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神皇纪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戎族和周人大战百年,最终以戎族攻破周朝都城丰京和镐京,然后九州华夏诸侯联军合力将犬戎打败赶回北方。宗周灭亡,新的周王迁都雒邑,以成周地区为王室直辖属地,建立新的周朝而告终。

然而新的周氏虽然建立起来,可周王室的威望却大不如以前,周天子名义上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实际地位已一落千丈。其直辖统治地日趋狭小,无法号令其他诸侯。当时的社会制度混乱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九州诸侯虽然暂时不敢有异心,但却蠢蠢欲动。

随着姬姓诸侯国率先不听王室号令,并因为各种摩擦问题出现争端而直接发生战争,而当姬姓诸侯击败周王联军,称霸一方后,整个九州乱相再次显现出来。

第737章 洪荒发展(三)

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原本独属于周天子的权利,也逐渐被各路诸侯、卿大夫僭用。

顺天应人的周文王十分明白,大周只会这样衰落下去,尤其是在恶了天庭和巫门之后,他们两方是不会一直让周王朝占据九州这一洪荒气运重地。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周王朝全盛时期,他们便发现了大夏所占有的那方大千世界,虽然因为大禹他们的阻挠,周室无法让大夏世界臣服。

但这件事却给予了文王他们灵感,既然王朝不可持久,那么便将宗室精华力量迁移到一方大千世界中,反正诸千世界在玄门的支持下他们又不是没有占据殖民过。

而现在既然有不好的苗头,他们当然要早做准备。周王室核心力量的迁移被人发现,虽然明面上的王室大王还在,但这已经是虚有其表了。

有鉴于此,各路诸侯便越来越肆无忌惮,开始了自己的征讨吞并之举,就像楚、吴、越等巫道兴盛的国度,更是自立为王,将自己放在了与周王平等的地位上。

旧有的制度崩溃了,战乱开启,乱世出英雄,固有的阶级已经辈打破。不少大贤大能,开始了自己的救国救民之路,各种思想碰撞,文明的火花辈点燃,百家争鸣,大道至简直接抗衡,整个华夏开启了最大的发展和延伸。

大争之世,大道之争,不少仙神为了分享人道气运的爆发,都纷纷掺和进来。

有的如伏羲、神农、轩辕、玄女等人留下道统,等待有缘人继承道统并发扬光大,阴阳家、医家、兵家、黄老。

有的则像老君鲲鹏这样派遣一道分神下凡轮回转世,以分身转世,传播自己的道统和思想,一个下凡仍是李耳老子,另一个则是变成逍遥天地的庄子。

当然更有天生圣贤,如孔子接受大周第一相周公旦的思想,建立儒家一脉,不仅讲学传道,更是建立私学,将学问传播给平民百姓而非只给贵族氏族讲学,收普通弟子三万,亲传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不过儒家思想不适合乱世,许多贤者再最开始接受儒家思想,结合自己领悟的大道,从而诞生了与儒家有间隙的法家、农家,甚至于之截然相反的墨家!

诸子百家,除却道家黄老、老庄、杨朱三脉、还有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名家、杂家、农家、小说、纵横、兵家、医家等十一家影响深远,而儒道法三家思想更是贯穿整个华夏文明。

………………

………………

“老师。”

“师祖。”

见着数万弟子、再传门人、数代之后的最有才能的孟轲和荀况都跪坐在自己面前,孔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周游列国,重新回到鲁国的孔子一直在曲阜潜修,世人一直流传其道化陨落,不过如今儒家门人齐聚鲁国,方才明白这位儒家之祖一直在人世。

嫡传弟子颜渊带头问道:“不知老师今日将我等都召来曲阜有何事要吩咐。”

诸位弟子皆正襟危坐,聆听孔子的开口。离孔子闭关已经有几千年了,不少再传弟子,徒子徒孙都第一次见到这位祖师爷的真面目。

“起来吧。”孔子淡淡道,“为师如今功德圆满,当立下儒教,以教化世人。”

儒教不是儒家,几位弟子都明白孔子的意思。虽然如今的儒家是现今天下几大显学,甚至隐隐成为九州第一大学派,但他们儒家也不能称呼为教。

如今洪荒能够称为教的,唯有玄门道教和西方佛教,虽然道教在九州明面上不显,佛教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可他们这些修为有成,褪去凡胎的儒家修士都明白,道教和佛教在三界恐怖的影响力。

而现在之所以两教不显,道教甚至只有老聃的五千道德经流传在世间,其原因火云洞中诸位圣皇压制着,不让他们两教影响人族的发展,想要让百家思想在洪荒发扬光大。

儒家虽然弟子门人数万,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普通门人更是过亿,可他们和这两教相比远远不足。这数万门人中,真正成仙了道的才百余位,而证得与天地同寿的金仙道果不到十位。

“书来。”

春秋书简飘然飞到孔子手中。这一卷春秋是其亲自刻上,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彰显着他的道果理念,用洪荒修士的说法,这件书简便是他的证道法宝了。

“刀来。”

一柄具有莲花图文的青色刻刀出同样现在他的手中,虽然是刻刀,但其造型更像是一柄小剑,抚摸着这柄刻刀,孔子面露思索和不舍之色。

“刀不详,不如化为笔。”孔子坚定道,好似下定了某种决心。

“道友真要如此吗?”

刻刀还未变化,曲阜上空飘来一道叹息声。

话音一落,一位须发皆白,身穿兽皮,眼中迸放出智慧火花的贤人出现在儒家诸人面前。

“见过仓颉道友。”孔子半倾着身子道。

“见过仓颉圣人!”儒家众人齐道。

经过这么多年的修行,仓颉已经证得大罗果位,在洪荒已有了一席之地,不过这圣人他还当不得。

“吾可不是圣人。”仓颉微笑地回应道。

“仓颉前辈创造我人族文字,为我人族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自然当得了我人族的圣人之礼。”孟子笑着说道。

仓颉摇头并没有回应,然后又继续问向孔子:“道友真当要如此吗?”

孔丘手中那一柄刻刀的来历仓颉非常清楚,其前身是一圣人道器,蕴含混元道果,对于任何非圣者来说都是一件可以让自己豁出性命都要得到的法宝。可现在孔子他却要将这件法宝里面的道果转化,把刀剑化成毛笔,这不是要让其最大的价值报废吗?

孔子微微一笑,回应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已随风而逝,吾今为儒门孔丘!”

“我明白了。”仓颉悠然叹息道,“人族仓颉拜见人族圣人孔子!”

第738章 通天和孔子

“通天终于被天道盘古引道到这个位置上了。”

看着九州东部东海之滨文气冲天,天道之音不断吟唱,好似迎接一位圣贤诞生,伏昊不由得叹息道。

“你不是早就有所猜测了吗?”女娲瘪瘪嘴反问道。

“是啊。”伏昊淡淡道。

其实在通天转世之后伏昊便已经有些明悟了,当仓颉这个在百家争鸣开启便一直于九州记录人道文明辉煌时,他就发现了孔丘手中的那柄本是青萍剑的刻刀。

在地球前世,不少人认为儒门的开创者是孔宣。这绝对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孔宣有什么思想可以和老子接引他们相比?一个被准提当成坐骑用的孔雀明王又有什么资格和圣人并肩呢?

要知道儒教和道教佛教相提并论,三教处于同一个地位,其背后如果没有圣人撑腰,在三界之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其实封神原著中就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提示,若是有人细心探究,还是可以得出一点结论的。

“翠竹黄须白荀芽,儒冠道履白莲花;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总一家。”这是赵公明对战燃灯时说的一句打油诗,红花、白莲藕、青荷叶并立,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儒冠、道履、白莲花这明显代表儒道佛三家的东西。

然而当时只有截、阐、西方三教,也就是说这三教其实便对应着儒、道、佛三家。

“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来是一家。”这一句是广成子向接引道人讨要青莲宝色旗时准提所说的话,金丹、舍利、仁义,金丹代表道,舍利代表佛,而又是那家一直将仁义放在嘴边呢?

孔丘和通天的关系绝对不一般,因为他们两人实在是两人太像了,都信奉有教无类,都喜欢大肆收徒。有区别的是截教对妖族兽类各种精怪也有教无类,而儒教只对人族有教无类。

所以按照伏昊猜测,再上一个宇宙孔丘其实是通天的化身分身,就像老子是老君的分身一样,他们两人都分出一缕神魂降世教化人族。

不过因为通天在封神之战后被鸿钧带到了紫霄宫,鲜少出现在洪荒之中,同时老子他们三人在鸿钧的撮合下变成三清,将玄门统一,通天被上以灵宝天尊的尊号。

所以除却那几个圣人,剩下的仙神没有多少人会将通天和孔子联系在一起,不过因为教义的原因儒门是截教还再世的人所建立的这倒是没有疑问。

毕竟截教还剩下三百多位散仙渡过大劫,而四大弟子之一的无当圣母也在安然在世。但不管是哪位截教余孽,都不可能是孔宣。

原因很简单,孔宣已经被准提道人擒住,虽然名义上是佛母孔雀大明王,但实际上只是准提的坐骑。就这一层身份,他所建立都教派就不可能何圣人门派比肩,不然就是对圣人的侮辱。

而这一世,孔子直接成了通天的转世之身,而之前仓颉的诘问,其实便是让通天进行选择。而通天也没有什么犹豫,将自己前世的证道之宝青萍剑化成了书写文章的春秋笔。

这就代表他和前世完全隔离,孔丘从此以后只是儒门孔子,再也不是截教通天!

“不过这和你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啊,你不是说通天会以混元圣人和天道圣人的双重身份回来吗?怎么现在只是成为了天道圣人。”女娲眯着眼戏谑道。

伏昊无一丝尴尬之情,笑着回应道:“我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