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在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成殿之西,长乐门内为广运门,更北是明福门,明福门内有中书省,为宰相的衙署,张柬之治事之所;此外还有史馆、修书院、尚食厨。胖公公的大宫监府,丑神医的内医局,均集中在这区域内。

“女帝”因病入作武成殿北的长生院,是可以理解的,便于大小太医们照顾。

照龙鹰所知,贞观殿内女帝也置寝宫,当然比不上武成殿的近水楼台。

二张的集仙殿就在中书省和史馆之北,武成殿西北方,以宫城的距离来说,等若比邻。

前面的开路部队在星津桥前停顿下来,此为中土第一座开合桥,出自鲁妙子的脑袋,此时刚张开来,让一艘楼船驶过。

龙鹰感到自己的脑筋似有点不受控制,不住忆起前尘往事。问道:“是多久前的事?”

陆石夫不愧宫内宫外消息最灵通的人,答道:“是个多月前的事,胖公公和符爷去后,圣上连续多天没有临朝,到精神好一点,才临朝议政,岂知早朝到一半时已支持不住,二张乘机将她送往集仙殿,借口是可贴身侍奉,其他人见圣上没有反对,虽不甘愿,却没办法。到圣上稍有好转,方由荣公公送她往名正言顺的长生院去。”

龙鹰敢肯定在这方面,胖公公早有安排,因荣公公正是胖公公的秘密徒儿,同属圣门。荣公公的厉害处,是表面上半点不察觉他的厉害,龙鹰要到很晚才晓得他和胖公公的真正关系。

晓得千黛没被二张挟持,感觉好多了,避过了甫返神都,立即与二张正面冲突的恶劣状况。

星津桥重新合拢,开路部队继续前进,登桥而行。

陆石夫压低声音,狠狠道:“其中颇有转折,二张见圣上又陷于半昏迷,本欲擅权将圣上留在集仙殿,逼得荣公公请来飞骑御卫代统领李锋将军,向二张交涉,明言集仙殿内聚集过百名为家臣实为江湖浪人者,良莠不齐,且于礼不合,还暗示如二张不遵从圣上意思,飞骑御卫绝不给面子,二张虽气得暴跳如雷,却不得不屈服。”

符太道:“集仙殿内竟有逾百名高手,两人真好胆!”

陆石夫不屑地道:“什么劳什子的好手?在我们军方眼中,只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宫城、皇城三大军系,朝夕演练,深谙巷战阵法,根本不予二张的人表演武功的机会,从此点可见二张对军事的无知。”

龙鹰心忖他们除这方面的无知外,还对政治无知,以前全赖女帝撑他们腰,在武曌羽翼下养成目空一切、专横跋扈的气焰,现在终到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

符太冷呼道:“这叫授人以柄。李锋救了他们,否则惹怒了我,立即给两人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看有谁为他们皱半下眉头。”

走毕星津桥,陆石夫沉声道:“眼前局势可以剑拔弩张来形容,飞骑御卫摆明只卖鹰爷的账,其他人向李锋说项,李锋坚持一切待鹰爷回来后决定,鹰爷有何打算?”

龙鹰传音道:“有一件事,陆大哥须为我办妥,就是密切留意武懿宗的动静,弄清楚二张有否和武氏子弟暗中勾结,我才可作出最后的决定。”

陆石夫点头表示明白。

此时三人登至天津桥最高处,绵绵絮雪填满洛水和前方气象万千的皇城、宫城,遥阔无际的广大空间白茫茫一片,特别惹起龙鹰抚今追昔、唏嘘不已的情怀。

他虽未能见证大周朝的开始,却目送大周朝的终结,历史正掌于他手内。

又传音道:“我们的关系,至紧要是保密,如果我没法干掉武三思,陆大哥须诈作顺从他,否则难以免祸。”

陆石夫没丝毫骇异神色,点头答应。

龙鹰又传音道:“我是太乐观了,大江联怎肯容陆大哥占着这般重要的位置,我还是设法将陆大哥调往幽州,又或到扬州去。”

陆石夫摇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生死事属等闲,石夫自有一套活命之法,鹰爷毋须为我费神。”

符太低喝道:“好汉子,武三思也要护着于他有用的人。”

龙鹰心中一动,问陆石夫道:“陆大哥和武三思有直接的往来吗?”

此时刚走完雨雪飘飘的天津桥,朝最接近端门的黄道桥驰去。

陆石夫道:“武三思通过武懿宗来问我。”

龙鹰喜道:“这就成哩!我在城内的活动,不须隐瞒,可巨细无遗的报上武懿宗,令大江联以为陆大哥是可收买的人,避过此劫后,以后的事可从长计议。”

陆石夫不在乎地道:“明白!”

龙鹰心想由陆石夫这个铁汉去诓人,每每收事半功倍之效,因没人认为他弄虚作假。同样的话,犹如武三思的卑鄙之徒,除了李显,纵然是真话,也没人肯相信。

符太道:“我们入宫后,先到哪里去?”

龙鹰轻松地道:“当然是直接谒见圣上。”

符太道:“有人拦阻又如何?”

龙鹰漫不经意地道:“今趟我们是奉召回京,谁敢拦阻,等于公然违旨,犯下死罪,太少你给我立将之斩于马前。”

符太精神大振,道:“你老哥是认真的?”

龙鹰哂道:“老子现时哪来与你说笑的心情。”

陆石夫叹道:“敢阻止鹰爷者,肯定是活得不耐烦的正蠢材。”

登上黄道桥最高处,皇城正大门出现前方,三人瞧去,一时都看呆了眼。

龙鹰失声道:“我的娘!这么大阵仗!”

第十章门门关口

皇城正大门端门外,羽林军左右列阵,致敬迎迓,敲响三通礼鼓,正是当年征战尽忠和孙万荣凯旋而归,女帝在定鼎门欢迎仪式的重演。

龙鹰熟悉禁军编制服饰,一眼瞧去,带头欢迎者虽囊括了三大禁卫统领,就是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大将军武攸宜和飞骑御卫代统领李锋将军,仪仗队却清一色为负责皇城和外门保安的左羽林卫,恰恰显示出现今宫城、皇城军系对峙的最新情况,划地以分势力范围。

由于宫城落入飞骑御卫手上,右羽林军与左羽林军的联系被切断,任何具规模的调动,均惹起其他军系的警觉和戒心,故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此形势正是女帝被千黛换上前,与胖公公一手造成,营造出特殊的环境,让返神都的龙鹰能有所作为。

关键处为驻守玄武门的重兵,可左右大局发展。

表面上,李多祚、武攸宜和李锋三大头子相安无事,和衷共济似的,可是他们间真正的意图和关系,神都内没有一个人能弄得清楚,若真有这么的一个人,该就是龙鹰,但他亦自问只是比其他人较接近真相。

三人里,李多祚是龙鹰第一天到神都便认识者,一直关系良好,李多祚又在远征东北契丹人之役领禁卫从海路北上,运送粮资和协同作战,可算是交情深厚,虽在支持李显上不遗余力,但对女帝一向忠心耿耿,否则早被换走了。他不单非是出身世族,且像黑齿常之般不是中土汉人,能擢升至今天的位置,全赖女帝栽培提拔。

李锋是方均的副手,当年横空牧野坐女帝的座驾舟南游扬州,由方均负责驾舟,李锋是方均的随员之一。

能为女帝驾舟者,该属武曌的亲兵系,故后来龙鹰扮丑神医伴奚人返国,船队亦由方均和他本系人马负责。

方均抵幽州后,作出扭转命运的决定,就是留下来随龙鹰远征契丹的尽忠和孙万荣,本来当军的不论官职大小,必须严格遵从军令,除非有新的命令,否则理应返原地述职和等候上头指示。该次任务,来自武曌圣谕密令,方均更不可能为自己作主。不过,那时的龙鹰是“代驾出征”,等同女帝,他点头便成。

征战中,方均表现出色,屡立大功,升至大将军,当飞骑御卫大统领武乘川荣休,朝廷各大势力争夺此要职焦头烂额之际,女帝不动声色的以归降的吐蕃悍将、曾在高原权倾一时的钦陵儿子莽布支,代方均为营州总管,然后调方均返神都出任飞骑御卫大统领一职。由此可见,龙鹰的军系,等于女帝的军系,无分彼此。

可是因“南人北徙”的大计,方均被调去负责此事,事成后不会返回神都,而是留在幽州。此更为武曌爱屋及乌的必要措施,使方均不会在未来的政治恶斗里,中箭下马。

方均的危险位置,由现在的李锋接手,虽说只任职半年,期满另觅人选,偏正是这半年之期,为最凶险的时期,如他坚持忠于女帝和龙鹰,一旦改朝换代,李锋肯定没有好的下场。

事实上,若李显当上皇帝,韦妃和武三思当权,以两人为求私利,不择手段,漠视大局,置万民福祉于脑后的狠毒,迟早清洗所有与龙鹰有关系的大小将领,换上他们的人。幸好这绝非短短数年可办到的事,且要做得不露形迹,若要动像郭元振般拥重兵的边疆大帅,首先须问自己手上的兵力,是否足够应付对方的反扑。兼之李显尚需一段时日,方能巩固皇位权力,郭元振远在边疆,非实时的威胁,稍有脑袋者,也清楚将龙鹰在军中的势力连根拔起,非是当务之急。

这就是政治,在正常情况下,李锋绝无问题,可是当牵涉到李锋和他妻儿家族的命运,若龙鹰不能予李锋一定的保证,想李锋没条件的为他卖命,就是痴心妄求。

武攸宜是龙鹰首次西征时在长安认识的,时值武攸宜在与孙万荣的战事上犯大错、吃大亏,令大周朝损失惨重,丢尽面子,被女帝从前线调回来,却是明贬实升,当上西京长安的总管,皆因他是女帝的亲族,其时武承嗣仍是春风得意,武延秀更远赴突厥,迎娶默啜之女凝艳。

故此,三大禁军头领里,以武攸宜最缺服众之能,手下将领里,如左羽林将军李湛、薛思行等均暗属张柬之的朝臣集团,可随时架空武攸宜的军权。

假如城卫不是给另一武氏子弟武懿宗控制在手,杀武攸宜是反掌之劳。

城卫不像禁军般终身任职,属外戍兵,大多从全国各地调来服役,期满还乡,不可能像禁军般形成“子弟兵”式的密切关系,谁当头子,听谁的命令。军力保持在四、五万人间,若张柬之对付武攸宜,武懿宗不率兵攻打皇城才怪。武氏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