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若是他证道混元,完全可以强行开辟世界,将门下一一提拔为太乙道果。

玉京曾经透露过,依照他的修为开辟天级世界太简单了。只要将人投入世界作为界王。就可以赐人不朽。

只是玉京性子平和,加上他身边人都是长生不老之流,故而根本没有施展混元权能。

但姜元辰需要啊,所以让身边无心证道者沉眠,将他们的生命彻底冻结。而其他人则以长生不老之体继续修行。当然,仍有一些人选择转世重修,姜元辰昔日不少同门就是如此。

君山福地,这是太虚道宗在太含枢洲的道场,也是目前灵虚道人修行之所。

这无数年来坐镇君山。灵虚也不得不感叹太虚道宗的气运昌隆。出了太乙仙君的门派很多。上古留存的不少门派因为在新天地收徒,最终培养出来太乙仙君恩惠整个门派。这种例子虽然不多,但也不少,琼天门作为新生仙君们的一大势力,也是风头不逊色太虚道宗的门派。

但是,放眼三界十方,出了大罗的门派只有太虚道宗一个。

因为其他大罗仙神出生太早,他们的时代根本没有门派道统的说法。玉恒是玉京传法。地祖是自修大道,天钧那时候是人族远祖传法。只有姜元辰从小在门派中长大。

太虚道宗很强,除却姜元辰这位大罗仙真外还有数位太乙仙君。木青漪、纪纯熙、姜天维,这都是记录在宗门金册上面的存在。不算在门派传承中的还有元清以及玄辰等。

最初,太虚道宗的道统根基是纯阳、造化以及玄清三脉。但很不幸的是,三脉道统中没有一位太乙仙君出世。目前日星上的那位虽暗里照拂一二,但不被道宗承认。

至于其他太乙仙君。一个个都有自己所行大道,在太虚道宗外面开辟分支。

按照灵虚的说法:“只要认可太虚道宗的理念,天人合一,本心不失。那么修行何道并无区别。”大家作为太虚道宗的门人,最重要的是自己对天地。对众生的理念相近。

因此,姜元辰开太虚昆仑一脉。木青漪传太阴修行法门,招收女修立下太虚广寒道宫于太阴星。纪纯熙演乾元八卦一脉,号太虚乾元金阙,在君山之侧。姜天维以星辰立法,称太虚明微紫府于太始灵州。

而君山以阴阳五行轮转造化,即便是灵虚也隐隐在此走出另一脉天地,隐有阴阳道域的趋势。

所以,太虚道宗的祖庭还在九州,目前的九华重光洞天。由转世归来的宁真人照看。

但是,灵虚老爷子辈分最大,加上重光洞天仙人太多,并非太虚一脉。故而目前的中心在君山。

当元会劫宣布后,纪纯熙等人纷纷降临君山,诸位高层坐在一起。

木青漪扫了一圈,暗中一叹:“都是熟人啊。”也对,目前太虚道宗传承何止百代?他们这些老人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开派祖师一般的存在。

太虚道宗崇尚七祖师之说,除却天阳称“上祖”紫阳称“元祖”外,灵虚被称呼为“三祖”,仅次于前面两位,排在太虚道宗第三位。接着,尊称为祖师的只有七代的宁真人以及九代的姜元辰,按照辈分称为“七祖”“九祖”。对于六祖静元真人备有争议。毕竟如今真人道行在太虚道宗中都仅仅是刚刚入道,若非鉴于静元昔年在太虚道宗初开的那段时间的确有莫大贡献,早就被诸人扔在金册里面,和其他那些人一同遗忘了。

上祖、元祖、三祖、七祖、九祖加上木青漪这位月祖和纪纯熙这位十祖,是太虚道宗最推崇的七位祖师。

上祖乃开创太虚法门之人。

元祖于灵州开道,建立宗门。

三祖在最初千年守护宗门不破。

七祖在位期间培养了姜元辰和木青漪等后来一系列仙人。

而九祖姜元辰,正是一次转折。是太虚道宗重新登临道门魁首,甚至占据九州正统,最后成为新世界顶级门派的最大功臣。

而木青漪,则是女修们最推崇的祖师。她继承兰芷婆婆等一众女修的遗志,开创女修修行法门,并且将符法留在太虚道宗。和姜元辰的丹道、太虚道宗自己的器道并称三艺。至于阵法,虽然有不少人传承,但仍然不能和三道技艺比肩。

十祖纪纯熙,是后来太虚道宗的正统一脉。后来历代掌门都是纪纯熙的徒弟徒孙,目前不少人在乾元福地修行。

此外,还有寿翁周元、星帝姜天维等人,在门中亦有推崇,但不列祖师之中。

这次,太虚道宗应对元会劫数,除却九祖姜元辰尚未到来,其他人统统降临。包括周元、姜天维以及仙庭效力的李文等人。

灵虚坐在首位,看了看,对纪纯熙道:“你师尊还没来?”

“应该快了,这次太虚道宗盛会,他不可能不来。”忽然,纪纯熙神色一动,笑道:“已经到了。”

只见门外云光舒卷,道气冲天,整个君山自发喷吐虹光迎接这位大罗仙真。

第七十四章水母孕子

姜元辰坐在灵虚边上,望着座下这些仙人。除却灵虚和宁真人是他的长辈外,其他人都是他的同门或者徒子徒孙。

很多转世的长辈不是擦肩错过,就是再度转世。

在仙尊这漫长的人生中,不证太乙,不得永恒,终究只是匆匆过客。在记忆中留下美好的一笔,已经是极限。

如今,说起紫阳的话,那些老牌仙君们还能记得曾经那一场照亮虚空的葬礼。

“师尊,这次元会劫数是您和玉恒师伯定下,不知此中有什么玄虚?”纪纯熙等姜元辰坐稳,率先发问。

“天机不可泄露。为师若开口,命河立刻变化,天钧等人必有所觉。”姜元辰谨慎道:“能说的只有两点,为师自修行以来一路向北;我太虚道宗不可贪多。”

“一路向北?不可贪多?”纪纯熙等人盘算,似有所悟。这是让他们争夺那道玄色光团?

灵虚暗中看到姜元辰似有意,似无意瞥了李文一眼。李文作为真武大帝转世两次,在太虚道宗的帮助下坐稳帝位,这是太虚道宗在仙庭最大的话语权之一。相比之下,姜天维只在意太虚道宗中的星辰一脉,对其他法门修士明显不怎么打理。

只是灵虚仙人在,太虚道宗不会分崩离析。

“李文?”灵虚明白过来,或许这次太虚道宗的劫数要李文来主导?

“我道宗历劫二十余万年,门下仙人近千,但要知道,天地广大,我太虚道宗不可能将所有英才一网打尽,需精益求精才是。”姜元辰对灵虚说:“老爷子是我道宗最老之人。可记得昔年太虚道宗的规矩?”

“则一瓢而取之。旁者便是修行再高远,我等只管自身门人。”这些年太虚道宗早就不是两百年一代弟子,已经改成精英模式。每年在外招收弟子三人作为外门弟子,而其他名额都是太虚道宗支脉挑人。

外门弟子的考察,从金丹开始一直到真人仍然算入外门,只有真正的仙人才是内门弟子。传承道统的嫡传。所以,对静元真人这位曾经的真人,很多人根本看不上眼,毕竟很多人的道行已经超越这位前人。也只有灵虚这位天仙八重的上仙还有几位太乙仙君才值得他们敬重。

成仙才算嫡传,太乙才算出师,按照目前太虚道宗的规矩,连灵虚和宁真人都还没真正走到头呢!

姜元辰留在道宗数日,和同门讲解太乙大罗之道,才回返虚空星海。路上。一道法旨传到仙庭,敕命清虚等人携仙庭三清四圣等人前去归墟镇压忽帝。

东天三清,北极四圣,这是仙庭的核心力量。一口气抽调干净,整个仙庭力量大减。

忽帝坐镇归墟,这些年也并非毫无所得。借助归墟之力拟造一大群魔怪,和仙庭在归墟边界厮杀。不时,有魔怪尸首顺着天河流入天界。然后坠落人间分解为元气。

“这倒不失为一个增进灵气的法子。”在清虚大帝率众除魔时,玉恒邀请地祖和天钧前来星海旁观。

四位大罗仙真站在一处。姜元辰笑道:“诸位,那倏帝我等动不得,可忽帝却没有那么多功德。如今杀劫将起,不若我们四人联手将忽帝镇压?”

天钧和地祖对视一眼,在前来星海的时候二人就已经将事情吩咐下去,暗中和忽帝亦有勾连。

四位大罗仙神有意借此落了姜元辰二人颜面。地祖沉吟道:“忽帝虽说功德不多,但杀死一位大罗仙神难度太大,唯有早做准备才是。如今我等仓促行事,恐难以见效。不如让清虚在这一劫先杀伐一番,打消其警惕心。等下一劫时我们再联手对付忽帝。”

这时候杀了忽帝,等清虚证道后,他们一方有四个人,而他们就算拉拢倏帝也未必能胜,日后也只能永远在旁边坐板凳,看姜元辰等人执掌乾坤了。

姜元辰和玉恒对视,姜元辰递过去一个眼神:怎么样,跟我预料一般吧?

玉恒暗叹:果然和师弟猜测一样,他们俩真不顾脸面和忽帝联手,既然如此我等也不用再顾忌什么,就按照师弟那个打算来吧。

“既然两位认为暂缓为妙,那不妨来我星海看看。在下一元会,应该开始星海迁移的计划了。”姜元辰领着二仙观看情况。

这星海经过一元会的演化,多出数十万颗星辰,皆是混沌元气所化。

无远弗届,推动整个宇宙的扩张。

地祖和天钧观览时心中暗惊,这些星辰中有不少已经开始孕育生命,植被、动物一应俱全。

“不是元清的手笔,是玄皓自己的造物。”天钧略略感应,推算这些造物的演化史。姜元辰的造物不擅长造命,他擅长灵性的塑造,涉及灵魂方面的点化塑灵。

他的造物没有太多复杂结果,仅仅是以灵性点化,从最初的微介一点点慢慢生衍,让它们在星球中自行进化。

“据老道观测,如今生命星球不下数万,若是诸仙迁移至此,即便是一仙一星,也足以减少大地上的纷争。确是恩惠我仙道的善举。”地祖这句话真心实意,作为大地之祖,他对大地上的纷争也逐渐忧虑起来。如今姜元辰开拓疆土,无疑减少大地上的杀伐争斗。

修行不计年,在四人观摩星海推演仙道未来的时候,时间飞快流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