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大笑起来“你回去告诉李慈铭,在天津做得好了,日后朕自然会为他选一处善地,也好满足他一己si欲”

“是”肃顺赔笑说道,“其实奴才也经常劝他,公事之外,寄情于这种处所,一支蜡烛两头点,其为不支,未卜可知只是他……哎,任奴才怎么劝,都是概况唯唯诺诺,下去之后依旧故我,他也不再是奴才的m客,欠好说太多”

皇帝正要说些什么,六福从m外进来,“万岁爷,许大人、朱大人两位到殿外了”

“传他们进来——你到军机处去,传全班”

许庚身和朱洪章弓着身子进到阁中,前进几步,跪倒行礼,“臣许庚身,恭请皇上圣安”

“先起来说话”二人这才起身,向一边呆坐的肃顺展颜一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皇帝片刻无语,对一坐二站的三人理也不睬,嘴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养心殿中一片恬静又等了片刻,殿外脚步声响起,是奕领班觐见来了

看看人都到了,他这才打起精神,开口说道,“刚才肃顺来,和朕说起了如今天津杨村光武军cào演之中爆发出来的短处,似乎又有重现旧观之势,肃顺,你再和军机处几位大人说一遍”

于是,肃顺要言不烦的又重复了一遍,最后说道,“奴才心里想,这等势头若是成长下去的话,皇上自咸丰四年之后,耗费无数心血打造的绿营精兵,又要成一群疲沓之人,不单护国不成,反而有成一方蛀虫之害奴才以为,该当认真整肃才是”

奕、赵光、阎敬铭还罢了,兵事和他们平日所管的差事无关,而曾国藩、朱洪章和许庚身就觉得有些尴尬,这三个人一个是以大学士分担兵部,是昔时一造成无敌之师的朝中大员;一个是兵部6;郎;还有一个是兵部顾问司主事;军中又重现短处,他们却一无所知,无论如何都是失职同时心中暗恨肃顺,这样的事情全然没有和自己打过招呼,就直接奏报御前,岂不是要故意给自己难看?

曾国藩第一个跪下来,“臣奉旨管部,如今杨村军中有了这样的隐情,臣一无所知,有亏职守,臣自请处罚”

“朕今天传你们这些人过来,不是要追究什么人的责任;若说责任,朕却是第一个”他说,“既然出了问题,就要想一想解决的体例——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无非是派遣朝中大员,到天津去,乃至到大清各处行省去,整肃军纪但你们想过没有,派一个人下去,能顶的上几年功效?光武军从咸丰十一年对俄国用兵之后,到今天也不过十年光景?就酿成这副模样;其他省份呢,能有十年功效吗?到时候出了事情怎么办,照旧如是,再派一批人下去?重蹈覆辙的事情,朕是不做的今儿个招你们过来,就是要找一个妥善解决的体例”

奕几个无不心中叫苦在御前当值多年,深知他的脾气和习xìng,眼见他双目冒光,神情亢奋,和昔时为铁路大工、厘金政、兵制改革等一系列政推行之前,君臣共议国事时候一般无二,可见圣心于此抱着极大的热情不过时光荏苒,这种情绪久矣不见,如今重现旧颜,不知道于国事是福是祸?

曾国藩却另有筹算,他上前半步,躬身说道,“老臣想,就以肃大人所言的陆军学堂为根本,培养我大清精锐之士,学成之后,任职军中,定可一改往日荒唐颜,重现不败之师的威风”

“你以为,朕这一次找军机处过来,又传兵部二员到此听政,留肃顺在场共议国事,只是为要挟尔等赞同肃顺所倡议的陆军学堂吗?”

曾国藩吓了一跳,赶忙跪倒,“皇上,老臣不敢”

“你可真是老臣”皇帝的俊面上没有丝毫脸色,眼睛盯着曾国藩,“朕看你是老糊涂了居然在朕,还有朝中同僚面前耍这样的心思?你以为朕不知道吗?朕免除许乃钊,你身为清流领袖,南派孤峰,心中很害怕了,是不是?言行之间不吝自污以为立身庙堂之本,这就是你曾国藩以道学家自处的本?”

一番诛心言论不单让曾国藩碰头有如捣蒜,奕几个也无不骇然曾国藩是皇帝即位以来最宠任的大臣,到了老来,却落得这样的评语?“昔时事,朕念及你为人父母,为子孙策划,固然昏悖,但也算情有可原,不和你计较,进而让曾纪泽到总署衙m任职,你就不想想为什么?”

“老臣糊涂,老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罪无可逭,老臣甘愿领罪,甘愿领罪”

“跪在一边”皇帝冷酷的一摆手,“朕等一会儿再和你说话”

第113节朝堂激辩(4)

更新时间:201252321:02:53本章字数:4919

第113节朝堂ji辩

把曾国藩的事情暂时放下,皇帝也不再多绕圈子,回头问许庚身,“朕知道你喜欢军制之事,朕想问问你,要是朝廷改兵制,朕的意思是说,改如今奉行数百年的屯兵制为募兵制,你以为可有cào作的余地?”

募兵制对许庚身来说,是一个很鲜的语汇,他几多能够明白一点,以为猜透圣心所想,因此碰头说道,“募兵制原本就是我皇上自咸丰四年之后所行的军制的根本;而各省贫苦苍生是以此为报效国家,上慰主心的不二途径,这固然是极好;臣刚才听皇上所言,各省绿营虽不曾得见,但管中窥豹,亦可知久长以往的下去,战士长驻军营中,有警……”

“不,你误会朕的意思了s8飞朕是想说,这种募兵制不再是如同往常那样,以从戎为一生所务,而是改为每四年为一任简单的解释就是,每一个从戎的年之后就要回归乡间,从戎是作为这些人在一生之中为国出力的机会;若是国家有警,自然要包抄家国;若是无灾无害,则在四年之后,重又回复其原本的身份你以为,这样的一种政,可能解决苍生从戎多年之后,因为久长无事,而引致的倦意渐生,进而变得全无上进心?”

奕几个人深深思索,皇帝的话虽然很浅显,但却蕴含着一个无比深刻的事理,即人xìng原本无所谓善恶,随身处环境而有所改变正如他说的那样,国家久长承平无事,对苍生而言固然是好事,但对肩上担当着保家卫国重任的军人来说,就完全是相反的了

咸丰七年和咸丰十一年的两场对外征战,绿营将士在广东、山东、黑龙江等省、地大显神威,未始不是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投身其间,所以才有了极北酷寒之地,朱洪章、胡大毛等领兵转战数千里,猛cha敌后作战,一鼓作气拿下伊尔库茨克城,断敌归路的壮举

而到了咸丰二十年,和法国在越南的战事,却给人家打得如同丧家犬一般,这其中固然有越南士兵不堪一击的因素在,但广西、云南绿营的战力远不如前,也是不得不问的切实原因——而这一切,也都是为了绿营战士荒怠过活,疏于cào演的铁证

但施行了皇帝所说的四年一期的军制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吗?难道他就没有想到,以四年为期,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入营即走,将这段参军的岁月看做人生驿站,又如何能够包管士卒保家卫国的热情?

“皇上,臣以为皇上所言句句成理,但如果是如此一来的话,怕有两重未尽圆满处”

“嗯,你说?”

“是”许庚身口中承诺着,躬身说道,“第一,苍生入伍,不过四年,就要重回归田间,臣只怕将参军看做ji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大会有人甘愿参军,为国报效是为其一;而即便入营,也打不起精神来认真cào练人心最是易躲懒耍滑,眼见自己入营,失却田间根本,并且还不是久长之计,臣怕会有人不大把cào练当回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求平安度过这四年岁月,回归乡里,重cào旧业”

他说,“臣这一点杞人之忧,请皇上训诫”

皇帝笑着颔首,“你的话说到根子上了这种短处,确实也是要你我君臣在推行军制大政前要认真思虑周详的所以朕想,不如行以另外的奖惩办法第一,战士在营中四年中,若是确实有能力出众,才学过人的,可以由军营主官具折奏报上峰,将该员选拔进陆军学院,加以深造进到学院之中后,错非是秉xìng不端,或者才干平常的,可以退回原属营队,照常例打点之外,顺畅结业的,城市获得朝廷的使用至于该员的日后,也就可以如同现今所行的旧制一样,改为屯兵所属,一生人以军营为家,为国出力”

“……至于你说的第二条,也就是怕那些普通战士,在四年期满,回归乡梓,重又要cào持田间劳力,所以会有人不以从戎为然的话,也不是没有事理但这件事可以分为两步来解决,第一是以朝廷政令之法,作为今后我天朝苍生必由之途,也就是说,所有的年轻人,一旦满了十八岁,都要入伍参军;第二,凡是在军中立有功勋的,退伍之后,都要由本地原籍两司衙m,予以安设或者是在本县内承担三班六房的公事,由军中普通一卒而为朝廷小吏;或者是给予数额不等的银钱,以为抵偿”

他顿了顿,转而看向奕和阎敬铭几个,“你们以为如何?”

奕真觉得心悦诚服,脸庞一片通红的躬身说道,“皇上远见卓识,臣弟不堪钦服之至”

“阎敬铭,你说呢?这种体例有没有可行之道?”

“皇上说是好的,自然极好不过臣想,各省战士何止千百,若说退值之后,一概封赏以国家吏员,这样一来的话,朝廷的开支怕又要大大的增加了且说,各省怕也没有这么多的空额可以安cha这么多的人?”

“所以朕想,要大力成长和筹建各省的警用军队”皇帝说道,“自从昔时在直隶省内推行警用军队以来,似乎天下各省闻风而动的极少,警用武装的人力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便说京中,还是以九m提督府、大兴、宛平两县的三班六房及各个苍生居住地的地保等人组成这样下去怎么行呢?不要说有事的时候人员不敷使用,就是无事的时候,维持京中地面上的安靖,怕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皇上想把退伍而下的战士,组织起来,成为维护一省一地地面安靖的警用军队?”许庚身直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