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龙骧营补充满员,由樊勇任副统领,协助李利掌管全营。

姑臧城内的两千多轻骑降卒,整编为一个两千人的轻骑营,取名为武威营,由滕霄和李征各领一个千人队,李征任统领,滕霄任副统领。

龙骧卫补充满员,仍旧是一个千人亲兵队,典韦任统领,滕羽任副统领。

姑臧城内的四千余步卒,整编为一个三千人的步卒营,由波才担任统领,李典为副将。

与此同时,李利任命李玄为武威郡郡丞,贾穆为郡守府从事,协助李玄处理全郡政务。

占领姑臧城半个月后,李利没有派遣兵马收复各县,也没有派遣官吏接管各县政务,只是征调一支五百人的轻骑和近千名落选的步卒进驻休屠县,重修城防,加派步卒死守各处关隘。

因为李利在休屠荒原上筹建了一个马场,并豢养了五千匹骏马,不久之后,武威县的两千多匹战马也会送过来。

到那时,这个马场内就有近八千匹战马,这可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财富,也是李利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家底。

更为紧要的是,蒙崇在休屠荒原牧马半个月,确实发现休屠荒原西部山谷之中栖息着很大一群野马,来去如风,行迹不定。并且,这个野马群大多是西域汗血马的后裔,一匹匹全是高头大马,神骏异常。每一匹野马都是千金难求的西域名驹,其中不乏高大神骏的野马王,以及令人惊羡的千里马。

现在这个季节正值牧草丰茂之时,正是野马繁衍的旺季,不适宜捕捉野马。

再加上李利暂时还顾不上这些事情,因此他只是加派了千余步卒严守休屠城以及休屠荒原的马场,对野马群暂时搁置一旁,待入冬之后,再行处理。

就在李利伤势完全恢复后的第二天,驻守南下关隘的李典派出斥候快马抵达姑臧城。

“禀······主公,十天前,镇西将军、金城太守韩遂联合张横、成宜、杨秋、梁兴、候选、马玩等六部兵马,共计五万步骑,进犯我武威郡边关。三rì前,西凉太守马腾派遣其长子马超率领一万马家军前来支援韩遂,如今已围困我军三rì有余。李典将军请主公速速发兵救援,否则······”

斥候见到李利之后,上气不接下气地急声跪拜道。

李利闻言神情一震,眉头微皱地沉呤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韩遂老匹夫,看来李某若想在凉州站稳脚跟,你就是我必须迈过去的那道坎啊!”

第八十五章战韩遂,天险拒敌(一)

金城与武威郡毗邻,两郡以崇山峻岭为界,天然关隘颇多,易守难攻。

此次韩遂出动金城两万步骑,杨秋等六部分别率领五千步骑,而从北地郡远道而来的马超则带着一万马家军会盟。

故此,韩遂、马超盟军合计六万步骑,在允吾城下汇合,声势浩大,铺天盖地而来。

黑龙岭,此处是扼守金城与武威郡郡西南方的必经关隘。

黑龙岭主峰海拔一千多米,是毛山余脉,地势陡峻,悬崖峭壁密布,深涧峡谷纵横。

主峰偏南十余里外,有一条可容四马并行的山间甬道,整个通道蜿蜒向上延伸,全长五里。

这就是黑龙岭。

天赐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典所部千余战骑原本驻守在显美城,斥候探得金城有异动之后,他便带领一千余战骑和一千多郡兵前往黑龙岭关隘,据关死守,至今已严守关隘五rì有余。

第五rì深夜,黑龙岭大寨突然大开寨门,李典率领帐下将领出门迎接李利大军的到来。

整整两天两夜,李利亲率四千战骑,三千步卒昼夜兼程地疾奔黑龙岭而来。

大军与武威县兵马合并,rì行百里,夜间也要赶路,两天之内奔行数百里,终于在韩遂大军急攻黑龙岭的第五天深夜赶到大寨,与李典所部合兵一处。

李利此次带领四千战骑,三千步卒,合计七千步骑,几乎把姑臧城内的大军全部带来,只留下千余步卒留守郡治。

可谓是倾巢而出。

并且,李利此行所带之步骑全部是jīng锐兵士。四千战骑是三千龙骧营铁骑和典韦、滕羽二人所率领的龙骧卫铁骑;三千步卒是武威郡jīng心筛选后的步卒,由波才任统领,统一指挥。

除此之外,李利留下弟弟李暹带领千余步卒驻守武威县,居中维持各县稳定。樊勇率领一千飞熊营和两千郡兵留守姑臧城,严加防范来自张掖郡和周边的异族入侵。

与此同时,李利还派遣贾穆带着信物和大量金银财物,前往枫叶峡谷,邀请飞马盗出兵相助,严防韩遂大军分兵出击,从安定郡和北地郡边境攻入武威郡腹地。

大战在即,空气中充满着浓郁的肃杀之气。

黑龙岭大寨,四周的岩石上血迹斑斑,一股股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山道之中。

大堂内,风尘仆仆的李利一行人稍稍歇息之后,齐聚于大堂。

李利居中高坐,典韦和滕羽立于他身后两旁,如同两尊铁塔战神般肃然伫立。

阶下,左侧依次是波才、李征、李典和滕霄,右侧以李玄为首,余下坐着几个千夫长和书佐小吏。

一番寒暄之后,众人紧绷的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大堂内不时响起爽朗的笑声。

阶下,李典一脸肃然地向李利禀报着近五rì以来的战况。

“主公,此番韩遂联军共有四万战骑和两万步卒。

五天来,属下据关而守,凭借黑龙岭大寨之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先后击退韩遂联军十余次进攻,使得关隘不失。这些天进攻大寨的韩遂联军主要是步卒,具体情况是,韩遂所部一万步卒,张横等六部加在一起也有一万步卒,马超所部全是战骑。

经过五天激战,我部原有一千五百名步卒,现今已伤亡大半,现在只有七百多人步卒还有一战之力;一千二百战骑,伤亡也不小,守关之时全部充当步卒使用,如今还剩下八百人。

除此之外,寨中还有三百余重伤兵,可惜营中没有郎中,更没有治伤的草药。因此,三百多伤兵如今只有两百多人还在强行支撑,其他百余人生生疼痛而死。

我军虽然伤亡过半,但韩遂联军伤亡更大,数倍于我军。攻关五天,他们在栈道内留下了不下五千具尸体,此外还有数千步卒受伤,近乎折损了一半的步卒,伤亡人数是我军的十倍。”

“哦?都说黑龙岭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然关隘,没想到此关居然如此险峻,以一千多人的伤亡,硬是换取了敌军近万人的xìng命。名副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听了李典的汇报,李利神情振奋,惊叹于黑龙岭关隘的险峻和韩遂联军的巨大伤亡。

阶下,李玄面含微笑,神情自若地危襟正坐。

听到李利的惊叹之语,他笑呵呵地道:“主公所言极是。黑龙岭确实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只需三千步卒守关,韩遂联军纵是十万大军来犯,也是徒然。

只是属下有一事不明,那韩遂久居金城,想必对黑龙岭关隘一点都不陌生。既然他明知此关险要,易守难攻,为何还要率领大军由此处攻入武威郡呢?

倘若他率领大军绕行百里,由安定郡内攻进我武威郡境内,凭借他手中六万步骑,足可横扫武威,而我军也断然难以抵挡。

现如今,韩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意yù何为?”

李玄这番话确实发人深省。

顿时,大堂内众将领寂静无声,纷纷颦眉思量。

主位上,李利依旧嘴角含笑,神情泰然自若。

此番韩遂联军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蹊跷。

六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不走地势平坦的安定郡,反倒是强攻黑龙岭险关,有悖于常理,着实令人费解。

不过李利倒是能猜出韩遂的几分用意,

韩遂此举,无非是想借武威军之手,趁机削弱张横、成宜等六部的实力,从而稳固他独霸凉州的至高地位,迫使其他六部势力由依附变为彻底的投靠,沦为他韩遂的部将。

正如被李利消灭的程银和李堪二人一样,张横、成宜、马玩、杨秋、候选和梁兴等六部,只是名义上归附韩遂麾下,实际上却拥兵自重,拥有各自的兵马和城池。

对于韩遂的命令,他们想听就听,不想听的话,就依旧我行我素,阳奉yīn违;还有甚者,便是将韩遂的军令置若罔闻,根本不听招呼。

因此,别看韩遂位居镇西将军,拥有开府之权,名义上执掌凉州征伐之事。

然而,他实际上能够掌握的兵马,只有金城一郡之兵,所占据的城池也仅限于金城境内。对于凉州其它各郡,他是空有其名,而无其实,根本无法掌控凉州全局。

面对这般窘境,韩遂自然心有不甘,处心积虑地想要收回各部诸侯手中的兵马,从而成为真正的“西凉王”。

此番联军攻打武威郡,却是给了韩遂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利用得当,或许就能达成他独霸凉州的愿望。

故此,六万大军偏偏不走安定郡,在金城汇合之后,便立即奔赴黑龙岭,取险关,直扑武威郡治所姑臧城。

至于武威新任太守李利,或许韩遂并未将他放眼里,认为举手投足间便能轻易地抹杀他,或者将他驱赶出凉州地界。

想清楚这其中的猫腻之后,李利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六万韩遂大军再无半点惧怕之心,心中一片泰然。

倘若这六万大军军纪严明、统一指挥、令行禁止的话,那么这股大军足以横扫武威郡。即便是李利凭仗着黑龙岭关隘,也很难抵挡住联军的强攻之势,早晚必败。

但是,这六万大军却各有归属,由八位首领共掌军权,令出多门,各怀鬼胎。

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如此以来,李利仅凭手中的八千人马也敢与之一战。

当晚众将领商议的结果,就是留下三千步卒镇守黑龙岭大寨,而李利亲率五千铁骑出关与韩遂联军正面交锋。

如果战事不顺,李利大军将退回大寨,死守关隘。

如果侥天之幸,一举击破韩遂大军的话,那么李利此次凉州赴任就算是成功了。从此以后,他将扎根于武威,放眼凉州,窥视长安政局变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