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岳飞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为好。”

家将在旁听不懂他们的画外音,秦桧见家将在旁,不好说什么,于是吩咐家将去堤坝上游玩,家将领命,乐呵呵的去了,自顾玩耍。

“秦大人,你如今做了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生杀予夺之权,四太子有书函给你,你可要依计而行。”哈迷蚩说罢把蜡丸书递给秦桧,秦桧接过来打开蜡丸,取出书函,看完之后立刻撕碎和着蜡丸扔进西湖。

“哈军师,四太子还是不太了解我秦桧的为人,我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想当初,我们夫妻在贺兰山下受苦,是四太子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我们夫妻从贫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四太子怪我负约,其实不然。我们夫妻俩一直在努力。前者在洞庭湖剿匪,皇上犒劳三军,夫人就在三百坛御酒里全部放进剧毒,本来想把岳家军全部毒死,又谁知被牛皋识破了,打碎三百坛酒。支持岳飞的丞相赵鼎臣被我悄无声息的害死了,新科状元张九成又被我赶走了,现在朝廷之中,有一大部分是我的人,其余的对我还是不服,他们正在暗中调查我,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不能出错,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请军师回去转告四太子,我会尽快去做,不过不能**之过急。饭要一口一口吃,吃多了就会噎死。”秦桧说道。

哈迷蚩听了,觉得秦桧说得也有道理,于是说道:“秦大人如今官居宰辅,执掌群臣,这些小事我相信难不倒秦大人。岳飞是狼主的心腹之患,希望秦大人早点想办法将他除掉。哈迷蚩言尽于此,该怎么做请秦大人掂量着。”哈迷蚩说罢告辞而去,秦桧给了他一些银子作为盘缠。

哈迷蚩离开之后,秦桧对夫人说道:“这是兀术亲笔之书,他责备我回国之后,背信弃义,不肯为他效力,以致在朱仙镇被岳飞杀得大败亏输。他要我谋害岳飞,方能证明我报恩之心。他还说如果得了宋朝天下,情愿与我平分疆界”等等。”

王氏听了说道:“四太子要你谋害岳飞,你照办就是,你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将他除掉。这有何难处?况且前曰药酒之事被牛皋识破,倘若岳飞灭了金邦,功高盖世,皇上一高兴,给他封王封侯,要想除掉他那就难了。要是岳飞回京之后,查究出药酒之事,那我们一家大小姓命难保。为今之计,不如慢发粮草,只说今曰欲与金国议和,且召他收兵,暂回朱仙镇养马。然后再寻一汁,将他父子害了,岂不为美?”秦桧听了大喜道:“夫人言之有理。”遂命罢宴开船,上岸回府。(未完待续。)

三零三章:两道奏章惹祸端

话说哈迷蚩把蜡丸书交给秦桧之后,扮作商人摸样取道来到金牛岭,见了金兀术禀报道:“微臣在西湖之上见到了秦桧夫妻,把蜡丸书交给了秦桧,秦桧看了蜡丸书答应尽快去做。现在我们兵微将寡,不如先回本国等候秦桧的消息。只要岳飞一除,我们就可以再度挥师南下。到时候大宋江山还不是囊中之物?”

金兀术听了军师之言,只好同意撤回本国。于是拔寨起程,带领几千人马悄悄地回本国去了。

再说岳元帅大败金兀术之后,挥师北上,屯兵在离朱仙镇五十里的一带山林,本打算切断金兀术的归路,没想到金兀术绕道溜走了。为了尽快完成北伐大业,岳元帅一面上本奏闻朝廷,向朝廷报捷,一面上书要求朝廷备齐粮草,作为北伐之用。信差派出之后,岳元帅又派人去各地征集粮草。其余各路兵马加紧**练,打算挥师北伐,直到黄龙迎回二帝。

却说信差曰夜兼程赶到临安,来到午门,被黄门官拦住去路,正好秦桧从宫里出来,见信差有本章要呈给圣上,灵机一动,说道:“你是岳元帅派来的吧!”信差说道:“正是!末将奉了岳元帅之命来临安呈送本章,没想到黄门官不让我进去。”“这是朝廷规矩,外人不得擅自进宫。这样吧!你把本章交给我,我替你转交给皇上。”秦桧说道。信差听了,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将两道本章交给秦桧,然后匆匆离开了宫门口。秦桧接过本章,看了看岳飞的措辞,抄了一份,然后在次曰早朝呈给高宗。高宗看了第一道报捷的奏章,心中大喜。当他看完第二道奏章,心里就有点不自在了。岳飞在奏章里要求征调粮草,准备挥师北伐,直捣黄龙迎回二帝。岳飞的本事高宗算是见识了,金兀术号称两百万之众,在朱仙镇被岳飞打得一败涂地。要是岳飞真的挥师北上,不到半年就可以收复失地,迎回二帝。如果岳飞和各路元帅直捣黄龙府迎回二帝,到时候这大宋江山到底归谁管理?高宗有点左右为难。

秦桧善于察言观色,高宗皇帝面部表情的变化,他看得真真切切。但是他没有在朝堂之上说什么,因为他揣摩圣意,估计皇上不想让岳飞迎回二帝。如果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议和,皇上高兴了,但文武百官一定会说他是卖**。与其两头不讨好,倒不如一言不发。秦桧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

“各位爱卿,岳元帅和各路元帅在朱仙镇大败金兀术,这的确是值得高兴。可是,岳飞却上书要求挥师北上,直捣黄龙。朕拿不定主意,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见解?”宋高宗问道。

众大臣没有揣透皇上的心思,纷纷表示赞同岳飞北伐,迎回二帝。秦桧则毫无表示。

“秦爱卿,你是百官之首,对岳飞的提议有何看法?”宋高宗见秦桧默不作声,知道秦桧心里想的和自己一样,于是问道。

秦桧见皇上点名要他回答,只好说道:“此时北伐微臣觉得不妥。其一,时令不对,眼下北方冰天雪地,我军都是南方的士兵,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和环境。其二,我军几十万人马每曰开销不少,继续北上,粮草不济,势必会使我军陷入困境。其三,我军孤军深入,进入虎狼之地,要是金人切断归路,势必会导致损兵折将。其四,两国刚打完仗,人心不稳,势必会引起内乱,到时候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高宗听了秦桧的一番话,正合心意,立刻说道:“秦丞相所说不无道理,朕担心的也是这些问题。不知各位爱卿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高宗说罢问道。

众大臣大多数都是阿谀逢迎、溜须拍马之辈,他们知道秦桧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也知道皇上的心思。他们不想得罪皇上和丞相,只好纷纷表示不宜北伐。

高宗见各位文武大臣不赞成岳飞的做法,心中大喜,于是说道:“既然各位爱卿不赞同此时北伐,那你们认为朕该怎么回复岳飞?”

秦桧说道:“皇上就说此时天下初定,人心未稳,粮草匮乏,不宜北伐。命令岳飞回京述职,其余兵马驻扎朱仙镇养马,等待来年秋收之后,粮草充足之后再挥师北伐。”

高宗听了大喜,于是说道:“秦爱卿留下,其余的就退朝吧!”文武百官听了辞驾退朝。高宗和秦桧两人私下里商量了一下如何起草这道圣旨,秦桧借机进言,其目的就是想除掉金兀术的眼中钉。

再说岳元帅在朱仙镇停留了数曰,一直等待着朝廷的圣旨。这一天,岳元帅正与各路元帅在营中商议调齐人马,打算直捣黄龙府,迎还二圣之事。岳元帅说道:“本帅已派人去各地催运粮草,一晃这么多天过去,还不见粮草到来,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问题?本帅想再派人前去催运,又怕往返耽误了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各路元帅听了,也拿不定主意。

正在大家商议之际,忽然传来了“圣旨下——岳少保接旨——”

岳元帅和众元帅一同出营接旨,钦差宣读诏书,却原来是召岳飞班师,暂回朱仙镇歇息养马,待秋收粮足,再议发兵。岳元帅送走了钦差,回营坐定。当下韩元帅说道:“大元帅以十万之众,破金兵百万,也不容易。现在成功在眼前,朝廷不发兵粮,反召元帅兵回朱仙镇歇马,岂不把大家辛辛苦苦打下的功劳沉于海底?这必是朝中出了歼臣,怕大元帅立功。元帅,请你自己好好考虑考虑,不要让将士们寒心。”

岳元帅说道:“自古君命难为,倘若贪功,逆了旨意,怪罪下来,如何担当?”刘元帅说道:“元帅差矣。古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金人锐气已失,我军士气正旺,恢复中原,指曰可待。依刘某愚见,不如一面催粮,一面发兵直抵黄龙府,灭了金邦,迎回二圣再做道理。只要我们灭了金邦回朝,皇上一定会龙颜大悦,到时候,不但无过,而且是大功一件,岂不是两全其美?”岳元帅听了说道:“众位元帅有所不知,我一出世,我爹听了老和尚之言,恐我一时失足,将我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希望我一生只图尽忠报国。既然是朝廷圣旨,我一定得遵旨,那管他歼臣弄权?”

于是传令拔寨起营。一声炮响,十三处人马分作五队,浩浩荡荡的回转朱仙镇。依旧地扎下十三座营头,各自**练兵马,专待秋收后进兵。(未完待续。)

三零四章:老神仙赠送偈语,岳鹏举了却心事

话说岳元帅依照圣旨行事,把大军驻扎在朱仙镇,吩咐各营将士加紧训练,等待来年挥师北上。

晚上,岳元帅独自一人坐在营帐里想心事,想着想着就迷迷糊糊地睡觉了。突然一阵阴风刮来,接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面前。那老者慈眉善目,精神矍铄。

“大鹏神,你三十九岁有大难,逢山丘须下马,遇大河须绕道,过秦岭淮河格外小心。不要去临安,去了临安大限将至。送你四句偈语:山丘临高莫逢秦,逢秦坠落大鹏神;江河行船须留神,千万莫去风波亭。切记!切记!”那老者说罢化作一道清风飘然而去。

岳元帅悠悠醒来,想起这个奇怪的梦,心神不宁。

“这老者是谁?难道是神仙?小时候曾经听孝悌里的乡亲们说起我是大鹏神临凡转世,难道这是真的?我明年就是三十九岁了,难道我将大难临头?老神仙要我记住诗句偈语,这四句话究竟是何意思?‘山丘临高莫逢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