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让我这个当大夫的,也能够专心致力于医术救人上……”

“所以,希望诸位能作出反映抒梦现在心境的诗词。谁做的诗能最贴切地让我心中产生共鸣,那便是胜出者!”抒梦这时正色道。

第487章招亲第三关

抒梦这题目一宣布,那两名江湖高手便面色尴尬。他们从小便在习武,一生都在钻研武功,哪有时间去研究诗词啊?所以听到抒梦出这种现场作诗之题目,两人便只有干瞪眼,望着抒梦的倩影发呆了。

而李轨的部将安修仁、梁师都的部将张举、沈法兴的儿子沈伦也和那两名干瞪眼的江湖高手差不多。他们最多也就只能写写字,对于诗词是完全没有研究。要他们现场作诗,还不如杀了他们来得直接。

相比之下,那些出身世家,又对诗词歌赋有一定研究的李世民和萧岩,则面带喜色。这可是他们发挥才华的时候到了。

萧岩这时便抢先说道:“如今天下大乱,相信不管是在下,还是周王和世民兄,皆常年在沙城征战。萧某便先做诗一首,以表对抒梦姑娘的心意!”

说罢,他便朗声道:“白马饰银鞍,遍翩江南驰。借问谁家男,荆襄游侠儿。少年去县邑,扬声水乡垂。宿昔秉良兵,箭矢何参差。控弦破夜郎,右发摧山越。仰手接飞矢,俯身散马蹄。矫健过猿猴,勇剽若虎豹。山城多警声,蛮骑数迁移。羽箭从南来,戈马登高堤。长弓射东倭,短弩击南诏。”

萧岩话音一落,现场便响起了一阵喝采声。孙思邈和抒梦都不禁暗暗惊叹,没想到之前表现并不突出的萧岩,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却是不低。他这首诗以边塞抗击草原异族的故事为题,述说了一个少年的从军经历。无论从对子的工整性还是押韵度,都堪称上佳之作。

抒梦亦是俏眸露出一丝欣赏之色,柔声说道:“萧兄的此诗的确让人回味无穷,只不知可否告知诗名?”

萧岩忙道:“此诗名为江南少年成长记,讲述的是我江南的一名少年,从军之后为国立功的过程。是萧某数年前所作,能得到抒梦姑娘的赏析,让萧某实在受宠若惊。”

众人其实都听出,萧岩说他诗写的是一名江南少年成长记,其实是暗喻他自己现在虽然不如宇文明、李世民出色,但未来却有可能超过他们。看来这位在之前表现平平的萧铣之子,还是有些心机的。

抒梦微微一笑,然后俏眸望向了另外几位参赛者,用天籁般的声音问道:“下面有谁肯再出来作诗一首,让抒梦开开眼界的?”

几名参赛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都没有再出列吟诗。

这时,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出列说道:“既然大家都不愿意站出来!那李某便以远征高丽时所作的诗,向大家献丑了!”

于是,李世民也上前一步,缓缓吟道:

“十八从军征,三载始得归。

相逢关陇人,家中还有谁。

遥看是山野,白骨尸累累。

兔从狗洞入,鸡从梁上飞。

山中生火谷,井内有水莲。

辗谷持作饭,采莲以作羹。

羹饭几时熟,不知给谁祭?

回家向西看,泪流满面灰。”

在座之人都听出,这是一首叙事诗,李世民描绘了自己在十八岁时,参加杨广组织的远征高丽军队,在征战途中的军旅生涯情况。

当时大军便按士兵所在家乡进行整编,李世民等关陇门阀的世家子弟,便也和其他关陇的士兵编在一起。一路上随处可见倒毙的民夫和士兵。由于当时高丽军顽强抵抗,隋军伤亡惨重,所以士兵们都归乡心切。

李世民吟诗完毕后,现场立刻爆发出比之前萧岩作诗后,更为热烈的掌声。显见围观的人们也认为,李世民的这首诗比萧岩更加出色。

孙思邈亦是忍不住问道:“秦王,您作的这首诗诗名叫什么?”

“十八岁征高丽记!”李世民恭敬地说道。

“不错!诗是好诗!秦王也的确是少年英雄!”孙思邈称赞道。他打量了李世民一眼,心忖如果不是宇文明横空出世,这位大唐的秦王,倒是抒梦的良配。

随即,孙思邈又向宇文明望去,暗想这位抒梦念念不忘的男子,这个时候也应该出场作诗了吧。听说此人少年时便有洛阳才子之称,他的诗想必亦会是上佳之作吧。

“宇文兄,听说你在当年前隋的元宵节赛诗会上一鸣惊人,折服了洛琪公主和长孙姑娘,成功赢得了这两位有洛阳四大美女称号的佳人芳心……”李元吉这时却突然发言,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他随即用揶瑜的口吻说道:“却不知宇文兄能否拿出一首上佳之作,来赢取同为洛阳四大美女之一的抒梦姑娘芳心呢?”

李元吉的话让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毕竟宇文明洛阳才子的名头可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周王,都说好戏在后头,现在就请你作诗一首,算是为这第三关比赛划个句号吧!”孙思邈这时也终于开口发言了。因为那几个作不出诗的参赛者,已经宣布弃权了。

“嗯……请药王老人家稍等片刻……我……我这就马上作诗!”宇文明只得面色尴尬地点了点头。

不过,他心中却是暗暗叫苦。

虽然宇文明已经眼珠急转,但一时之间还真没想出贴近现在局面的诗句。这也是之前抒梦向他看来时,他也只好装着没看见的原因。

可现在连孙思邈都发话了,他可不能再往后拖了。

宇文明干咳了两声,正在想是不是要编个理由,呆会再吟诗时,却是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一首诗,那便是南宋末年的抗元丞相文天祥所做的《过零丁洋》。

虽然那首《过零丁洋》抒发的是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但在此刻也可以用来解释为怀念祖国山河,希望牺牲小我,保全江山百姓的愿望。

于是,他便深吸了一口气,装做深思熟虑的样子道:“既然药王已经发话了,那宇文明也就只有厚着脸皮,献丑一首诗好了!此诗的名字便叫《过零丁洋》”

说罢,他方上前一步,朗声吟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宇文明话音一落,抒梦的俏脸便顿时变色。她不禁暗自感叹,这首诗的确作得太好了。自己心仪的男人带给她的诗句的确堪称绝佳!

“周王的诗果然不同凡响!”孙思邈这时也忍不住称赞道:“这首诗饱含了一种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空前绝句。显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一股的为民为民的大义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可谓绝世佳作!”

孙思邈的感叹和称赞,让红袖和张仲坚等人都是放下了心。宇文明总算用一首上佳之作证明了自己不愧于“洛阳才子”的名气。向所有的在场之人表明,他不但武功高强、指挥作战出众,在文学诗词方面也是毫不逊色的。

“萧公子、李公子和宇文公子的诗句,都堪称上乘之作。不过综合比较起来,还是宇文公子的诗为最佳!”抒梦终于发言了,因为之前自己便说了,评论诗是要以最符合自己的心境为标准。所以这个评判者便只能是自己。

“在抒梦看来,宇文公子所作之诗,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了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度过了四年……不知宇文公子这句可否是暗指自己从辽东起兵自立至今,正好四年了?”抒梦眨着一双明媚的俏眸向宇文明问道。

宇文明不禁一怔,他没想到还有这种巧合,于是便连忙点了点头。

抒梦这时嫣然一笑,那灿烂的笑容犹如鲜花盛开一般,让在场众人都不禁呆了片刻。

她接着点评道:“宇文公子的这首《过零丁洋》,是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目前我中原大地的社会现实,以及他的遭遇……”

“国家和百姓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使诗中的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的喟叹更深,展示宇文公子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则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爱民的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抒梦这时凝望着宇文明,一双明珠般闪亮的俏眸流露出爱慕之色,她用银铃般动听的天籁之音一字一句地说道:“全诗的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诗篇。非常符合抒梦的心境!”

抒梦的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算是明白表露了自己的心意。也让李世民、萧岩等另外七名参赛者面色惨白。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出局,宇文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赢得了抒梦的芳心!

第488章尘埃落定

现场安静了片刻,大家似乎都惊异于抒梦如此直白的宣布。要知道,以她一直以来在人们面前的形象,总是给人含蓄温柔的感觉,也从没有对任何一个男了假以辞色。可现在却是毫不吝啬地盛赞一位年轻男子,甚至连她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了爱慕之色。这实在让所有认识抒梦的人都惊讶万分。

孙思邈轻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该自己说几句了。

干咳了两声后,这位名满天下的药王,便也恰到好处地宣布道:“这第三关的最后胜出者,相信不用置疑了……小徒抒梦刚才已经公布了:那便是周王宇文明了!希望大家祝福他们!”

随着孙思邈的宣布,现场立刻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掌声。尤其是洛阳城中的百姓,皆是呐喊着,欢声雷动。

“看来,之前便有传闻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