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有反常必为妖,而拓跋寿在此事的处理上却是极为反常的。若是拓跋寿及时出兵,定能给刚刚攻下善无的赵平造成巨大的损失。事实却是拓跋寿对于善无的陷落坐视不顾,按兵不动。

“难道拓跋寿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意图?”在善无城墙上巡视的赵平暗暗思量。

善无城的地理位置虽然很重要,但若无后方的支持,这里就是一座孤城,战略价值并不大。以后汉此时的国力显然不可能有效的支持善无,若非如此,马焕早已将善无攻下了。

拓跋寿可能正是看破了这点,认为汉军并无余力经营善无,迟早还是要退兵的,因此袖手旁观。

当然也可能有别的原因,鲜卑眼下是多线作战,西北的突厥正在兴起,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鲜卑当然不会坐视突厥的兴起,因此尽全力打压;而北方的丁零、坚昆经过鲜卑数年的攻伐,也处在灭亡的边缘,鲜卑自然也不可能放弃即将到手的领土。

正因鲜卑多线作战,他的国力根本经不起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有鉴于此,拓跋寿的举动便颇令人寻味了。

第十六章 战云

拓跋寿贵为鲜卑的大将军,又是鲜卑当朝皇帝的弟弟,即使坐视善无被攻下的罪名成立,鲜卑皇帝拓跋宏也不会责罚与他;但步六孤勇便不同了,他并没有拓跋寿的声望与权势,因此即使知道善无最终还是会被汉军放弃,也不敢不来救援。

赵平当然乐得见此,拓跋寿按兵不动正好便于他将步六孤勇、拓跋寿二人各个击破。审时度势、洞察敌情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的才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出具体的战术安排。很显然,赵平在这一方面堪称老到,他准确的判断出了拓跋寿的意图,因此便在以后的战斗中占了先机。

不要小看先机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两个人打架都讲究个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何况是一场战争?后发制人也不是不可,但这却要看双方实力如何了,如果一方的实力高出对手,后发制人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对战双方实力均等,那么占得先机的一方自然更容易取得胜利;如果实力不济,便是占据再大的先机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赵平的军事素养比起拓跋寿、步六孤勇二人明显要高出不止一筹,但兵力却比不上拓跋寿、步六孤勇二人。因此,已占得先机的赵平让此时的双方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赵平连夜将自己的作战计划派人报给了自己的岳父,在善无休整了一夜后,第二天一早,赵平将一些伤员与善无城中的万余汉人百姓一起撤回雁门。赵平率领着其余的六千余人马据城而守,等待可地延那的到来,此时可地延那的一万铁骑距善无已经仅有二十余里。

为了将步六孤勇引入圈套,赵平必须将可地延那拖住,打消步六孤勇的疑虑,待他加入战团之后,马焕的伏兵趁势杀出,与赵平形成合击之势,届时即使是步六孤勇这样的百战宿将也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此战若胜,步六孤勇至少在今年已无余力进犯雁门。

仆兰罗兵败弃城而逃后,伊娄真提出的追袭之计并未被赵平采纳。这使得伊娄真大为恼火,此时即将与可地延那短兵相接,伊娄真发誓要在两军阵前取可地延那的首级,以祭奠父母以及族人的在天之灵。

可地延氏也是曾经依附于东北鲜卑的一个部族,不同于步六孤氏这样的小部族,可地延氏是东部鲜卑六大部族之一,当年拓跋宏亲率大军征讨东部鲜卑,双方本是势均力敌,却因为可地延氏的临阵倒戈,使得东部鲜卑最终败亡,因此伊娄真对可地延氏的仇恨更甚于拓跋氏!这是常理,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背叛者永远都会遭到唾弃与诅咒。

赵平此番率领的部队以步兵为主,虽然攻下善无之后仅剩六千余人,但面对不擅攻城的鲜卑骑兵,只要粮草、军需不缺,即使是步六孤勇平城大营内的兵马齐出,赵平也有足够的信心使步六孤勇无功而返。当然赵平的目的并非是守住善无,而是将步六孤勇的援军拖住,留给岳父足够的时间布置,务求一战成功,歼灭步六孤勇这三万援军。

在城楼上,赵平、伊娄真二人密切的关注着随时会到达的可地延那军。如果目力够佳的话,此时已经能够隐隐的发现骑兵行军时马蹄扬起的尘土。

可地延那虽然只是一介武夫,但多年来征战所积累的经验告诉他,在战前保存住士兵的体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在遇到了惨败的仆兰罗后,他识相的慢下了自己的行军速度,反正善无已经失守。依那些汉人对于土地城市的执着来看,既然已经将善无攻下,便没有轻易放弃的可能!还是与将军会后后再说吧,可地延那心中暗暗的盘算着。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判断,为了稳妥,他还是派出了斥候。

他实在不明白汉人对于城市、土地的那份执着是从何而起的,在他的意识里,城市、土地都是无足轻重的,只要他手下的勇士们还在,这广阔的草原便是他们的家,成群的牛羊便是他们的食物。只要有草原,有牛羊,鲜卑的勇士便永远不会失败!

听着斥候的报告,赵平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波动,一旁的伊娄真一看赵平这幅样子,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她与赵平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以她对赵平的了解,这个人性格沉稳,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但此番赵平提出的作战方略,伊娄真却是毫无信心。

以她看来,由于兵力上的劣势,固守雁门是最好的选择,鲜卑的游骑袭扰战术根本不必理会,反正只是损失一些粮食而已,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以伊娄真对拓跋氏的仇恨,她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赵平主动出兵自然是她求之不得的。

而且眼下伊娄真的身份也有些尴尬,虽然赵平为人宽和,赵府上下也不因她是鲜卑人而有所怠慢,但伊娄真的自尊却不允许自己总是这般寄人篱下,她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尊重,她明白赵平收留自己的目的是能够在与拓跋氏的战争中起到作用,虽然是合则两利的合作关系,但由于自己实力过于弱小,却只能处于依附的地位。

看着一脸平静的赵平,伊娄真心中泛起一丝无奈,自己永远也无法超过此人,伊娄氏的复兴之路肯定要控制在此人手中,届时就算是伊娄氏复辟,也只能是臣服于汉人的一个属国,而无法如翱翔于蓝天的雄鹰般自由自在,想到此处,伊娄真不由心情大坏。

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遮天蔽日的尘土弥散在空中。三万铁骑形成的洪流只是那份恍若实质的冲天杀气便已让人心惊。

看着蜿蜒数里的鲜卑骑兵,赵平心中波澜不惊,平静的犹如闲庭信步。冷静的吩咐着城上的士兵仔细防范,并亲自率人将特意带来的两具守城弩安装好。这种守城弩射程惊人!可达惊人的千丈!弩箭长有一丈,粗如人臂,射程之内穿金裂石,无坚不摧!

鲜卑人在守城弩上吃足了苦头,不少猛将便是被这种守城弩射杀。守城弩一般用于摧毁敌军的攻城器械,但限于鲜卑人的科技水平,攻城器械并不是他们能够制造出来的,因此守城弩在很多时候只是起到震慑作用,毕竟弩箭的造价很是昂贵,浪费不起。

第十七章 激战

望着越来越近的鲜卑铁骑,伊娄真缓缓的拉下覆面的面具,目中闪过一丝坚定,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亮银长枪,对赵平说道:“让我去冲杀一阵!”

赵平微微一笑,对迫不及待的伊娄真说道:“不急!”说着又将目光转向越逼越近的鲜卑人,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看着赵平的冷笑,伊娄真不由一愣,她很不明白,为何一个人即使面露不屑的冷笑时,却仍然无损那种平和淡泊的气质?

伊娄真一直认为一个人冷笑时是最阴险的时候,这种时候一般都是算计人的时候。但赵平的冷笑却使她丝毫感不到一丝的阴险,她终于明白,原来气质这种东西是一个人特有的,就如西子捧心,这是西子特有的美,若是东施来做,那就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了。

可地延那远远的看着戒备森严的善无城,心中长长的舒了口气,因为步六孤勇对他按兵不动的表现很不满意,认为他是临战怯阵!但可地延那可以嘎仙的名义起誓,他只不过是打算与步六孤勇会合后围困尚留在善无的赵平而已。

幸亏可地延那派出的斥候带回了有利于可地延那的消息,赵平果然据城而守,并未退兵。步六孤勇这才不再追究可地延那的怯敌不前,贻误战机之罪,二人于是兵合一处,直奔善无而来。

此时已近午时,步六孤勇的银狼大旗静静的垂在旗杆上,烈日当空,微风不动,如火球一般的烈日将步六孤勇的部队晒得无精打采。铁塔一般的旗手赤着上身,奋力擎着象征着鲜卑六镇军队武威的银狼大旗!坟起的肌肉混着汗水被烈日映得闪闪发亮。

阵中的步六孤勇马鞭一挥,止住了队伍的前行之势,看着近二里之外的善无城,步六孤勇明白凭借自己部队现在的士气,显然不是攻城的好时机,因此只好心有不甘的下令:“就地休息!”

几位将领立刻传令下去,分出几支兵马轮流戒备之后,其余的鲜卑士兵纷纷下马,拿出水囊狂灌,以缓解难捱的暑气。善无城外一马平川,步六孤勇即使想找个阴凉的地方都找不到,无奈之下三万大军只好在炎炎的烈日下硬撑。

赵平与伊娄真在城楼上看着步六孤军的狼狈情形,伊娄真将手中的亮银长枪重重的往地上一顿,坚硬的城砖顿时碎裂。伊娄真无视赵平对她破坏城砖的不满,再次要求出战,“把你的斥候队给我,定能杀他个措手不及!”

赵平摇了摇头,说道:“此时当以袭扰、诱敌为主,你性子急躁,却是无法担当。”说完不再理会咬牙切齿的伊娄真,指着步六孤勇派出的那千余名游弋在大军外围负责警戒的骑兵,对立在自己侧后的一位年约二十三四的青年说道:“赵峰,你率一百斥候,将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