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请圣安。”

“都起来吧。”皇帝本来黑白分明的眼睛中满是血丝,人也困顿的很,不过说起话来还是中气很足的样子:“六福呢?”

“啊,奴才伺候着呢!”皇帝见军机处的时候,是不能有内侍和宫婢伺候的,六福听见呼唤,撩起门帘在门口跪下:“万岁爷有什么吩咐?”

“今天是谁入值?”

这是在问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以及‘内廷行走’的王公。六福答道:“回万岁爷,五太爷、五爷,六额驸都在。”这指的庄亲王绵愉、过继给惇亲王的皇帝的五弟奕誴和景寿,他是奕訢同母妹婿。

皇帝略沉吟了一下吩咐:““传内阁大学士卓秉恬,杜受田,上书房师傅贾祯,倭仁,李棠阶,宗人府还有六部堂官,看看都有谁在,一起召见,快去。”

六福答应着,退出殿口,飞快地去传旨。他知道这是片刻耽延不得的事,而最要紧的是得把两位老大学士找到,所以见到景寿和惠亲王之后,自告奋勇到内阁去传旨。

一听皇帝召见,谁也不敢怠慢,卓秉恬和杜受田都是赐了‘紫禁城骑马’的,立刻传轿,抬到隆宗门前。这时上书房的几位师傅,吏部尚书文庆,户部尚书曾国藩,左都御史花沙钠等人也都到了。

报名而入,除了军机处的几个人之外,惠亲王绵愉,六额附景寿先众人一步等在殿中。彼此相见,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谁也不知道皇帝今天突然在养心殿叫大起是为什么,不过一个同样的认知却是:今天怕会有大政潮!

养心殿的面积要比乾清宫小很多,东暖阁中面积更小。众人蜂拥而进,行礼完毕,在暖阁中站得满满当当:“赛尚阿?”

“奴才在!”

“朕这里有一份草拟的上谕,你给同僚们念一念。”

“喳!”从六福的手中接过上谕,赛尚阿先仔细看过,确定可以念断句了,这才高声诵读:“朕敬天法祖,行事每每以前朝祖宗章法奉为圭臬,……”

这篇上谕正是昨天晚上皇帝手书,唯一不同的是,在上谕中没有提及对两个人的处置,似乎觉得有欠妥当吧?皇帝又重新誊写了一份。待到念完,十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发呆,养心殿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旁的人不说话还可以,卓秉恬却不能不说。他是上书房总师傅,连同现在的皇帝,加上奕訢,奕儇等一众小弟兄都是他的学生。学生惹出这样大的祸事,他这做师傅的也是难辞其咎,当下出班跪倒:“皇上,老臣为先帝捡拔,以上书房总师傅相膺。却不能为皇上分忧,下不能教导皇子一秉大公之心事君,实在是惭愧。臣请皇上下旨责罚!”

“朕今天不是要追究你们的责任。”皇帝很清楚,卓秉恬这是在意图揽责任,希望能够对奕訢和何桂清法外施仁,不过,今天他是执意要找这两个人‘借人头’的,焉容得卓秉恬从中分责?一句话就把他的话堵了回去:“朕今天把你们叫来,要的不是听你们为这两个人解释,而是要对奕訢和何桂清有一个处置!”

第一卷第111节恩威难测(2)

更新时间:201183015:33:29本章字数:4313

只因为南书房奏对不合,便要召集军机和内阁中人,做严厉的处置,在众人想来自然是过苛,不过高宗、仁宗两顶大帽子压在那里,吓得众人不敢动弹。而且,奕䜣年纪尚轻,为人处事有一些细节不谨,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至于何桂清,更是冒昧已极。便是心中想为他们两个人求情,也很难着口。也就越发的梭巡却步了。

只因为南书房奏对不合,便要召集军机和内阁中人,做严厉的处置,在众人想来自然是过苛,不过高宗、仁宗两顶大帽子压在那里,吓得众人不敢动弹。而且,奕䜣年纪尚轻,为人处事有一些细节不谨,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至于何桂清,更是冒昧已极。便是心中想为他们两个人求情,也很难着口。也就越发的梭巡却步了。

“皇上,老臣以为,恭亲王和何大人所犯,当是无心之过。便……”

“杜师傅,朕说过的话你忘记了吗?朕不要听你们为这二人解释,”皇帝很是不满的撇了撇嘴角,蜡黄的脸蛋扳得一本正经,语调干巴巴的没有任何的味道的驳回了老师的进言:“若是再有人为这二人求情的话,就不要出口了。”

连平日里皇帝待之一贯优容的杜受田的话都被当场驳回,其他的人谁再想出口恳求的话,都要认真的想一想了。杜受田老脸一红:“是。老臣糊涂。”

“载铨,你是管着宗人府的,奕訢又是你的职属,你说,他在朕前如此不恭,该当怎么处置?”

载铨感觉很为难,他是宗人府府令,正牌子是管着京中的这些王公贵戚的,前有礼亲王,现在又有奕訢的事情,真让他这个宗人府令有不胜其扰之感:“回皇上话,恭亲王在皇上面前不恭,口出妄言,按照祖宗的成例,言辞之中有大不敬事体,其罪当论及大辟!”

皇帝一皱眉,他只是想借机会敲打敲打奕訢和何桂清,却没有真的要杀这两个人的意思,此时却无可辩驳,更加不能收回前言或者为这两个人做辩解,只是看向下面:“你们呢?你们是怎么想的?”

“皇上,臣以为不妥!”

“你说说。”

“是!”曾国藩大声说道:“臣以为,朝廷律法之设,本是惩戒之意,并非为了打杀。况且恭亲王年纪尚轻,阅历未深。便是偶有失却人臣之礼之言行,也请皇上看在他一贯勤勉的份上,法外施仁吧?况且恭王与皇上同是先皇血胤,若轻易痛加挞伐,怕也会伤及先皇在天之灵。请皇上明察!”

皇帝不再理他,转头望着周祖培:“周祖培,你是管着刑部的,你怎么说?”

“臣不敢说。”

皇帝误会了,以为周祖培如他所想的那般,因为奕訢一朝亲王,身份尊崇无比,有心回护依附,所以才有‘不敢言’之说。想到这里,心中更加恼怒,清秀俊逸的脸蛋涨得通红,身体微微坐起,牙齿紧咬,‘格格’的笑了几声:“想不到,一贯刚正不阿的周芝台竟然也会有不敢言之事了?”

周祖培立刻跪倒:“皇上,老臣……”

“不必再说下去了!”皇帝猛的打断了他的话,大声说道:“奕訢身为亲王,目无君父,以谤言莠政,为一己清誉而致在朕前哓舌。更有何桂清流,阴为党羽,依附其下,着:恭亲王免去……”他本来想说免去亲王尊衔,又想到奕訢的亲王不是自己封赐,而是先皇临终前写进遗诏的,便没有给他一个世袭罔替,却也非人子所能擅自剥夺。话到嘴边又变了:“免去其宗人府左宗丞之职,仍回上书房读书。卓秉恬?”

“老臣在。”

“奕訢在公是你的主子,在私是你的学生,要好生的管教,你明白吗?”

已经成年的皇弟,而且有差事在身,却给发回到上书房读书,皇帝又口出好生‘管教’之言,真让卓秉恬心中难过:这简直便如同皇帝指着他的鼻子骂他这个做老师的是饭桶还要来得让人难堪!卓秉恬恭恭敬敬的磕下头去:“老臣领旨!”

“何桂清身为内阁学士,一味仰承他人鼻息,殊无人臣本色,着免去南书房侍讲,内阁学士,交吏部议处!”

曾国藩暗中出了口气,交吏部,却并没有交刑部议处,算是比较轻的惩罚了。看今天皇上心情之恶劣,能够有一个这样的结果,还算是叨了恭亲王的福气呢。

正在胡乱的想着,皇帝说完了最后一句话:“卓秉恬,你去到老六的府上,把朕的这番意思告诉他!让他在上书房再认真的学上几年,最主要的告诉他,让他学会什么叫名分攸关!”

“臣领旨。”

************

正装出厅,面北而跪,听卓秉恬宣读完旨意,高唱一声:‘谢恩!’奕訢强自忍着眼中的一泡珠泪,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望阙谢恩:“奴才,领旨谢恩!”

卓秉恬看着十七岁的奕訢行动之间竟有佝偻行状,心中更加是百转纠结,连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上前把他从地上搀扶起来:“王爷请起。哎,让我怎么说呢?”

奕訢总还是年轻人,不脱少年人心直口快的本色,闻言楞了一下:“老师?”

“六爷啊,这一次皇上骤加处置,你可不要有什么愤恚之意啊。”

“学生知道的。雷霆雨露莫非君恩,我……我很看得开的。”奕訢摆摆手,邀请老师厅中小坐:“老师,请正厅叙话吧?”

卓秉恬点头,和他并肩走进二堂:“王爷,此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奕訢回忆了一下昨天在南书房时候的经过,也觉得自己的奏答没有什么‘为一己清誉’的想法在‘君前哓舌’的言行啊。怎么会落得一个严惩的田地呢?听老师询问,把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

卓秉恬立刻就明白了,苦笑着挠挠花白的头发:“王爷啊,这件事,须也怪不得皇上,正如曾涤生所言,你还是阅历欠缺之故啊。”当下给他解释了几句。

“哦。”奕訢长长点头,这才自知是怎么回事,不过心中更觉得难过,只是因为这样,就要痛加惩处,也实在是过苛了吧?

“王爷?”

“啊?什么?”

“王爷怕是有些时日不能见君了。可有什么话要代为转达的吗?”

“请老师代为回禀皇上。就说奕訢悔之晚矣,当在上书房中用心读书,以求来日上报皇上天恩。”这些冠冕堂皇的官话说完,奕訢自嘲的一笑:“我这个王爷,简直便如同探花郎一般的‘一文不值’了!”

他这样的话有个由来。从本朝起,探花就有一个很不雅的称号,叫‘一钱不值’。这要追溯到世祖(就是指顺治皇帝)时期了,当时世祖宾天,康熙即位,尚在冲龄的皇帝不能处置政务,便由四位顾命大臣把持,当时有了一段公案。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世祖弃世之前,由王熙起草的罪己遗诏中第一条便是以‘渐习汉俗’自责,其中有:“……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的句子。

到了世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