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时候,刘裕突然听到了一种熟悉的声音,同时闻到了一阵熟悉的香气。

他不是一个爱喝酒的人,可是在军中,不可避免就会遇到喝酒这种事。

浓浓的酒香,以及呼啦啦的喝水声,都表明在这食肆里面还有别人。

刘裕回头望去,只见到月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

ps:感谢道若尘的200赏

第二章汝阴月夜

一个比他还要雄壮许多的男人正大口喝酒。

他不是用碗喝,而是用坛子喝。

抱着坛子喝。

这个大汉背后背着一把长刀,有多长,以刘裕的目力判断,足足七尺有余,高出了大汉的后脑勺。

好长的刀,这样的刀除非是木头做的,一定很沉,可是这个男人喝酒的时候,仍旧将它背着。

丝毫不觉得累赘。

刘裕心道如果这刀真的是精铁打造,此人必是天生神勇之辈。

刘裕回头道:“这位兄台外面有军队进来了,我看你还是躲一躲为好。”

那男人虎目睁开,神光迸发,比天上星辰还要明亮,却淡淡细语道:“小子喝酒不,我看你也又累又饿的。”

刘裕开口便有了被此人恶声恶气的准备,没想到这大汉虽然面目粗豪,却出口慈悲,看出他饥饿交加。

刘裕道:“多谢兄台美意,只是城外的有苻坚的军队进来,等下到了这里,看到兄台,只怕对兄台不利。”

那大汉悠然一笑,抓起面前桌子上一块肉塞进了嘴里,嚼了几下,就吞进肚皮。

刘裕听得军士的动静越来越近,只怕很快就会来到这里,大汉喝酒吃肉的声音不小,只怕会惊动这些军士。

他急切道:“兄台孤身一人出没这里,自然艺高胆大,只是这进来的有数百军士,外面说不定还有接应的军队。兄台惹出动静,只怕在这北方将会寸步难行。”

他轻轻一笑道:“小子难道从没有人说过你很啰嗦么。”

说罢,这大汉。将酒坛子往屋外面扔去,砸出一个大窟窿不说,还摔在街上,响声颇大。

刘裕皱了皱眉头,这人不但不怕麻烦,还找麻烦,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刘裕一个闪身。到了房梁之上,潜伏声息。

大汉将符秦军队引过来,再让他逃出去。很容易被发现踪迹,倒不如就此躲在房中。

若是这大汉不敌,他就能救就救吧。

房门劈开,一对披坚执锐之士涌了进来。个个虎虎生风。一看便是苻坚的百战精锐之师,刘裕暗叫侥幸。

为首一个军士看着大汉,喝道:“你是荒人?”

刘裕知道荒人乃是特指边荒集的人,在淮水和泗水之间,有一大~片纵横数百里、布满废墟荒村、仿如鬼域的荒弃土地:南方汉人称之为‘边荒’,北方胡人视之为‘瓯脱’。

这一带边荒集存在的必要性,是作为南北对峙势力之间的军事缓冲区。

同时也成了那些无法无天之人的乐土,因为边荒是一个充满自由。又没有王法的地带。

它既黑暗,又光明。

黑暗是因为边荒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满了鲜血。光明是因为边荒是一个只认高强本领的地方,在这里,有本事就能出头。

在这被高门大阀把持天下的时代,这一点显得尤为可贵。

而自从苻坚准备南下之后,边荒就再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军事上的缓冲区,也在这段时间遭受严重的打击。荒人中除了氏族、鲜卑族等胡人外,大部分都已经逃散,而作为不稳定因子的这些荒人,一被符秦军队发现,便会被杀害,分毫不会容情。

刘裕常年在边荒打探消息,所以对边荒集了解很多。但他很确定,大汉绝对不是荒人。因为有那么显眼的大刀作武器,他不可不认识。

大汉雷也似的眼神朝着军士瞪了一眼,军士受不住他的目光,软倒在地上,他悠然从容,站起身子,迈动脚步,朝着这些军士走去。

有军士挺着长矛朝着他身上刺过去,只见长矛折断,不见大汉有丝毫损伤。

大汉虎躯一震,那军士跌飞起来,撞着身后的同袍,一下子便倒下大~片。

其余军士闻声过来,慢慢将大汉堵住。

大汉的步子从不迟疑,任凭他刀枪剑戟一一招呼过来,全然不在意,罡气布满身体,任他金铁加身,我自毫发无损,当真厉害无比。

刘裕只透过窗口望去,也不觉心驰神摇,不能自已。只觉若军中有此勇将,当真是万人之敌。

数百名军士个个痛苦嚎叫,躺在地上,难得却没有一人死了。这些人相互搀扶,狼狈的往城外而去。

大汉忽然道:“不敢见人的都出来吧。”

嗡嗡嗡之声,贯彻夜空,仿佛连汝阴城都晃动了。

突然之间,便听到人的脚步声不断响起,不须臾便从四面八方汇聚了五六十人,刘裕跃落在窗口的隐蔽处,偷偷观看,只见全都清一色的光头弥勒教徒。领头的却是一僧一尼。

佛教传自天竺,从姓氏上说,僧侣的竺、支等几姓来自天竺和大月氏,属胡姓,中土汉人出家为僧,也因而改姓竺或支。

建康城内的有名高僧支道林本身是陈留汉人,也改为姓支。

僧人固然不事生产,不服劳役,为君王推崇,属于另外一种特权阶级,对国家蚕食严重,但是都不如弥勒教为祸剧烈。

佛经中的佛并不只有释迦牟尼一个,但释迦牟尼是唯一一个住世之佛,所以地位尤其崇高。

同时佛经有言又说‘释迦正法住世五百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而现在是‘正法既没,象教陵夷‘,故释迦的时代已到了日薄西山之时,未来佛弥勒即将应期出世。

北方僧人竺法庆,正是高举‘新佛出世,除去旧魔‘的旗帜,创立弥勒教,自号‘大活弥勒‘,势力迅速扩张。竺不归则是弥勒教第二把交椅的人物,两人的武功均已达超凡入圣的境界,佛门各系高手曾三次联手讨~伐二人,均损兵折将而回,令弥勒教声威更盛,聚众日多。

如今弥勒教不但一统北方佛门,更有一统北方宗教的架势,只消灭了北方大教太乙教,便是实质名归的北方宗教领袖。

这几十人暗藏城中,没被刘裕发觉,足以证明是弥勒教众的精锐,刘裕不禁大为好奇,这大汉究竟是何等来头,居然能惹出这般阵仗。

大汉睥睨四下一众光头,对着领头的和尚叹道:“竺不归你和这小妮子也敢来撩老子的虎须,如果是竺法庆那孙子来了,尚且有让我出刀的资格,你们是来干什么,来讨打么。”

第三章阿难刀(求月票)

大汉睥睨四下一众光头,对着领头的和尚叹道:“竺不归你和这小妮子也敢来撩老子的虎须,如果是竺法庆那孙子来了,尚且有让我出刀的资格,你们是来干什么,来讨打么。”

刘裕心中暗震,没想到这和尚居然是弥勒教第二号人物,号称‘小弥勒’的竺不归。同时他发现竺不归似乎有意无意朝他这淡淡瞥了一眼,也不知是否是错觉。

竺不归神态冷漠,淡淡道:“阿难尊者也是佛门高人,如此口出不逊,不怕亵渎佛祖么?”

其实他口中固然冷淡,心中却对这阿难忌惮到了极点。

阿难尊者是一种称号,还要追溯到上千年前释迦牟尼成道的时候,其中一个弟子便叫阿难。

阿难留下一把刀,名为阿难刀,并配有一套绝世刀法,自此之后,每一代传人中,若有人练成阿难刀,便皆是阿难尊者,毫无例外。

可是上千年来,也不过数人成就此刀法,皆是纵横天竺的无敌人物。而据传这一代的阿难尊者,武力远在历代阿难刀主人之上。

事实上也证明,自入中土以来,这人根本从无对手。横行北方,无人可制。

刘裕心道:原来这大汉居然是个和尚,只是和尚怎么会有头发。

阿难道:“众生平等,你先违背了佛祖的平等之意,把佛看得高高在上,去接佛法,早就入了魔道。”

竺不归冷声道:“佛不是众生。”

阿难眸子雷光爆闪。如当头棒喝道:“我说是,那就是,还有两个小子。也给我滚出来。”

他左右分别两掌,往两边的房屋轰杀过去,当真是如天外飞石,不可阻挡,房屋塌陷,两个人身影分别出现。

一个是身穿白色道袍的大胖子,道袍前后绣上红黑代表陰阳的太极。红中有黑点,黑中有红点,代表的是阳中阴和阴中阳。非常抢眼夺目。

他并不算矮,可是因其肥胖的体态,胀臌臌的大肚子,勉强方可扣得上的钮子。怎看也似比别人矮上一截。

他的头发在顶上扎个大髻。覆以道冠,看来干干净净,长相也不惹厌,脸上还挂着似要随时开人玩笑的和善表情,看来有点滑稽,只有他藏在细眼内精芒闪闪略带紫芒的双睛,方使眼力高明的人看出他不是好惹易与的。

另外一人比胖道人要高上不少,同时拥有可令任何男性羡慕的体魄。像豹子般既充满爆炸的动力,又是线条优美。显示出一种极吸引人的非凡素质。紧身的素装武士服,挂背的佩剑,其形像非常引人注目。

在浓密的剑眉下,他有一双锐利深邃和带点孩子气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以黄巾扎作英雄髻,脸容近乎完美的俊伟,几近无法挑剔,嘴角似常挂着一丝悠然自得的微笑,令人看来是既自信又随便,年纪在二十四、五间,保管绝大部分女性都难以抗拒他这样的人物。

竺法庆眼睛一咪,没想到这两人也找到了阿难尊者。

这两人是弥勒教的对头。

胖的道人叫奉善,乃是太乙教的副教主江陵虚的高徒,另外一个人称‘妖候’徐道覆,师傅则是天师孙恩,孙恩更是连他师尊‘活弥勒’竺法庆都忌惮不已的人物。

太乙教也不是好相与的角色,只副教主江陵虚便是天下有数的高手,更难以想象那位传太乙教传闻的教主太乙道尊又是何等厉害。

这也是弥勒教至今没能吞并太乙教的主要原因,在没有击杀江陵虚和那位太乙道尊之前,连竺法庆都不愿和太乙教死磕。

胖道人奉善笑呵呵道:“只要阿难尊者将那太平玉佩交给小道,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朝咱们太乙教开口。”

徐道覆冷笑不语,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