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忠汉看到刘鼎沉默不语,眼神却有些散乱,还以为刘鼎处于悲痛之中,沉声说道:“殿下,这笔血债,总是要偿还的。”

刘鼎脑海中有些恍惚,却不是十分的悲痛,毕竟他没有和杨若兰共同生活的记忆,既然没有记忆,自然就没有感情,既然没有感情,又哪里来的悲痛?他只是在脑海中快速的转动着相关的信息:原来,自己是有正妻的,只是这个正妻已经被皇帝杀害了。

刘忠汉意识到刘鼎地神色有点不对,急忙说道:“大人,你要节哀顺变,忍辱负重啊!”

刘鼎随口说道:“我知道的。”

刘忠汉似乎颇为感慨,深陷的眼眶里明显有些浊泪,哽咽的说道:“原以为殿下你会忘记了她……没想到你还珍藏着她的画像……她是好姑娘,可惜啊!”

刘鼎目光熠熠的盯着不断摇曳的烛光,自言自语的说道:“皇帝杀了我的老婆……”

刘忠汉欲言又止。

刘鼎这句话,好像什么意思都没有,却又好像包含了所有地意思。

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

刘鼎蓦然反应过来,警惕的说道:“谁?”

帐篷外传来李怡禾地声音:“大人,丁从实率军增援常州,兵力大概有两万人。”

正文第304章常州(3)

李怡禾的脚步声远去。

刘忠汉满怀感情的说起杨若兰的故事,悲怆的语调在营帐内慢慢的回荡。

杨若兰不像一般的女子,只能在刘鼎的背后默默的为刘鼎祈祷祝福,她可以直接给刘鼎提供援助。她跟随刘鼎一起上战场,一起出生入死,一起见识战场的残酷和血腥。刘鼎善使铜槊,她善使弓箭。她用自己的弓箭,在战场上书写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即使是刘鼎的光芒,也完全没有将她掩盖。无数次危险的战役,都是她和刘鼎一起度过。

在那纷乱复杂的战场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影,始终跟随着刘鼎出入。当时的刘鼎,乃是一个完全没有智力的傻子,除了冲杀之外,别的任何事情都不懂。那时候的黄巢起义军,刚刚打下洛阳,还没与进入长安,杨若兰就来到了刘鼎的身边。从此以后,矢志不渝,不离不弃,给刘鼎身边的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安之战,陈州大战,都有杨若兰矫健的身影。

颖水边上,刘鼎遭遇突厥人重创,生死未卜,她强忍悲痛,护送着家人迅速离开。当她想要回头来找刘鼎的时候,时溥的追兵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她们,终于落入了官军的魔掌。当然,有关这一段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刘忠汉也不是很清楚,因为陈州大战的时候,他就已经离开了起义军南下了。杨若兰是如何被俘的,他并不清楚。

曾经,那个矫健的身影,就像是天边那一抹最美丽的彩虹,集中了天地间最纯洁的精华。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就像再美丽的彩虹,也有消失的瞬间。随着黄巢撤出长安,起义军就开始四分五裂,先是秦宗权设计杀害了刘方翼。然后是突厥人地突然袭击,加上黄巢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起义军再也无法力挽狂澜,最终一切都在虎狼谷结束了。她们剩下的生命,不过是一片空白而已,大玄楼前面的绝唱,只不过是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抹彩虹。

刘忠汉老人临走地时候,才发现刘鼎好像是睡着了,却又像没有睡着。杨若兰的故事。他好像是听进去了,却又好像没有听进去。营帐内十分的寂静,寂静的几乎听不到刘鼎的呼吸。刘忠汉老人只好悄悄的抹抹浊泪。蹑手蹑脚的离开了刘鼎的营帐。

诗人李益曾曰:“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天晚上,天上的星光格外地璀璨。

常州城下,月色如霜。

一夜静静地过去。

早上。阳光显得格外地明媚。给这寒冷地冬日带来一丝丝地温暖。昨晚凝结地白霜。都在太阳地照耀下。逐渐地融化。变成晶莹地水滴。一滴滴地从枯草上滴落。严冬已经降临。江南地大地却依然带着浅浅地草绿色。那是生命力顽强地野草。在跟酷寒做最后地斗争。寒风吹过。鹰扬军地旗帜猎猎作响。常州城内地镇海军官兵都清晰可闻。

过了早餐地时间。刘鼎还没有起来。

令狐翼悄悄来见刘鼎。发现营帐里面非常地安静。听不到任何地声音。

他掀开帘子一看。看到刘鼎正默默端坐在地图前。正在小心地擦拭随身地三棱刺。

对于防身用地武器。刘鼎从来都是亲自保养地。从来不肯假手于人。

令狐翼走到刘鼎的身边,发现刘鼎的眼角边有一点点的红印,猜测他昨晚没有睡好,可能是刘忠汉说了些不该说的话题。杨若兰的事情,很快就在鹰扬军的高层传开,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从来不在刘鼎的面前提起这样地伤心事。事实上。即使在背后。他们也极少议论这个悲痛地话题。

“大人,早!”令狐翼说道。

“早。”刘鼎的回答很正常。没有异常地情况。

令狐翼这才放下心来。

刘鼎将擦拭好的三棱刺插好,随意的说道:“令狐,崔绾来了没有?”

令狐翼点头说道:“大人,崔绾天刚亮就到来了。常州城打开了北门,将他送出来的。”

刘鼎挺直腰躯,恢复了精神奕奕的状态,沉静的说道:“很好!请他进来。”

令狐翼答应着去了。

崔绾很快出现在刘鼎的眼前。

他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显得稍微沉静了一些,出入鹰扬军的营地也更加的自如。

刘鼎做了个请坐的手势,沉默不语。

崔绾弯腰说道:“大人,鄙人已经将大人的意见转述张郁,他表示慎重考虑。为了增加和大人之间的了解,张郁希望大人能够开诚布公的和他谈一谈,以消解他内心的疑虑。”

刘鼎懒洋洋的说道:“不知道张郁张大人有什么疑虑啊?”

崔绾直言不讳的说道:“他担心大人过桥抽板,拿下了常州以后,就会将他放逐,甚至是将他处死。”

刘鼎淡淡的说道:“是吗?”

崔绾诚恳的说道:“故此,只要大人亲自和张郁谈谈,常州的问题必然能够和平解决。刘鼎目光锐利的盯着崔绾,缓缓的说道:“据我所知,丁从实正在率军增援常州,不知道崔大人对此有什么说法?”

崔绾毫不畏惧刘鼎的目光,直言不讳的说道:“确实如此。”

刘鼎皱眉说道:“既然如此,你还敢来见我?”

崔绾坦然说道:“大人以为丁从实是来增援常州,以为张郁会依靠丁从实死守常州,此乃人之常情,鄙人非常理解。可是,大人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想,丁从实和张郁能够紧密合作吗?当日张郁和丁从实两人同在周宝麾下做牙将,最后丁从实掌管了大部分的镇海军,张郁却被流放到偏僻穷困的延陵地区。直接和红巾盗相对,大人是否可以想到这里面有些什么蹊跷?事实上,丁从实这次北上增援,对于张郁来说,极有可能是想浑水摸鱼,拿下常州呢!”

刘鼎慢慢的睁开眼睛。目光犀利的盯着崔绾,似乎要看穿他的内心。

良久,刘鼎才缓缓的说道:“我忘记了,你应该是张郁的好友。”

崔绾镇静自若地说道:“不错,鄙人和张郁的确交情匪浅。正因如此,所以才希望看到张郁有光明的出路,不要跟错了人。鄙人来见大人,本来就是要告知大人丁从实北来,同样欲争夺常州。张郁犹豫不决,所以要大人亲自出马,说服张郁。丁从实的野心。张郁是非常清楚的,这一点大人尽管放心。”

刘鼎不置可否。

崔绾的话未必完全是谎言,丁从实北上增援,地确不能得到张郁的完全信任。在刚刚不久前,两人还发生过战争呢,哪有那么容易何解并且紧密合作?在这之前,丁从实一直都是周宝的爱将,张郁却是靠边站的人物,两人之间也存在太多的矛盾。这次丁从实主动北上增援。在张郁看来,的确是趁火打劫的成分居多。

毕竟,苏州的回旋余地太小了。苏州三面都是大海,没有退路,如果遇到敌人的大举进攻,除了死守苏州以外,就只有逃亡海上地选择了。偏偏苏州城的城墙是非常薄弱的,和常州没法相比。苏州往南,就是董昌地地盘。董昌的军队,甚至控制了苏州南部的嘉兴等地,距离舒州不过三四百里,三日可达。相对于鹰扬军来说,吃人不吐骨头的董昌更让丁从实担忧。

丁从实夹杂在鹰扬军和董昌之间,很难有发展的空间,甚至连生存的几率都很小。如果鹰扬军拿下常州,被夹在苏州的丁从实,的确只有等死的命运。当然。他也可以选择投降鹰扬军。又或者是选择投靠董昌。然而,这都不是丁从实地最佳选择。他最佳的选择是拓展地盘。增加回旋的余地。因此,将常州拿下,是非常关键的。只要拿下了常州,丁从实就有了缓冲的空间,生存的机会将会增加数倍。

换言之,现在鹰扬军和丁从实都是在争夺苏州。张郁之所以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不知道投靠哪个。在鹰扬军和丁从实之间,张郁必须做出选择。而鹰扬军,也应该利用张郁的这个抉择,尽快的解决常州的问题。一旦北方战局发生变化,例如秦宗权和朱全忠大举开战,鹰扬军就应该抓紧机会拓展地盘,争夺更多地资源。

崔绾诚恳的说道:“张郁处于犹豫不决之中,还望大人抓紧时间,早日拿下常州,为常州的百姓造福。”

刘鼎缓缓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亲自去见张郁?”

崔绾肃然说道:“正是。”

刘鼎轻轻的笑了笑,慢慢的说道:“你可知我刚在金陵府遭受刺杀?”

崔绾肃然说道:“鄙人知道。”

刘鼎意味深长的说道:“你既然知道,还要我立于危墙之下?”

崔绾毫不掩饰的说道:“两害取其轻,还望大家当机立断。”

刘鼎深深地看着他,沉默不语。

因为有金陵府被刺杀地案例,刘鼎显得特别的谨慎,对于匹夫之勇有了深切地体会。这不是怕死,而是要对自己负责,对鹰扬军负责。他现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