的机会很多,可以轻易赚到钱,所以老百姓们也就不再如以前那样节俭。很多人家。尤其是那些年轻人。辛辛苦苦忙碌一天,立玄就钻到酒馆饭馆当中大肆消费。点几个带着荤腥的好菜,再要两壶不错的美酒,高兴起来,还能叫过卖唱的艺人唱几段小曲儿,打赏下几个铜钱。就是天色很晚的时候,这些人也不着急回家,而是继续流连酒馆茶楼等行所,甚至揣着几个钱去赌场逛一逛也不算什么稀罕的事情了。

这些人和他们的父兄不一样,虽然都是同样辛苦的赚钱,却不怎么很在意平日里的积蓄。认为自己这么辛苦的干活,就是为了消费,要不然赚那么些钱做什么?

这些年轻人吆五喝六的让扬州的夜生活更加繁荣,只要腰包里的钱还没有花完,他们就不准备回家。甚至经常喝的酷丽大醉之后一脑袋扎在酒桌上呼呼大睡。所以在清晨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年轻力壮的后生打着酒嗝从酒馆里跑出来,匆匆忙忙的去赶往各处去干活,赚了几个钱之后,在夜色降临之时,就又一次毫不吝惜的把这些辛苦钱扔给酒保,或者干脆就去赌场青楼这些的方寻欢作乐彻夜不归,,

面对这些改变。很多人都会出世风日下的感慨。

就是府台大人林三洪,也说不清晨这种改变到底是好还是坏。

当初的本意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富再分配。这个目标可以说是实现了,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当初始料不及的。

很多年轻人,甚至包括不在少数的中年人,很快就放弃了以前勤俭持家的传统,有点过分的追求享乐。这自然带动了许多个行业的展,促进了整体经济的繁荣,可对于单一的家庭而言,未必就全都是好事!

以奢治扬州确确实实的林三洪的手段,当初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实现财富的转移和分配,虽然也想到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可勤俭持家崇尚积蓄是农业社会几千年来的传统,已经根深蒂固,那些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习惯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变化,是林三洪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自林三洪上任以来,已经给扬州带来了很多变化,尤其是民间风气的改变,是好是坏一时间还说不清楚,就是朝堂之上也有人在考据研究。争论着“扬州现象”权衡着蕴含其中的利弊二字。

还有约莫半年的时光。林三洪的任期就算满了。按照林三洪在扬州的所作所为,且不去说有没有功劳,光是在皇上亲征的时候报效两百万这样的大手笔,就是一笔谁都抹不去功劳。还有开办义学,惠及各地贫寒子弟,这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好事。至于繁荣工商兴办佛节这些反而显得有点暗淡了。

能在一任之内把扬州治理成天下最为繁盛之地,这就是本事,这就是功劳。集借着这些,林三洪的仕途一片光明。

虽然到任期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可通常情况下,也应该给自己跑跑官路了。

如林三洪这种官吏,有功劳有政绩的,一般都有两种安排:

其一是继续留在地方,或是升任为三品,或是为布政使的副手,先在地方上历练一下。熬一定的年头之后极有可能成为开府建衙的封疆大吏。

其二就是调到中枢做个京官。

如果真能做京官的话,品级方面肯定就不会升的太快,有可能在从四品和正四品之间,表面上看是没有升官,其实已经是升了。

京官的品级和地方官不大一样。要高出一大截去。若是能做个正四品的京官,已经可以参与国家的政策制定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朝局。京官和地方官之间,也不能完全按照品级来区分高下。譬如三品,在地方上就是巡抚或者是集台这样级别的,虽然大明朝的巡抚和巡抚之间也有很大区别,但是区别也仅仅的表现在所管辖的地方大小这个层面,在管辖区域之内,基本就是土皇帝。权限很大,可以威福地方,相对比较自由。

同样是三品的京官,相当于侍郎这个级别,虽然仅仅是副部级的官吏。在很多事情上都无法单独做主。可毕竟可以参与全国的政策制

儿崔度上来讲。可以影响到仓然这个影响力不是特 斗胜在范围广阔。

所以说,京官和地方官也不能单纯看级别的高低,内里还是各有年秋的。

虽然很多老百姓希望林府台能够留在扬州,继续干他的知府本行,虽然留一任甚至是留几任,在地方上都是一种常态,可名眼人都可以看出来,扬州已经留不住林府台了。

不管林三洪是不是一个清正廉洁的青天大老爷,也不管他是不是贪了扬州的银钱,最关键是林府台有本事有能力,能给百姓带来好处,这才是老百姓们希望林三洪留任的根本原因。

若林三洪是一个只会刮地皮的贪官,百姓们早就期盼着他赶紧滚蛋了。

可官老爷哪个不愿意升迁?若是有加官进爵的机会,谁还可能留任?能够做到巡抚的话,谁他娘还稀罕一个知府?

尤其是在这个月初,远在前线的永乐皇帝亲自指定了一个官员来到扬州,成为扬州府的同知,也就是林三洪的副手,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空降的副知府。到了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出林三洪肯定会离开扬州了。

一般情况下,正职的官员才会空降下来,作为副手的同知有辅助知府的职责,这就需要同知大人熟悉地方民情官情,要不然如何辅助府台大人治理地方?

偏偏朱林就指定了一个同知下来,其用心已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这是钦定的接班人,是来顶替林三洪的。

新来的同知已经五十八岁,姓甘名霜字雨声,从洪武年间开始就在翰林院供职,一直熬到了翰林学士在翰林院就是翰林学士这种说法是一个误区,只有翰林院的主官才会有这个称呼,翰林院这个正式的名称也是朱元璋定下来的。读者知道甘翰林是翰林院的主官就可以了。的位子上。也算是三朝元老了。

甘翰林不愧是大学士出身,言行举止为人做事都依足了规矩,说话也文绉绉的,动辄就是典故动辄就是圣人教诲,很有点迂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