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震子又道:“二位将军听且我之言,速速回朝歌去禀报去吧。”

殷、雷二将军见此光景,料不能胜雷震子,况且胁生双翼,遍体风雷并非人类,如今法力高强,那还有斗志,见此只好转马领兵原路返回,再不提追拿文王之事。

雷震子见追兵退去,上山来见父亲。姬昌却正在怔怔发呆,这姬昌也是大智之人,但见如此勇猛之人,也是觉的不可思议。

雷震子唤道:“父亲,今奉你之命,去退追兵,已经将追赶父王的二将殷破败、雷开好言劝回去了。孩儿这便送父亲出五关。”

姬昌怕他又凭借勇猛威慑别人,便道:“我随身有武成王黄飞虎送的铜符令箭,到关前照验,便可以出关。”

雷震子听罢,摇头道:“父亲不必如此,若用铜符骑马而行,有误父王归期。如今事急势迫,恐后面又有兵来,终是不了之局。待孩儿背父亲一时飞出五关,免得又有事端。”

姬昌听罢,看看一旁的坐骑道:“我儿话虽是好,此马却如何出得关去?”

雷震子道:“父王且顾出关,马匹之事甚小。”

姬昌道:“此马随我患难七年,今日一旦弃他,我心何忍。”

雷震子道:“事已到此,父亲只好将此马暂且抛弃,况君子弃小而全大,正当为之,不为过也。”

姬昌听得如此,只好上前轻轻拍马背道:“,马儿啊,非姬昌昌不仁舍你出关,实在是恐追兵复至,我命难逃,我今别你,任凭你去另择良主吧。”文王说罢,挥泪别马。

雷震子见父亲妥当了,让姬昌伏在他背上,闭上双目,挥动翅膀,腾起空中,往关外飞去。不过一刻,已出了五关,来到金鸡岭落将下来。

雷震子轻轻落下,道:“父亲,已出五关了。”说罢,便将姬昌放下背来。

姬昌听的雷震子说话,睁开双目,脚踩土地,看看四周,见已是本土,顿时大喜道:“七载之后,使姬昌终复见我故乡之地,孩儿,全依赖你的本事了。”

雷震子笑道:“孩儿理应如此。”随即想老师云中子让他将文王送出五关便会洞府的话,便继续说道:“父亲,你前途保重,孩儿就此便告辞了。”

姬昌正自四顾欣喜,听得这话,惊道:“我儿,你为何中途抛下我不顾,这却是何说?”

雷震子只好道:“儿奉师父之命,救父亲出关后,便回归山洞继续修道。入今不敢有违师命,是以半途抛下父亲,请父亲饶恕孩儿之罪。孩儿想老师言语定有道理,如今到了西歧地境,父亲也算安全了。还请父亲先回家中,待孩儿学全道术,不久便下山,再拜尊颜。”

雷震子说罢叩头与姬昌挥泪告别,两人就此分道扬镳而去。

第二十八章姜子牙拜相

姬昌见雷震子走后,便独自一人继续前行,又无马匹,步行一日,自己因年纪高迈,步履艰难。直到傍晚才看见一家客栈,文王投店歇宿后,第二日起程时,这才发现自己行囊俱无,分文不在。

这时店小二却道:“歇房与酒饭钱,为何一文不与?”

姬昌不由尴尬道:“因匆忙到此,权且暂记,等到了西岐着人加利送来,如何?”

店小二听罢,怒道:“此处比别处不同,俺西岐撒不得野,骗不得人,西伯侯千岁以仁义而化万民。行人让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万民安生乐业,湛湛尧天,朗朗舜日。好好拿出账钱,算还明白教你去,若是迟延,送到西岐见上大夫散宜生老爷,那时悔之晚矣。”

姬昌听罢,又不想自泄身份,便道:“我决不失信。”

只见店主人出来问道:“为何事吵嚷?”

店小二把姬昌欠少饭钱说了一遍。店主人见姬昌年虽高迈,精神相貌不凡,上前道:“你往西岐来做什么事?因何盘费也无?我又不相识你,怎么记饭钱,说得明白,方可与你去记。”

姬昌听此,实在无法,便道:“店主人!我非别人,正是西伯侯。因囚里城七年,如今蒙圣恩赦宥归国,幸逢我儿雷震子救我出五关,因此囊内空虚,权记你数日。等我到西岐差官送来,决不相负。”

那店家听得西伯侯,慌忙倒身下拜。口称道:“大王千岁!小民肉眼,有失接驾之罪。复请大王入内,进献饭食,等吃过后,小民亲送大王归国,如何?”

姬昌问到:“你姓甚名谁?”店主人道:“子民姓申名杰,五代世居于此。”

文王大喜,问申杰道:“你可有马借一匹与我骑了好行,等归国后我必当厚谢。”

申杰道:“子民皆小户之家,那有马匹?家下有磨面驴儿,收拾鞍辔,大王暂借此行,小人亲随伏侍。”

姬昌大悦,离了金鸡岭,过了首阳山,一路上晓行夜宿。时借深秋天气,只见金风飒飒,枫林翠色,景物虽是堪观,怎奈寒乌悲风,蛩声惨切。

况且他早是久离故乡,睹此一片景色,心中如何安泰?恨不得一时就到西岐,与母子夫妻相会,以慰愁怀。

却说西歧城中,姬昌母太姜,在宫中思想西伯,忽然风过三阵,竟带吼声。太姜也善算卦,便命侍儿焚香,取金钱演先天卦数,立时算出姬昌已经到了西歧境地。

太姜收了卜卦,顿时大喜,忙传令百官众世子亲往西岐接驾。众文武与各位公子无不欢喜,人人大悦。

却说文王同申杰往西岐来,行了许多路径,依然又见故园。文王不觉心中凄然,想昔日朝歌之时,遭此大难,不意今日回归,已是七载,青山依旧,人面已非。

姬昌正嗟叹间,只见两杆红招展,大炮一声,拥出一队人马。姬昌大喜道:“此乃众文武来迎孤的。”

只见大将军南宫、上大夫散宜生,引了四贤八俊。三十六杰,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祁公、尹公、伏于道旁,次子姬发近前拜伏驴前曰:“父亲困顿异国,时月屡更,为人子不能分忧代患,诚天地间之罪人,望父宽恕。今复观慈颜,不胜欣慰。”

姬昌见了儿子子众文武不觉泪下道:“孤想今日心中不胜凄然,孤巳无家而有家,无国而有国,无臣而有臣,无子而有子。陷身七载,困顿囚里,自甘老死。今幸得见天日,与尔等复能完聚,睹此反觉凄然。”

大夫散宜生齐奏道:“昔成汤亦因于夏台,一旦还国,而有事于天下。今主公归国,更修德政,育养生民,待时而动,安知今日之里,非昔时之夏台乎?”

姬昌听此,心中不由感叹,道:“大夫之言,岂是为孤谋划之言?如此的话,也非是臣下事君的正理。昌有罪当诛,蒙圣恩而不杀,虽七载之困,亦天子浩荡洪恩。今赦孤归国,倍感大德,大王更是进爵加封,赐黄钺白旄,得专征伐,此何等殊恩?为人之臣受此殊荣,当克尽臣节,怎能萌二心?又如何与困夏台之汤王相比?大夫方才忽发此言,岂昌之所望哉?此后慎勿复言也!”

散宜生听得此话,知道文王仁心,当下和群臣皆悦服有加。姬发近前请父王更衣乘辇,姬昌依其言,换了王服乘辇,命申杰随进西岐。一路上欢声拥道,乐奏笙簧,户户焚香,家家结彩。

这天,文王在梦中,忽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望帐中扑来。文王急叫左右,只听外面一声巨响,火光冲宵,文王顿时惊醒,吓了一身冷汗。

次日早朝,文武上台参谒已毕。文王便将梦中之事问大夫散宜生。散宜生据商高宗飞熊入梦而得傅说相告,推断乃兴周之大兆。众官听罢,齐声称贺。

却说那姜子牙自从被纣王封为下大夫之后,一直在朝歌城中留用。却不想妲己为报琵琶精之仇,陷害姜子牙欺君,纣王要拿姜子牙问罪,姜子牙只好逃到西岐,日日只在渭水垂钓,如今已经有三年了。

这渭水畔有一樵子,名叫武吉,时常见到姜子牙,日子久了,倒也混得烂熟。

这天武吉往西岐城中来卖柴,市井道窄,将柴换肩时,一边得柴掉了下来,那扁担跳起,将旁边一个行人打在耳门上,当场打死。正好姬昌出行,便问何故,知道缘由之后,虽然是误伤,也要抵命,随即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木为吏,将武吉禁于此间。

天下诸侯,东、南、北连朝歌俱有禁狱,惟西岐因姬昌先天数,祸福无差,因此人民不敢逃匿,所以画地为狱,民亦不敢逃去。若是走了,文王演先天数,算出拿来,加倍问罪。故曰“画地为狱”。

武吉禁了三日因思念母亲,放声大哭。散宜生便奏告文王,放武吉归家,以办养母之费,棺木衣衾之资,事毕再来抵命。

武吉回来之后,遇到姜子牙,姜子牙便问为何几日不见,武吉将打死人之事说罢,姜子牙道,“此小事耳。”

武吉也是个有福缘得人,马上从这几个字明白了许多,哀哭拜求姜子牙,愿意拜姜子牙为师,救他一救。姜子牙便教了他一个法子,说是可以躲过文王的神算。

过了几月,散宜生便禀告文王,武吉逃走。文王本来已经忘了此事,现在听说了,便起了一卦,算出武吉惧刑,已自投万丈深潭而死。

半年后,姬昌同众文武去郊外踏青,忽然看见一个樵子走过正是武吉,便让人将他抓来问个明白,武吉见到文王,不敢隐瞒,将姜子牙之事道出。

散宜生马上道贺,道是贤人至矣。姬昌派人前去请姜子牙,却说与道友外出了,姬昌只能悻悻而归。

过得几天,姬昌选个吉时,带了满朝文武,再往磻溪而来。来到申公豹居住之地,姬昌让士卒远远驻扎,恐惊动贤士。自己亲自进入茅屋,与姜子牙纵论天下大势,申公豹毫不含糊,说来头头是道,姬昌大喜,便邀请姜子牙出山,姜子牙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回到西歧,文王便封姜子牙为丞相,总揽政务要事。

姜子牙为丞相后,将西岐治理的紧紧有条,百姓安康。与此同时姜子牙还一直在做这,战争的准备。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是死在了朝歌,而且也没有人不希望坐那万万人之上的宝座。因此,姬昌对此也并没有表示什么不满。

第二十九章闻太师十谏纣王

再说那闻仲闻太师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