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国藩从来都是以‘身在江湖则思庙堂之远’的范仲淹期期自许,这一次在江南所见所闻除了让他觉得痛心疾之外,也更加明白皇帝为什么会在登基之后的第一次殿试考试会出到这样一到策问之题:皇帝似乎是真的有心解决各地浮华积弊了呢!同时,一个疑惑也泛了起来:皇上自幼生长深宫,怎么会有这样的认知呢?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着,在四月十九日到达广西巡抚驻节的桂林。轿子抬到‘敕建广西巡抚衙门’门前,辕门外早已经准备下礼炮,一声令下礼炮轰鸣,在漫天的烟雾,一身黄马褂的曾国藩弯腰而出。

行辕前已经备下香案,看钦差大臣面南而立,为的一个穿着锦鸡补服的二品大员一打马蹄袖跪了下去,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臣,署理广西巡抚郑祖琛,恭请圣安。”

“圣躬安!”曾国藩朗声回答。

行礼以毕,曾国藩难得的堆起笑容:“梦白公,老前辈,真正是久违了啊!”

“托福托福。”郑祖琛新剃的头,曾国藩看得清楚,根处已经一片雪白,心一动:“倒是涤生兄远来辛苦,请到正厅叙话。”

郑祖琛科名极早,是嘉庆间的进士,故而称老前辈,只是其人甚是耿直,做不来也学不会那种官场陋习,故而到今天为止,也不过是二品顶戴的巡抚,而比他登龙晚上几科的徐广缙,却已经做到两广总督的位置上了。

一句表过,在辕门前攀谈几句,一行人举步走进巡抚衙门正厅落座。广西地处西南,到了四月份的时候已经是热浪滚滚,湿气曼延,曾国藩虽然也是湖南人,近些年来一直居住在北京,习惯了北方的气候,乍一到这里,分外觉得难过,不到片刻,就觉得后背都给汗水打湿了。

各人落座——曾国藩坐主位——这是当仁不让的,也容不得他推脱,寒暄了几句之后,曾国藩站了起来:“郑大人,皇上有话,着国藩相询!”

“喔,喔!”郑祖琛赶忙站起,作势要挥退众人,却又给他拦住了:“梦白公,皇上的旨意是让您和闵大人同听。”

闵大人是指广西按察使闵正凤,山东登州府人,道光初年的武举人,郑祖琛把他也留下,两个人轻打马蹄袖,跪倒行礼:“臣,郑祖琛,闵正凤!”

曾国藩面南而立:“郑祖琛,朕于今年正月十九叫兵部六百里加急廷寄,可收到了?”

“回皇上话,臣已经收到了。”

“可曾派人秘密查访,可曾派兵员围剿?”

“回皇上话,还不曾。”

“为什么?”

“回皇上话。金田县确有洪秀全其人,也确有以保良攻匪会为名之小民结社,也确有皇上手谕所言及之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肖朝贵,冯云山等人。只是皇上手谕交代微臣,此次围剿抓捕当以事机机密为重,万万不可使一人脱逃法,自臣接获上谕之日起,就已经秘密派遣兵员于金田县附近埋伏,更加派人日夜监视,只待众人聚齐,立刻抓捕。”

因为是代皇帝问话,也便不能掺杂任何个人心所想。曾国藩所做的,只是问清楚问题,然后把对方的回答带回御前,如实禀告而已,问完问题,堆起笑容:“大人请起。”曾国藩伸手将老人搀起:“梦白公,请恕晚生无礼,只是身肩皇命,不得不而。”

“哪里,哪里。”郑祖琛自然要客气几句。

“皇上还有两句话让我转告郑大人。哦不,这两句话皇上说不让郑大人跪听。”

“是!”

于是,曾国藩把最后两句话相告:“第一句话是‘若这一次的差事办得如朕心意,则郑祖琛加官晋爵固然可期,便是身后之名,朕也会赏他一个大大的美谥’;第二句话是:‘若是这一次差事有任何疏漏之处,朕便要御驾亲往!到时候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砍了你们几个人的头!’”

郑祖琛和闵正凤大吃一惊,接到皇帝的手谕,两个人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招来金田县令张虎臣询问细节,对方自然也是如实答奏,只不过因为提到的原因,暂时未及抓捕而已,怎么也想不到,皇帝对这件事竟然是如此的重视,居然要御驾亲往桂省?只是一个保良攻匪会,也值得这样大动干戈吗?照这样看来的话,似乎更加应该郑重其事了呢!

两个人面面相觑半晌,郑祖琛说道:“九原?”

“职下在!”

“让张老爷进来回话。”

“是!”

待闵正凤转身出去,郑祖琛向曾国藩解释:“张虎臣字凤坡,正是金田县令。上一次接获皇上手谕,老夫已经连夜将其招至府衙问话,将洪秀全其人其事一一回禀清楚,这一次,就再让他辛苦一次吧?”

“多承关照,多承关照。”

很快的,张虎臣和闵正凤走进正厅,撩衣拜倒:“金田县令张虎臣给钦差大人请安,给抚台大人请安!”

“凤坡啊,曾大人到桂省,全为剿匪之事而来,你不可隐晦,一一把洪秀全等人之事向大人说明一遍。”

“是!”

第一卷第26节万里跋涉(3)

更新时间:201181817:53:43本章字数:4994

张虎臣又把管辖地界内的洪秀全和冯云山等人的经历和情况讲述了一遍。曾国藩温言抚慰了几句,挥退他,这才转头看向郑祖琛:“梦白公,这样看来的话,皇上所估不错,洪秀全等人阴柔诡谲,暗而难知,图谋大逆之事已有确凿证据,只等匪逆齐集一处,便可以雷霆扫穴,一成擒了!”

郑祖琛点头一笑:“此皆是我皇上运筹帷幄,庙谟独运之果。”

“是啊,虽有圣祖仁皇帝托梦之说,皇上于此事一节之圣心默算,也实在是我大清宗社有福之事实啊。”

“哦。”说到这个,郑祖琛和闵正凤倒来了精神:“曾大人……”

“不敢,梦白公称国藩涤生便是。”

“那好吧,涤生兄,关于圣祖皇帝托梦一事,京可有什么说话吗?”

“这却不知。只是事涉圣祖皇帝,此实非臣下所能妄议。”说完他觉得自己的说话有点拒人千里,便又换了个语气:“不过看今天与金田县令张大人一席谈话,竟然处处合榫,可知托梦一说,并非空穴来风。否则的话,便是皇上天纵之姿,又何能知晓万里之外?”

“是啊是啊。”闵正凤随声附和几句:“曾大人,抚台大人,职下以为,不如就在近期对金田县内的洪秀全等人直接抓捕?想来彼等都是无知小民,天威震慑之下,……”

“你懂什么?”郑祖琛拦住了他的说话:“皇上的上谕交代得清清楚楚,此等逆匪盘踞已非一日,其间盘根错节,其众遍布桂省,一旦风声走露,则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曾国藩也同意郑祖琛这样力求稳妥的办事策略:“还是再容彼等匪逆多存留几日,等到万事具备,再行抓捕不迟。”

黄昏时分,郑祖琛安排桂省大小官员齐集一堂,为钦差大臣接风。正好,曾国藩也有几句话想和八旗驻防将军向荣面谈。等到杯盘交错,尽欢而散之后,把向荣留了下来:“向大人?”

“不敢!”清朝武官地位甚低,便是在和官同级别的时候,也要大礼参拜,遑论曾国藩是钦命大臣?所以向荣虽然身为八旗于广西的最高长官,也要恭敬作答:“卑职字欣然,大人称呼职下表字就可以。”

“那好吧,欣然。”曾国藩很是和煦的一笑:“这一次皇上在我出京之前曾经对我说道。此去桂省万里迢迢,偶有军情紧急,需临时决断的,你可以便宜行事。老夫感念皇上天恩的同时,也深知此次行事不能有片刻疏忽懈怠。若是有一名匪逆逃逸而出,国藩一人荣辱事小,耽误了皇上念兹在兹的剿匪大计事大!欣然兄以为呢?”

向荣支吾以对,他说:“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是故,此次国藩抵桂,便要把这一剿匪之事作为平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来做。其又以能得向兄帮衬为第一要务。”

“要卑职帮衬?”

“正是!”

************

金田县城,一身青布长衫的洪秀全穿街而过,一边侧脸和身边的肖朝贵说话,一边向街边百姓点头致意:“三弟,不知道冯大兄在紫荆山传道如何,想来真令人忧心。”

“大兄不必担忧。冯大兄不比小弟肚肠浅,万事只知直来直去。”肖朝贵满脸不在乎的笑意:“当年之事,您忘记了吗?”

“是啊。”洪秀全点头:“在我等兄弟六人,倒是以冯大兄和杨大兄为人最是沉稳精明,万万不会出任何的纰漏。”他的眼睛在街边溜过:“唔,县内最近两月以来,似乎多了很多陌生人呢?”

“是吗?”肖朝贵是那种胆大心粗的家伙,左右浏览打量了一番:“是呢!呵呵……真是为我会送来更多的人才呢?”

“三弟,不可乱说!”

“怕什么?”肖朝贵混不当回事的摇头:“大兄过虑了,这金田县城之,除了张虎臣这样的清妖,又有几人不是我会兄弟?”

“话是这样说,总要小心才是。”洪秀全劝道:“今日城只有你、我与韦大兄在,遇事少了几个商讨,也就更加要谨慎从事。一切,都要等冯杨两位大兄回来之后再说。便是招揽兄弟入会,也要等到彼时再说。你不可冒昧,晓得吗?”

“是,小弟晓得的。”

两个人说着话一路前行,从街角的一间酒坊里转出两个人来,头上戴着凉帽,身穿官服,正是本县的两位班头,一个姓金,一个姓韦。看他们脸色通红,走路蹒跚的样子,不用问,一定是喝酒了。

金、韦两位班头在这金田县可算是出了县大老爷之下最有权力的人了。每天吃酒赌博,包娼淫聚可谓无所不包,像今天这样在任职期间饮酒,更加是小可之比——当然,便是吃酒也是免费的。

回头和酒坊的主人打量个招呼,二人举步而行,到了街边一处菜贩身前,随手拎起几颗新鲜的竹笋,这一次连话都不搭,昂然而去。肖朝贵看在眼里,恨恨的吐了口唾沫:“该死的清妖!”

清妖二字两位班头没有听清楚,‘该死的’三字却是随风入耳,两个人立刻站住了,侧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