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 作者:雾锁寒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公答:“庆使将帅和宰相分别举用,各以所需要的官职来选拔,按官职来察看被推举人的德才是否相称。衡量才能的高低,考核能力的大小时,要使其德才条件与官位高低相称,这样,就算掌握了选拔贤才的方法了。”
  问:有家医院从开张到现在都不收病人,怎么回事?
  答:兽医院。
  鸟云泽兵
  武王问太公:“如果率兵深入诸侯国境内,与敌隔河对峙,敌人资材充足,兵力众多,我军资材短缺,兵力单薄,我想渡河进攻,却无力前进,我想拖延时日,却因粮少而不能持久。而且我军驻扎在荒芜贫脊的地方,附近没有城邑也没有草木,军队无处砍伐柴草,也无处放牧牛马,对此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军队没有战备器材,牛马没有饲料,士兵没有粮食,遇到这种情况,应选择适当时机设法欺诈敌人,迅速向别的地方转移,并在部队后尾设置伏兵,以对付追击的敌人。”
  武王问:“如果敌人不受我们的欺诈,我军士卒迷惑,这时敌人开到我军前后,我军溃逃,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这时需求退路的方法,须以金银货财暴露在敌军面前,使其产生掠夺之心,尤其要重赂间谍或敌人的使臣,以便了解敌人详情。设计这种方法必须十分精密细致,因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计。”
  武王问:“敌人已知我设有伏兵,大军不肯渡河,只派一支小分队渡河攻我,我军极为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处置?”
  太公答:“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应该布为‘冲阵’,屯驻在便于作战的地方,待敌全部渡河后,发动伏兵,猛烈袭击其侧后,强弩则从两旁射击其两翼。把我战车、骑兵布为‘鸟云之阵’戒备前后,命全军猛烈进攻。敌人见我军攻击其已渡河的小部队,敌人主力也必渡河来攻。这时我宁可出动伏兵猛烈攻击其侧后,用战车、骑兵攻其两翼。
  敌人虽多,也必溃败无疑。凡用兵打仗的基本要领是,面临战斗时,首先必须根据地形,考虑采用‘冲阵’,并屯驻在便于作战的地方。然后再令战车和骑兵布成‘鸟云之阵,,这就是所谓用’奇‘。所谓’鸟云‘,就是鸟散云合那样变化无穷的意思。“武王说:”好啊!“
  选将
  武王问太公:“帝王兴兵,想选拔有见识和才能的人为将,要知道他的才能高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士的外貌和他内心不相符合的情况有以下十五种:有外貌似善良而内心其实不善的,有貌似温厚而反是盗窃的,有外貌恭敬而内心其实傲慢的,有外表洁身谨慎而内心其实并不恭敬的,有外貌精明而内心无见识的,有外貌清明而内心实无诚信的,有外表多计谋而内心实无决断的,有外表很果敢而实际无所作为的;有表面很老实而内心不守信用的,有表面摇摆不定反而忠实可靠的,有言行过激而做事确有成效的,有貌似勇毅而实为怯懦无能的,有表面很严肃而实际平易近人,有外貌严厉而内心温和厚道的,有外表虚弱、貌不惊人,但受命出使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没有完不成任务的。那些外貌不扬,而内在品质好的人,往往为天下人所看不起,却独为圣贤所器重,一般人不知道他们内在的才华;没有高明的见识,是不能看清这些人的实情的。这就是士的外貌和内心不相一致的情况。”
  武王问:“那么如何能察知他们的真实情况呢?”
  太公答:“要察知人的贤与不贤,可用以下八项验证:第一,直接向他提出问题,观察他言是否清楚;第二,追根寻底,详细盘问,观察他机敏和应变的能力;第三,用间谍加以考验,观察他忠诚的程度;第四,明知故问,看他有无隐瞒,借以考查他的品德;第五,让他管理财物,看他是否廉洁;第六,用女色试他,看他的操守如何;第七,把危难的情况告诉他,看他是否勇敢;第八,用美酒醉他,看他的神情举止。以上八项验证完备,那么士的贤与不贤就区分出来了。”
  阴符
  武王问太公:“如果率兵深入诸侯国境内,突然与敌军相遇,情况的发展对我军也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我想通过捷径与地方取得联系,从国内策应外地,以便对我军进行援助,应当怎么办才好?”
  太公答:“主帅和将领有隐秘的兵符,共分八等;有战胜敌人大获全胜的兵符,长一尺;有突破敌军俘获敌将的兵符,长九寸;有降伏敌城垣夺取敌城市的兵符,长八寸;有报知敌人远逃的兵符,长七寸;有警告军民必须坚守的兵符,长六寸,有请领粮食、增加兵力的兵符,长五寸;有军队失败、将领伤亡的兵符:长四寸;有战斗不利、士卒伤亡的兵符,长三寸。
  凡是奉命传递隐秘的兵符的人,如有延误时限、泄露机密的,传播的人和听传播的人,都一律处死。这八种兵符,是君主与将帅之间严格保守秘密,暗中传送消息,不使泄露于他人,而用于中途和出征将帅相互通情况的最好方法。敌人就是圣人般的聪明,也不能识破。“武王说:”很好!“
  发启
  文王在鄷(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召见太公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随意杀害无罪的人,请你帮助我拯救天下人民,你看怎么办呢?”
  太公答:“大王要用修德来对待贤士,用赐恩泽给百姓来观察‘天道’与人事的向背。如果‘天道’未降殃,不可先倡导伐暴的议论;人间无灾变,不可先作兴师的谋略。必定要先见到天殃人灾,才可以进一步筹谋;既要看到他公开的言行,还要看到他秘密的活动,才能知道他的想法;既要看到他表面的行动,又要看到他内在的计划,才能了解他的意图;既要看到他疏远什么人,也要看到他亲近什么人,才能掌握他情感的指向。”
  “行吊民伐罪之道,道就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遵循治理天下的常理行动,就可以取得天下;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制度就能获得成功;同强敌全国争夺,再强大的敌人也能被战胜。”
  “战争在于运用智慧以制胜敌人,所以高明的作战要艺术是兵不刃血,全军完整无损,以不斗而全胜。这种智慧,大概与鬼神相通,精妙极了,深奥极了!”
  “一般人都有同情仁爱的心。你若能爱护敌人如同自己家人一样,有病加以救治,有困难助他克服,有厌恶之处助他驱除,并助他获取喜爱的东西,这样自然就可以无士兵而胜利,无冲击敌城战车而攻克,无沟堑而守御了。”
  “有大智的人不夸耀他的智慧,有深谋的人不暴露他的谋略,有大勇的人不只凭血气之勇,图大利的人不只顾自己利益。为天下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使天下人遭殃的,天下人就反对他。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想取得天下的人,就像猎取野兽一样,天下人都有分享猎物的心。也好像同船渡河一样,渡过了,大家就达到了共同的目的,失败了,大家都受害。这样做,天下人都只有欢迎他的理由,而没有反对他的理由了。”
  “不夺取民众利益的,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不夺取他国利益的,就能得到他国的支持;不夺取天下利益的,就能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不剥削人民,人民就得到利益;不掠夺他国,他国就不受损害;不夺取天下,天下就得到太平。所以君主取得人民拥护的道理,是在于使人看不见。也听不到他做的不好的事,军事上取胜的奇巧,是在于不使敌人知道军事机密,这就是为政、为军的奥妙所在。“”鸷鸟袭击猎物前,必先低飞而收拢其双翼;猛兽拼博前,必先俯首伏地而垂下两耳;圣贤将要有所行动前,也要先显出愚拙的形色。“”现在的商朝,百姓疑虑重重,社会混乱不堪,而商纣王仍然荒淫无度,这是亡国的征兆。我看到他的田地里,野草盖过了禾苗;我看到他的大臣,荒诞邪恶的压倒了公平正直的;我看到他的官吏,都是暴虐残酷,违法乱刑,他们上下还执迷不悟,这已是到了亡国的时候了。“”圣明就像太阳的光辉,照得天下万物盎然;伸张正义,使天下都得到利益;正义之师一经出动,天下都前来降服。圣人的恩德就表现在这里!
  如果圣贤真能有如此作为,他自己一定会感到这是很大的乐事。“
  文启
  文王问太公:“圣贤治理天下应该遵循什么呢?”
  太公答:“不要过于忧虑,也不要太节制,万物自然会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不须太节制,不须太忧虑,万物自然会生长繁荣。政令的实施,要使人们不知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要使人们不知它的更易。这就叫无为而治。圣人这样奉行,万物自然会随之潜移默化。这样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这种人容易自如的治国之道,君主必须反复探索;既然已探索到了。那就不可不藏在心中;既然已藏在心中,那就不可不在政治上去实行;既然已实行了,也就无需明告于天下。天地不需宣告自己的规律,万物自会按它的规律生长;圣人也不需宣告无为而治的思想,而自会显示出它辉煌的成就。”
  “古时的圣贤认为,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就组成为家,许多家聚集在一起就组成为国,许多国聚集在一起就组成为天下,还分封贤人为万国诸侯。
  这就是治理国家的纪纲,也是统驭天下的要道。对各诸侯国,要宣扬圣贤的政教,顺应它原来的风俗习惯,通过教化使邪恶的人转变为正直的人,改变各种怪异的现象。各诸侯国习俗虽然不同,但各国都有使民众安居乐业的环境,人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尊敬在位的人,这就叫做天下平定。总之,古时圣人治理天下,务求他的百姓安定;贤人治国,务求民风的正直;愚人不能正己和正人,因而与别人相争;在上位的人,苦于所从的事就制定繁多的刑罚,刑罚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