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人,特别是那些有话语权的当政者,都是一门心思的往上爬,而那些普通的百姓,由于社会体制的缘故,他们的理想根本不受重视,他们不过是那些世家贵族砧板上的鱼肉罢了。而那些身出寒门的读书人,建功立业的心思甚至比那些掌握着政权的世家贵族们都要迫切!因为他们需要改变自己的现状,讲究一个封妻荫子。

而赵平穿越前的那个时代,政治同样都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广大的百姓追求的也不过是一口饱饭、一块安身之地罢了。与眼前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区别!赵平那个时代的人,大多数人都在为一点立锥之地奔忙,那里还能管的上其他的?

不论在任何时候,权力永远都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芸芸众生不过是恒河沙数中的一员,他们诉求,又有谁会去管呢?

习惯了这种日子的赵平在穿越之后虽然得到了祖父、家族的大力培养,但从根本上,他并没有如时下那些出身微寒的士子一般,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心思。那些士子从小便开始树立起了一种出人头地,封妻荫子的信念。反观赵平,由于穿越前所处的时代的局限,虽然经过穿越后的栽培,但出世和避世两种思想相互纠缠之后,他的信念反而不是那么坚决。骨子里,他还是希望过上那种闲适自在的日子,而不是眼下这种整日里殚精竭虑、杀伐不断的日子。

赵平很少有时间如今夜这般从深层来剖析自己,剖析自己的思想。这么多年来,赵平的行事几乎全是身不由己,并没有那件事是出自自己的本心。

小时侯的习武、读书,长大之后又不得不参与对鲜卑的战争,又陷入并州的内战之中。等将并州的世家清除后,赵平发现自己更不得安宁,分崩离析的后汉王朝给了并州的一干官员无限遐想的空间。毕竟能够建立不世功业是这个时代那些文人、将军的一贯目标!

这么多年来,真正符合赵平本心的事情,便只有黄龙六年的那次游历,虽然行程匆匆,而最终游历也演变成了一场场战斗,不过赵平仍觉得那是自己人生中难得的一次经历。

如今考虑自己到底该走向何处的问题显然已经晚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即便是赵平放弃,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不允许他放弃!因此,只有坚定的沿着这条路坚定的走下去。

一阵略带湿意的冷风吹过,本来群星繁耀的夜空突然之间便被阴云笼罩,赵平抬头看了看漆黑如墨的天空,叹了口气,喃喃的说道:“要下雨了!”

不大工夫,施义手中拿着一件蓑衣来到城关上,在赵平身边低声说道:“姑爷,要下雨了,您还是回去吧。”

赵平接过施义手中的蓑衣,说了句“小心戒备!”后便往回走去。

雁门作为纯军事要塞,只有每天的巳时到未时之间才会开放,让汇集于此的诸多客商、商队通行。每天未时已过,便会将未曾过关的商队迁到城外,如此一来虽然颇有些劳民伤财的味道,但比起雁门关的安全,其它的都不是问题!

雁门关毕竟是军事重镇,而非商路。不过是并州政府为了鼓励商业,而做出的让步罢了。因此,众多的客商虽然对此颇有非议,但却没有一个敢带头提出抗议。毕竟每天能够开放城门三个时辰便已经是并州方面最大的让步了。

看着白天喧嚣的城关在夜晚已经变得肃杀、幽寂,赵平长长的叹了口气。等到北魏败亡之后,这里的繁华便会不再!而那些依靠与北魏贸易为生的商人也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到时候恐怕会断绝许多人的财路吧?毕竟中原的货物在北魏极为受欢迎,无论是那些价值不菲的奢侈品,还是那些价钱虽然低廉,却关乎到民生的小物件,以北魏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制作,只能通过这些商人买卖。

等北魏被并州军击破之后,少了这块广大的市场,那些逐利而生的商人被断了财路,自然会对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极为愤恨!届时或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未雨绸缪!赵平深以为然,所以他在新政伊始,便将商业放在了仅次于改革土地、户籍制度之后。如今在郑裕领导下的农商部实际上已经将并周到额经济命脉牢牢的掌握在了官府手中。

盐、铁、酒、茶、马等垄断商品自然不必去说,从生产到销售全部收归国有,任何商家不得私自售卖!而汇丰钱庄的建立更从根本上控制了并州的商业,只是事情还未到那一步,汇丰钱庄的作用还未曾得到体现而已。届时只需配合相应的经济、金融政策,汇丰钱庄便是最好的武器,可以从根本上控制并州的经济,而不必担心并州的经济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崩溃。

如今并州的发展一切都在朝着赵平的规划发展着,只要继续保持这条路,并州将彻底走向辉煌!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点过卯之后,赵平便来到校场,督促士卒训练。杀声震天的校场之中,一队队精锐的士卒正在沿着占地数百亩的校场跑步。这是每天的例行训练,绕校场跑完两圈之后,便是针对性训练。弓箭兵练习射术,长枪兵练习枪法,而刀盾兵则练习刀法,骑兵练习骑术。午饭后,休息半个时辰,便是阵型练习。

第三百五十九章 方略(5)

对于步兵而言,阵型尤为重要!与北魏对战,并州不仅在骑兵的数量上处于劣势,便是在总兵力上也是处于劣势!北魏人人皆可为战,而正规军也有三十余万!

并州上下总军力却仅有不足十万!其中骑兵仅有四万,其余皆为步兵!若想与北魏展开最后的决战,骑兵乃是重中之重!但并州的现状却也摆在了面前,满打满算只有这么多人,因此,只能在其它的地方想办法。

赵平想到的办法就是利用步兵的军阵,来对抗北魏的骑兵!

步兵若是配合好了,其实并不比骑兵差!骑兵的优势是机动性高,冲击力强,适合游击,阵地战的能力相对差一些,防守也不如步兵!能够执行多种战术,是长途奔袭,深入敌后的不二选择。

而步兵的优势则在于多兵种配合,阵地防守乃是他们的优势所在!若是有了合适的战阵,对骑兵除了速度不如骑兵之外,其它方面并不处于下风。

赵平利用自己的优势,集合了武侯的八阵法、李靖六花阵、宋朝的叠阵、戚继光的鸳鸯阵等古今名阵的优点,专门为步兵设计了一种战阵,沿袭武侯八阵之名,名为“八阵法”。

此阵的基本作战单位为一队。刀盾兵二人,狼筅兵二人,长枪兵二人,弓手二人,弩手二人。互相配合,作战时,以一部组成一阵,而大阵则有数个甚至数十个这样的阵型组成。再辅以偏厢车、塔盾兵,可谓固若金汤!不仅防守极为严密,便是攻击力也是惊人!此阵乃是专门为在阵地战中对抗北魏铁骑而创,若是组成阵势,扎住阵脚,便是北魏骑兵也讨不了好去!若是用以与中原诸军对战,则更是无往而不利!

再加上并州军精良的装备,严格的军纪,可以说,并州军已经处在了不败之地!与当时所有的部队不同的是,并州军的军纪。赵平十分清楚,冷兵器战争时代,士气对一支队伍的巨大作用!纵观中国古代史,除了几只有名的强军之外,其它的部队实际上都是一盘散沙。

而那些强军之所以被称为强军,百战百胜,则有着共同的特点——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将士相和,士兵知道自己的使命!

在赵平打造下的并州军,其战斗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历史上的那些强军!只因赵平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首先士兵们不再担心自己战死后家人的生活,只要是阵亡的士兵,可以根据其军功而获得不菲的抚恤金,这些抚恤金会如数的发放给他们的家属、亲人,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并州军的退役系统与军功系统。以往,在战乱年代中,士兵除非是战死沙场,否则便不能退伍,因此,士兵根本没有奔头和活路,除了死,再没有其它的路可走,除非当逃兵。而赵平则规定,只要士兵年满四十岁,便可以退役!退役之时,不仅能够得到丰厚的赏赐,更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或者成为官府中的一员,或者成为军事学堂中的教官,或者继续留在军中,成为部队的后勤兵。选择几多,最不济也能拿着丰厚的赏赐,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

而军功与平时的粮饷,赵平给予将士的待遇也极为优渥!军饷丰厚的同时,还可以免去家人的一部分赋税。而对敌之时,所得的战功,封赏更是优厚!可以说,便是并州军中一个普通的士兵,若是能够平安的活到退伍,便是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安置,也能拿到丰厚的赏赐,这些赏赐足以够他们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生!

最重要的一点乃是赵平对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虽然时间短,而且士兵们的思想已经成型,想要改变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但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的并州士兵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职责,那就是保家卫国!这股精神在其他没有目标,没有希望,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其他士兵面前,便可以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无往而不利!

转眼间已经是午时时分,训练了一上午的士卒在各自长官的一声令下之下,排着整齐的队列,来到餐厅之中,开始用饭。

休息半个时辰后,将是一天之中最为重要的训练——战阵训练。战阵训练首先要训练士兵们的互相配合,先从小队做起,直到一部之间的合作。这其中,每个士兵都有着自己的职责,不能有丝毫差错!特别是大部队作战时,与塔盾兵、偏厢车的配合,以及与骑兵的配合,都是丝毫马虎不得!

经过这些年的磨合,新的“八阵”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虽然还未曾得到实战的检验,但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弱点与漏洞。当然,只有实战才能检验出八阵的威力,但经过赵平等人的反复演习,能够发现的弱点、漏洞已经全部弥补,士兵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也趋于熟练,已经可以应付战争的需要!

再加上精良的装备,只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