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真庄园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敲锣、放炮、打沙枪、立假人,……,各种方法都试过之后,这些麻雀儿却仍然是屡禁不绝,频频出现在稻田里面。这些麻雀一般都是在清晨人们还没有出工之前就冲进稻田饱餐一顿,等到人们出工,它们已经是扬长而去。

岑佳华一边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微寒气息,呼吸着略带稻香的空气,一边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慢悠悠地蹬着自行车。今天早上,岑佳华之所以早早就骑着自行车往村子里面走,是因为他很想吃田州特产的早餐——卷筒粉。

把米粉用水和着打成黏稠的米浆之后,均匀地在用细竹条编织成的竹盘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然后就放进开水锅里面蒸,三五分钟之后就可以出锅了。这时候原本是奶白色的米浆已经变成了半透明的白色,用竹刀小心地把蒸熟的粉皮刮下来。然后在上面撒上炒好的馅,最后把粉皮卷成筒状,就这样,卷筒粉就基本成型了。

卷筒粉的馅一般是用木耳、豆角、豆芽或者是凉薯剁成细末,然后炒熟备用。条件好的可以加入虾仁或者五花肉的肉末一起炒制,这样馅的味道就会更香。花生仁干锅炒制,待其种皮开始脱落之后就起锅,搓去红色的种皮。最后把花生和芝麻、葱花等调料拌进炒好的菜末之中,这样卷筒粉的馅就做好了。

卷好的卷筒粉一般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淋上特制的酱汁、新榨的花生油,拌上切成薄片的香肠或者是叉烧,一碗美味的卷筒粉就出炉了。

夹起一段卷筒粉,拌上酱汁,放进嘴巴,那些浓郁的酱汁顿时就塞满了口腔。嚼动之下,Q韧的粉皮、鲜香的蔬菜、生脆的木耳、酥脆的花生、还有肉末、芝麻和葱花,各种的滋味交集在一起,简直就是群英荟萃。

吃到最后。往碗里加上一瓢用猪大骨和小母鸡熬制地高汤。再撒上一点翠绿地葱花还有鲜红地朝天椒。就变成一碗汤粉了。最后连汤带粉都全部报销。那种酣畅淋漓地感觉示爱是让人无法忘怀!

这样连吃带喝。全身暖洋洋地。这种卷筒粉不仅美味。同时也比较实在。因此很受当地民众地欢迎。

岑佳华自从第一次吃过之后。就再也忘不了那个味道。因此久不久就要早上赶早下山来吃。因为这一家做卷筒粉地每天做地分量都是固定地。但是生意特别火爆。稍微晚点就卖完了。

豆豆欢快地在自行车地前后左右小跑着。不时就窜进路边地草丛或者稻田里面。然后惊起一两只正在辛勤准备过冬食物地田鼠。不知道是因为天性还是因为没有人训练地缘故。豆豆对于田鼠这种黑乎乎地小动物基本没有多少兴趣。它经常是把田鼠惊起之后只是追上去摁住把玩一会就放开了。不会下嘴咬死这些小家伙。

现在地豆豆长得很快。已经接近三十斤了。俨然是一条大狗地模样。但是只有岑佳华知道。现在地豆豆依旧还只是一条可爱地小狗而已。别看它一副凶猛地样子。其实并不会对陌生人凶。相反却还有点胆小。

岑佳华估计是自己对他宠溺太过。加上年龄太小地缘故。豆豆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父母亲凶猛地本性。倒是变得有些温顺起来了。不过奇怪地是。即便是豆豆表现得很温顺。村子里面地土狗看到豆豆却都是夹着尾巴。没有一条狗敢在豆豆面前大声叫唤。实在是令人称奇。大概是豆豆身上与生俱来地高贵气息震慑住了这些土狗。让它们在豆豆面前不敢造次吧。

就这样,一人一狗就这样溜溜达达地进了村子。早起的人们一看到岑佳华,都在不断地和他打招呼,毕竟经过这几个月以来的一连串动作,岑佳华已经成为了榕树村的知名人物。

榕树村的大部分人都开始认得了岑佳华的样子,特别是他身边的豆豆简直就是一个活字招牌。绝大部分人和岑佳华打招呼到没有是因为出于其他的目的,只是纯粹的想把自己的善意向岑佳华传达,即便个别怀有其他目的的人,表现也不会太过猴急,让岑佳华感到不舒服。

岑佳华倒是很享受这种友好、轻松的问候,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感受到在大都市里面所没有的单纯和惬意。在榕树村生活了几个月,虽然经常因为庄园的建设忙得焦头烂额,但是岑佳华却从来没有感到疲倦或是烦躁。

一切都是因为小山村闲散的生活气息和淳朴的民风让岑佳华在疲惫的时候能够放松身心,然后重整旗鼓,继续出发。岑佳华计划着在庄园建设好之后,把老爷子接过来住上一段时间,调养一下身体。

这榕树村靠着莲花山这个巨大的森林宝库,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再加上没有受到任何工业污染,实在是一个很适宜老年人疗养居住的地方。

来到粉店的门口,那里已经开始有人在排队在等卷筒粉了,大家都在谈论着即将到来的秋收。岑佳华和相识的人点头打过招呼之后,就默默地排在队伍中间了,至于豆豆倒是安静地蹲在门口的自行车旁边。

由于卷筒粉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平均五分钟才能做好一条,所以每天要想吃卷筒粉都要排队才行。岑佳华站在人群之中,听人们在谈论今年的收成还有秋收之后的冬菜种植计划,倒是蛮有意思的。

现在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们在秋收之后再也不会把田地撂荒到来年的春播,而是在大力发展冬菜种植。田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交界处,冬天的平均气温也有十几度,日照也很充足,很适合发展冬菜种植。

在秋收结束之后,人们就开始翻地播种,争取在蔬菜销售的旺季—春节前后能够成熟。一般人们种植的是四季豆、大白菜、辣椒、西红柿,……等等各种适合在这个季节种植的蔬菜。

冬菜的价格一般要比平时的蔬菜高一些,再加上如今一些蔬菜的品种产量极高,一季下来,种植冬菜的收益甚至要比两季的水稻还要挣钱。所以,冬天的农村,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放荒的田地,大家种植冬菜的热情非常高涨。

一旦秋收临近,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有的在忙着购买种子、地膜和化肥等农资,有的就已经开始在自家的菜园子里面培育辣椒苗等苗圃,就等着把地翻好之后就移栽。现在已经很少看到冬天农闲的时候,村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麻将摊、扑克桌了,人们都投身在轰轰烈烈的冬菜运动,再不见聚众赌博的恶习了。

这个时候,各级政府和农技部门也会派人下乡指导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且还会提供一些资讯、信息给农户。随着农民意识的觉醒,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可以摊派种植的时代了,政府部门更多的是对农户进行指导和产业引导。

以前岑佳华还住在城里的时候,总以为农村的生活其实也很好,空气清新、环境舒适,外加。

吃过卷筒粉,岑佳华看看时间还早,也就没有急着买菜回去,就准备先到老陈那里买点东西。

老陈家距离粉店不远,岑佳华推着车子走几步路就到了。走到门口,却发现老陈在摆弄一个牛车架,旁边的地上还放置着长柄镰刀等劳动工具。

“哎,陈叔,你这是干嘛呢?”岑佳华把自行车推到一边,问老陈道。

“今天我们家里收香蕉,正在做准备呢。”老陈听见是岑佳华的声音,也就没有客套,头也不回地回答。

“哦,收香蕉啊?我也跟着去,好不好?”一听是收香蕉,还从来没有有机会参加过收获活动的岑佳华不禁有些心动,也想跟着去体验一番。

“这个没有问题,你跟着我们去就是了,反正很简单,随便学学就会了。”面对岑佳华的要求,老陈倒是一点别犹豫地就答应了,反正双方关系很不错,加上收香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多一个人更好。

收拾好东西,一行人就拉着牛车架,带着工具,兴冲冲地往老陈家的香蕉园走去,这时候,岑佳华才发现应该在上学的陈阳居然也在其中。

PS:大家在看书之后,还请顺手把本书加入书架,小仨拜谢了!!!

正文 第七十章 香蕉园

一问之下,岑佳华才知道现在刚好是段考结束,回家休息的陈阳刚好碰上收香蕉,多了一个半劳力。

“佳华哥,听老爸说水库那里来了很多候鸟,下午的时候带我过去看看?”陈阳走在岑佳华的旁边,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个没有问题,回头跟我上水库就是了。”岑佳华拍拍陈阳的肩膀,说道:“怎么样,在学校最近感觉还行吗?”

“还好,现在基本上新课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总复习了。”陈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就是一时还没有完全适应,有些枯燥。”

“没有关系,沉下心来复习,不要紧张,也不要想太多!”岑佳华呵呵一笑,宽慰陈阳道:“你要相信自己,做到劳逸结合,不要太拼命!”

“嗯,我知道了。”陈阳乖巧地点点头,说道:“以后有什么问题我再给你打电话。”

对于岑佳华这个大哥哥,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陈阳还是很信任,有很多事情还是愿意和岑佳华聊聊。

老陈家的香蕉园就在村子的北边,和到水库的路不在同一个方向,距离倒也不远,一行人只走了10多分钟就到了。老陈夫妇俩,再加上女儿女婿,小儿子陈阳外加一个凑热闹的岑佳华,就是今天出动的劳动大军了。

岑佳华骑着自行车,陈阳搭在后面,至于豆豆还是不停地在路边折腾,非常地欢实。

走到那里,已经有两个人在香蕉园的门口等着了,陈阳就低声地解释说是一个本村的向导和一个外地的客商。

外地的客商来到乡下收购农产品的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不是很清楚哪里的农产品种植面积大,不了解产品成熟的具体时间,因此很容易造成商机的丧失。

因此。客商在各个村子里面都会有一些代理人。专门帮助客商打听谁家地农产品即将上市。做好统计之后。就可以通知客商前来收购。眼前这对组合就是这样一对土洋组合。代理人带着客商前来老陈家地香蕉园看货。

一阵客气寒暄之后。大家一起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