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自从公孙度当政后,公孙氏的势力便日益增长,并且逐年向外扩大地盘,在吞并土地的时候,也难免会和高句丽、扶余、沃沮、东濊、挹娄等这些东夷国家发生战争,但是除了扶余和高句丽外,其余东夷国家都不是公孙氏的对手,所以常常会受到公孙氏的欺凌,沃沮、东濊、挹娄三国尤为严重。

自从公孙度去世,公孙康接任以来,就更加变本加厉的征收税赋,并且强征男丁入伍,抢掠妇女、牲畜,沃沮、东濊、挹娄三国的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被迫东迁。而高句丽和扶余两国,也因为和公孙氏连年的战争而无法自拔,本身经济就不怎么景气,结果弄得国立下降了不少,也无力对抗公孙氏,只好和公孙氏订立和平条约,并且承认公孙氏在辽东的霸主地位,只要公孙氏想要干什么,他们就必须跟随在公孙氏的屁股后面,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

除此之外,公孙氏更是垄断了盐铁生意,把盐高价卖给高句丽人和扶余人,赚取了不少保利,但高句丽和扶余的国力不如公孙氏,如果反抗的话,很有可能会遭受到灭国之灾。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阚泽来了,带着大汉的拳拳诚意,说服了东夷各国,使得东夷各国都抱成了团,统一来协助汉军对抗公孙氏。

不过,高句丽王很担心阚泽一走,联盟就会瓦解,所以强行把阚泽留在了高句丽,让阚泽担任盟军的总指挥。阚泽便把这里的情况写成书札,派人送到彭城,向张彦说明一切。

张彦看到这份书札之后,对东夷的情况大致有了了解,便同意阚泽留在东夷,但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张彦也不吝啬官职,直接给了阚泽一个东夷大将军的职位,让他统管这支东夷联盟的大军,并且积极的配合汉军的作战,并且把他的计划秘密的传给了阚泽,让阚泽依照计划行事。

就在公孙恭滞留在朐县的时候,张彦早已经带着诸葛亮离开了彭城,便装前往幽州,只有他们两个人,一兵一卒也不带。因为,贾诩已经在那里布置好了一切,张郃、高览等人也都是精兵强将,足可以对付辽东的公孙康。

而彭城,则依旧交给张昭、陈群、顾雍三人代为管理,许褚、徐盛各自率领近卫军负责彭城的安全,协助好张昭、陈群、顾雍等人。

当公孙恭回到辽东的时候,张彦和诸葛亮也已经抵达了幽州,两人两骑,一路飞奔,直接进了幽州牧贾诩所在的蓟城。

此时此刻,贾诩正在州牧府里望着自己布置的兵力,随时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只需张彦到来,战争的车轮便会碾碎外强中干的辽东军。

“文和!”

突然,一个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很是熟悉,贾诩回过头,赫然看到了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了,是燕王张彦。

“燕王殿下?”贾诩很是惊诧,因为他没有接到任何通报,对张彦的到来也混不知情,按照他的预料,估计还要等十天半个月呢,谁曾想张彦竟然提前到了。

“属下参见燕王殿下!”贾诩立刻向张彦行礼,同时不经意的一瞥,看了一眼刚从大厅外面跨步进来的诸葛亮,心道:“他怎么也来了?”

第0章476山雨欲来风满楼(13)

张彦亲自将贾诩给扶了起来,关切的说道:“这些天来,辛苦你了,幽州的局势能够得到稳定,也全靠你了。”

“为燕王殿下效力,是属下的职责所在。殿下此次前来,为什么不提前派人通知属下,属下也好去迎接殿下啊。”贾诩道。

张彦道:“区区两人而已,用得着什么迎接?”

“两人?”贾诩好奇的看了一下诸葛亮,随即问道,“怎么?燕王殿下没有带兵马前来吗?”

“幽州的兵马足够对付公孙康的,而且我也相信你的部下有这个实力。”张彦说完这话之后,便指着诸葛亮说道:“这位是诸葛亮,字孔明,水镜先生的高徒,你们之前应该见过吧?”

“在彭城的时候,好像有过几面之缘,但从未交谈过。”贾诩回答道。

“孔明拜见贾大人!”诸葛亮直接上前一步,毕恭毕敬的抱着拳朗声说道。

“不必多礼,我早听说过水镜先生的大名,正所谓名师高徒,想必你的才学也一定很高,否则的话,殿下此次来幽州,也不会只带着你一个人。以后跟在殿下身边,一定要多多的为殿下效力,千万别辜负了殿下对你的期望。”贾诩的年纪比张彦还要大,他也是个明眼人,自然能够猜出张彦只带着诸葛亮一个人来幽州的真实用意,所以便语重心长的对诸葛亮说出了这番话。

诸葛亮听了这番话,连连点头,并拱手道:“多谢贾大人的教诲。孔明必定不会辜负燕王殿下的。”

这时。张彦对贾诩说道:“孔明这一路上鞍马劳顿。已经累了,你先给他找个客房休息一下吧。”

贾诩“喏”了一声,便唤来心腹之人,将诸葛亮给带了下去,安排在府中的客房休息。

等到诸葛亮走了以后,贾诩便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此次带着诸葛亮来到幽州,是要历练他一番吗?”

“谈不上,只是诸葛亮太过年轻。之前曾经跟随我去了一趟凉州,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反而是庞统表现的十分活跃,而且庞统似乎也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在处理鲜卑人和西域人的问题上,比我想的要深远一些,所以,我把庞统留在了西域,希望他能在那里闯出属于他的一片天地。逐渐成为国家的栋梁。除此之外,徐庶被我留在了凉州。当了张掖太守,并且暗中监视着凉州的一举一动,马超虽然名义上投靠了我,但是却不能不防。”张彦道。

贾诩和张彦虽然共事不久,但两个人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有的时候,贾诩更像是一个长辈在关心着张彦。所以,张彦有什么事情,都会跟贾诩说。相比于张昭、张纮、陈群、王朗、顾雍、董昭等这些心腹,他有什么话,都不敢挑明了说,但和贾诩在一起时,却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而且贾诩也总能给出他合理的建议,来规避他可能犯下的错误。

之前能够和张彦畅所欲言的人,只有陈登,陈登死后,贾诩填补了陈登的空缺,并且做的比陈登还要出色。或许,这是因为贾诩的人生阅历,要比陈登丰富的原因吧。

贾诩并不是张彦早期的心腹,但他很聪明,也很谨慎,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么多年来,他曾经跟过董卓,跟过李傕,跟过郭汜,但这些人都不是他所看重的,直到遇到了张彦,这个年轻人带给他的是无限的希望以及可能。仿佛再难办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中,都能迎刃而解。

而且张彦对贾诩也很器重,至今贾诩还记得和张彦首次见面时的场景,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彦和贾诩相处的也十分融洽,渐渐的到达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关于诸葛亮、庞统、徐庶等这些年轻才俊的问题,张彦曾经和贾诩讨论过,贾诩的建议是,让张彦先把这三个人雪藏起来,并且举例说明,他们三个就好像是三把利剑,锋利无比,无坚不摧,但是在伤人的同时,也能伤己,而且张彦的手下人才济济,暂时不需要这三个人来为他效力,希望能在十年之后,才启用这三个人。

不过,当贾诩看到诸葛亮跟随张彦一起出现在他的面前时,贾诩就已经明白了,张彦还是没有能够忍住,提前把这三个人给用了起来。

起初,贾诩还有些担心,但听完张彦刚才的那番话后,贾诩的心稍稍有了一些宽慰,因为张彦没有把庞统、徐庶、诸葛亮放在中央,而是放在了地方上,这种安排的背后,贾诩焉能看不出张彦的想法,是想磨练他们。

“殿下将庞统、徐庶安排在西北,是个明智之举。这次殿下来到幽州,只带了诸葛亮一个人,莫非是想在平定辽东之后,将诸葛亮放在辽东吗?”贾诩问道。

张彦呵呵笑道:“你可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我的什么心思都瞒不住你。我这次确实有这样的一个打算,辽东的局势虽然没有凉州的那么糟糕,但是辽东也绝非太平之地,东夷各国一旦喘过气来,就会对我们开刀。诸葛亮此人,没有庞统、徐庶他们那么明确的进取心,不会轻易言战,即使非战不可,也绝非以杀伐为主,而是以征服其心为主,是一个比较中庸的人,把他放在辽东,可能对于稳定区域稳定会有极大的好处。”

张彦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从诸葛亮在当蜀国丞相,在平定南中的战役时,七擒孟获俘虏其心中,就不难看出,诸葛亮很清楚对于边荒蛮夷的政策绝对不能一味的杀伐,不俘虏其心,就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武力虽然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但绝非是唯一的途径。

所以,张彦才会给诸葛亮做出这番评价来。

贾诩对于张彦的话,很认同,而且贾诩也相信张彦看人的眼光,就好像当初张彦破格将贾诩提升为司隶校尉一样,直接从一个外来的陌生人,一下子进入到了张彦的心腹中心一样,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那么的准确。

“另外,诸葛亮还太过年轻,在需要历练的时候,同时也需要人从旁协助,将来他当了辽东太守,会隶属在你的管辖之下,我希望你能够对他进行旁敲侧击,必要时,还要给与提醒。”张彦也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担忧,担忧年轻时的诸葛亮,会不太稳重。

贾诩拱手道:“殿下尽管放心,属下必当竭尽全力,为殿下把诸葛亮培养好,至少在十年之后,可以独当一面,一个人支撑起一片天空。”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接下来,张彦和贾诩聊了很多,两个人长久没见,都有着说不完的话,但所谈的大部分都是公事,其中更是包括了今后的政体改革。

当张彦告诉贾诩自己要改革的大致内容时,贾诩的眼前一亮,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一番话,竟然出自张彦之口。

在贾诩看来,张彦跟一个权臣无疑,但是与董卓、李傕、郭汜这样的权臣不同,张彦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