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白将军是假的吧?”宋玉致低声问道,“难得你们找到这么相似的人,连我都看不出破绽。”
“这话从何说起,白老大是真的亡故了。”我悲痛欲绝的说道。
“你装的不像。”宋玉致拆穿道。
“我那里在装了。”我反驳道。
“如果白将军真的亡故的话,你一定不会站在这里。”宋玉致很确定的说道,“你会把这个世界闹得天翻地覆的。”
宋玉致的话把我说的愣在了那里,如果这不是一个计划,如果白老大真的……我会怎么做呢?
这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假设,我摇了摇头继续从事我领人的任务去了。
白老大死后的第二天,我们雇了十几架马车,从上林苑依次排开,每辆马车上都站着人,这是撒花用的,在最中间的是盛放白老大棺木的马车,我们准备离开长安城。
这讲究的就是一个气派,前面是骏马开道,后面统统是黑色的马车,马车上挂着白布,乐手们继续奏乐,我们要把这件事情闹大,让老百姓都出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给李唐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他们执意阻拦的话,我们就让这些百姓评评理,死后返回祖籍有什么错,凭什么连死人都不放过。
我们早就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这五天里长安城内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知道了白老大的事迹,我还特意雇人在各个坊间讲述白老大的英雄事迹,这就有点说书的味道了。
话说白将军起于草莽之间,出生之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一条青色的巨蟒在太湖上空时隐时现,最终落入太湖之中,于是白将军就出生了……反正这年头老百姓就喜欢听这个,当然不能说是龙,这是犯忌讳的,也没人敢在长安城这么说,那是要杀头的。
总之发动群众的力量是没有错的,所以当我们走出上林苑的时候,外边已经有不少老百姓了,不过当兵的更多,他们在维持秩序。
马车开始启动,清儿穿着白色的孝服站在马车上,用手扶着棺木,泪花晶莹,看起来是那么的孤苦无依,楚楚可怜。漫天的白花洒落,悲歌哀乐,响彻长安,一时间让这个长安城的春天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
第十三章霸气瓦岗
更新时间2012…2…319:20:57字数:2059
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
---------泰戈尔《飞鸟集》
我们的车队朝着外城而去,不敢说是浩浩荡荡,反正动静不小,长安城的街道是很宽敞的,我们这样做也不会造成交通拥堵的状况,路两旁都是看热闹的百姓,沿途还有官兵护送,可以说是高调到了极致,我们就是要光明正大的离开长安城。
预想中阻挠的画面并没有出现,魏征作为李建成的代表前来送殡,表达了哀悼之情,魏征作为当年瓦岗军的重要人物,落雁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说他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有着出色的才能,李密的文书都是出自魏征之手,极得李密的信任。
不过在投身李唐后在李建成这里却有些失意,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才华,这次派他过来主要是因为他瓦岗的身份,所以说这个时代的人一旦被打上标签之后就很难摘掉,就像我一样,那些不了解我的武林中人都认为我是魔门的大魔头,而且还是终极大魔头,其实我连一个小怪都算不上。
车队出了长安内城,下一站就是码头,只要上了船这一关就算是过去了,就在我暗自庆幸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那急促的马蹄声就像是敲打在我的心上一般,让我的心里顿时提了起来。
回头观瞧,就看到一阵烟尘,无数的战马疾驰而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慌乱,如果一跑的话就会惹人猜疑,那就不打自招了,魏征和其他李唐的士兵都在我们身边站着呢,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或者说要HOLD住全场。
我们把马车停了下来,静静的等着他们的到来,当我看到来人的时候还是有些头疼,对面风尘仆仆赶来的是李世绩,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离开长安城,是因为李世民正在和窦建德打仗,李世绩是随军大将,可现在这个情况说明李世民很可能已经回来了。
“白将军魂归故里,秦王殿下悲痛万分,不远千里赶回为白将军送行,还请稍缓片刻,让秦王殿下了此心愿。”李世绩翻身下马,悲切喊道,“世绩与白将军相交于瓦岗,没成想如今已是阴阳相隔,思来实在唏嘘,让李某为白将军敬一杯酒,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这话说得真是扯淡,当年在瓦岗他们两个分属不同的阵营,何况白老大只是大龙头府里的一个护院而已,即便是护院中的霸主,可他的身份还是护院不是,当年我初入大龙头府的时候处处受到排挤,就是因为我的介绍人是王伯当,如果不是白老大的提携,估计那段日子也不会好受。
在派系斗争严峻的瓦岗,李世绩和白老大想必是没有什么交集的,何况当时他们的身份那么悬殊,后来白老大干掉了李密,毁掉了瓦岗基业,说来两人算是仇家,如今瓦岗已经烟消云散了,白老大到江淮开创了一番事业,李世绩投身李唐看起来混的不错,那些旧恨或许还在,只是被隐藏在内心深处了。
这其中没有什么是非对错,只是这个乱世中的一段插曲而已,不过死人大抵是没什么发言权的,白老大不能推开棺材盖问一句:你丫谁啊?我和你有这么大交情么?
我觉得李世绩是为了给李世民拖延时间,李世绩从手下人那里接过一杯酒,来到白老大的棺木前,他恭敬的端起酒杯然后洒落在地上,躬身行礼,做足了样子,清儿也欠身还礼,这是必要的礼数。
李世绩退去后,从他带来的亲兵里出来一个面相威武的将领,端起酒杯,也不上前,也不行礼,对着白老大的棺木把酒洒落,然后把酒杯摔到地上。
“你出身瓦岗,本为兄弟;你毁了瓦岗,应是仇敌。”那将领大声喊道,“如今你既已亡故,所有是非恩怨,尽皆消散,瓦岗众弟兄以兄弟之礼送你上路!”
“瓦岗众弟兄以兄弟之礼送你上路!”其他亲兵同声大喊道。
只见他们抽出随身腰刀,斜指向天,一股凌厉的气势冲天而起,这是瓦岗军给身亡将士下葬时的军礼。
“瓦岗,瓦岗!”这群人高声呼喊道。
李世绩抽出了随身的佩剑,魏征也是如此,当然还有我,明晃晃的兵器斜指着苍穹,给那些归天的将士们指引上天的道路,让他们不会觉得孤单,在这一刻那久违了的瓦岗霸气又出现了。
那个领袖中原群雄的瓦岗,那个杀了张须陀动摇大隋根基的瓦岗,那个英雄云集叱咤天下的瓦岗,无论当年在瓦岗发生了什么,无论派系斗争多么的残酷,当我们这些人出来的时候都会说自己出身瓦岗,这是一种归属感,是一种荣耀。
或许在这些人里我是最没有归属感的,可在此刻我以能出身瓦岗为荣。
整个场面庄重肃穆,无论是代表李建成的魏征,代表李世民的李世绩,还是代表江淮军的白老大,还有那些代表着瓦岗的军士,包括我在内,在这一刻心中一定都在回想着那些在瓦岗的日子,无论是快乐的还是心酸的,那是属于我们的集体记忆。
我认出了那个领头的亲兵,他就是我当初的伙伴小三子,一个憨厚耿直的普通人,虽说如今他的体型和面貌变化很大,可那眉宇间的质朴之气还是没什么改变。在我进入龙头府之后他成了李密的亲兵,在李密死掉后我还找人打探过他的情况,以为他死在了乱军之中,没想到他成了李世绩的亲兵,看来他现在的情况还不错。
我们两个互相看了一眼,却没有任何的表示,我们处在了不同的阵营里,那些随意谈笑无拘无束的日子不会再有了,他是李唐的将领,我是李唐监控的重犯,时光就是这样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只能默默接受。
远处的马蹄声响起,那些瓦岗旧部放下了腰刀,沉默了下来,我们都转向同一个方向,李世民就要来了,属于瓦岗的时代结束了。
第十四章开棺之前
更新时间2012…2…617:09:17字数:2255
自我解嘲,总意味着心有不甘。
---------------------莫洛亚《栗树下的晚餐》
李世民出现在我们面前,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高挺俊秀和尚,看到这个和尚的时候我大吃一惊,这个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净念禅院的了空大师。洛阳的净念禅院在江湖上和慈航静斋齐名,而了空的武功更是深不可测,作为净念禅院的住持,我估计应该不在梵清惠之下。
说起来我和了空还有些渊源,在十八年前的洛阳城,师妃暄曾让我送一封信给了空,当时她就认为了空有对付祝玉妍的实力,在那次事件之后了空开始修习闭口禅。十八年后,在争夺和氏璧那次,我听说另一个我和了空打了一架,胜负不好说,那是一次混战。
我觉得了空对我应该印象深刻,我是魔门的魔头,他是白道的领袖,自然是敌对的,这次他和李世民一起前来让我有很不好的预感,看来要准备第二套方案了。
“白兄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李世民悲痛道,“这世上又少了一个英雄人物,实是天妒英才啊!”
“秦王有如此评语,家兄在天有灵也会倍感欣慰。”清儿回礼道,“家兄一直对秦王赞誉有加,在家兄临去世前曾说,这个世上他最敬佩的就是秦王了,未来的中原只有秦王才能成为真正的明主。”
“白兄谬赞了,世民只是在父兄的庇护下才得以施展才能,我父皇开创李唐基业,我兄长为李唐开疆拓土,世民唯有尽自己一份力来辅助父兄而已,岂敢称什么明主。”李世民赶忙辩解道,“我和白兄一见如故,没成想如今却天人相隔,连最后一面都不可见,实在让我惭愧,恳请白姑娘让我见令兄最后一面。”
“这……”清儿迟疑道,“家兄已然封棺入殓,以我故乡的习俗,这样怕是要惊动兄长的亡魂,还请秦王见谅。”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