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闹鹘姹;っ司覆莅踩:笥牢袷炻只灰淮危看味际橇铰分詈罟餐赜嗷ヌ岱馈⑾嗷ゼ喽健R悦庥腥思嗍刈缘粒米载馇悦司覆荨

今夜肩负后营防御任务的诸侯,正是同出一源的兖州曹操和陈留张邈,他们帐下的兵马都是兖州兵。

当袁绍得知飞云渡粮仓起火之后。第一时间下令各镇诸侯派兵救火。由于盟军大寨实在太过庞大。前营与后营之间相距十余里,故而前营袁绍、吕布和张燕等人刚刚反应过来之际,肩负后营防务的曹操和张邈二人已经率部赶到飞云渡谷口,第一时间前来救火,试图保住盟军粮仓。

当然了,他们此来也有截杀纵火歹徒之意,不过当务之急是保住粮仓,其次才是截杀凶徒。

盟军后营距离飞云渡不过区区数里之遥。飞云渡乍一升起浓烟,曹操和张邈二人便立即得到禀报。随即亲率本部兵马赶来。

飞云渡粮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诸侯盟军的命脉,乃此次函谷之战成败之关键所在,断不容失,一丝一毫的纰漏都不能有。可现在却突然起火,单从空中的火光和浓烟判断,山谷中火势不小,一百囤粮食之中至少三成营帐失火,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一下可是要老命了!一旦飞云渡粮仓被焚毁殆尽,诸侯盟军必然不攻自溃,后果不堪设想。

是以,得知飞云渡失火之时,各镇诸侯立即动起来,亲自率领本部亲兵急匆匆地赶往飞云渡谷口。这一刻,他们空前团结,暂时放下彼此之间的矛盾,全力以赴赶往粮仓。这才是真正的火烧眉毛,顾不上其它,此刻各镇诸侯唯一的念头就是保住粮仓,其它事情暂且搁置一旁。

事关诸侯盟军的生死存亡,哪里还顾得上勾心斗角,岂能坐视不理?

“孟德呀,看这火势,里面形势堪忧,粮草只怕损失不小,我盟军处境不妙啊!”

南面谷口,看着谷口栈道中众将士止步不前的情形,张邈脸颊上横纹迭起,眉头紧锁,忧虑重重地叹息道。

与他并肩而立的曹操勒马驻足,满脸凝重地看着谷口混乱的局面,眉头蹙起,双眸中充斥着浓浓的忧思。

听到张邈的叹息声后,曹操宽慰道:“孟卓兄不必如此忧虑。以曹某观之,谷内火势不算太大,而且歹人似乎是早有准备,从飞云渡中段防御稍稍松懈之处下手,由内往外纵火。因此,我军粮仓应该损失不大,不会被歹人焚毁殆尽的。”

“哦?”张邈闻言错愕,当即抬头眺望山谷上空的浓烟和火光,下意识地点点头:“仔细观之,确如孟德所言。空中火光虽大,但烟雾相对较小,这就说明歹人点燃的都是荒草和营帐,并未烧毁多少屯粮;否则,空中就应该是烟雾大而火光小,与现在我等所见截然不同。”

“孟卓兄好见识,一语中的。”曹操应声附和,颔首道:“飞云渡地势险要,地处悬崖峭壁之中,常人难以攀越,出口仅有南北两端,且谷口皆有我军重兵把守,歹人根本难以靠近。当初我等之所以要将粮仓放在此处,正是看中了这里独天独厚的地形条件。只要在山谷两边山崖上屯兵万余,贼军纵有千军万马也休想靠近粮仓半步,我盟军粮仓设置于此,可谓是万无一失。

只是,让曹某万万没想到的是,盟主麾下将领竟然如此大意,两个月都安然无事,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纰漏,以致于被歹人所趁,纵火焚烧山谷。不管粮仓损失如何,驻守粮仓的将领蒋奇都难逃其罪,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孟德所言极是。”张邈深以为然地附和道:“这个蒋奇确实应该严惩,依我看来,将其斩首示众亦不为过。所幸这里之前被焚烧过一次,山谷粮仓中心位置就在南面山谷的正中央,两侧山坡光秃四壁,且积雪未消,倒也不惧火烧。呃”

说到这儿,张邈话音一顿,愕然之中神情有些不自然地看向曹操,急忙解释道:“孟德切莫多想,我并无它意,只是就事论事而已,绝无映射孟德之意。还请孟德多多见谅!”

“孟卓兄多虑了。”曹操不以为意的摇头,既而毫不在乎地淡然一笑:“兄台并没有说错。如今我盟军粮仓所在之处,正是昔日曹某被李贼纵火截杀的地方,山谷地势开阔,足可囤积数十万石粮草辎重。孟卓兄或许还不知道,当初袁盟主选择粮仓驻地之时,正是曹某建议将粮仓放在此处,结果本初兄欣然采纳,如此方有飞云渡粮草大营。”

说话间,曹操语气一顿,轻叹一声:“曹某原以为粮仓放在这里应该万无一失,不承想今夜还是出事了!这倒是曹某始料不及之事,这些纵火凶徒当真是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啊!”

的确,曹操这番话倒是说得都是实情。

当初盟军渡河后选择粮草大营驻地的时候,袁绍本来有意将粮仓放在大营正中,这样粮仓就处于盟军层层防御之中,绝对不会出现劫营之事。可曹操却建议袁绍将粮草辎重放在飞云渡山涧之中,粮草大营就扎在曹操之前被李利围困截杀的南面山谷,也就是曹操当初率部潜伏的地方。为此,他罗列出一大堆理由,总而言之就是好处多多,有百利而无一害,飞云渡粮仓绝对万无一失。

最终,曹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袁绍将粮草大营放在飞云渡山谷,并派遣得力战将蒋奇率领一万精兵和五千弓箭手看守粮仓。一万五千守军将整个山涧围得水泄不通,任何人都不得靠近飞云渡半步,平时两侧山头连只飞鸟都很难看到。防守之严密可谓是行人杜绝,飞鸟难进,固若金汤。

鏖战两个多月以来,飞云渡粮草大营一直相安无事,连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以致于守营将士闲得无所事事,除了天降大雪,就是整天晒天阳,悠哉乐哉,好不逍遥。

然而,谁也没想到,防守如此严密的粮草大营终究还是出事了。

并且,出事的时间点掐得很准,正好选在盟军进退两难、年关将近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盟军将士都已是久战之师,兵锋受挫、身心俱疲,很多人都在想念亲人,都想回家过年,就连各镇诸侯都有这种心思。更何况,眼下战事僵持,函谷关久攻不下,诸侯盟军损兵折将,士气萎靡。为此,某些诸侯便有暂时休战、退守河东郡安度年关的想法,而这种念头随之蔓延全军,弄得人心浮动,暗地里议论纷纷。由此迫使各镇诸侯不得不安抚军心,生怕军队哗变,给李利可趁之机,伺机出关攻杀。

然而,各镇诸侯包括袁绍在内都不会想到,飞云渡粮草大营出事却是早在曹操的预料之中;或者说他当初极力促成袁绍将粮草大营安置在飞云渡之时,就已经断定早晚有人前来劫营。

ps:感谢:密斯李1书友月票支持,谢谢!

第698章诸侯陨落第一弹

在此之前,经过十天的休战整顿,各镇诸侯好不容易安抚军心,使得全军将士渐渐冷静下来,从而安心留在营中休整。

不成想,飞云渡一把大火再次将盟军推向未知的险境当中,使得盟军已经确定下来的休整策略横生枝节,令这场暂时进入休战状态的战事突生变故,变得吉凶难料。

然而,各镇诸侯包括袁绍在内都不会想到,飞云渡粮草大营出事却是早在曹操的预料之中。

早在他飞云渡大败而回之际,当他麾下两万人马被安排在大营左后方靠近飞云渡悬崖驻扎的时候,为了自保,他就想方设法怂恿袁绍将粮草大营放在飞云渡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曹操帐下仅有的两万兵马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受到荥阳徐荣所部的背后偷袭。

没错,又是万无一失,就像他曾经劝说袁绍把粮草大营安扎在飞云渡一样,绝对万无一失,只可惜他没有对袁绍说真话。不然的话,袁绍就会知道曹操所说的万无一失并不是指粮草大营,而是特指仅剩的为数不多的两万曹军。

或许袁绍至今都没有意识到,自从飞云渡惨败之后曹操整个人都变了。以前曹操确实对盟军很用心,设身处地的为盟军谋划,千方百计地想致李利于死地,为夏侯惇兄弟二人报仇,为自己日后逐鹿中原扫清障碍。为此他甘愿亲身赴险,亲率大军偷偷潜入飞云渡设伏。试图一举夺取函谷关,一战成名,亲手除掉天下第一诸侯李利李文昌。

可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尤其是突变或巨变。

飞云渡狭路相逢的那一幕,让曹操偷袭函谷关的计划胎死腹中,六万青州兵几乎全军覆没,甚至险些搭上自己的性命。所幸苍天垂怜,让他从马超的指缝间溜走,继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潜伏在飞云渡内整整八天时间,直到盟军渡河、西凉军全部收缩兵力入关之后。他才得以虎口逃生,幸存下来。

九死一生的曹操满以为袁绍一定会替他死里逃生而感到高兴,甚至还会喜出望外的出营相迎。并且一定会帮助他重整旗鼓,尽快恢复实力。然而,当他回到盟军大营的那一刻,除了曹仁、乐进等人等到辕门口之外。各镇诸侯居然置若罔闻。而袁绍更是自始至终都不曾露面,甚至没有派人前来问候一声。此后他回营后的三天里,各镇诸侯竟然无一人前来探望,连一句虚情假意的安慰都没有,反而冷脸相对,言谈举止中处处透漏着讥讽嘲笑之意。

世态炎凉至此,人性凉薄如斯,无疑是给了曹操当头一棒。让他心寒如冰,彻彻底底的透心凉啊!

然而。他并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仍然对自己合作多年的盟友袁绍抱有一丝期望。因此,他回营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袁绍帅帐,想要亲眼看看袁绍是不是当真如此绝情,丝毫不念昔日的兄弟之情,毫不顾惜之前的盟友之谊。

结果,袁绍无情地给曹操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他彻底掐掉心里仅有的一丝奢望幻想,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诸侯争霸的残酷以及盟军诸侯们翻脸无情的丑恶嘴脸。

从那一刻起,曹操彻底醒悟了。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正面的敌人并不可怕,因为他若想杀你,必然是正大光明地拔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