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本王怒起相议,误跌下楼,非本王有意。不知黄飞虎辄敢率众杀入午门,与本王对敌,幸而未遭毒手。今已拥众反出西门,本王正此沉思,适太师奏捷,乞与本王擒来,以正国法。”

闻太师听了,厉声言道:“此事,据老臣愚见,还是大王有负于臣子。黄飞虎素有忠君爱国之心,今贾氏进宫朝贺,此臣下之礼,岂有无故而死?况摘星楼乃大王所居,与中宫相间,贾氏因何上此楼?其中必有指使引诱之人,故陷大王于不劫。大王不自详察,而有辱此贞洁之妇。黄娘娘见嫂死无辜,必定上楼直谏,大王亦不能容受,溺爱偏向,又将黄娘娘跌下楼,致贾氏忿怒死,黄娘娘遭冤。实君有负臣子,与臣下何干?况语云:‘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黄飞虎以保国赤衷,功在社稷,不能荣子封妻,享久长富贵,反致骨肉无辜惨死,情实伤心。乞大王可赦黄飞虎一概大罪,待臣追赶飞虎回来,社稷可保,国家太平。”

百官在旁齐言:“太师处之甚明,无不钦服。望大王速降赦旨,大事定矣。”

闻太师又道:“此是王上负臣,故当赦宥。若果飞虎有负君之处,只怕老臣一时之见,还有理当说者,即行商议,不可自误国事。”

班中闪一员官,乃下大夫徐荣出见,闻太师道:“大夫有何议论?”荣道:“太师所言,虽是王上负黄飞虎,而黄飞虎也有忤君之罪。”

太师道:“大夫何以见得?”荣道:“君欺臣妻,王上负臣,不顾恩爱,死黄娘娘也,是王上失政。黄飞虎岂得率众杀入午门,声言王上之罪,与王上在午门大战,臣节全无,故武成王也有不是。”

闻太师听说,乃对诸大臣道:“今诸臣朦胧,只谈王上之过,不言飞虎之逆。”乃传令:“吉立、余庆!快发飞檄,得令临潼关、佳梦关三路总兵,不可走了反叛,待老臣赶去拿来,以正大法。”

话说太师驱兵追赶出西门,一路上旗招展,镗鼓齐鸣,喊声大作不表。且说黄家子兄弟,过了孟津,渡了黄河行至渑池县。县中镇守主将张奎。黄飞虎知张奎利害,不敢穿城而走,从城外过了渑池,迳往临潼关来。

家将徐徐行至白莺林,只听得后面喊声大作,滚滚尘起。飞虎回头一看,却是闻太师的旗号,随后赶来,黄飞虎抚鞍叹道:“闻太师兵来,如何抵敌?我等束手待毙而已。”

黄飞虎见三子天祥年方七岁,心中暗暗嗟叹:“此子幼稚无知,你得何罪?也逢此难?”家将来报:“启千岁!左边有一枝人马到来。”飞虎看时,乃青龙关张桂方人马。又报:“佳梦关魔家四将,从右边杀来。”又见正中间临潼关总兵官张凤兵来。黄飞虎见四面人马俱来,思想不能逃脱,长吁一声,气冲霄汉。

却说青峰山紫阳洞清处道德真君,因神仙犯了杀戒。玉虚正讲,待子牙封过神,方上昆仑,因此闲游五岳。一日往临潼关过,被武成王怒气,冲开真人足下祥光,真人拨开云彩,往下一观,原来是武成王有难。贫道不得护救,谁来救济?

真人命黄巾力士:“将我混元遮下,把黄家父子移到仪净山中去,待贫道退了朝歌人马,打发他出关。”黄巾力士领法旨,用混元一罩,将黄家父子尽移往深山去了,踪迹全无。

闻太师大兵赶至中途,前哨报:“青龙关总兵官张桂芳听令。”闻太师传将:“令来。”桂芳行至军前,欠身躬候。

太师问道:“黄飞虎反出朝歌,必由此关隘,你可曾见否?”

桂芳答道:“末将不曾见。”闻太师道:“速回,谨防关隘,不得迟误!”张桂芳得令去讫。又报:“佳梦关魔家四将听令。”温太师命:“令来。”

四将大步至军前口称:“太师!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太师道:“黄飞虎曾往佳梦关来否?”四将答道:“不曾见。”

太师传令:“速回佳梦关守御,协同捉贼。”

四将得回去讫。又报:“临潼关守将张凤听令。”太师传命:“令来。”至骑前行礼,闻太师道:“老将军!叛贼黄飞虎可曾往关上来否?”张凤欠身答道:“不曾见。”

闻太师令:“回兵用心防守。”

张凤得令去讫。闻太师坐在骑上暗思:俱道飞虎既出西门,过孟津,为何不见三处人马撞来,俱言不曾见?这实在是奇怪。也罢,待我将入骑扎住在此,看他往那里去?

且说清虚道德真君在云里,看闻太师驻兵不动。真君道:“若不把闻仲兵退回去,黄飞虎怎么出得五关?”真人随将葫芦盖去了,倒出神砂一捏,望东南上一,洗去先天一气,炉中炼就玄功。

少时间闻太师军政官来报:“启太师!武成王领家将,倒杀往朝歌去了。”

闻太师闻报,传令:“回兵。”慌忙赶杀,连奔渑池。一路上果见前边一伙人簇拥飞走,太师催动三军,赶过了孟津,按下不表。却说真君在云里,命黄巾力士,把混元移到大道,黄家父子见弟,在马上如醉方醒,如梦方觉,个个马上揉眉擦眼。定睛看时,四路人马去得影迹无踪,黄明叹道:“吉人自有天相。”

黄飞虎忙问,“众弟兄!方人马俱不知往那里去了?乘此时速行,过临潼关方好。”众将听令”,速策马前行。来至临潼关见一枝人马扎住团营,阻住去路。

黄飞虎令军辆暂停,正要上前打听,只听得炮声响处,呐喊摇旗,飞虎坐在五色神牛上,只见总兵张凤全装甲胄,八札九吞。

张凤听报黄飞虎领众已至关前,张凤上马,来到军前大呼道:“黄飞虎出来答话!”

武成玉飞神牛至营前欠身道:“叔父!小侄乃是难臣,不能全礼。”

张凤道:“黄飞虎你的父与我一拜之交,你乃纣王之股肱,况是国戚,为何造反?辱没祖宗,今汝父任总帅大权,汝居王位。岂为一妇人而负君德?今日反叛,如鼠投陷阱,无有升腾,即老拙闻知,亦惭愧无地,真是可惜。听我老拙之言,早下坐骑,受缚解朝歌,百官有本,当殿与你分个清浊,辨其罪戾,庶几纣王姑念国戚,将往日功劳。赎今日之罪,保全一家性命。如迷而不悟,悔之晚矣!”

黄飞虎道:“老叔在上,小侄为人,老叔尽知。纣不荒淫酒色,听奸退贤,颠倒朝政,人民思乱久矣!况君欺臣妻,逆礼悖伦,杀妻灭义,我兵平东海,立大功二百余场。定天下,安社,沥披肝?治诸侯,练士卒,神劳形瘁,有所不恤。今天下太平,不念功臣,反行不道,而欲臣下倾心难矣!望老叔开天地之心,发慈悲之德,放小侄出关,投其明主。久后结草衔环,补报不迟,不识尊叔意下何如?”

张凤大怒道:“好逆贼!耙出此污之言?欺我老迈。”手起一刀砍来。

黄飞虎将手中架住:“老叔息怒,我与老叔皆是一样臣子,倘老叔被屈,必定也投他处,总是一般。从来有言:‘君不正,臣投外国。’理之当然。老叔何苦认真,不行方便?”

张凤大喝道:“好反贼焉敢巧舌!”一刀劈来,飞虎大怒,纵骑挺,牛马相交,刀并举。战三十回合,张凤力怯,拨马便走,飞虎逞势赶来,张凤闻脑后铃响,料飞虎赶来。鸟翅环挂下刀,揭开战袍,取百炼,紫绒绳理得停当,发手打来。

张凤回马一打来,黄飞虎见相迎,用宝剑望上一掠,将绳截为两节,收了张凤百炼。张凤败进帅府,黄飞虎也不追赶,命家将将车辆围绕营中,就草茵而坐,与众弟兄商议出关之策。

张凤败进关,坐在殿,自思:“黄飞虎勇冠三军,我老迈安能取胜?倘然走了,我又得罪于王上。”叫:“萧银在那里?”萧银上殿见张凤道:“末将听令。”张凤道:“黄飞虎力敌万夫,又收我百炼,似不可以力敌。你可黄昏时候,传长箭手三千,至二更时分,悄至敌营,听梆子响,一齐发箭,射死反贼,将首级献上朝歌请功,方保无虞。”

萧银出府,乃自忖道:“黄将军昔在都城,我在他麾下,荷蒙提携奖荐,升用将职,未曾以不肖相看。今点临潼副将,我岂敢忘恩?忍令恩主一门反遭横祸,我心安忍?”

萧银随改束,暗出行营,黑地潜行,来至黄飞虎营前问道:“可有人么?”巡营军道:“你是何人?”萧银答道:“我原是老爷门下萧银,特来报机密重情。”巡营军急进营报知,飞虎命:“速令进见。”

萧银下拜道:“末将乃旧门下萧银,蒙老爷点发临潼关。今日张凤密令末将二更时,带领攒箭手,射死老爷满门,将首级献上朝歌请功。末将自思背恩欺心,有伤天道,故此改先来报知。”

黄飞虎听毕大惊道:“多感将军盛德,不然黄门老少死于非命,实系再生之恩,何时能报。为今之计,事属燃眉,将军何以救我?”萧银道:“大王速上马,领车辆杀出临潼关。末将开关等候,事不宜迟,恐机泄有误。”

飞黄虎等急忙上骑,各持兵器,喊声杀来,势如猛虎。时方初更,未及二鼓,士卒皆未有备,萧银开了闩锁,黄家众将一拥杀出关门去了。且说张凤正坐厅上,忽报黄飞虎将兵闯关杀出去了。

张凤厉声叫苦道:“是我用错了人。萧银乃黄飞虎旧将,今日串同黄飞虎,斩关落锁而去,情殊可恨。”

张凤急上马提刀,来赶飞虎,不防萧银乘马隐在关傍,听得马铃响处,料是张凤赶来。不期果然张凤走马出关门,萧银一戟刺张凤于马下。

萧银杀了张凤,走马赶来,大叫:“黄老爷慢行!末将萧银已刺死了张凤,大王前途保重,末将如今将临潼扎板下了,命兵卒将士壅塞,恐有追兵赶来,再去了扎板,可以羁迟时候。及至来时,大王去之已远,此一别又不知何日再睹尊颜?”

黄飞虎称谢道:“今日之恩,不知甚日能报?”彼此各分路而行。

且说黄飞虎离有临潼八十余里,行至潼关。潼关守将陈桐。有探马报到:“黄飞虎同家将至关,札住了行营。”

陈桐笑道:“黄飞虎你指望成汤王位,坐守千年,一般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