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枪杨铁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堤的黄河有没有起到阻挡金兵的效果咱不知道,反正黄河下游,上千万的百姓从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并遭受黄河水患数十年。那是毋庸置疑的。

也正是因此,其后数十年,金廷虽然占领几乎整个长江以北,可光是治理黄河这一宗,就几乎把金廷给拖垮了!

比如文艺小老头完颜璟,登基的二十多年里,就曾三次大规模发丁治理黄河,仅完颜璟继位的那一年。就征发了四百三十万的壮丁去修黄河。

而完颜璟小老头又文艺,征丁坚决要给钱。工资还不少,每工一百五十文,日支官钱五十文,米一升半。光着这一项,就差点儿把金廷的那点儿家底儿给掏空了。

可惜,完颜璟小老头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孜孜不倦地治理黄河,却始终没能治好。

十数年前,黄河再次改道,南决夺淮入海。

至此,这山东南向的淮河。此刻实际上已经和黄河混为一体了。

淮河本就水患严重,上下游水位落差极大,还动辄泛滥决堤,如今再有一部分黄河水注入此地,那更是波浪滔天、凶险异常。

也正是因着这一层缘故,南宋水军虽然已经到了淮河边上,可却一直就没敢冒然出动,只能老老实实地宅在黄河南岸等待时机。

此番吴六斤老叫花率众南下,便是要和这些正当着缩头乌龟的宋军决一雌雄。

按说吴老叫花、曲三儿、王老道等人都不会带兵,此番杨铁心之所以安排三人领军,其中自然是有为了手下三大平衡势力的缘故。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杨铁心手下的那些军校毕业生,大部分都还有点儿年轻不够沉稳,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手实在太少。就连号称天王帮四小天王的刘华、张友等人,目前也只能算是个将才,还不足以出任一方主帅。

至于说吴老叫花等人不通军事的问题,杨铁心的解决方案就是给派个庞大的参谋团。好在吴老叫花等人做人都比较低调,自己不懂的事情绝不胡干,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

而此番杨铁心派给三人的任务又不算特别重,只是守住三条水路不让敌人进入山东境内即可!

况且,杨铁心的老窝也不是没有防备,还有杨英帮主以及六万水路大军呢!若无意外,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就算真个有问题,也可以退往海上,自海路返回瀛洲。

最后一路是总计五万的海军,则由杨铁心亲自统领。至于目标,则是南宋的都城临安!

据杨铁心收到的消息,南宋目前尚有近百万的禁军。

实际上,虽然号称百万禁军,可实际上,这些禁军并不是都驻在临安城内。

目前而言大概有八万左右的禁军是驻在临安的,其它的驻在临安府周围的绍兴、平江、建康诸府。

这也是大宋朝的一贯作风。

比如北宋梁山好汉时代,林冲虽然号称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当时的禁军也确实有总计达八十二万六千的马步军。

可那个时候,开封府内,实际上只驻有六万两千的禁军,其它的则驻在京东、湖北、河北等地,不过名义上都是禁军,都是皇帝老儿的直属部队,都由皇帝老儿的心腹统领,并对皇帝老儿负责。

此番出征临安,杨铁心动用了五万海军,就是要直接对阵临安城内这总数不足八万的南宋禁军。

第二百八十章兵部尚书

韩侂胄当宰相的时候,对金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主张对金作战,收复失地,并恢复了早年的抗金英雄岳飞的名誉,追谥号武穆,并追封其为鄂王。同时还削去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将其谥号由忠献改为缪丑。

不过,韩侂胄对以朱熹为首的理学一脉非常排斥,斥之为伪学,并一手炮制了庆元党禁。这其中既有韩侂胄和朱熹政见不和之故,也有朱熹本人人品不坚定的原因。比如朱熹忽悠别人存天理、灭人欲,自己却诱拐尼姑做小妾;主张修身治国平天下,可朱熹自己担任浙东提举时却贪墨朝廷的赈济钱米,私分给自己门下弟子,却不给百姓;霸占别家房产,还胡乱给人罗织罪名等。

等到史弥远干掉韩侂胄当上丞相之后,这厮为了拍金廷的马屁,又命人玩了命地抹黑岳飞,直把其斥为乱臣贼子,并为秦桧歌功颂德。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动作,就是把秦桧的谥号又从缪丑改回了忠献。

而史弥远上台后干了另一宗的大事儿就是为解党禁,为理学一派平反,并大肆启用了一大批的理学儒士,给不够格赐谥号的理学大儒朱熹、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之流挨个追赐谥号,打算凭此拉拢理学一脉的儒生。

这个时候,喜欢玩尼姑的朱熹已经死翘翘了,不过理学一脉还是有很多大儒滴,比如真德秀、魏了翁等。

可有一点史弥远却算错了,以真德秀为代表的这匹理学儒生们虽然很痛恨韩侂胄迫害理学一脉的行为,可人家毕竟是饱读诗书的大儒,做人的底线明显比史弥远高很多!

即便史弥远对真德秀等人有知遇之恩,可在对金国态度以及关于岳飞、秦桧的历史问题上,真德秀等人并不认同史弥远的卑鄙行径。

相反。真德秀还写文章痛骂史弥远在与金议和过程中奴颜婢膝的卖国行径,并凭此刷了好大一堆声望!

就因为这事儿,史弥远几次都被气得险些吐血!

白眼狼啊!这帮自腐儒,全都他老娘的是白眼狼!

被自己亲手提拔的一群小弟给卖了,史弥远这个气啊,险些就气炸了胸膛!

可偏偏史弥远还没啥办法!有宋一代。理学开始发端并迅速盛极一时,可以说已经统治了大半个学术界。一旦真个得罪了理学一系,史弥远手下可就快没人了!

也不能说一个人都没有,史弥远手下原本就有“三凶”、“四木”等一大批的奸臣党羽。可史弥远识人的本领还是有的,知道仅凭自己手下这伙奸佞小人根本不足以掌控整个大宋王朝。

于是,史弥远也不得不憋着闷气忍受真德秀等人的折磨。

当然了,史弥远也留了个心眼,那就是,坚决不给真德秀等人肥缺。转把那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派给以真德秀为首的理学儒生。而真正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了“三凶”、“四木”等这群小人手上。比如,吏部尚书,就是“四木”之一的薛极,而兵部尚书,则是被史弥远引为“肺腑”的另一大奸臣,宣缯。

做为兵部尚书,宣缯这个官当得还是比较轻松滴!

因为。大宋对外无战事!

如果真碰上有金人来犯,直接投降请和就可以了!相反。若是真个以为自己武艺有多高,真和金国动起五把超,那才真个是官当到头了呢!一个搞不好,还得像岳飞那般,落个全家被杀的悲惨命运。

所以,自从当上兵部尚书后。宣缯那是真个做到了尸位素餐,每日里,除了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这厮基本就没干过一件人事儿。

可现如今,宣缯却遇到了一宗麻烦事儿。而且还是个大麻烦!

因为,自家老大,那位当朝奸相史弥远,也不知哪儿弦没搭对,居然张罗着让宣缯安排出兵山东之事!

老大一定是疯了!山东那可是金人的地盘!出兵山东,那不是相当于狗咬了自家主人么!

呃,话不能这么说,老大他贵为丞相,咱这当小弟的咋能把老大比喻成狗捏!

不过,其实意思也差不多了!

反正就是,无论如何,不能出兵山东啊!

磨磨蹭蹭了几天,宣缯都没把史弥远的话当回事儿,这下可把史弥远给惹怒了,直接让人把宣缯从家里给抓来,就是一通雷烟火炮的狂喷!

直到把宣缯骂了个狗血淋头、晕头转向,史弥远这才给宣缯交代了老底儿,言道此番出征是为了配合皇军,嗯,是金军主子的平叛行动滴,万万耽搁不得,云云!

至此,宣缯终于醒悟,原来是为了金国主子办事儿啊!我说这史老狗咋忽然就抽风了捏!

不行!这那可是金国主子的大事儿啊!可耽搁不得!

身为兵部尚书,出征这种事情自然轮不到宣缯亲自出马,只需动动嘴皮子即可。

饶是如此,这事儿也让宣缯头痛了好几天。

究其原因,是因为配合金兵作战的消息传开之后,很多史党之人都想借此番出征之机安排自家子弟去混点儿战功啥的!

原来,在这帮奸臣眼中,金人行军打仗那是相当的厉害,绝对属于不可战胜的纯在。此番能够跟着金廷一起出征,那简直就是去打一场必胜的战争,此时不赶紧出手抢功劳更待何时?

于是,三凶、四木等纷纷将自家子弟派上了战场。

而为了保证这些奸臣子弟们不出差错,宣缯也非常舍得下本钱,一口气就调集了近三十万的大军。

在宣缯想来,有了这么多宋军跟着出征,就算山东的贼势再猛,估计也没可能威胁到那些二世祖的安危了!要知道,就算是二十多万头猪,也没那么容易就被人杀光滴!

不过,宣缯也并不轻松,因为此番随军出征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史弥远的侄子!

也正是因此,自打三军出征之后,宣缯就有些提心吊胆。

心里难安之下,宣缯竟然罕见地,每天都到早早兵部衙门转一圈,看有没有什么最新的战报传来。

如此连续将近一个月,传来的消息都是平安无事的消息,宣缯这才微微地松了一口气。

而且,后面的半个多月里,宋军都是停留楚州一带的黄河岸边,与山东军隔河对峙。

就连此番出征的金国大军也一直缩在大清河北岸的河间府地盘上,没有丝毫的轻举妄动,看那架势,似乎并没有暴起发难之意。

“难道说,金军不打算攻打山东了?这不大可能吧?山东地理位置那般重要,金国真么会舍得放手呢?”

“还是说,那些金人主子有什么其它的阴谋诡计?”

虽是文化人,可宣缯的智慧算不上有多高,想了许久没想明白,宣缯索性便不再理会此事,继续当自己那尸位素餐的兵部尚书去了。

宣缯不知道的是,就在宋金两军隔着黄河与山东军对峙的时候,一只船队自琅琊出发,悄悄地渡海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