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慌1uan离去——皇上说的,敢莫就是这件事?”

肃顺在一边端着一杯热茶,哈手取暖,闻言放下了茶杯,cha话道,“静涛公,不是我当着你的面编排你府上的下人。你府上是不是有一个叫靳祥的奴才?当年我奉旨整饬京中各营军务的时候,他就仗着你的名头,胡作非为。也是该好好的管教他一番了。”

柏葰心中大为不满,皇上训诫也就罢了,翁心存与自己同为军机大臣,说话也要留心自己的观感,肃顺不过是仰仗皇上的宠信,nong臣而已,居然如此不讲情面的指斥己非?心中不愉,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哦,铭公,老夫近日读史有感,做了一xiao诗,今儿个正得其便,还请翁兄赐以斧削啊。”

翁心存自然客气了几句,柏葰朗声yín诵,“几度暄和几度凉,1uan山高下又夕阳,我如天宝闲鹦鹉,日向峰头哭上皇。”

除却肃顺不懂诗文所指为谁之外,众人无不皱眉!翁心存干干的一笑,“涛公大才,闻名遐迩,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啊!”

柏葰面有得色的向肃顺看过去,他还是一副有听没有懂的模样,心中鄙薄他不学无术,鼻子中哼了几声。

正在这时,六福从门口闪身进来,“列位大人,皇上召几位大人进去呢。”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59节天子拜年(5完)

更新时间:201192920:06:17本章字数:6687

第59节天子拜年(5完)

众人进厅行礼,皇帝先对存佑摆摆手,“大阿哥出来时候太多了,你带他回宫去吧。若是皇后问起,就说朕再在翁心存府上呆一会儿,下钥之前就回去了。”

“喳。”存佑答应一声,等载澧和阿玛辞了行,这才拉着孩子的xiao手,领着他出厅去了。

打大阿哥回宫,皇帝方回身说道,“刚才曾国藩言及的,各省兵制改法新政之事,柏葰,你是管兵部的大臣,你怎么想?”

“奴才以为,不妨缓缓图之,一省一省的推行下去,及等数年之后,百姓越加认同新政,感戴皇恩,则便是有少数兵士从中裹挟,奴才想,也不至有民变之事了。”

皇帝一双眼睛眯了起来,呆了片刻,又问曾国藩,“你说呢?”

曾国藩知道,皇帝年少进取,有意借大胜联军之余威,彻底整肃各省兵制,若是依柏葰所说,缓缓图之,不但前期所得的效果未必能够持久,与圣意不符;就是光武营、神机营的那些兵士,长期聚拢在军营中,无所事事,也早晚变成一营疲军。

不过柏葰身为军机处前辈,言语之间未可冲撞,心中打了一遍腹稿,他说,“臣以为,圣意缜密,此事早有前例可循,只需依例而行也就是了。”

“哦?”

“是。自咸丰七年十一月十六日,臣奉上谕入值军机处以来,多见各省督抚奏陈,请旨在省内照两江前例,修建铁路大工。便是两广总督桂良,亦于圣驾回銮之后,上书言事,自请在省内以自筹之法,修建支线铁路……臣想,铁路大工,动用民夫何止百万?若是以此收拢汰撤而下的兵士厕身其间,一来可省却民间青壮投身之中,以致田力不足之虞,又可为兵士谋一出路,可谓是一举两得之举。”

柏葰为人阴沉,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来。他心中虽不以为曾国藩是在有意冒犯自己,却也大为不喜,而且,曾国藩的话似是而非,具体哪里出了问题,又没有时间给他仔细究诘,便在此时,难得说话的周祖培进言了,“皇上,去臣以为,曾大人所议,不妥。”

皇帝和柏葰询谋佥同,也觉得曾国藩的奏答之中有些问题,正在思考,随意的一摆手,“你说说,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是。”周祖培说;“去臣以为,绿营、八旗将士百数十年来,干领国家俸飨,兵事上,cao演训练之法早已经多年弃之不用,正该到了认真整饬一番的时候了。只是,去臣以为,一旦新法颁行天下,兵士人人自危,生恐断了这等成天hún吃闷睡,任事不用cao劳的好差事,故而改制之先,自当奋勇,以求躲过汰撤之危,这样一来的话,被裁撤下来的,自然是那些年老体衰,不堪重用之辈。若是以这样的人投入铁路大工之中,怕是用不到十数日,就将劳累而致伤亡,大伤我皇上爱民之德啊!”

他说到一半的时候,皇帝和柏葰几个人也明白了过来。曾国藩脸一红,躬身答说,“周大人所言极是,臣虑事不周,请皇上恕罪。”

“所以朕才和尔等集思广益吗?现在能够找出漏dong所在,详加填补,总好过到日后,各省现实的麻烦重重,无所措手的好嘛!”

他一指周祖培,“你接着说。”

周祖培面有得色,当庭侃侃而谈,“去臣想来,兵士畏惧离军,并非是心存君父家国,只是舍不得这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悠闲日子,即便为抗拒上命,装出一副奋勇磨练的样子来,一待事过,又有故态复萌之弊。这还不算,各省汰撤兵员,以新兵充盈其间,若是为这些人的恶习,连带着新兵也沾染上了好逸恶劳的习xìng的话,则皇上多年来的苦心,就全数付诸东流了。”

皇帝为周祖培这番话悚然动容了,将光武营兵士打散,派驻到各省去,一来是避免出现将帅拥兵自重的状况,二来也是为了让这些人起到一个传帮带的作用,要是恰如周祖培所说的,到外省任职之后,为之污染,兵制之法不得推行,反倒使前期所做的一切工作,全数泡汤?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那,依你之见呢?可有防弊之法?”

“这,请恕去臣愚昧,并无良法。”

“若是拿不出解决办法的话,就不能以光武营和神机营兵士外放——搞得不好的话,连这些人也成了污糟猫,还不如就留在京畿之地呢!”

听皇帝说出这样负气的话,翁心存几个都跪了下去,“臣等奉职无力,上贻君父之忧,惭愧已极。”

皇帝厌烦的挥挥手,“说这些话有什么用?还是想想,怎么找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吧。若是今天拿不出个办法来,开年之后,jiao六部九卿公议,总之没有一个防微杜渐之法的话,朕是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多年心血,废于一时的。”

翁同书随众跪在地上,也开动脑筋,认真思量,“皇上,臣倒有一个想法,只恐过于粗略,未成系统……”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翁心存回头训斥,“hún账!圣驾在上,又有这么多军机重臣在此,还不及你的见识深刻?”

听老父训诫,翁同书期期艾艾的低下头去,不敢说话了,皇帝倒不以为然,“翁心存,三人行必有我师嘛!让他说说。”

得到皇帝的肯,翁同书怯生生的出言了,“臣以为,军营之中的弊政,不过钱粮二字。若是军中上上下下,从提督到士卒,全无cha手其间的机会,则弊政自销!”

一句话给曾国藩提了醒,在一边碰头答说,“皇上,yao房兄所言极是!只要能够杜绝贪墨的罅隙,则上至上官,下至士卒,知道没有能够供其挥霍、挪用、挤占的钱粮,自然也就会安心训练了。”

皇帝老老实实的摇摇头,“朕……不明白。”

“皇上,就以臣来说,自咸丰四年起,臣长驻天津,演练新军,其间兵士粮饷,均按月由京中兵、户二部按军中名册,逐一放,每一份俸银,皆是由兵士排队自领,本人因故不到,钱粮数目由臣与军中司务暂时保管。外人绝无cha手余地,也就断了那些佐领、参将、副将克扣兵饷的弊政——新法执行之际,兵士欢呼雀跃,营中一干将佐却叫苦不迭,经臣训导之后,也只好顺应天意,再不敢有旁的胡1uan想法了。”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一年之中,十二关粮饷充足,士卒训练之际,奋勇异常。数载而下,方有山东一战收功之效。”

皇帝默然良久,终于手敲桌案,点了点头:“就照这个办法施行!兵士每月的饷银,全部照此例,向军士放,其余日常用度嘛,逐一奏请,……虽然这样做会麻烦一点,但只要坚持数年下来,想来日后道路愈加顺畅之下,也就不碍大局了。”

“是,皇上圣虑如天,臣等不胜钦服之至。”

“这件事啊,曾国藩,开年之后,你详细的拟一个条陈上来,朕再jiao部公议一下,便推而广之吧。”

曾国藩自然是奉命唯谨,诺诺而退。

正事有了了断,皇帝心情大好,“今儿个到翁府上来,本来只是想破除旧例,给朝中重臣拜个年的,这倒好,又成了朝堂奏对的局面了——都起来吧,大过年的,没的影响了心情。”

“皇上居处,便是行在。这是前朝圣主的话,况且说,今日所议,皆是为国为民的大政,臣感念皇上圣德,心中只有钦服之意,又岂敢有他想?”

“不说这些了。”皇帝摆摆手,“对了,翁心存,闲居多日,可有诗文啊?”

“皇上是我朝第一诗文大家,臣又岂敢在圣天子驾前卖nong?”

皇帝摇头摆手一起来,“若是谈及旁的事情嘛,朕还敢自夸一二,诗文之道,浩如烟海,又怎么能说朕是诗文大家?这样的话,未免吹捧太过了!”

曾国藩在一旁凑趣说道,“皇上,臣子纪泽,上年乡试不第,自做了一xiao词,可供皇上与在坐列位一粲。”

“哦?是怎么做的?”

曾纪泽的诗是这样写的:““我生受之天,哀乐恒过人,我有平生jiao,外氏之懿亲。自我慈母死,谁馈此翁贫?江关断消息,生死知无因,八十罹饥寒,虽生犹民。昨梦来哑哑,心肝何清真!翁自须白,我如髫淳,梦中既觞之,而复留遮之,挽须搔爬之,磨墨揄揶之,呼灯而烛之,论文而哗之,阿母在旁坐,连连呼叔耶!”

曾国藩一句比一句念得快,直如水箭jī石;待他念完,皇帝展颜一笑,“十四五岁的顽皮少年,恃爱与须眉皆白的长亲,戏谑无礼的情状如见,可见你这个儿子啊,倒是比你还要有趣得多呢!只不过……”他问,“‘磨墨揄揶之’,可有出处?”

“是。”曾国藩说,“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