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鹭飒,也难怪鬼脸都有些怪话,觉得杨鹭飒和鬼脸都相冲。

幸好骁骑营刚好在附近,避免了鹰扬军造成更大的伤亡。但是,宣武军拿下丞县,毫无问极大的提高了宣武军的士气,也使得本来平稳的徐州战局,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变化。受到南下丞县的刺激,朱温仿佛看到了翻盘的希望,亲自带领接近十万的宣武军过丞县南下,直扑徐州。原本平静的徐州,再次成了战争的漩涡中心。

刘鼎看着情报,忽然问道:“这个丁会,是什么人?”

李怡禾翻出他的资料,简略的说道:“他也是当初起义军的人,一直都在朱温的麾

当初孙儒进攻洛阳的时候,张全义向朱温求救,:这个丁会前来救援的。

但是后来知道为什么,丁会突然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最近才重新出现在宣武军里面。”

刘鼎自言自语的说道:“朱温麾下人才不少嘛!”

李怡禾说道:“小杨帅还是有些轻敌了。”

朱有泪说道:“就是,飞营一直都在徐州,窝着不动只等着反攻,坐视丞县不管个策略,显然是好高骛远的。现在丞县陷落反攻的策划,根本无从谈起。”

刘鼎看了两人眼,沉静的说道:“不但他轻敌和我,都有些轻敌了。”

李怡禾晦涩的说道:“是的。”

朱有泪迟片刻后低骂道:“这个朱温,妈的!”

确实由于北方的战事持续,战线一在沛县、丞县附近拉锯,鹰扬军高层,一直都认为杨鹭飒掌握着沛县和丞县,手中又有飞营这么强大的预备队,应该是不会出事的。因此,高层一直都将徐州战事,全盘托付给杨鹭飒,本身极少过问。

可以肯定,丁会之所以能够入城内,和鬼雨都的麻痹大意,肯定是有联系的。毕竟,战局僵持了好几个月,宣武军始终没有进展,鹰扬军这边,也不可避免要有些松懈。即使不是松懈,也有可能是累坏了。鬼脸都在丞县坚持了五个月,可能的确很累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鹭飒有派出部队实行轮防,显然是有责任的。但是如果认真追究起来,则是鹰扬军高层的责任,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让杨鹭飒实行这种轮防。丞县是丢掉了,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要从鹰扬军自己本身寻找。

现在,检讨是有必要的,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李怡禾试探着说道:“千牛军北调?”

刘鼎摇摇头,缓缓的说道:“不调千牛军,调武宁军。”

顺便将准备让武宁军单独成军的事情说了。

李怡禾说道:“既然如此,就命令刘知俊从千牛军中,调换两千四百人的装备,迅速北上。至于千牛军的装备空缺,南下镇海地区的时候补上就是了。江南地区的武器装备,充足得很。”

刘鼎点头说道:“甚好。”

朱有泪说道:“那……杨鹭飒那边,要不要训斥两句?”

刘鼎摇头说道:“这事他也是不想的,恐怕这时候也憋得慌,正在自我检讨呢!我们再训斥,只怕会适得其反。嗯,还是以安慰为主,告诉他武宁军已经北上,归属他指挥就是了。同时,勉励他一下,徐州战局只是出现一些挫折而已,要有信心,打败宣武军是个漫长的过程,想要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他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李怡禾说道:“那……攻击苏州……”

刘鼎说道:“如期进行。”

李怡禾说道:“是!”

刘鼎说道:“看你们担心的样子,徐州的战局,只是有些挫折而已,咱们还没有输,怕什么?”

顿了顿,刘鼎自信的说道:“咱们毕竟是有优势的,我们掌控的人口、资源、财力、物力,都要比宣武军多得多。朱温想要攻下徐州,恐怕不容易。咱们只要不再骄傲,不再麻痹大意,朱温就没有得手的机会!”

李怡禾和朱有泪想想也是。

杨鹭飒的手中,毕竟还有一个尚未动员的飞营,即使宣武军来到徐州,同样会受到鹰扬军的迎头痛击。鹰扬军虽然丢失了丞县,但是也同时缩短了战线,兵力更加集中。宣武军想要拿下徐州,的确没有那么容易。随着战役的发展,宣武军的伤亡,会越来越大,伤亡到一定的程度,朱温就必须撤退了。

刘鼎若有所思的说道:“看来我们对宣武军的人才,认识得还不够全面啊!”

朱有泪说道:“这个丁会,有关的资料很少。”

李怡禾说道:“倒是让我想起钱的使者,那也是个人才,我们对他的了解,同样不多。”

刘鼎好奇的说道:“钱的使者,叫什么名字?”

李怡禾说道:“罗隐。”

刘鼎说道:“如何看出是个人才?”

朱有泪说道:“大人没有听过他的诗么?”

刘鼎摇摇头。

朱有泪便详细解说起来。

原来,这罗隐,是个实实在在的怪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个标准的愤青。他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罗隐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已经55岁的他,归乡依吴越王钱,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这些官职都是七八品的小官,当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然而,此人的确口才了得,无论是关任杰还是史光璧,都不得不对其表示尊重。

罗隐的诗句,大多简短而通俗易懂,寓意却非常深刻,如诗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家财不为子孙谋”“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无情也动人”等,都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中最出名的诗句,乃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蜂》一诗。

刘鼎有些惊讶的说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诗是他写的?”

朱有泪说道:“正是。”

刘鼎又说道:“他还不走?”

朱有泪说道:“可能钱还安排他另有要事,只是时机未到,所以没有向我们透露。他就住在城南的一个大户人家那里,我们随时都可以找到他。”

刘鼎点点头。

钱虽然派出号称江浙第一神将的顾全武进攻越州,但是,在董昌做好全面准备的情况下,钱未必能够实现自己的速战速决计划。万一战斗失利,这位叫做罗隐的使者,才有可能透露钱的真实想法。

不知不觉间,刘鼎想到五月十五要进行的考试,不知道这样的考试方式,能不能淘到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好像李神福、王景仁、刘知俊等将才,都被埋没在军队里面,而多少像罗隐这样的人才,又会被埋没在众生里面呢?

未来,任重而道远!

正文第534章铁马金戈(2)

龙纪元年的五月。扬军周边地。都是战火连连。

徐州的战局。由于丞县的突然失守。顿时显的扑朔迷离。宣武军大军南下。鹰扬军严阵以。南下的气势汹汹。固守的众志成城。一时间。即使是最高超的战略家。现在也未能推断出最终到底谁是赢家。

受到极大刺激的朱。提十万大军。扑向徐州。表面上看起来是气势汹汹。但是在明眼人看来。更像是孤注一掷。而走险。宣武军几乎搜刮了山东地区的壮丁。入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里面来。导致自己的后院出现了眼中的骚乱。登州刺史方平。就死于镇压民众暴乱当中。

仅仅是为了拿下丞县。宣武军就损失了数万人。宣武军。又有多少个数万人可以损失?谁都知道。这种现象是不能持久的。一旦他们遭遇溃败。以后的局势。将会非常的危险。因此。在进攻徐州的问题上。敬翔和朱温。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也两人合作多年。出现的最严重分歧。

敬翔主张。宣武军应该坚守现在战线。不要继续进攻徐州。他觉。凭借宣武军拿下丞县的声势。鹰扬军暂时是不会发起反击的。有利于宣武军稳定战线稳固自己的后方。对于宣武军说。徐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如果为了夺取这个目标。将自己的后院置之不理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灭顶灾。

敬翔认为。鹰扬军在丢了丞县以后一定会非常小心谨慎的宣武军再想偷入城内。恐怕是不可能了。而|徐州毕竟不是丞县城墙要高大坚固的多。宣武军虽然有十余人。可是要真的围攻徐州还是力有不逮。况且。鹰扬军已经拿下了淮南。在必要的时候。肯定会增兵徐州的。只在…多少的问题而已。鹰扬军有足够的兵力。足够的资源。和宣武军打消耗战

但是朱温却觉。拿下丞县以后如果不趁热打铁。继续向徐州发起进攻。实在是太浪费机会了。既然丞县都可以拿|。徐州为什么不可以拿下?成功的攻克丞县。让朱温似乎看到了翻盘的希望。要他在丞县就地停止进攻。他是怎么也接受不了的。无论如何。他都要到徐州城下去尝试一下。至于自己的后院。等拿下了徐州后。再将大军回调没有什么动乱是不能扑灭的。

谢瞳是进退两难。他觉朱温敬翔的主张。都各自的理由。宣武军现在的确是箭在弦上。不的不发。敬翔的稳守策略。固然稳妥。可是却等于再次绑起手来。承受鹰扬军的进攻。宣武军这次已经主动放弃进攻。只怕日后就没有进攻的机会了。而朱温的主张。的确要冒很大的风险。徐州不是丞县宣武军想要拿下州。恐怕不容易。一旦战事拖久了。后方肯定会出大乱子的。

宣武军最大的问题。还是员的伤亡。这样的消耗战。宣武军是承受不起的。因为抓壮丁的问题。宣武的后方非常不稳定。登州爆发的民乱。导致刺史方平死难。尽管后来宣武军还是平息了暴乱。将相关的人员全部斩首示众。登州沿岸的码头上。挂满了血淋淋的人头。

然而。谁都知。这场暴乱里面。有鹰扬军的推手。鹰扬军海军不断从海上输送人员到登州莱州等地。挑动当地人反对宣武军抓壮丁的暴行。鹰扬军给当地的民众提供武器装备甚至是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