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蓦然间,清澈的湖水中。那白蟒的蛇皮一下子褪去,露出一个美妙绝伦的胴~体。

蛇皮落在玉人手上,化作金边的白色绸衣。

精致的足踝露出~水面。只见到一个白衣大士,悄然立在湖畔。容貌俊美无双,清丽高雅,一身金光闪闪白衣绸缎。艳美绝伦的面容。明眸善睐,肌肤皓如凝脂,滑腻似酥。清纯可人,清丽出尘,美若天仙,出~水芙蓉,螓首蛾眉,貌美如花。俊美异常,双目之间自有一份俏、美、柔。比那名花倾国又倾城。

她自顾一番,颇为满意,脸上晕红流霞,顾盼生姿,露出欣然喜色,有如鲜花初绽,娇美无限,好似天人。举止间那份俏~丽之韵,当真是个天上人间少有的极其美貌之女子。

就连天地也为之屏息,也为之惊叹,堪叹造化如此,令人难以置信。

她便是那白蟒所化,千年前偶然得了黎山老母的遗泽,迈入修行之途,修道千年,终于度过三次天劫,只欠缺一点机缘,便可圆满修行。

黎山老母乃是前古仙人,所留遗泽,非同小可,她不但法力精深,即使道行天下间也少有人能及。

心血来~潮感应,知道不久后观音大士会在普陀山灵应寺中显圣。

此去普陀山虽有无穷山水之隔,但是于她而言,亦不算得遥不可及。

成道圆满的机缘,到时便可去问观音大士。

她虽然是妖族,却是正宗的黎山老母门下,论起正统,即使当今之世,佛道两门的练气士,也少有比得上她的出身,观音大士看在黎山老母的面子,自然不会为难她。

出于对自身术数的自信,她当然知道今次不会一无所获。

一条匹练划破长空而去,转瞬消失。

惊起东华尘土梦,沧州到处即为家。

山人自种三珠树,天使长乘八月槎。

梅福留丹赤如桔,安期送枣大于瓜。

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

一首七言律诗,随着李志常信口而吟。在这人山人海的信众中,格外突出。

这时一个士子道:“普陀山乃是佛门圣地,兄台何故兴起道家的幽思?”

今天正好是二月十九,乃观自在菩萨降临人间的诞辰,故而为普陀山一年一度的盛事,所以今日浙州附近,但凡有条件的人,都来目睹这番热闹。

普陀山极为广大,山上寺庙多不胜数。

而在这名士子身边的另外一人却道:“龙潭有所不知,这普陀山亦是观音大士的道场,而观自在菩萨入佛之前,乃是道门神圣——慈航道人,故而普陀山又是佛道同流的地方,处处有菩萨当年所言佛本是道的玄机在里面。”

李志常轻轻笑道:“这位兄台当真见识不俗。‘

江浙一带,人文翡翠,这里的文人,的确见识更开阔一些。

那位被称作龙潭的士子道:“朱兄可是不到二十岁就中举了,自然厉害。”

李志常听到这话,倒是多看了这位朱举人一眼,浙州之地,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在这里中举可要比其他地方难上不少,几乎可以说是残酷无比,有人戏言,即使考中进士,也比在浙州考中举人要容易不少。

今天恰逢佛事,人物气机纷杂,李志常没有望气,此时用神打量,这朱姓士人,果然文思泉~涌,十分不凡。

他本来打定主意要去京城,只是恰好遇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加上普陀山为佛门清净地,颇有玄妙,不免想趁此游览一番。

没想到随意吟咏一首诗,也能遇到这样的人物。

两边互通姓名,那朱举人叫做朱阳平,身边的朋友叫做孟龙潭,都是余杭人士。三人随意攀谈起来。

李志常微笑闲扯,句句用典,因为浙州临海,三人说起海外风土人情,更是瑰丽奇幻,令两人叹服不已。

不知不觉间,三人闲逛,就到了一处寺院。

这寺院不太宽敞,似乎少有人来,里面只有一个白发垂眉的老僧守着。

即使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盛事,这里也没有半分香火,可以想象平时,这里又是怎样一番冷清局面。

那孟龙潭是个热心肠人物,因此劝说两人到庙里拜拜菩萨,同时送点香油钱,接济下这可怜的老僧。

那老僧难得遇到香客,似乎因此十分热情,整理了一下衣服出来迎接,引导他们三个在寺内游览。

最后到了大殿之中,里面却没有菩萨金身塑像,到时两边墙上的壁画非常精妙,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

只见殿堂楼阁重重迭迭,胜景绝伦。里面有一座空着的莲台,四周众多佛子围绕着,外面是许多散花的天女,个个美艳清丽。

孟龙潭好奇道:“大师你这里的壁画当真精妙,即使吴道子重生也不过如此了,但是怎么没看见菩萨。”

老僧呵呵笑道:“菩萨正是今天才降生,你再等一会就见到了。”

孟龙潭哈哈大笑道:“大师糊涂了罢。”

这时候外面款款进来一位白衣丽人,明眸皓齿,顾盼生辉。

朱举人和孟龙潭只看了一下,不觉神摇意动,顿时沉浸在倾心爱慕的凝思之中,难以自持。

这时候突然壁画中有金光蔓延大殿,一闪而逝。

那白衣丽人随即消失不见,朱举人奇怪道:“李兄你看见刚才那位姑娘去哪了么?”

李志常指着壁画,微微笑道:“去里面找菩萨了。”

两人不由得朝壁画看去,不知何时,本来空着的莲台,不知何时多了一位菩萨坐在上面,两边童子随侍,分明就是观音菩萨以及随在身边的善财童子和龙女。

只是那菩萨坐下,佛子密密麻麻,周围散花的天女无数,哪里分辨得出那位白衣丽人在何方。

而此刻李志常凝目在画壁之上,脸上若有所思。

在画壁之中,又是另外一番情景。

白衣丽人一下子就进入了画壁之中,上面法坛之上,金光万道,菩萨高坐其间的莲台上,缓缓开口。

她却混在法坛之下,佛子中间。

那菩萨道:“下跪何人?”

白衣丽人不卑不吭,端庄娴雅地见礼道:“青城山下白素贞,叩见大士。”此时她身周的佛子对她视而不见,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都对着菩萨,脸上布满虔诚的神情。

菩萨看不出其他的神色,面容慈祥,大慈大悲的意念充满整个空间,轻轻点头道:“你有何心愿,要求于我?”

第一百零二章菩萨也看不透

白素贞合上白玉似地柔荑,恭恭敬敬地回道:“大士容禀,弟子勤修苦练,已有千年,近日修得真人之身,再无杂念,还请菩萨指点迷津,渡我脱出凡尘。”

这菩萨虽只有一具化身在此,但道行不昧,心下计量,已知前因后果,欲要出声,却看到白素贞身后不远处,一男子悄然而立,白衣如雪,左肩斜露一截剑柄,与这清净之地,格格不入。

她心中奇异,未知究竟,那男子便道:“尘缘未尽,如何飞升,何况这天上未必就比凡尘好了去,姑娘却是痴了。”

那菩萨虽不是尽知过去未来,但此时依旧看不清这男子根脚。瞧他法力,不过与白素贞伯仲之间,可是能够算出白素贞的尘缘未尽,自是道行深厚,不容小觑。

她仗着这一年一度的佛事,信众愿力破开天人阻隔,分出化身降临人间道,为的便是指点白素贞,了一段牵扯不清的因果。

这人横插一脚,还看不清来历,着实让她心中存疑。

李志常风采俱佳,掩不住一身道门法力,纯阳至极,令她倒是想起一个人来,不过那人连着另外七位一同惹到了血海那位,连同元神一起被打散,至今未曾回归道祖所立的彼岸天界。

白素贞听到男子声音,不觉一惊。

这空间看似逼真,其实都是菩萨以众生愿力演绎佛法幻化,除她和莲台上的菩萨以及童子、龙女。连同这些虔诚佛子,都只是今日普陀山上的信众念力构成,当不得真。也做不得假,却也一切都在菩萨掌控之中。

此人能进来即使未足天仙境地,也是另有不凡之处,不似人间地仙一流。

白素贞听到对方说她尘缘未尽,又见菩萨没有否定,便知这位不知来历,不知根底的年轻人。未必虚言。

但她向道之心,何其坚决,岂会因一言而动摇。

对着菩萨继续道:“弟子子此心一定。众念皆寂,任何尘缘,都愿割弃。”

那菩萨摸不清李志常根底,何况她乃慈悲化身。不似慈航道人那般好斗。所以采取比较柔和的方式,继续试探一下李志常。

“这位道友可还有话对她说。”

李志常微微笑道:“菩萨知道,何必明知故问,这位姑娘自己也知道,又何必问菩萨,左右不过是人间尚有一桩救命恩情未还,难以圆满。”

李志常此言一出,不止白素贞心中触动。就连菩萨如寒潭般静止的心境,也好似落下了片片花瓣。拨起丝丝涟漪。

此人究竟是谁。

李志常见到菩萨反应,心中登时了然。

他终于确定了自己最大的一个优势,那就是连观自在菩萨这种道行,都摸不准他的根脚。

当年释迦牟尼尊者似乎知道一点他的事迹,道祖化身老子亦对他十分明了,可今日看来,除却那种大人物之外,即使身为西方三圣之一,法力道行远在诸佛之上的观自在菩萨,现在都不能看清他的来路。

李志常又多了一些新的想法。

其实他不知道这一切都归功于他身上的两件宝物,无论是如意还是身上神秘石室所化的铜铃,来历都是惊天动地,上面的气息,足以在菩萨不能本尊到来的情况下,遮掩李志常身上的根底。

不过若李志常到了金仙层次,也不需要这些掩盖了,那又是另一番境界,难以描绘。

之前在他不知晓的情况下,墨子也曾看出他的一丝端倪,不过如果放在今天,即是墨子‘道与真合’的境界,亦看不透他了。

一场本来天注定的机锋问答,便给李志常搅得支离破碎。

最后只留下‘三月三日是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的禅吟声。

之前孟龙潭和朱举人两人只不见了那白衣丽人,顷刻间又发现李志常消失不见,心中讶异,正想询问老僧。

却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