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李利准备下达追击命令之时,郭嘉带着一名身材高瘦的中年文士走上城楼,随即快步来到李利面前。

“微臣见过主公。”躬身见礼后,郭嘉不着痕迹地退到中年文士身边,恭声引荐道:“这位便是微臣的故交颍川荀谌荀友若。”

这便是郭嘉的引荐,言简意赅的一句话。远不像别人举荐贤才时那般夸夸其谈,诸如:才学卓著,见识不凡。深谙兵法韬略,擅长谋划,政务娴熟等等。他举荐荀谌时一句话都不多说,仅是报上名字。甚至没有挑明荀谌是否愿意投效李利。

但是。郭嘉在简简单单的一句引荐当中,已经说清了很多问题。其一,他和荀谌是故交好友;其二,荀谌出身颍川名门世家荀氏家族;其三,他之所以当面引荐,这本身就表明荀谌已有投效之意。

郭嘉话音方落,荀谌便躬身揖手道:“颍川荀谌见过大将军,多谢将军不杀之恩。而今。在下已被旧主所弃,不知大将军可否见容?”

李利神色自若地微微一笑。伸手欲扶荀谌起身,但脚步却是原地未动,仅仅是做出手势而已。即便如此,荀谌脸上的神情也略显动容,当即会意起身,低着头倾听李利的答复。

“友若先生的贤名,本将军早有耳闻。如今先生屈身来投,李某求之不得,甚为欣喜。”

荀谌闻声后,俯首跪拜道:“在下拜见主公,此后愿凭主公驱使,誓死不悔!”

李利欣然而笑,当即迈步上前,屈身扶起荀谌,笑声道:“今得友若相投,实乃我之幸事,亦是我西凉军之幸。呵呵呵!”

荀谌感激道:“主公过奖了。在下本是一介庸人,又遭旧主摒弃,而今承蒙主公不弃予以收容,实为在下生平之大幸也!”

“友若言重了。袁本初不识友若之才,殊为不智,而今弃你而去,更是他的莫大损失;日后,袁绍一定会为今日之举而懊悔不已。是以,友若此番便是弃暗投明,但愿我李利不会让你失望。”李利微笑道。

说罢话后,眼见荀谌又要俯首跪拜,李利一把拉住他,笑道:“友若切莫多礼。我出身行伍,也就是一介武夫,因此在我这里没有诸多繁文缛节,更不用动辄跪拜见礼。此后,友若无须拘礼,相比这些礼数,我更看重发自内心的敬重,以及处理军政事务的实际能力。眼下正值大战之时,友若暂时屈居参军之职,随我左右,协助奉孝处理军务。待此战过后,再行安排,不知友若意下如何?”

“诺,一切全凭主公差遣。”荀谌恭声领命,随之躬身退到郭嘉身后,肃然而立。

眼看荀谌甚为识趣,李利微笑颔首,心中不由对荀谌徒添几分好感,真正开始重视他了。

“张辽听令,即可率军出北门,追击黄河沿岸的敌军!”

“诺!”张辽欣然领命离去。

“桓飞听令,率领飞熊重甲骑兵出击飞云渡,不得有误!”

不等桓飞回话,李利便继续下令道:“赵云听令,自此刻起,我便将飞熊营中的轻装骑兵交予你统领,速速整军,而后追击正东方向的败军!”

“诺!”这次桓飞和赵云一起领命离去。因为赵云想要接管飞熊营的轻装骑兵,还需桓飞帮衬一二,才能尽快接收兵马。

赵云和桓飞二人前脚刚走,郭嘉便谏言道:“微臣建议主公派遣赵云将军率部追击刘备残军,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哦,这是为何?”李利闻声一震,追问道。

郭嘉道:“子龙将军和刘备是旧识,之前颇有纠葛,此事早晚都要解决,而且宜早不宜迟。与其一直拖延下去,不如现在就让子龙前去追击刘备。索性尽早解决,以免日后再生事端。”

“嗯?”李利神情微变,稍稍思量后,颔首道:“就依奉孝所言,子诚速速传令子龙追击南下的敌军。”

ps:九月第一天,求月票、推荐票,骁骑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谢谢!

第786章战火连天

郭嘉道:“微臣建议主公派遣赵云将军率部追击刘备残军,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哦?”李利闻声一震,疑声道:“这是为何?”

郭嘉道:“现如今,各路诸侯分散而逃,我军恐怕很难将他们一网打尽。既然这样,子龙将军和刘备是旧识,之前颇有纠葛,不如就让子龙前去追击刘备。反正此事早晚都要解决,宜早不宜迟,此次索性一并解决,以免日后再生事端。”

“嗯?”李利神情微变,稍稍思量后,颔首道:“就依奉孝所言,子诚速速传令子龙追击南下敌军。”

目送李挚大步离去,李利若有所思地转身望向东面官道,此刻以庞德为首的青龙营战骑正在那里收剿逃窜不及的诸侯溃军。

贾诩注意到主公李利似有心事,或者说自家主公对此次娄底原决战的战果不甚满意,故而大胜之余不免心存顾虑,显得心事重重,没有表现出获胜者应有的喜悦。

“主公有心事?是遗憾没能一举擒杀眼前这些仓皇逃命的诸侯呢,还是担忧荥阳徐荣能否挡住落荒而逃的诸侯大军?”

“两者兼而有之吧。”

听到贾诩的轻声询问后,李利身形未动,微微颔首道:“谈不上心事,不过确实有些担心。眼下盟军虽是溃败逃亡,却仍有数万乃至十万之众,且都是急于逃命的亡命之徒,一旦生路受阻。必定以命相搏,战斗力惊人。

与之相对的是,荥阳大营本就兵力不足。总共不过四万兵马,而今又抽调两万步骑驰援决战。如此一来,仅凭两万步军却要拦截五倍于己的诸侯溃军,只恐徐荣独力难支,荥阳局势堪忧啊!”

贾诩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接声说道:“主公所虑极是。此番盟军溃败,各路诸侯闻风而逃。选择渡河逃命的诸侯必定不多,其大半都会逃往荥阳方向。这样一来,荥阳徐荣将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纵然有心截住诸侯溃军,却也是力不从心,独木难支。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荥阳并非险关。远不像虎牢关、汜水关那样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面对汹涌逃窜而来的溃军,荥阳几乎可以说是无关可守。故而,微臣敢断言,仅凭徐荣手中两万兵马,绝对挡不住诸侯大军的去路。若是勉力为之,无异于螳臂挡车,必败无疑。

是以,微臣建议立刻飞鹰传信。命徐荣将军不用拼死阻挡,大可放开道路。任由溃军逃走。与此同时,传令徐荣召回河南郡所有兵马,形势危急之时可以考虑放弃洛阳,退守弘农郡。如此安排,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嗯?”李利闻声色变,陡然转身看着贾诩,疑声道:“依文和之意,岂不等于彻底放弃洛阳、河南之地,将其拱手让给诸侯败军?当真有此必要么?”

贾诩神色平静地欣然点头:“微臣正有此意。此战过后,整个中原局势必将随之而改变,各路诸侯实力大损,唯我西凉军独占鳌头。值此关键时刻,如若我军趁胜追击,必可一举收复所有失地,彻底将司隶收入囊中,继而陈兵边境,震慑群雄。

可是这样一来,必然促使各路诸侯时刻盯着我们,将我西凉军视为心腹巨患,不得不把全部心力和兵马都用在抵御我军进攻上面,唯恐稍有不慎便被我军诛灭。倘若我军稍有异动,便会让各路诸侯草木皆兵,既而严阵以待,甚至于迫使他们再度携手、共抗我军。

这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必然存在的事实。毕竟事关生死存亡,各路诸侯之间纵有百般仇怨,也会搁置一旁,继而竭尽全力与我军血战到底。到那时,再度联手的诸侯大军便不同于此次河内会盟,其联合抗敌的目的将不再是谋求更大地盘和利益,而是为了身家性命而战,其战力之强、决心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放弃洛阳和河南之地,并不是我军怯战,也不是主公懦弱,更非短视迂腐之见,而是为了安抚各路诸侯大败之后的惶惶不安之心,从而打消他们誓死与我军为敌的意志。是以,在微臣看来,以区区两郡之地换取中原诸侯安心,让他们切身体会一番生死离别的味道,从而消磨掉拼死抵抗的决心。此举,实属利大于弊,不战而屈人之兵,乃胜战之道也。”

贾诩话音方落,郭嘉便轻步走到贾诩身旁,对李利恭声说道:“文和军师所言极是,微臣亦有此意。经此一战,盟军固然是伤亡惨重、落荒而逃,可我军将士的伤亡也不小,伤亡近半,损失惨重。更何况,从去岁五月开始,我军便连续征战,北伐匈奴,南战盟军,至今已经连续征战十个月。且不说全军将士是否还能继续作战,单说钱粮消耗之大、军械辎重耗费之巨,便是前所未有。

事实上,早在半月前我军粮草便已告罄,而今已是勉力维持,况且我军乃久战之师,早已不堪重负。此战之所以能够取胜,全仗主公身先士卒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然此番大胜之后,将士们难免心神松懈,如果继续挥军东进,恐于战不利,难免有失。

因此,微臣完全赞成文和军师之策,让出洛阳和河南两郡之地,示之以弱,以退为进。如此,既可安中原诸侯之心,亦可为我军赢得休整时间。此乃上上之策,恳请主公三思。”

眼见贾诩和郭嘉先后谏言,且意见空前一致,李利微笑颔首道:“两位军师所言不无道理。既然如此,那就依军师所言,传令徐荣收缩兵马,退守弘农,把洛阳、河南之地送于诸侯们歇歇脚,待时机成熟,我等再去拿回来便是。”

“诺!”陈到闻声出列,躬身领命而去。

待陈到离开后,李利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神情不由变得有些沉重,肃然道:“此战,我军伤亡如何,真如奉孝所言,损失惨重么?”

郭嘉轻轻点头,恭声道“微臣绝非危言耸听,确是据实禀报。眼下战事仍在持续,微臣尚未拿到具体伤亡数目,即便如此,我军伤亡情况也不容乐观。粗略估计,此次决战,我军伤亡将士不下十三万”

“啊!”

乍一听到伤亡十三万之多,李利大惊失色,不仅他是如此,在场众人如贾诩、高顺、典韦和许褚等人同样是惊骇不已,失声惊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