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水泥。要知道,水泥目前只能在舒州生产,寿州境内的水泥窑还没有投入使用呢。王满渡需要的水泥,都必须从舒州运来,路程是相当的遥远。鱼多均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组织专门的船队,立刻从舒州起运,经过长江、运河、汴水输送到王满渡,这中间用最快的船,也要二十天的时间。

虽然这种运输方式耗费的时间长,可是运输的数量很大,一次的运输,就能够满足王满渡的需要。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还是能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到达王满渡的。难题是中间不能有任何的阻挡,否则在二十天之内,是无法到达王满渡的,这就牵涉到水军的护航力度了。

“九月二十五日之前到达王满渡,行不行?”刘鼎深沉的问道。

“九月二十六。”鱼多均仔细的计算过后,将时间向后延迟了一天。

“行!就这样!我会派战舰护送船队!九月二十六日之前,必须见到这批水泥!”刘鼎果断的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鱼多均也当场立下了军令状。

刘鼎当即让人将龙孟尧请来,让他当面和鱼多均商量护航地事情。龙孟尧爽快的表示,他会派稳重地洛羽负责这项事情。洛羽为人低调。很少在大庭广众下出风头,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只要是交给他的工作,没有不完成的,刘鼎对他也非常地放心。于是此事就此定下。

从三眼都提供的情报来看,李克用和刘鼎的确是同样的心思,大家拉开架势,然后痛痛快快的大战一场,无论输赢,在十月中旬到来之前。都必须回去处理各自的后院了。看到鹰扬军已经拉开了决战地架势,李克用不敢怠慢,也开始调兵遣将起来。

突厥骑兵做起决战的准备,显然要比鹰扬军方便快捷得多,鹰扬军的部队,都是两条腿赶路,他们却是四条腿甚至是八条腿赶路。机动性要比鹰扬军快多了。但是,突厥骑兵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步兵太少。纯粹的骑兵,并不能完全发挥突厥人的战斗力。于是李克用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将潞州的突厥步兵也调集过来。将总兵力增加到了七万多人。

九月初八,鹰扬军地糁潭都到达王满渡。正式安营扎寨以后,李克用再也没有丝毫的怀疑。于是进一步抽调兵力,务求要在这次面对面的决战中,将鹰扬军一扫而光。从三眼都反馈的情报来看,李克用开始收缩兵力,李嗣源、李存进、李存信、符存审地军队,都全部集中到了万胜镇以南,和王满渡距离不到五十里,骑兵一个冲锋就可以到了针对鹰扬军的进攻训练,在王满渡,甚至能够听到北方传来地阵阵闷雷,那就是突厥骑兵在训练的马蹄声。浓厚地战场气氛,将广袤的原野,渐渐地笼罩起来。刚好这时候天气逐渐由秋天转入冬天,天空阴沉的日子越来越多,使得战斗的气氛显得更加的浓郁。

这时候,有关鹰扬军要和突厥骑兵正面决战的消息,也已经全面传播开来。不但开封的民众知道,天下的民众知道,就连远在歙州的刘浩、刁、杜武、周通等富家翁都知道了。平时很少来往的他们,也少不得聚集到了一起,讨论即将发生的战事。

他们都不可避免的怀疑,刘鼎如果不是傻了,就是在装疯卖傻。在这样的平原地区和突厥骑兵正面决战,简直是找死啊!然而,他们思前想后,将刘鼎的各种行为,仔细的梳理了一遍,又觉得刘鼎不像是在找死。如果刘鼎真的这么没有头脑的话,他们几个也不用躲到歙州来做富家翁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变数不成?

一时间,他们都恨不得马上插上一双翅膀,飞到王满渡去看个究竟。

兴元府的朝廷也接到了有关决战的消息。李克用和刘鼎都先后派人送来表状,表示要在王满渡讨伐对方,两人的表状都使用了“不死不休”等字眼。李克用请朝廷派人公证,刘鼎则请朝廷派人观战。

当时正好是宰相、兵部尚书张浚值班,他拿着李克用和刘鼎送来的报告,看过以后,目瞪口呆,浑然不知所措,良久才喃喃自语:“神仙打架,关我什么事?”

于是报告了皇帝李俨。

皇帝李俨却是误会了,看过刘鼎的表状以后,连声说道:“真的吗?真的吗?”

看他的神情,不像个皇帝,倒像个喜欢看热闹的小孩子,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别人打架。

他不太懂军事,不知道其中的凶险,他只看到了刘鼎表状上的“讨伐”、“不死不休”、“马革裹尸”等字眼,根本没有深刻理解到这个“讨伐”背后的深切含义,他还以为刘鼎为了给朝廷报仇雪恨,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李克用这个祸害除掉。

“忠臣,实在是大大的忠臣啊!”李俨发自内心的感叹

如果真的是那样,也不枉自己送给刘鼎那么多的空头官衔,别的节度使那里得到的官衔也不少,却没有一个人有实际行动的,只有鹰扬军不但和突厥骑兵对峙了几个月,现在还不惜一切代价,和突厥人进行决战。这样的人如果还不是忠臣,谁是忠臣呢?

果然。鹰扬军监军崔瀣送来地表状,也是这么写的。崔瀣表示。鹰扬军明知可能不敌突厥人,但是为了朝廷地尊严,为了皇帝的尊严,为了天朝上国的尊严,决心凝聚全部的兵力。和突厥人决一死战,上报国家社稷,下报黎民百姓,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还有窦浣等人,也都激动得不行。同样给兴元府送来了文书。他们其实并不太清楚刘鼎在前方的部署,他们只知道,刘鼎这次是动真格了,将可能调动地兵力都调集起来了。他们最恨的就是胆大包天的李克用,居然悍然攻击长安,将皇帝撵到了兴元府,因此。只要是对李克用不利的军事行动,他们都是最乐意看到的。

窦浣等人都信誓旦旦的表示,他将全力支持鹰扬军打好这一仗,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飞扬跋扈,无法无天地李克用被消灭。即使马上就死了,那也是含笑九泉。窦浣表示。他已经看到了朝廷中兴的希望,看到了现在的皇帝。将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他这等老臣递送的表状,显然要比监军崔瀣的表状更有杀伤力,尤其是“中兴之主”等字眼,实在是大大刺激了李俨被委屈得太久的心灵。虽然兴元府的天气渐渐地变冷,似乎物资又有些不足了,可是李俨依然觉得这个冬天将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个冬天,宠幸妃子的时候也有力多了。

欣喜万分之下,李俨当即下令嘉奖鹰扬军,同时派遣户部尚书崔沆、兵部尚书张浚前往中牟,公证也好,观战也好,总之是要看到李克用被打得落花流水。说真的,李俨还真地从来没有考虑过鹰扬军失败的可能,他将全部地愿望,都倾泻到李克用的失败上面去了。

崔沆和张俊虽然考虑地周全一些,有点担心鹰扬军落败,但是他们当然不会在李俨的兴头上泼冷水,指出鹰扬军失败地可能。于是,他们很快就带着李俨的旨意,从兴元府赶往中牟。由于时间紧迫,他们一路上都是日夜兼程,生怕无法在十月初三之前赶到王满渡。

神策军中尉杨复恭同样乐开了花,只是乐开花的原因刚好和李俨完全相反。他认为,鹰扬军在平原地区和突厥骑兵决战,必定是凶多吉少,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他对刘鼎一直都看不顺眼,刘鼎同样看他不顺眼,要是刘鼎此战过后,就从人世间消失的话,实在是最美妙不过的事情。

这个刘鼎,真是狂妄啊!

想当年李靖、郭子仪之类的人物,也不曾在平原地区和游牧民族骑兵正面碰撞,难道刘鼎还要比他们更加的厉害吗?当初李克用就是在王满渡击溃了刘鼎的老子,难道他要比他老子还厉害不成?所以说黄巢一家子就是笨蛋,老子在王满渡失败了一次,儿子还要在这里重蹈覆辙。

他对自己的心腹,吏部尚书韦昭度哈哈大笑:“刘鼎,这次是撞马橛子了。”

韦昭度深以为然。

江南地区的各个节度使,听说刘鼎竟然要摆开阵势,和突厥人对阵,也是神情各异。

南平王钟传甚是佩服刘鼎的勇气,但是背地里却觉得刘鼎实在是鲁莽了,在平原地区和突厥骑兵对阵,获胜的可能性简直是零。不过,就冲着刘鼎这份勇气,他和刘鼎之间的恩怨,又消除了大半。本质上,钟传是很守旧的人,他对目前的现状相当的满意,只要刘鼎不采取非常强硬的手段,他是可以接受周通之类的解决方式的。

浙西观察使董昌,则是感慨万分,既为刘鼎的豪气感到佩服,同时也为刘鼎的骄傲感到惋惜。他认为刘鼎一定是骄傲了,被胜利冲晕到了头脑,已经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了。否则,不会做出这样鲁莽的决定。在平原地区和游牧民族骑兵决战,这纯粹是找死,鹰扬军看来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为此,他下令钱调集一定的兵力,集中在湖州前线,一旦刘鼎在王满渡战败,立刻伺机进攻镇海地区,将这块富饶的区域据为己有。当然,此事不能轻举妄动,万一刘鼎此战侥幸胜利。鹰扬军是万万惹不得地。一切,都要等战斗结束以后再说。

至于岳州刺史杜洪。免不了又要想东想西,每天都盯着地图上的鄂州地区幻想,但是终于还是无法下定决心。鹰扬军即使战败,在鄂州依然有非常强大地力量,鹰扬军水军和忠字营的联合力量。是他很难战胜的。要是鹰扬军战胜……看来只有依附的选择

关中的各路诸侯,同样在很短地时间内,收到了鹰扬军在王满渡正面决战的消息,他们的反应当然也非常的令人寻味。更耐人寻味的是,这道消息还顺着关中,传递到了更远的西凉。

长安傀儡朝廷地幕后主持人。宁节度使朱玫,自然是恨不得刘鼎和李克用同归于尽。他不知道从哪里收到了风声,说是兴元府准备联合李昌符、李克用和刘鼎三人,反攻长安,如果这件事真的办成了,长安傀儡朝廷肯定是要完蛋的,为此他每天都要担惊受怕。头发都几乎掉光了。

尤其是年头李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