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宫里面冷清清地,看不到人影。李俨的嫔妃,早就在逃亡的时候被掳走了,也许现在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妾了,正在侍候别的男人。他的儿子,也零散的到处都是,他本身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还管得了儿子们的事情?至于仅有的三个公主,也不知道散落在哪里了,兴许是被人抓去做老婆了,兴许是被人抓去吃掉了,他也没有心思去问了。

仅剩地几个太监和宫女,也因为吃不饱而脸色发青,这时候全部都蜷缩在在角落里,一动不动,仿佛已经被冻死了一样。事实上,在某些时候,地确有人就永远的蜷缩在那里,再也没有醒来地时候。殿外的布帘遮不住凛冽的寒风,丝丝的寒风从缝隙中刺进来,将寒意笼罩着整个行宫。

今年的冬天,实在是寒冷了一些,天地间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冰窖,北风呼呼而过,将李俨的内心刮得刺痛刺痛的。呆在一片死寂的兴元府,展望飘零的河山,他连自杀的心情都有。行宫内只有一片的灰色,将李俨的脸颊映照得更加的灰暗。

李俨情不自禁的怀念起田令孜来。往日的这个时候,最起码还有田令孜能陪他说说话,尽管他也知道田令孜的话大多数都是假的,都是为了讨自己的欢心,可是,他就是喜欢听。相对于现在的一片黯淡来说,哪怕是田令孜的谎言,也可以让他过得稍微安顺一点。即是一辈子都生活在谎言中,也总好过这样的家徒四壁啊!

无论外面的人怎么说,也无论田令孜做了什么事,可是从内心的感情来讲,李俨还是希望田令孜留在自己的身边,这个老人从小看着自己长大,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是别人很难描述的。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田令孜节衣缩食地供养他,如果没有田令孜,或许他也在某个寒冷的冬天就死掉了。

以前田令孜起码对自己还有表面上的尊敬,有田令孜跟在自己的身边,他李俨就像个皇帝。以前田令孜起码还能保证自己的衣食住行,有田令孜跟在自己的身边。他李俨就不用担心吃穿。有田令孜在身边地时候,李俨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幸福,可是当没有了田令孜在身边的时候,李俨才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软弱,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无助。

田令孜在的时候,西川节度使陈敬暄还能送来大量的给养,逃难路上的朝廷上下,至少不用为温饱而忧愁。他李俨也能吃到来自益州地山珍海味,珍稀特产。可是现在田令孜走了,陈敬暄仿佛也消失了。西川进攻的给养自然也没有了下文,除了他这个皇帝之外,其他的人员,几乎都要到城外去挖野草冲击了。可是现在冬天来临,哪里还有可以充饥地野草?

接替田令孜出任枢密使的杨复恭,完全没有田令孜那样的觉悟,根本不将他李俨当做皇帝看待。他这个飞龙使,神策军中尉,根本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中。从来不请示,不汇报,一切都是自己决定。他刚刚接管神策军,就将田令孜的亲信全部都撵出了神策军,他调出王建为利州刺史,晋晖为集州刺史,张造为万州刺史,李师泰为忠州刺史,转眼就将田令孜的心腹排斥的干干净净。

李俨曾经隐讳的问过杨复恭。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王建是有才华的,应该重用。结果杨复恭大骂田令孜国贼,然后扬长而去,王建的事情休提。无奈之下,李俨只好默认了这个事实。可是,李俨地内心很不舒服,觉得杨复恭眼里完全没有自己,尤其是杨复恭这样处理王建。让李俨觉得自己简直比以前还要更加的傀儡了。

当初。宁、凤翔的军队追赶逼近宝鸡李俨的行宫,在宝鸡东北的潘家镇打败神策军指挥使杨晟。激战的锣鼓声在李俨的行宫都能听见。田令孜侍奉皇帝离开宝鸡,留下禁卫军固守石鼻寨在后面阻击掩护。又在兴州、凤州置感义军,任命杨晟为节度使,坚守散关。当时军队和百姓混杂在一起,交战的刀刃和箭头纵横飞舞,局势非常的危险,只要稍微拖延,就有可能被敌人追上。紧急之下,李俨任命神策军使王建、晋晖为清道斩斫使,为大家杀出一条血路来。

王建当即率领百人手持长剑在前面奋力冲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李俨乘坐地车舆才得以向前行进。李昌符、朱玫紧追不舍,追兵距离李俨等人不过三十里,情急之下,李俨把传国之宝交给王建背着随行,攀登大散岭。李昌符放火将登山的栈道焚烧了一丈多长,栈道就要折断,王建搀扶着李俨从烟火中跳过,李俨才终于逃过大劫。

崇山峻岭之中,条件简陋,没有任何的房屋,夜里,众人就睡在木板下,李俨枕着王建的膝盖入睡。睡完觉开始吃饭,李俨脱下身穿的御袍赏给王建说:“这上面粘满了泪痕,所以赏赐给你。”李俨刚刚进入散关,朱玫的人马已经围攻宝鸡,又是王建率领将李俨背起来,一路疾驰,才终于脱离魔掌。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李俨都有喜欢王建的理由,路上没有王建,他李俨极有可能落在朱玫的手中,他准备重用王建为神策军都虞候,专门保护自己的安全。可是,杨复恭一声不吭,就将王建撵出了神策军,打发到偏远山区去做刺史,根本不给他李俨重用王建地机会。王建担任利州刺史,距离兴元府十万八千里。没有杨复恭地配合,现在的李俨就是想给王建传个信息都有困难。

这就是他李俨目前地现状:

才出魔窟,又入狼窝。

如果他有能力,他一定会杀了飞扬跋扈的杨复恭,将所有姓杨的官员,全部都贬黜为民,甚至是取掉他们的性命。

然而,他没有这个能力。

他连自己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又如何对付杨复恭?

难道他要下旨,一定要杨复恭恢复王建的职务么?

只怕他就算下旨。杨复恭也有大把的理由不执行的,说不定一不小心,还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地。

对于最后这一点,李俨是非常敏感的。

不要说王建,就算是皇帝的口粮,杨复恭都懒得打理。就算哪一天杨复恭真的杀了自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李俨身边只剩下不到五十人的太监和宫女,杨复恭私底下还是觉得多了,浪费粮食。

有一次,杨复恭曾经当着李俨地面不满的说道:“要这些人来做什么?有些事情,陛下应该身体力行才是!”

当时李俨的脸色,就好像是现在的云层一样阴沉,最后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反而是规规矩矩的打发掉了十多个太监和宫女。以免又被杨复恭抓到攻讦的借口。堂堂大唐帝国的皇帝,居然懦弱到这般田地,实在是愧对祖庙啊……啊。一说起这个,李俨更加心痛,由于逃亡路上过于狼狈,宗正寺的官员连祖先的牌位都丢失了,他李俨以后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无法看到自己地祖宗了。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俨孤枕难眠,每每痛苦的反省,却从来都找不到真正地答案。

若不是李克用的压力。他李俨也不用仓皇的逃离长安,最终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这个突厥异族,居然屡屡攻击长安,攻击大唐天子所在,实在是太可恶了。若不是朱全忠的不闻不问,他李俨也不用落在李昌符和朱玫等人的手中,然后又好像扯皮球一样的扯来扯去,无家可归。想到自己对朱全忠可是仁至义尽,他却这样对待自己。李俨倍感伤悲。

如果说李像是卡在李俨喉咙里的一根刺,那么杨复恭就好像是架在他脖子上的一把刀,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他身边就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对他好的,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地利益在蒙骗他,甚至包括田令孜在内,当自己逐渐的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就马上保持沉默了,最终让自己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

李克用虽然已经起兵,反对李登基。可是大军还在蒲州一带慢吞吞的行军。说是天气太冷了,军队无法迅速前进。事实上。李克用自己根本就不在军中,率军的乃是他手下的李存信,这是李克用手下最阴险的一个人,最会打滑头仗。李克用派他带兵,其实就是敷衍他李俨来着。根据相关的情报,突厥人地主力,现在非但没有南下,反而北上,试图解决代州附近的赫连铎,从而彻底的平定自己的大后方。

李还在大模大样的穿着龙袍,每天人模人样的上朝,完全照搬了当初李享的样子。甚至连各地的进贡,都习惯性的送往长安,甚至连地方上地一些官员,都以为长安地皇帝才是正统。他李俨在兴元府这个地方,被牢牢的困住了。如果没有外来地力量,他怀疑自己将要老死在这里。可是,这个外来的力量,到底来自何方?

朱全忠那里音讯全无,说是正在和淮西军打仗,事实上,朱全忠的确是准备和秦宗权打仗。秦宗权刚刚收复了许州,直接威胁到了宣武军核心汴州的安全,威胁到朱全忠老巢大梁的安全,朱全忠当然要奋起抗击。但是这个抗击,和李俨期待的基本不搭边,朱全忠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命运而战斗,绝不是为了朝廷而战斗,更不是为了他李俨而战斗。

李昌符刚刚透露了一些友好的信息,为自己过去的作为表示歉疚,还派人给兴元府送来了一些粮食衣物,总算让李俨暂时消除了对李昌符的痛恨。不过,李昌符的行动,显然是因为和朱玫的矛盾而出现的,和他李俨的权威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不是朱玫将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试图凌驾于李昌符之上,李昌符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朱玫嚣张的不得了,李完全就是一个傀儡,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朱玫的手中,朱玫将郑昌图提升为自己的心腹,将大小的事情都交给他处理。他控制着朝廷,外面又有淮南节度使长史吕用之的呼应,声势却也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时间拖得越久,李的正统观念就越强,两年内不解决李,他李俨就真的成为太上皇了。

然而,朝廷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李,谈何容易?

朝廷唯一的依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