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刘鼎在舒州杀了五十万人。因此是名副其实的修罗王,他的杀气已经覆盖了整个舒州,没有人能够化解。

听到这些谣言以后,颜觉郦火冒三丈,整个舒州全部人口都不到五十万,刘鼎去哪里杀五十万人?颜觉郦真想将传播谣言的家伙抓出来,将他也杀到阎王殿里面去,又或者是吊死在营门外地旗杆上。但是谣言又哪里能够抓到确切的传播者?而且这件事情越演越烈。最后居然连卢瑭和张佶都有意地放纵这样地谣言流传。因为他俩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三声巨响过后。所有的地道都全部崩塌。

火冒三丈的颜觉郦立刻下令,严禁谈论三声巨响和地道坍陷的话题,结果反而弄得士兵们心底下更加狐疑,无形中对桐城竟然有了一些恐惧感。桐城的城墙会突然拔高两丈,又有雷神的帮助,他们怎么个攻打法?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在身上佩戴鬼画符,以化解来自桐城的危险。

桐城既然不能强攻,又不能挖地道,颜觉郦决定采取围困的办法。这对于士气有点低沉地淮西军来说,算是比较好地选择。依靠兵力上的优势,淮西军可以将桐城团团地围困起来,切断桐城和外面的联系,等桐城内的守军士气低落,乃至逐渐崩溃以后,才发动雷鸣般的攻击。到那个时候,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经过一天的部署,颜觉郦指挥淮西军将桐城全部包围起来,在南门、西门和北门都安排了大量的兵力。在西门发现了保信军挖掘的壕沟以后,颜觉郦下令在其余的三个门外挖掘同样的壕沟,不给桐城保信军出来反击的机会。一切准备就绪以后,颜觉郦踌躇满志的认为,只要围上两三个月,桐城内的抵抗意志肯定会消失的,到那个时候,桐城就会像熟透的桃子,乖乖的落在他的手中。

在调遣军队长时间围困桐城的同时,颜觉郦还派遣军队进攻皖口城和怀宁,断绝他们对桐城的增援。卢瑭和张佶自然承担了这两个“重任”,颜觉郦要他们率领左路军和右路军,分别攻略皖口城和怀宁。结果,从这两个方面反馈回来的消息,都不是非常乐观,他们在这两个地方都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卢瑭率领的淮西军,在向皖口城前进的路上,就遭受了不明军队的袭击,损失了三百多人,随后,在进攻皖口城的时候,又遇到了激烈的抵抗,战斗持续了三四天的时间,谁也不知道皖口城哪里来的军队,而且是超过千人的军队,结果大意之下,卢瑭指挥的淮西军左路军损失了一千五百多人。本来卢瑭的部队,在桐城下面已经受到了重创,士气普遍比较低迷,本来希望通过洗掠皖口城来提升士气,结果遇到坚强的抵抗之后,士气下降的更厉害。

根据情报显示,在皖口城激烈反抗淮西军的,乃是勇字营的官兵,带兵之人,正是杨璧鳞。勇字营离开了桐城之后,在皖口城进行自我整顿,以杨璧鳞、杨佛午和杨鹭飒等“三杨”为首的军官,和忠于贝然清的军官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终大家和平分手,分道扬镳。有部分和贝然清关系密切的士兵选择投奔庐州,投奔贝礼翊的麾下,但是他们只带走了不到两百人,其余的勇字营官兵,都愿意留在舒州,因为大部分的官兵都觉得,舒州要比庐州更加的安全,起码舒州的霸主刘鼎表现的要比林度和贝礼翊都更加的强势,让他们看到了强者的风采。

最后,勇字营剩下的士兵,大约有六百人左右,本来贝然清强迫他们投降淮西军,已经是莫大的耻辱,他们带着这股深深的仇恨,本来就打算杀入桐城去,和罡字营、忠字营的同伴们一起战斗。但是他们还没有出动,卢瑭率领的淮西军就到来了,于是,杨璧鳞带着勇字营地官兵,首先袭击了卢瑭的部队。跟着又将皖口城的帮会都组织起来。共同对抗淮西军。皖口城是三不管的地区,汇集了非常多的流亡强盗,这些人地战斗力不在正规军之下,杨璧鳞将他们组织起来以后。皖口城地守军顿时增加到差不多一千六百人。卢瑭在他们的面前,自然讨不了好去。连续的拉锯战过后。卢瑭不得不选择撤退。

同样,在进军怀宁城的时候,淮西军也遇到了强大地阻力。韦国勇坐镇怀宁,重新募集了上千名的壮丁,准备了强弓弩箭。舒州地百姓听说淮西军又来了,都显得非常地愤怒,他们在佴泰和诸葛斌的动员下,组织了数千名的民夫帮助守城。林诗梓也出现在了怀宁城的城墙上。视察部队。鼓励大家勇敢战斗。怀宁的城墙经过半年的加固,高度已经超过了六丈。部分城墙甚至超过了七丈,又有了这么多的壮丁,可谓是固若金汤。

张佶率领的淮西军,背后不远就是桐城,他担心刘鼎会突然放弃桐城,从背后杀出,前后夹击他,到时候,立功地人是颜觉郦,被消灭地却是他张佶。这种买卖做不来,所以张佶极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即使在进攻怀宁地时候,也时刻提防桐城的刘鼎。连续进攻了两三天之后,淮西军没有能够攻占怀宁,他不敢继续逗留,于是在怀宁周围搜刮了一番,就悄悄的撤走了。

因为要围困桐城,颜觉郦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兵力来攻打皖口城和怀宁城,虽然对卢瑭和张佶的行为都不满意,但是也只能暂时容忍,下令张佶和卢瑭两人的部队也参与了围攻,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将桐城的包围圈构织的更加的严密。

从光启元年闰三月的下旬开始,桐城的战斗就进入了围困状态,刘鼎和三千人左右的保信军被围困在桐城,但是和外界的联系并没有完全隔绝,悄悄在天空来往的信鸽,沟通了他和韦国勇、董澜之间的联系。韦国勇带领怀宁城的军队,时不时的对桐城西门的淮西军发动袭击,让他们无法安心的围困桐城。同时,在颜觉郦察觉不到的地方,舒州水军开始悄悄的集结到杨叶洲,龙歌和马跃率领的龙战士,都加强了登陆战的临时训练。

在桐城里面,刘鼎随即对淮西军的围困做出针锋相对的反应。在被围困的日子里,总要做点什么,才能避免士兵的精神过分集中在敌人的围困上,减轻被围困的压力。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说,保持士兵的士气和活力,乃是头等大事,否则,士气的慢慢衰退,将会导致战斗力严重削弱。在刘鼎的倡议下,桐城内的保信军官兵,组织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以维持较高的士气和活力。

蹴鞠似乎是大多数士兵的选择,城内的士兵组织了多支的蹴鞠队,没有战斗任务的时候,就展开各种各样的比赛。蹴鞠其实就是现代足球的雏形。《史记》和《战国策》最早记录了足球运动的情况。《史记》和《战国策》记载都表明,在当时的齐国故都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游乐方式,而且在民间广为盛行。齐宣王于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由此可以断定: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历史时期,在齐国故都临淄城足球活动就已广泛开展。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民间盛行的体育和娱乐活动项目。

秦统一六国后,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西汉建立后,又复兴盛。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他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新城。刘太公和刘温也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这才心满意足。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战国时期,足球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到了西汉初年。足球也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很喜欢观看蹴鞠运动。《汉书》记载。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地“鸡鞠之会”。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类似于今天的球星)。可见,在西汉时期,足球活动的社会面更为扩大了。

由于蹴鞠运动地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地专著,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可惜后来失传了。西汉时期地项处是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不过他地经历却很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地第一个狂热“球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球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有两大改进: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的形状更圆了。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充气的球,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个发明。

唐代的球体轻了,可以踢高。球门就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僻脱承便,盖象兵戍”。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象打仗一样。唐代分队比赛,已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从足球技术来说,是一种发展:而间接对抗,从体力训练来说,却是足球运动地一个退步。

由于球体轻了,又无激烈地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地,以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