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需要不少的时间。现在已经不需要水上飞机为战舰提供炮击参数,前线的陆战队员自会为战舰提供炮击的目标。

谈仁皓到下面的炮战中心看了下,几名战舰枪炮部门的军官正在与通信军官配合。陆战队的炮火引导员负责为战舰提供炮击参数,而通信军官收到指令后就将这些参数告诉给枪炮军官,枪炮军官立即向各自负责的炮班下达命令,整个过程最多需要一分钟到两分钟的时间而已。每艘战舰上都有数部电台与陆战队联系,而陆战队则会安排三个,或者四个小组的炮火引导员来为一艘巡洋舰提供炮击引导。

在这样的战斗中,巡洋舰上的炮手,乃至枪炮军官都看不到敌人,只是根据炮击引导员提供的参数进行炮击。战场被划分为了几十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代号,而每个区域内又设置了几百个坐标点,炮击引导员需要做的就是为战舰提供这些区域的代号,具体的坐标点,以及所需要发射的炮弹的数量。比如,一组编码为11023045010021的代码的意思就是:11区域内,横坐标为23,纵坐标为45的坐标点上需要十发200毫米高爆弹。如果最后两个数字为22的话,则为200毫米穿甲弹,如果是32的话,则为240毫米穿甲弹。在这组编码中,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之间由0来隔开。枪炮军官可以通过这组编码迅速的确定目标的位置,然后再结合此时战舰的位置,迅速的解算出炮击参数,炮手就可以根据枪炮军官提供的炮击参数开炮了。

整个指挥系统实际上是比较负责地。却非常有效。熟练的炮击军官在收到了炮击引导员提供的编码之后在几秒钟内心算出炮击参数,然后把命令下达给炮班,而熟练的炮手在收到炮击参数之后十秒钟之内就能打出第一发炮弹。中间的通信环节是用语音进行的,炮击引导员提供的只是数字信息,即使被敌人截获,敌人也无法立即明白这串数字的具体含义,更不可能在两分钟之内就做出反应。当然,为了保密的需要,在不同的战斗中,编码中地数字组地顺序是有可能调换的。而这只有在战斗之前才会下达到部队中去。

这类炮战中的战术指挥是不需要谈仁皓去操心地。炮战的具体安排都由舰队里的枪炮参谋负责,谈仁皓只是下达炮击开始的命令而已,具体的工作都由参谋去干。实际上。这就是战斗的基本方式,是海军的作战方式,司令官负责的只是战役层面上的指挥,而具体的战术指挥,全都由下级军官在负责。

水上飞机投掷地“燃烧弹”阻缓了美军的第一轮进攻,接着到来的炮击让美军更难以靠近帝国陆战队的防线。最初的炮击进行了大概二十分钟,第一批进攻的2000多名美军在留下了1000多具尸体之后退了下去。

炮击也在这个时候结束了,半个多小时的战斗中,陆战队只有几十人伤亡,而在他们的阵地外。上千名美军官兵已经去见他们的上帝了。

战场上暂时恢复了平静,水上飞机又出发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也只是试探性的,五分钟之后,美军炮兵开始反击。这次,是双方的舰炮与岸炮之间的对决。陆战队的炮击引导员无法为舰队提供有效的炮击参数,现在轮到在战场上空盘旋的水上飞机为舰队寻找目标了。

战斗再次开始,美国陆军的炮兵全力炮击陆战队的防线,而舰队则在全力炮击美军的炮兵阵地。炮战更为激烈,也更为残酷。这场炮战从七点五十五分持续到了八点半。当美军的炮兵都忙着转移阵地的时候这才暂时停歇了下来,而舰队此时距离海岸线不过就三海里而已,再前进的话就有搁浅的危险了。

“让舰队向外海靠了一点。”谈仁皓很是担心战舰会搁浅,“询问陆战队,他们的炮兵什么时候可以行动,不要让我们单独压制对方的炮兵阵地。还有,给驱逐舰群发电报,完成补给后就立即赶过来。”

十点,美军的全面反击开始,这次是步兵与炮兵同时发动了反击。

战斗再次打响。十艘巡洋舰分做两批,一批负责压制美军的炮兵,另外一批则继续为陆战队提供近距离炮火支援,很多战舰上的120毫米高射炮都用上了,发射的120毫米高爆弹对付地面目标的威力还是挺大的,比美军使用的105毫米炮的炮弹威力大了很多。

陆战队的防线迅速告急,至少有5000多美军从三个方向上发动了反击,美军甚至出动了坦克与装甲车辆,而陆战队员手里除了少得可怜的火箭筒之外,就只能依靠炮兵来对付这些钢铁怪物了。战斗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恐怕此时除了在司令舱外“观看”战斗的谈仁皓之外,舰队里的所有官兵都有点紧张,美军的反击来得太猛烈了。

这轮战斗一直打到了一点半左右,美军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仍然没有能够突破陆战队的防线,阻碍美军前进的不是陆战队的机关枪,而是海面上那支根本无法对付的舰队。陆战队的损失也很惨重,三百多名官兵阵亡,另外还有几百名伤员被送到了海滩上,等待运到医疗船上去。

美军的第三次反击在凌晨两点五十分开始,这次反击更为猛烈。

看着海滩上迅速闪动着的火光,谈仁皓都不得不感叹,美国大兵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很英勇,虽然美国兵不会像日本人那么拼命,更不会向那些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帝国医官开枪,但是在他们还没有绝望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斗志,以及战斗素质并不在帝国军队之下,他们也是优秀的军人。

这轮战斗持续到了四点半,仅仅十分钟后,美军的第四轮,也是最后一轮反击开始了。已经快要天亮了,如果天亮之后还无法冲到海滩上去的话,那么美军在夜间的反击就彻底的失败了,随着唐帝国轰炸机地到来,他们在白天是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反击的,那些轰炸机比海面上的战舰更为恐怖。

美军的这轮反击更为坚决,可陆战队的抵抗也更为猛烈,在好几段战线上,陆战队官兵甚至发动了反冲击,很多地方,双方的士兵纠缠在了一起,在打光了步枪里的子弹之后,已经开始用手枪,甚至是刺刀,匕首进行肉搏战了。

“进行延伸炮击,阻挡美军向前线增援兵力!”谈仁皓在这个时候下了他晚上的第二道命令,“联系航空兵,让他们尽快赶过来,白天的战斗就要由他们来负责了。”

直到天亮前十分钟,美军才如同潮水一遍的退去。当第一缕曙光出现在战场上空的时候,在这块面积不到五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至少有数千具交战双方官兵的尸体,鲜血的腥臭味弥漫在空气中,当轰炸机的轰鸣声传来的时候,战场上短暂的平静再次被打破了。

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七十一节 主攻方向

从规模上来看,莫尔兹比港登陆战实际上是西南太平洋上再普通不过的一次登陆作战了,帝国陆战队在瓜岛,新不列颠岛,乃至莱城的登陆作战规模都超过了莫尔兹比港登陆作战。可从惨烈的程度上讲,恐怕除了瓜岛登陆战之外,在整个西南太平洋战区这一年多的战斗中,没有哪场登陆作战比得上了。

在十八日白天与夜晚的恶战之后,十九日,登陆成功的两个陆战师轮番向内陆挺进。为了迟缓帝国陆战队的推进速度,美军在十八日夜间进行反击的时候,还在登陆场外围埋设了数千枚地雷,结果参加第一轮反击的几辆坦克全被地雷给炸毁,上百名陆战队官兵被炸死,伤员更是超过了三百人。为了能够迅速的扩大登陆场,海航在当天对美军铺设的雷场进行了反复的轰炸,陆战队还紧急调来几辆安装了扫雷铲的坦克,开辟了三条通道出来,而美军炮兵也在白天对陆战队的进攻部队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白天的战场是属于帝国陆战队的,在海航以及舰载航空兵的猛烈打击下,美军的反击有点苍白。在白天的十多个小时里,陆战队官兵将战线向外推了一公里到两公里,总算是稳住了登陆场,并且重新设好了两条防线,抢在天黑之前修建了大量的机枪火力点。同时,在登陆海滩上,工程兵修好了第一座简易深水码头,那些运载着重炮与大量弹药物资的大型运输船可以将货物送上海滩了。另外还有两艘运载着坦克与装甲车辆的货船也完成了卸货工作,大批重装备,特别是火炮送到了海滩上。陆战队的炮兵紧急设立了数个炮兵阵地,这样一来,即使没有海军舰队的炮火支援,陆战队仍然可以依靠自己的炮兵坚守住登陆场。

十九日夜,第一特混舰队再次返回战场,为陆战队提供了一整夜的炮击,几乎每艘战舰都把储备的弹药打了个精光。好几艘巡洋舰的主炮炮管都被打废了。天亮前,第二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实际上就是由护航战舰组成的那支小舰队)前来接替了第一特混舰队,在白天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并且在下午的时候前往炮击了莫尔兹比港的城区,迫使美军不得不调集部分重炮用于港口与城市的防御。

二十日,陆战队挺进到了莫尔兹比港东南部美军军用机场外围。这里是双方争夺的主要战场。陆战队要想巩固登陆场,就必须要夺取机场,而美军要向把陆战队挡在其防线外围。就必须守住机场。

按照谈仁皓的计划,攻占莫尔兹比港的行动不会迅速结束,而且舰队肯定会在不久之后撤出战斗。到时候,这边地陆战队将得不到舰队的支持,最多只能由海航的岸基航空兵提供帮助。因此,夺取机场至关重要,这不但可以用空运为陆战队输送物资,增援兵力,还可以派驻航空兵,加强这边的防御力量。这样。就算是舰队撤出了战斗。陆战队仍然有能力坚持下来。另外,夺取了机场之后,陆战队就不需要坚守在登陆场上了。完全可以依靠机场附近的地形修建更坚固的防线,与美军打消耗战。而陆战队炮兵只要部署到机场上去,那么莫尔兹比港的城区就在炮击范围之内,到时候,美军就不得不继续支援莫尔兹比港,而无法向所罗门群岛与新赫布里底群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