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斗爆发之前,双方最后一次评估了对手的力量。南线德军的ab两个集团装甲单位保存还算完整,但是炮兵、后勤和步兵单位却损失惨重。这都是拜华夏空军针对后勤运输线和软目标的攻击所赐。损失了大量轻型车辆和战防炮后。德国指挥官突然发现他们即使可以突破对方的阵地,也很难有足够的兵力来防御突破口。于是曼施坦因希望能够推迟发动总攻的时间。

但是这个请求被布劳希契否决了,而否决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如果战斗从现在开始的话。那么我们现有后勤可以保证你和你的部队20天不会因为弹药和食物发愁。而如果推迟一周的话,这个时间将会变成14天!不要对莫德尔的c集团抱有太大的信心,他的部队也损失了大量的步兵和运输车辆。有的时候人多并不是一件好事!”这话说白了即使,暂时停止战斗,后勤方面也不会有很大的改观,等待莫德尔上来的结果就是打不了两天。全部部队就要陷入物资匮乏的境地,所以早打还是比晚打好!

作为这次战役的总指挥布劳希契发现对手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悍。后勤运输线遭到重创意味着即使这次德国装甲部队能取得胜利,依然只能是战术级别的胜利,因为前线的物资已经不够他们继续向纵深推进了,华夏部队即使失利也可以从容撤退。“在正式发动进攻之前,我们已经将胜利的标准从重创对手,围歼其中一部,改成了对对方造成一定的损失,使其在一段时间里无力继续西进。”龙德施泰特在一份文件中这样写道。

和华夏空军重点照顾的德国部队不同,施拉格指挥的奥匈部队却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空中打击,不但1个装甲师和1个机械化步兵师被全须全尾的带到了前线,甚至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大约3个装甲营和2个机械化步兵营的兵力被从别的地方抽调过来,也按时达到了阵地。这可能是同盟国最近收到的一个好消息。“华夏对我们并不是很重视,他们把几乎全部的力量用在了南线,而西线却只用伊朗人和俄国人来防御,如果可以的话,我认为这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突破点,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些步兵,如果土耳其同意联合发动攻击的话,我们的胜算会很大。”和奥皇不一样,施拉格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虽然理解奥皇想要尽可能压制土耳其,以便在伊朗多分一杯羹的计划,但是在中东他却竭力保持和土耳其人的良好关系。

“虽然土耳其人的装备很不好,但是他们人多!”施拉格的理由很简单。而他的请求也得到了土耳其方面的回应,在他出发之后不久,土耳其人也凑出来一个在他们看来很精锐的步兵师来配合施拉格行动。当然机动能力有些问题,当施拉格的部队发动进攻的时候,土耳其人的部队也就刚刚到位一半!

综合两方面来看,同盟国高层将领突然觉得从南线突破对方防御的可能性不大,而从西线突防的概率会高一些。施拉格表示奥匈帝国打不过华夏、打不过英美法三国、甚至连1战俄国人都打不过(同等兵力下)但是不至于打不过伊朗人吧!德军牵制华夏主力,而奥地利军团如果可以趁虚而入的话,那么最终依然可以取得战役的胜利!于是考虑到盟友的意见,在最后调集宝贵的航空兵力的时候,德国人稍稍向西线倾斜了一些。

不过同盟国最大的问题在于直到最后,都没有对华夏参战兵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占有较大的兵力优势。而基于这个判断,德国人制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新的一周作者又没推荐……!艰难度日中,求各位书友的支持和帮助~~~~。(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爆发

“德国人居然分散了他们的装甲兵力?”一架双发狐蝠式双座侦察机从行进的德国陆军上空飞过,飞机腹部的照相吊舱中的镜头不断闪烁着。将地面的情况记录下来。而副驾驶员在粗略的扫了一眼地面的情况后,突然发现有些看不明白了。德国人的各支部队直接的间隔非常大,从空中可以轻易的看见对方部队之间的空隙,在他看来,如果德国人继续保持这种队形和华夏装甲部队进行交手的话,绝对会第一时间被捅个对穿。

“有没有感觉到德国人的正面过于宽阔了?”各种侦查手段送来的情报被陆续送到了指挥部。彭毅看着一条几乎将华夏部队彻底包住的弧线陷入了沉思。双方之间的距离还有30到40千米左右的距离。以华夏的战线为基准,再扩大30到40km画一个圈,那么这个范围就有些恐怖了!德国人绝对没有足够的兵力来经营这条防线。“他们到底打算干什么?”

“德国人部署如此宽阔的正面唯一的可能就是打算绕过我们的两翼从侧面发动攻击,德国人的坦克在攻防方面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他们的机动性却不错。而且使用柴油机后行程也比较远。这种穿插是可行的。”周宣想了想说道。

“但是毕竟正面兵力密度不足,双发一旦交手的话,对方在第一时间就会崩溃,战线太长了。而纵深远远不够!”彭毅实在有些想不清楚。不过在对方可能会实施包抄战术的这个问题上他和周宣的想法是一样的。“不管如何,先留下一定的预备队吧,如果对方正面就这点力量的话。我们可以减少进攻兵力。”

而就在华夏摸不清对方的战术的时候,以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国一线指挥官也十分紧张。按照制定这次具体战术的古德里安的话说:“这是一场豪赌!如果胜利了那么他们将重创对手,而如果对方意识到了自己的意图,就会万劫不复!整个部队会被有准备的华夏部队切割的支离破碎,然后被一口口吃掉!”

古德里安的战术非常极端,他充分发挥德国4号坦克机动性优势和德军的数量优势,试图通过绕过华夏军团的正面攻击对方脆弱的后防线和补给线。核心思想非常简单。但是实际操作却存在很多问题。华夏能想到的问题,古德里安同样能想到!过于稀松的战线加上没有优势的装甲部队一旦碰上立马完蛋。这是无法回避的。

而古德里安解决的办法就是不和华夏部队硬拼。或者说放弃了初期的正面进攻。当华夏部队发动攻击后,正面的装甲部队会在战防炮的掩护下逐次撤退,并且收缩兵力!通过不断后退和集中兵力来逐渐抵消对手的攻击力!正面部队的作用就是要死死的牵制华夏兵力,为侧翼突破争取时间。

“给华夏一个正面突破的机会。他们一定会上钩的!”面对同僚们的质疑,古德里安十分肯定的说道。他一直强调坦克的机动性,甚至曾经反对虎式坦克的研发,当自己和友军在华夏强悍的装甲部队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之后。他依然认为保证己方坦克拥有强于对手的机动性是必须的,而这一次他看到了一个不错的机会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兵力不足,并且没有完整的防御体系,最适合部队穿插和渗透!不过他的建议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直到莫德尔站到他的一边之后情况才发生改变!

“如果正面装甲部队能在3天时间里撤到这里的话。”莫德尔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那就可以和我的部队汇合在一起,正面的部队加上我的两个师。华夏想要一口吃掉是不可能的。如果负责穿插的部队动作够快的话。他们将很快失去进攻的力量,然后被迫撤退。我们终究拥有极大的数量优势。同样分兵,肯定是我们更有优势。”

“成败在此一举啊!”虽然获得了莫德尔的支持。但是布劳希契给古德里安的部队并不多,满打满算不到2个装甲团和1个步兵团的兵力(还有一些额外的侦查单位和炮兵单位)。而原本归属古德里安指挥的a集团指挥的剩余部队被交到了莫德尔手中。布劳希契虽然最终勉强同意了古德里安的决定,但是却依然心存顾忌,古德里安成功了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失败了,他也不至于损失太多的兵力。

双方装甲部队组成的钢铁锋线开始缓缓靠近。出乎德国人意料,华夏也十分的小心。他们并没有急着发动进攻,似乎坐实了兵力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让有些忐忑的古德里安多少放松了一些。他将亲自带领侧翼迂回的部队绕过华夏正面战线进行穿插,为了保证速度和持续作战能力,古德里安获得了超过常规的后勤车辆,他们拥有更多的油罐车、补给和配件。

“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绕过对方的防线后,不顾一切的向对方后方发动进攻,我们可以把部队拆成营级甚至是连级战斗群,他们没有完备的防御体系,根本无法阻止我们的进攻。”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他心中却并不那么轻松。华夏肯定会有一些预备队的,对于装甲部队撞上后的战况古德里安从来不抱乐观情绪,既然打不过的话,那就只能饶了,这就好猫抓老鼠,只要老鼠数量足够多,足够分散,就总能偷到奶酪!在第一时间,无论是彭毅还是其它绝大部分指挥官都没想到德国人这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侧翼的迂回上了。正面防御压根就是以防御拖延为主。

于是余在巴比伦行动的第一阶段。华夏和德国部队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场大规模的装甲攻防战,在这场战斗中,华夏大规模装甲部队犀利的攻击和诸兵种的配合让世人感到震撼。而德国人的防御和短促突击相结合的灵活防御战术同样值的在战史上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即使在装甲力量劣势的情况下,德国陆军的综合战斗力依然强悍!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徐怀德所属的部队,一个完整的装甲营以连为单位展开,形成三个巨大的楔形阵型。秉承他的独特战术,这个装甲营中坦克和29型坦克歼击车是混编的,每个连中最为锐利的矛头就是号称在正面交战中几乎无法被击穿的坦克歼击车,坦克负责两翼。而身后则是步兵战车、人员输送车和复杂近距离支援的自行迫击炮。再往后则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