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情景,担心叛军抢在前面的陈应良当然是心急如焚,如果不是担心太伤士气,陈应良简直都想亲自提起马鞭抽人了。对此,刘长恭却是不以为意,打着呵欠说道:“应良兄弟,不急,不急,从常平仓到弘农才六十多里路,咱们肯定能在天黑前走完,杨玄感叛贼和我们一样累,速度绝对也快不起来。再说了,我们还没有收到后方报警不是?”

“刘大哥,不是我逼你,是不得不小心啊。”陈应良哭丧着脸说道:“杨玄感的叛贼队伍太多了,他一旦追上了我们,马上就可以缠住我们,同时分兵绕道向前,提前抢占弘农到潼关那条狭窄道路,如果被他得逞,我们就完了。”

“可是杨逆叛贼毕竟还没追上来不是?”刘长恭又打了一个呵欠,懒洋洋的说道:“别急,杨逆叛贼真敢追上来,老哥我这次和你并肩作战就是了,你冲锋陷阵,我给你补漏堵缺,不给叛贼越过我们的机会,总行了吧?”

陈应良板着脸不说话,只是转目去看道路两旁的崇山峻岭,北面,有战国时的函谷关旧道,道路虽然荒废多年,但这些年来关中和中原人口暴增,随着对道路交通的需求越来越打,那条废道早就是重有人迹的,谁也不敢保证叛军队伍会走这条旧道西进。而在南面秦岭余脉深处,则是无数的偏僻山道,即便是地头蛇杨智积,也不敢保证自己知道每一条偏僻小路,也拿不出那么多兵力去堵截每一条偏僻山脉,叛军队伍中如果有着熟知地形的带路向导,抄小道越过隋军队伍抢先西进,并非毫无可能。

考虑到了这些危险,忧心忡忡的陈应良难免有些痛恨老顽固卫玄的顽固不化,如果不是他的固执己见,为了面子坚持要在渑池阻击叛军主力,又何至会有这些危险?如果卫玄能够放弃崤函险道,提前回军到最为稳妥的潼关一线,这条狭窄漫长的崤函道就铁定是叛军主力的葬身之地!可是现在,崤函道到底将会是谁的葬身之地,陈应良自己也有些拿不准了。

越担心越见鬼,午时刚过,当筋疲力尽的隋军队伍好不容易越过了桃林县城,抵达了后来安禄山大破哥舒翰的桃林塞一带时,隋军队伍后面忽然马蹄如雷,一大票叛军队伍追了上来。见此情景,陈应良赶紧下令报**回身迎战,又安排士兵迅速登上高处,居高临下的观察敌情,谨防叛军队伍分兵上前,同时刘长恭的队伍也赶紧停止了前进,回过身来以弓箭掩护没有远程武器的报**队伍。

安排好了这一切,叛军骑兵已经追到了近处,在隋军前方三百步外勒住马头,大声的喝骂搦战,陈应良自然不会被敌人激怒,只是冷静的观察敌人情况,发现这股叛军骑兵的数量大约在千人左右,打着杨字大旗也不知道是杨玄感的那个兄弟统兵,同时登上了高处的隋军士兵也大声报告,说叛军骑兵的队伍后面,并没有发现步兵队伍,陈应良这才稍微放下心来,知道仅凭报****队伍,就足以收拾这支叛军骑兵。

这时,卫玄老顽固终于睡醒过来,下车来到了陈应良的面前共同观察敌情,见叛军骑兵只是喝骂搦战,卫玄不由大为奇怪,忙问道:“叛贼的骑兵队伍既然追上了我们,为什么不来厮杀?”

“因为他们不想厮杀,只想缠住我们。”陈应良答道:“缠住了我们,他们既可以争取到步兵主力抵达的时间,又可以掩护他们的其他队伍穿插向前,迂回在我们前面抢占险要地形,堵死我们的前进道路。”

“那怎么办?”卫玄又问道。

“小人正在想办法。”陈应良皱眉答道:“这是一个相当难缠的战术,我们如果回身杀过去,他们肯定转身就跑,我们如果不理他们,他们就会咬住我们,让我们不敢全速前进,拖慢我们的西进速度,我们如果全速前进,他们一有机会就会冲上来,给我们来上几下子,不求重创我们,只要拖住我们就足够了。总之就十六个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世上,还有如此下作的战术?”从没听说过这十六个字的卫玄有些张口结舌了。

“战术只有高低和巧妙笨拙的区分,没有什么下作高尚。”陈应良冷冷答道:“如果我们不是急着去增援潼关,给我充足的时间,我保管比杨逆叛贼把这个战术用得更好,让杨逆叛贼一天走不了三十里路。”

冷冷说完,陈应良已经想出了应变之策,凑到了刘长恭的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后,刘长恭立即就是眼睛一亮,大笑着赶紧去组织队伍依计行事了,又等了一段时间,当刘长恭重新回到了陈应良身边,低声说了一句已经安排妥善后,陈应良毫不犹豫的下令两个团的报**队伍冲锋,冲上前去与叛军队伍交战,结果和陈应良预料的一样,报**刚冲到了一半,那支叛军骑兵已经掉转马头撒腿就跑,根本就不给报****近身交战的机会。

对此情况,早有心理准备的陈应良当然是毫不意外,还果断下令全军继续西进,争分夺秒的赶往弘农会合杨智积。命令传达,刘长恭的队伍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撒腿就跑,卫玄却惊讶问道:“你派去追击的两个团呢?他们怎么办?”

“卫尚书请放心,我有过交代,他们最多只会追三里路,很快就会回来。”陈应良不动声色的答道,还牵起了卫玄的马缰就往前走。

往前走了两三里路,追击的报**队伍果然已经撤了回来,同时让卫玄恍然大悟的是,此前走在前方的隋军队伍已经紧急砍伐了一些树木堆在路旁,当隋军队伍全部越过这个狭窄地带时,隋军步兵立即将树木柴草堆在路上,放火点燃,烈火升起之后,道路也顿时为之阻塞。见此情景,卫玄当然是笑得连嘴都合不拢,连连赞道:“奇思妙想,奇思妙想,想不到在片刻之间,你就能想出破解叛贼骚扰战术的妙计,了不起!”

“卫尚书过奖了,雕虫小计而已,也起不了多少作用。”陈应良谦虚,又催促道:“卫尚书,时间不早,我们还是赶快走吧,别浪费时间了。”

第62章(下)功亏一篑

陈应良对付老顽固向来就很有一套,听了陈应良的催促,卫玄这次终于不再固执己见,老老实实的随着陈应良迅速行进,而走在前面的刘长恭队伍则不断砍伐路边树木,堆积在狭窄路段点火引燃,借以阻拦和迟滞叛军骑兵的追击骚扰速度,在耽搁时间不多的情况下保证了向弘农进兵的速度。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仍然还是隋军队伍的体力问题,在输得已经无法再输的情况下,卫玄再是顽固也不得不考虑全力退守潼关的战术了,结果仔细盘算之下,卫玄就很快发噶县了这个大问题,忙又向陈应良问道:“陈记室,你有没有想到这点,我们的队伍撤到了弘农后,如果杨逆叛贼的队伍也跟着追到了弘农,那我们怎么办?刘长恭的队伍可是没有体力连夜西进潼关了。”

“关于这点,小人本来是想到了弘农再向大人你进言的。”陈应良恭敬说道:“蔡王殿下与小人之前也同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议定,想征得你的同意,允许弘农的驻军移师向西,连夜赶往潼关去增援驻守,刘将军的队伍,则就地接过弘农防务。”

“让弘农的驻军去增援潼关,让刘长恭的队伍就地接过弘农防务?”卫玄眼睛一亮,喜道:“妙计啊,老夫怎么就没想到还有这个法子,让生力军继续西进潼关,疲惫的军队留下来守城,这样就可以不必担心潼关援军的体力问题了。”

“正是如此。”陈应良点头,又拱手恭敬说道:“卫留守,弘农只有一千多的守军队伍,又要留下一些军队帮助刘将军的队伍熟悉城防,最多只能派出一千军队去潼关增援,即便加上小人的麾下队伍也不到两千人,兵力太少了些。所以小人斗胆,还想请你调遣阌乡县的驻军到潼关参与守卫,再加上潼关的两千守军,大约就是五千人左右,足以阻拦杨逆叛贼一段时间,争取到我大隋主力回援。”

“可以!”卫玄一口答应,又道:“到了潼关后,老夫不仅会调动阌乡守军参战,还可以马上调来华阴的军队增援,怎么都不会让杨玄感逆贼踏进关中一步。”

“但愿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陈应良在心里暗叹道:“但愿杨玄感的进兵速度能够慢些,如果刘长恭这支靠得住的队伍不管能赶到潼关参战,就凭一些地方乡兵,还有那些靠不住的关中军队,其实我不敢保证一定能守住潼关啊。”

紧张的煎熬中,到了酉时过半太阳落山时,疲惫不堪的刘长恭队伍终于看到了高耸的弘农城墙,也进入了弘农一带的相对开阔地形,不等筋疲力尽的刘长恭队伍发出欢呼,隋军队伍背后突然又是杀声如雷,之前那支叛军骑兵队伍从后杀来,陈应良被迫又命令报**列阵迎战,恐吓后面追来的叛军队伍,结果让陈应良失算的是,叛军骑兵队伍这一次竟然直接杀到了报**的队伍面前,陈应良措手不及还差点吃亏,辛得报****将士的应变速度远在陈应良的反应之上,立即就挺枪挥刀与叛军骑兵开激战,刘长恭队伍在体力状态极差的情况下,也勉强拉起弓箭掩护报****作战。

不知因为什么情况,叛军骑兵的这次进攻明显有些不合情理,在兵力数量远远不及的情况下,竟然还直接冲到了报**阵中,直接与这几天来一直在以逸待劳的报**展开近身作战,不仅丧失了战马冲锋的惯性优势,还因为士兵显得十分疲惫的缘故,在体力占优的报****将士面前完全处于力量下风,很快就被步骑配合作战的报**队伍杀得人仰马翻,连连后退。

报****稳占上风,陈应良心里却尽是茫然和不解,因为对面这支叛军骑兵打得十分顽强,那怕是处于下风也死战不走,最多只是稍微后退重整队形,马上又重新杀来缠住报****,逼着报**继续与他们死战,带队的杨万硕也是身先士卒,与报**将士浴血苦战,身中两枪一刀仍然不败不逃,仍然还是坚持与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