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巨大。比如,当陆战队在16日傍晚到达斯旺西的时候,这里的英国官员已经焚毁掉了战俘人员名单,而当时,唐帝国海军大概有500名官兵在英国的战俘营里,唯一的一份战俘名单就保存在斯旺西!结果,直到战争结束了三十多年之后,唐帝国也没有搞清楚到底还有多少战俘的身份没有查清楚。战后,英国政府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战俘身份的部门,负责协助唐帝国等国调查那些曾经被关押在英国的战俘。

最让人发指的事情发生在苏格兰的威廉堡。这里有英国最大的战俘营,当时至少有5000多名德国,波斯帝国,芬兰,唐帝国,以及其他同盟国的战俘被关押在这里。帝国陆战队是在18日的傍晚到达威廉堡的,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幅地狱般的景象:整个战俘营都成了废墟,地上躺着难以计数的尸体,空气着散发着难嗅的尸体被烧焦里的味道,而且还有成千上万的海鸟在啄食尸体上的腐肉!看管战俘营的英军军官已经不知去向了!

战后,唐帝国等国专门成立了“威廉堡惨案调查委员会”,负责对这次大规模杀俘事件进行全面调查,有十二名涉案英国军官,以及政府官员受到了惩罚。而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当时逃往了美国的英国战俘营营长也在战争结束十多年之后被找到,并且最终被送上了军事法庭,成为了最后一名被战争法庭判处死刑的战犯。

英国政府突然宣布投降,这在英国国内造成的混乱是相当严重的,甚至连很多英国平民都没有办法迅速适应这巨大的变化。可不管怎么说,英国已经战败,而且唐帝国如愿以偿的成为了英国唯一的占领国,这些都是最好的结果。至于在英国投降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那些问题,实际上也为唐帝国提供了经验与教训,在今后处理类似事件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第二十三卷 前进跳板 第十二节 分裂的大陆

第二次全球战争中,英国投降算得上是战后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了。可以说,英国投降不仅最终确定了战后欧洲的局面,确定了唐帝国与德国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因此而产生了唐帝国在战后实施的一系列的帮助世界恢复经济的政治与外交措施,也正因此,最终奠定了唐帝国在战后世界里的地位,诞生了新的世界霸权。而这一且,都可以追溯到英国投降这件事情上来。

首先是战后欧洲局势的问题。英国是欧洲最后一个投降的国家,到此时,欧洲的局势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下来。出了英国,葡萄牙,以及西班牙与意大利的部分地区之外,整个欧洲(地缘政治意义范畴内的欧洲,并不是指实际地理意义上的欧洲)都已经在德国的控制之中。当时,除了波斯帝国的欧洲部分之外,德国与德国占领区的面积是欧洲总面积的七成,该地区的人口也占到了欧洲总人口的七成五。也就是说,已经有大半个欧洲在德国的控制之中,德国成为了欧洲新的霸主。

如果英国也被德国占领的话,那么在欧洲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德国抗衡,颓弱的葡萄牙不可能是德国的对手,四分五裂的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也不可能是德国的竞争对手,而已经被德国的铁蹄所践踏的法国早就失去了成为强国的机会。结果,正是因为英国仍然独悬海外,最终挡住了德国冲出欧洲,走向世界的脚步。也正因为英国的存在,德国人才不得不在战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英国的身上,而不是与唐帝国争夺世界的霸权。

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唐帝国早就知道英国在欧洲的重要性,所以才不惜一切代价的要控制英国。当初,薛希岳首相除了全力争取英国向唐帝国“单方面投降”。并且开出了足以让英国在战后保持强大地条件之外,甚至还暗中默许帝国海军通过武力手段阻止德军进入英国。也就是说,如果当时德国空降兵要强行突破英吉利海峡,在英国本土上空进行空降的话,谈仁皓采取的任何拦截措施都不会遭到首相的责备,反而正好符合了首相的要求。另外,在与德国首相的秘密通话中,薛希岳首相多次暗示了使用武力维护唐帝国在英国的根本利益。也正是如此,最终导致德国首相在做出相关决策的时候显得非常地小心谨慎,不敢贸然同唐帝国发生军事冲突。

英国投降的时候,其大部分的城镇,军事基地,工业设施都被炸成了废墟。从唐帝国当时的统计结果来看,在整个大战期间,德国空军,以及唐帝国的远征航空兵一共摧毁了2100余万栋建筑物,英国本土八成以上的工业设施。七成以上的军事设施。以及六成左右的民用建筑物都被炸毁,或者是曾经被炸毁。如果轰炸再持续一年,或者说是美国的援助没有那么全面的话。英国早就已经被炸回了石器时代。可以说,真正摧毁英国,迫使英国投降地不是帝国海军,而是从24年开始,一直持续不断地战略轰炸。

要想让英国在战后能够与德国抗衡,牵制住德国的步伐,那么就必须要让英国的经济迅速恢复,让英国拥有一支不算弱小地军队,从而具备与德国对抗的能力。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必须要在战后首先让英国的经济恢复元气。

早在日本战败的时候,帝国内阁政府就有人提出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从而减少向日本提供的援助力量。提出这一计划的是一名内政部的高级官员,这名官员在其提案中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帮助日本恢复经济,要比由帝国政府出钱把几千万日本人养着划算得多,而且还能在今后为帝国带来更多地利益。可问题是,当时薛希岳首相根本就没有看过这份提案。就算是看了,也不会重视。

日本战败的时候,帝国与美国之间的战争正进入到关键时期,当时除了向日本输送必要食品等生活物资之外,帝国不需要在日本承担更大的义务。另外,日本战前政府已经流亡到了美国,日本是不是已经退出了战争,这还存在着争议。最重要的是,历史上,唐帝国曾经数词帮助日本进行经济建设,日本能够进入工业时代,就是依靠唐帝国的援助,可结果,日本却好几次利用唐帝国的帮助,在发展强大之后向唐帝国发出挑战,想击败唐帝国,成为西太平洋上的霸主,最终导致唐帝国两次被拖入全球战争,并且两次都费了巨大的力气才击败日本。因此,当日本再次被击败后,薛希岳首相肯定不会首先考虑帮助日本恢复经济,甚至不会把日本经济放在帝国政府需要处理地事务之中。

在英国战败前夕,也就是在26年底,英国将很快战败已经没有什么悬念的时候,曾经指挥过帝国远征军,并且在俄罗斯战场上建立了重大功勋的陆军大将施鼐兴提出了帮助英国恢复经济的计划,这就是有名的《施鼐兴计划》。

实际上,《施鼐兴计划》并不是施鼐兴一个人提出来的,而是由当时陆军司令部里众多军官一起合作的结晶。在该计划中,施鼐兴详细的阐述了帮助战败国恢复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以他对西方国家的深入了解,证明了帮助曾经的敌人,使其成为盟友,要比进行压制,使其永远都是帝国的敌人要好得多。此外,该计划中还详细的提到了帮助英国恢复经济的方式方法,以及每一步应该做什么。最后,施鼐兴建议成立一个军事与政治同盟集团,以此来控制那些得到了帝国援助的战败国,最终使其成为帝国的盟友,而不再是帝国的敌人。

这套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用援助代替打压,并且通过恢复经济,让世界迅速摆脱战争的影响,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从而减轻帝国的压力,也将因此而提升帝国的国际地位。最终帝国用怀柔的方式成为新的世界霸主。这一策略与帝国之前的基本战略是不一样的。可以说,从殖民时代开始,帝国就一直以“拳头”来说服敌人,在经历了初期的辉煌,中期的徘徊,以及后期的痛苦之后,终于有人认识到,仅仅用“拳头”是不可能统治世界的。可以说。第二次全球战争即是“倒唐战争”地延续,又是让唐帝国的外交政策出现根本转变的一场战争,而《施鼐兴计划》就是这个转变的标志。

与三年前不一样,这次,薛希岳很仔细的看完了由陆军司令部提交的这份计划。当时,首相正需要一个办法来解决英国问题。随后,薛希岳就召见了施鼐兴,在与施鼐兴谈了好几个小时之后,薛希岳基本上采纳了施鼐兴的提议,并且让施鼐兴在陆军司令部内部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准备与组织相关的工作。到后来。施鼐兴在严定宇之后出任陆军司令。并且主导帝国推广的“战后世界经济恢复计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基础地。当时,薛希岳并没有让施鼐兴立即采取行动。一是战争还没有结束,而且该计划不可能仅仅只针对英国这一个战败国,最重要的是,这只是一份计划,很多细节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些都需要时间。

战后,英国首先获得了帝国的经济援助,并且是获得援助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很大地程度上,正是因为帝国的经济援助,最终让英国迅速的走出了战争的阴影。其经济也迅速发展了起来。战争结束后仅仅十年不到的时间,英国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到40年代末期,英国经济就成为了欧洲第二,世界第五的经济强国。同时,唐帝国与英国的关系也得到了迅速的改善,随着唐帝国与英国签署了相关的军事与政治同盟条约之后,英国成为了唐帝国在欧洲与北大西洋最重要的盟国,也成为了唐帝国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最重要的盟国。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当年,唐帝国在英国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进行殖民统治,结果都没有能够同化英国人,可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仅仅三十年的时间,唐帝国的文化就深入了英国社会,成为了英国的主流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加深了唐帝国与英国的同盟关系,并且最终使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