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信这次契丹人大举南下,一定引起了李克用的不安,如果他有机会腾出手来,他首先要对付的,多半是严重威胁到自己侧翼的契丹人。对于突厥人来说,云州不容有失,而对于契丹人来说,想要放心的南下,拿下云州也是必须的。云州的争夺,注定了突厥人和契丹人之间,肯定会有一场恶战。

战场风云变幻,实在有太多的因素,谁也不知道明天的局势会变成怎么样,眼下就是最好的例子。本来是鹰扬军和宣武军联合起来对付突厥人和契丹人,现在却有可能是突厥人和鹰扬军联合起来,对付人和朱温。

仇敌可以变成盟友,盟友同样可以变为仇敌。

真是造化弄人啊!

正文第424章有朋自远方来(5)

晚上,令狐翼前来报告:“殷红林和薛檀雅都来

刘鼎惊喜的说道:“是

殷红林来了不奇怪,怎么薛檀雅也来了?

自从那个疯狂的夜晚过去以后,薛檀雅的倩影,就永远的埋藏在了他的心底,他以为她从此以后,应该不再回来了,于是,那个疯狂的夜晚,既成了最美的怀念,却也成了永久的回忆。没想到,两年多的时间过去,薛檀雅居然又回来了。遗憾的是,薛檀雅是独自回来的,并没有怀有他的孩子。

心底下泛起层层的暖意,他当即说道:“我到码头去接他们。”

但是他还没有走出紫园,殷红林和薛檀雅已经进来了。

薛檀雅离开中原两年多的时间,似乎稍微变黑了一点,身上穿着黑色的皮衣,手中拿着一条短短的皮鞭,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显得更加的妩媚动人,同时带有一股盛气凌人的味道。原来的长头发,变成了短发,显得飒爽英姿,再也不是以前那么犹豫的白衣女子了。海风将她的脸吹得隐约有些泛红,没有苏幼惜等人的娇嫩,却要多了几分的刚

刘鼎忽然明白,薛檀雅不再是以前的薛檀雅,不再是以前那个受人欺负的薛檀雅,现在的她,已经是纵横海上的女,那根短短的马鞭,正是她身份的象征。她有自己的船员,有自己的船队,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地独立空间,她不用再看别人地脸色行事。她。终于完全解放了自己。

或许,她的距离和自己拉远了,但是刘鼎愿意看到这样的变化。

殷红林立正敬礼:“大人……”

薛檀雅却是轻轻地拖长了语调。笑眯眯地说道:“刘大人。我们又见面了。”

刘鼎微笑着说道:“请!”

将他们带到自己居住地碧霞楼。刘鼎笑呵呵地说道:“我可真是没有想到你们会联袂前来。”

这碧霞楼是刘鼎自己住宿。附带会见属下地地方。进来地地方乃是个小花厅。地方虽然不大。却是十分地安静。很对薛檀雅地胃口。碧霞楼刚好可以对望菊花台。窗外就是绚烂地金菊。这时候阳光普照。盛开地菊花看起来金灿灿地。将整个紫园都变成了一片地金黄。

她进入花厅以后。一直站在花窗地后面。津津有味地看着外面怒放地金菊。那站立地姿势。就如同是站在船头地甲板上。看着无边无际地大海。从背后看过去。刘鼎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薛檀雅地身上。多了很多波斯特有地饰物。

刘鼎说道:“红林。你地?”

殷红林笑着说道:“属下是搭上了薛小姐的快船,否则。还要多等好几天才能到达开封呢!”

对于刘鼎和薛檀雅之间的事情,殷红林是知道地比较多的,当时在鹅心岛发生地事情,鹰扬军的高层基本上都知道,因此也没有怎么拘束。他原来一直坐镇鄂州。监视岳州刺史杜洪,后来鹰扬军北上。他就离开了鄂州,到舒州去帮助组织军队增援。再后来,又到了镇海。帮助裴易靖处理鹰扬军地后勤,主要还是粮食和食盐的问题。

这次他带来了庞大地队伍,数量足足有两百多人,都是镇海地区各界的代表,也有来自宣歙地区的。这个队伍,可以说是观战代表团,他们到来开封的目的,就是想亲眼见到鹰扬军和突厥骑兵的决战。说真的,对于刘鼎悍然和突厥人正面决战的行动,很多民众心底下都没有底,两个腿的怎么对付得了四条腿的人呢?不少人都觉得,可能是刘鼎被胜利冲晕了头脑,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但是无论如何,刘鼎已经做出了决战的对策,鹰扬军辖下的所有民众,当然要全力以赴的支持。一旦鹰扬军战备,淮南地区必然会遭受到突厥骑兵的蹂*。除了积极参军备战以外,到前线为参战的鹰扬军战士打气,也是非常重工作。殷红林从江南带来了各界的代表,就是要给入驻王满渡的鹰扬军将士,打上一支有力的强心剂,激励他们战胜突厥人。

除了带来大量的观战人员之外,殷红林还有一件迫切事情,需要听取刘鼎的指示。这件事本来和他无关,可是他这几个月偏偏正好主管与其相关的事情,他发现了问题以后,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直接向刘鼎报告相关的情况。

原来,是鹰扬军的食盐供应出了问题。

刘鼎让他坐下来,缓缓的说道:“你慢慢说。”

殷红林坐下来,将目前鹰扬军掌握的食盐供应情况详细的向刘鼎汇报。

食盐,一直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就和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没有哪个正常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盐的存在。由于食盐是不可或缺的民生物资,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势力,掌握政权以后的首要任务,都是对盐业实行国家专营,禁止私人买卖,鹰扬军也不例外。

自从当初刘晏实行盐业改革,大大提升了食盐的税率,极大的增加了国家收入以后,盐税收入就成了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之一。到唐懿宗时代,盐税收入甚至占了国家收入的八成以上。天下大乱以后,盐税收入也成为各个地方力的主要财政来源。鹰扬军建立以后,也成立了专门的食盐管理局,对食盐的生产、运输、贩卖进行全面的管理。

目前鹰扬军的食盐来源,主要是来自润州、常州的海盐,还有部分是从益州贩卖来的井盐。其实,认真说起来,鹰扬军目前的食盐产量,只能说是勉强能够满足需要。在某些偏僻地地区。甚至不能满足需要。随着鹰扬军控制区域地扩大,尤其是寿州、颖州等地先后纳入鹰扬军的管辖范围,食盐的供应出现了较大的缺口,以致引起了价格的攀升。

这次鹰扬军进入开封,被突厥人围困了四个多月以后,在水军送来的第一批物资里面,就有几百担的食盐。这些食盐都是殷红林临时从镇海地区抽调出来的。如果不是他临时抽调这些食盐,或许他还不能及时察觉到这个问题。当他将四百多担的食盐抽调到开封以后,镇海地区的食盐价格,还有舒州、宣歙地区地食盐价格。都急促上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抢购风潮,部分盐商趁机抬高价格,引来很大的波动。

殷红林自己惹出来的事情,当然是自己去擦屁股解决。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全面调查鹰扬军食盐的生产、运输和贩卖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鹰扬军的食盐供应中间存在至少一千石的缺口,而且随着控制区域的扩大。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任何的调剂措施。都无法平衡缺

联想到鹰扬军在接下来地时间里,有可能控制中原地区,控制更多的人口,殷红林在衷心赶到欢喜地同时,对食盐的供应现状也是忧心如焚。因为这些广袤的地区。都是不产盐的,鹰扬军目前的食盐产量。根本无法供应这些地区,所以。这些地区所有地食盐,都必须从其他地方引进。

然而。当前的现实是,中原地区地食盐,大部分都来自沿海的海州、沂州、莱州、登州、密州等地,当初是朱温控制中原地区,他和这些州地关系良好,故此可以获得基本的食盐供应。但是现在,是朱温控制了山东等地,以他和刘鼎地关系,肯定不会让食盐轻易的流入鹰扬军的辖区,这就意味着,中原地区的食盐供应,也必须由鹰扬军自己解决

偏偏这些地区可能有较多的人口,还是鹰扬军无法忽视的战略要地。没有盐,民众的生活就要受到极大的影响,没有盐,他们就容易被人煽动起来闹事。朱温虽然离开了开封,可是他到底在这里埋藏了多少的潜伏势力,谁也不知道,一旦食盐的供应出现大问题,民众很容易就被煽动起来巢的教训,可不能在鹰扬军的辖区内重演。

殷红林在调查中还发现,随着食盐的供应日益紧张,私盐贩卖因此也是屡禁不止,主要是利润太高了,铤而走险的人大有人在。要知道,当初刘鼎的老子黄巢,可就是依靠贩卖私盐起家的,现在也不缺乏这样的人。最起码,在镇海地区,就有许多活跃的食盐贩子。殷红林甚至发现,有些盐贩子,背后还有某些实权人物的支持,例如金陵府的裴家。私盐贩卖获利甚丰,但是钱都入了私盐贩子的口袋,鹰扬军的税收却是白白的损失

殷红林报告着详细的数据:“目前我们自己能够生产的食盐,每年不到两千石,缺口已经很大,光启二年,每斗粗盐不过八百文,现在已经上升到一千四百文,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若是短期内不能增加粗盐的供应量,一旦每斗粗盐的价格上升到两千文,任何的法律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了。”

“根据属下的计算,要满足洛阳、郑州、汴州,以及未来蔡州等地的食盐需要,我们最起码需要增加五千石的食盐产量,可是,就算我们在夔州、归州拼命呢的挖掘盐井,又或者是在海边设立更多的盐场,都是无法满足需要的。除非是我们能够控制产量最为丰富的益州地区。”眉,自言自语的说道:“晒盐有什么难的?为什么产量这么低呢?”

殷红林不解的说道:“什么晒盐?”

薛檀雅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下意识的回过头来。

刘鼎自己倒是没有反应过来,只顾自的说道:“你们的盐不是晒出来的吗?既然缺盐,在沿海多开辟几个盐场不就行了?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会有无法解决的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