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诧异,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为何突然之间自己就失去了江淮各州郡的军情知悉权了呢?

自此以后。贾诩在为人处事方面愈发小心谨慎,对待任何事都不敢稍有疏忽,惟恐自己份内的事务出现纰漏。再次失去一些权限,甚至彻底被挤出核心决策层之外。与此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失去了那部分权限由郭嘉接手,若是再加上郭嘉本身拥有的权限。郭嘉的权限已经超过了他贾诩。后来居上,成为最得李利信任的首席军师。

眼看郭嘉一天天爬到自己头上,如果说贾诩没有一点想法,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但是贾诩有一个无人能及的长处,或者说优点,那便是他始终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心境极其平和,受得住寂寞。哪怕是冷遇。多年以来,他极少争名夺利。更不会因为权力被分割而烦恼,城府极深,心志坚韧,喜怒不形于色。凡是李利交代的事情,他必定全心全意地办好,不会出现任何纰漏,不让李利失望。

与此同时,贾诩从不揽权,从不做逾越之事,不行僭越之举。长期以来,他一直恪守本职,在什么位置上便做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尽力做好。正因如此,李利一直对他颇为倚重,信任有加,因为他做任何事都能让李利放心。也许他所做的事情算不上尽善尽美,却从未出现过重大纰漏,老成持重已经成了贾诩的代名词,在李利心目中占据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位置。

所以,尽管近几年里李利相继收录了许多谋士,其中不乏智谋超群的顶级谋主和文武双全的将相之才,诸如郭嘉、法正、周瑜、鲁肃、诸葛亮和荀攸等。但是,贾诩依然稳居首席军师之位,依然是李利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在西凉军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崇高地位,无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

时至今日,李利治下现有五大谋主,十余位堪称一流的谋士,而贾诩则一直紧随李玄之后位居第二位。在李利治下仅有六名位比三公的文臣武将当中,贾诩便占有一席之位,秩同九卿,却位比三公。(位比三公便是俸禄不如三公,但实际权力却不逊于三公;位同三公或位及三公,即俸禄和实权等同于司空、司徒和太尉等三公高位。)

此时此刻,听到郭嘉一番解释之后,贾诩顿时恍然大悟,方知自己实在是太过谨慎,以至于杯弓蛇影,误解了主公李利,也错怪了郭嘉。好在他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一直隐忍不发,否则便是多此一举,自寻烦恼。

此外,贾诩劝慰郭嘉不必自责亦非惺惺作态,而是真心实意的劝解。他深知郭嘉当初许下的诺言份量有多重,身为谋士最忌轻言许诺,一旦许诺就必须做到,否则便是蒙骗主上,等同于欺君罔上,其后果将极其严重。轻则,郭嘉将失信于李利,由此便不可能再得到李利的信任;重则,郭嘉之前所立下的功绩将被全盘否定,数年辛劳付之东流,自此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文官,甚至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而这便是伴君如伴虎的真实写照。身为近臣,得势容易,失势更快;言语失当或误解主上意图,都会招致难以想象的后果,轻则罢官去职,重则殃及性命。而郭嘉则是两者兼而有之,许诺在前,误解在后,其凶险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所幸郭嘉的鬼才之名绝非浪得虚名,生就玲珑心窍,智计过人,尤擅随机应变。

“是啊,多亏了主公在我肩膀上轻轻一拍,让我想起当年轻言许诺时的那番豪言壮语。”郭嘉心有余悸道。

贾诩颔首道:“奉孝胆大心细,机智过人,若是换做愚兄,只怕是万万不敢在主公面前许诺的。”说完话后,贾诩情不自禁地笑了。他的笑容很真诚,眼神中满是钦佩赞赏之情,让郭嘉见之深受鼓舞,当即摒弃愁绪,会心而笑。

“不瞒文和兄,为了能让吕布死心塌地的投效于主公麾下,小弟可是费尽心力,很是大费周章。”

说起降服吕布的过程,郭嘉伸手拿起案几上的箭杆,继续说道:“其实主公在我肩上拍了两下便是准许我对吕布施加压力,其中就包括各种刑罚,完全可以对其严刑拷打,让他好好尝尝皮肉之苦,长长记性。然则,若是吕布往后当真追随主公,便是我等的同僚,何况还有玲绮夫人整日服侍在主公身旁;这些都让我颇为顾忌,不得不慎重考虑对策。

万般无奈之下,我便想出了北城刑场将其处决的一幕闹剧。事先吩咐亲兵打造百余支这样的箭杆,乍眼一看酷似利箭,实际上这不过是一支木杆而已,既无箭头亦无翎羽,连衣服都穿不透,根本杀不了人。此外,最后那名闯进刑场传达假传军令的哨骑其实就是我帐下的护卫队长。我怕寻常兵士把握不好时机,于是便让他佯作主公亲兵,事先躲在北门城楼上观看行刑,等到时机一到便快马冲进刑场,传达主公军令。”

说到这里,郭嘉话音一顿,喝口茶水润润嗓子,旋即微笑着说道:“整件事情便是如此。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吓唬吕布一番而已。区区小计,不值一提,让文和兄见笑了。”

“区区小计?呵呵呵,奉孝太过自谦了!”

贾诩愕然应声,随即一边捋须而笑,一边给郭嘉重新倒上一杯热茶,笑道:“奉孝此计如果还算小计的话,那何等谋划才能算得上是大谋呢?实际上,世间很多谋略挑明之后都不足为奇,真正可贵之处在于,计谋是否可行,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或战略意图。显然,奉孝此番谋划堪称完美,事先无迹可寻,事中无懈可击,事后成功降服了吕布这头虓虎,还让他对你感激涕零,其家眷和玲绮夫人都感谢你的大恩大德,并且还维护了主公的无上威严。

如此一举数得的计谋岂是小计?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大智慧,用‘快、准、狠’三个字都不足以形容此计的高明之处,其中胆识和魄力才是最重要的。每一环节都近乎完美,无懈可击,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硬生生地逼走吕布心中仅存的一丝侥幸,而后将他推进无底深渊,致使其心理崩溃,心如死灰,彻底绝望了。

如果此时收服吕布,其人日后还是有可能降而复叛,而奉孝对此早有预料,于是便将他推上刑台,并允许其妻妾前来送别。此举便是为了激发吕布的求生**,让他意识到世间还有值得他留恋的人和事,还有许多被他牵连的却又极其无辜的亲人。等他意识到生存的可贵之际,桓飞上前敬酒便是为了让他品尝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恶果,令其满心苦涩,心里承受着无尽的折磨和挣扎,忏悔此前所做的一切。而最后这一百余支没有箭头和箭簇的箭杆,则是让他切身体会一回死亡的滋味,在他心里烙上难以磨灭的永久记忆,终生都不会也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

说到这儿,贾诩拍案而起,由衷惊叹道:“此等严丝合缝的计谋,怎一个‘绝’字了得!”

郭嘉闻声摇头,谦逊地笑道:“文和兄过誉了。若是寻常武将,晓以利害,恩威并施便可将其收服。但是吕布何许人也?其人乃是反复无常的世之虓虎。打虎尚须千钧之力,伏虎便需万钧之力,而要折服这头世之虓虎,非如此不足以慑服其心志,非如此不足以打消其非分之想,非如此不足以令其铭记终生!”

第110章猛药去疴

七月中旬,战火平息之后的徐州再度暗流汹涌,动荡不安。

恰在此时,下邳城东门大街上锣鼓喧天,旌旗招展,一片喜气洋洋的场景。

城门大开,数以千计的玄甲战骑伫立在城门内外,兵戈森森,军威如狱,但城门守将并不禁止百姓进出城。

直到正午时分,东城门禁止行人通行。

随即,数百名甲士净水泼街,而后战骑开道,贾诩、郭嘉和陈宫三人率领徐州治下文武大张旗鼓地出城相迎,迎接从东海郡巡视归来的徐州之主,大将军李利。

策马徐行的李利远远看到城门口的隆重场面,顿时眉头一挑,眼角浮现一抹厉色。随着距离城门越来越近,他脸上的异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温和的笑意,不时向路旁的百姓轻轻招手,并致以灿烂的笑脸,给人留下阳光开明的俊朗面孔,观感极佳。

“微臣等拜见主公!恭迎主公回城!”眼见李利驾驭着金猊兽王迈过吊桥,贾诩和郭嘉带领两百余名文臣武将快步上前迎接施礼。

“诸位不必拘礼,快快起身吧。”说话间,李利摆手示意众人起身,却并未下马。

随即,但见他大手一挥,径直驱使座骑进城,“诸位随我入城,州府大堂叙话!”

随着李利一马当先进入城门,紧随他身后的吕玲绮、李挚、轲比能、陈登和徐奕等人相继策马入城。这时,有心人能够清晰地看到跟在李利身后的吕玲绮愈发光彩照人。一身戎甲却遮盖不住她俏脸上洋溢的妩媚之色,端是美艳可人,令无数男人不敢正视。然而却没有人敢于将目光停留在她身上。更不敢抱有丝毫非分之想,惟恐触犯大将军的无上威严。

半个时辰后,稍事梳洗的李利身着暗红锦袍出现在正堂上,端坐于上阶的州牧宝座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堂下一众躬身行礼的文臣武将。

稍事寒暄过后,众人各自落座,贾诩和郭嘉位于文武两班人马之首。陈宫、陈珪坐在贾诩下首,桓飞、许褚位于郭嘉下首。

“旬日之别,诸位便劳师动众地出城相迎。确实不该。姑念初犯便不予追究,诸位务必牢记,往后不得如此行事!”语气不善,但李利说话时的神情却十分平静。俨然喜怒不形于色。

“诺。臣等谨遵主公教诲!”堂下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挺齐,异口同声,却未必真的记住了,大多数人都是随声附和,敷衍了事而已。这种打官腔的把戏几乎天天都在上演,是以他们早已练得炉火纯青,回话时声情并茂,完全是以假乱真。让人看不出一丝破绽。

李利微微颔首,道:“罢了。往后即使诸位记不住也没有关系,孤会让诸位记住的。此事就此揭过。”

说到这里,李利语气一顿,沉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