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把公务办完之后,董由在闲暇之余,随口向陈应良问道:“陈通守,听说你这几天张榜纳贤,招纳文人武士,还有优秀工匠及精通算之人,结果如何了?”

“别提了,纯粹瞎折腾。”陈应良苦笑叹息,随口把这几天情况大概说了一下,然后又叹道:“我也不想浪费力气了,打算过几天就把那张告示撕下来。董县令,你是士林出身,如果有什么合适的人,只要文笔稍微好些,请举荐一两个给我,帮我料理一下公文,我不会亏待他们。”

“好说,下官有几个诗文方面的朋友,书法还算不错,回去就问问他们是否愿意为陈通守你担任幕僚。”为人还算不错的董由一口答应,然后又说道:“不过陈通守,恕下官出言无状,你如果想找精通铁器制做铸造方面的工匠,还有精通算术之人,只是在永城和谯郡境内寻找,那就是找错地方了。”

“董县令此言何意?还请指点。”陈应良一楞问道。

“因为民间的优秀工匠早被朝廷招揽一空了。”董由和陈应良相处颇为融洽,说话也没顾忌,解释道:“当今天子喜爱新奇器物,又大造龙舟御车,登基之初就已经下旨令天下各郡进贡能工巧匠,同时对这些能工巧匠赏赐极厚,所以大隋顶尖的能工巧匠目前几乎都已经迁居到了洛阳、大兴,或者就在陛下出巡队伍之中听用,陈通守你再想收罗招揽这方面的人才,当然是几无可能。”

“还有精通算术的人才。”董由又补充道:“天子喜造宫室,仅行宫就有四十余座,又开凿运河,重建东西两都,做这些自然要营建土木,营建土木当然就要精通算术之人,所以天下精通算术之人同样也已经云集两都,陈通守你在谯郡自然难寻。”

“哎哟!我怎么这么糊涂?”陈应良拍起了额头惨叫了,懊悔道:“早知道这些人才都已经去了东都和大兴,我应该在来的路上就动手招揽啊,我的叔父黎国公又正好是将作监正卿,麾下有的是精通算术的人才啊!糊涂了,糊涂了,我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想到?!”

“陈通守不必如此自责。”董由笑着说道:“这也不能怪你,说句不恭敬的话,陈通守你现在才十七岁,当今皇帝登基时你才七八岁,不知道这些情况也很正常。”

陈应良仍然还是万分自责,又向董由感谢指点之恩,董由谦虚,笑道:“举手之劳,能帮上陈通守的忙,也是下官的荣幸。如果陈记室急需精通算术之人,不妨现在就提笔作书,下官马上安排驿卒去为通守你送信。”

陈应良本想答应,话到嘴边却改了主意,摇头说道:“也用不着这么急,不瞒董县令,其实我现在最缺的是能工巧匠,必须要先有了能工巧匠才能用上算术人才。唉,只可惜我和少府的何稠、云定兴交情都一般,很难从他们手里弄到人,不然的话,事就好办多了。”

董由的官职没有陈应良高,但年龄和资历却放在了这里,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更是远在陈应良之上,听了陈应良这番无心之语后,心中突然一动,忙道:“陈通守,听了你这句话,下官倒是突然……。”

“报。”突然进来的亲兵三狗子打断了董由的话——跟了陈应良还没几天,陈应良的老邻居三狗子还不太懂规矩,也不管董由就在堂中,直接就向陈应良拱手说道:“禀通守,我们的衙门外来了一个男人,说他能解答你的告示问题,请求你的接见。”

“还真有人能答出来?”陈应良一喜,忙吩咐道:“领他进来。”

三狗子领命而去,董由也这才继续向陈应良说道:“陈通守,刚才你说到难以从少府何正卿、云少卿麾下招揽能工巧匠,又说先有了能工巧匠才能用上算术人才,这倒让下官想起了一个奇人,他既是一名难得的能工巧匠,又精通算术,并且还不归少府管辖,陈通守若是能把他招揽到麾下听用,倒是可以一举两得。”

“世上会议这样的奇人?”陈应良大喜问道。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出一两个这样的奇人也不稀奇。”董由很是得意陈应良的惊奇,为了卖弄自己的见多识广,也为了讨好手握考核大权的顶头上司陈应良,董由还故意吊起了陈应良的胃口,摇头晃脑的说道:“不过说起来,这位奇人的身世之坎坷,命运之曲折,还真算得上是世间罕有,不知通守是否有兴趣听一听?”

“请董县令介绍,我很有兴趣。”陈应良果然落入了董由的圈套。

“这位奇人是丹阳人,前陈的时候就已经以技巧过人而闻名。”董由故意放慢了一些说话节奏,道:“前陈时,伪帝陈叔宝任命王勇为东衡州刺史,因为这位奇人当时已经名动南臣,王勇就三顾茅庐,好不容易把他请了出山,为王勇担任幕僚……。”

“通守,人带来了。”三狗子又跑进来捣乱,还把一个男子领进了陈应良的通守府大堂,还指着那名男子说道:“禀陈通守,就是这个人自称说,他能解答你告示上的算术问题,还说如果答错,情愿双倍领罚。”

陈应良随意看了一眼那名男子,见他三十来岁的年纪,容貌平常毫不起眼,外面下着大雪仍然穿着有些破烂的单薄儒衫,脚上的布鞋也已经露了脚指头,向自己行礼间身上还不断颤抖,显得十分落魄,便也没有怎么在意,还故作慷慨的招呼道:“先生,请坐到火盆稍等片刻,我还有些事,一会再与你交谈。陈三,给这位先生上一壶热茶。”

三狗子答应,那落魄男子也不客气,还小心翼翼的说道:“通守,能给在下一些热汤饭吗?在下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一天多没东西?”陈应良眉头一皱,心说这家伙别是饿得受不了拼着挨打来骗吃骗喝的吧?但是为爱民如子和求贤若渴的美名,陈应良还是很勉强的吩咐三狗子照办。

“你是什么人?从那里来的?”当了多年县太爷的董由却没有陈应良那么的虚伪,直接向那落魄男子说道:“你到底是来骗吃骗喝,还是来应榜答题?陈通守在告示出的那道题,可是《鬼谷算题》里的难题,你也能答得出来?”

“答案是二十三。”那落魄男子坦然回答,还反问道:“敢问两位大人,在下可曾答错?”

董由不知答案,只能扭头来看陈应良,陈应良则微微一愕,轻轻点头表示答案正确,但也没有太过惊奇,因为这个算题早已有人算出答案,这个落魄男子也许从那里听到过答案也不奇怪,所以陈应良也不在意,向那落魄男子说道:“先生请坐,饭菜马上就来,一会我们边吃边谈。”

那落魄男子谢了,这才坐到了火盆旁边烤火取暖,陈应良也这才转向董由说道:“董县令,刚才你说那位奇人,被前陈刺史王勇聘为幕僚后,后来怎么了?”

“后来王勇突然病死在了岭南。”被那落魄男子一打岔,董由肚子里准备好的段子已经忘了不少,只得尽快答道:“那位奇人失去了依靠,又没有路费回丹阳老家,就只好定居在岭南,与那里的越人部落相处甚好,后来诸越叛乱时,竟然还把他推为了首领,奉他为主。”

“再到后来,伪帝陈叔宝派上柱国王世积出兵平叛,很快就平定越人叛乱,那位奇人被王世积的队伍生擒活捉。”董由又有些眉飞色舞起来,道:“按理来说,那位奇人应该是被车裂处死的,可是那位奇人巧舌如簧,竟然说得王世积赦免了他的死罪,还把他收为家奴,留在身边听用。”

“再往后,我大隋天兵八路讨陈,很快就平定了南陈,王世积跟着陈叔宝一起投降大隋,迁居大兴,那位奇人也跟着来了大兴,还造了一架靠水力运转浑天仪给王世积,王世积又把这架浑天仪献给我大隋先帝,先帝大喜,就亲自下旨给那位奇人脱去奴籍,放太史局为官,后来又赐给了蜀王杨秀,很得蜀王殿下的信任重用,在蜀中一度风光无限。”

“后来的事,陈通守肯定知道,蜀王谋反,被杨素迅速平定。”董由继续说道:“那位奇人就又一次当了俘虏,也又一次罪当车裂,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奇人又马上制造了一架马上刻漏(袖珍计时器),献给何稠,求得何稠为他上表求情,然后又复原出了传说中的欹器(水钟),献给了当今圣上,圣上大喜,就赦免了他的死罪。然后又过了一年,又任命他为尚方署监事,两年前这位奇人竟然又升了官,出任大兴太史丞一职。”

“大兴的太史丞?”陈应良一楞,惊讶说道:“这么说来,我肯定应该和他见过面,他叫什么?”

“耿询耿敦信。”

大堂的一旁突然响起声音,抢先替董由回答了这个问题,陈应良和董由一起惊讶扭头看去,却见那名正在烤火的落魄男子面对着火盆,有气无力的说道:“耿敦信我见过几次,除了嘴巴能说一点外,其实才具也很一般,十年前我和他在蜀中较量算术星相,他就败在了我的手里。他造的所谓水力浑天仪,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十八岁时,就已经造出了兼备**仪与四游仪之优点的浑天仪,只是那时候我没钱,造不起铜制浑天仪,只能用木制,所以没有保存下来。”

“大胆匹夫!”董由勃然大怒了,怒道:“竟敢口出狂言,辱及朝廷命官!”

“县尊恕罪。”那落魄男子起身回头,向董由抱拳行礼,平静说道:“但在下并没有口出狂言,在下真的与耿敦信较量过算术星相,轻松取胜于他。还有,在下其实也是朝廷命官。”

“你也是朝廷命官?”董由和陈应良都是一楞。

那落魄男子点头,又苦笑说道:“但现在应该不是,在下本是会稽郡的盐官县县令,一个多月前,乱贼刘元进的队伍在城内乱贼的接应下,里应外合攻破了盐官县城,在下无力抵挡,只得弃职而逃,道路又被乱贼阻塞,在下无法前往会稽向太守请罪,就只能是返回东都直接向朝廷请罪,谁曾想在路上又遇到水匪,盘缠被劫,两个下人也被杀了,所以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你还真是朝廷命官?还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