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障移民的生活安定,才能完成北方土地所有权由白转黄的巨大改变。这成了华夏联合zhèngfǔ的一项大事,成了北方事务的核心存在。

阎锡山心中算接了半天,无奈的发现,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军队物资和民生物资的运送必将压垮现在的运输通道。这才出言劝解道。

“是啊!此时正适合我们在南方用兵啊!”李宗仁也心中期盼的劝道。

此次选举中,桂系依旧控制了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的政权。但李宗仁希望更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权力。

虽然列入了九大巨头的行列,但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说话,一样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此次南方攻击中,孟享也默许了桂系攻克越南后,获得头一杯羹的奖励。

虽然此次由白崇禧指挥的桂系的两个军团中掺杂了不少的先锋军的砂子,但李宗仁相信攻取越南过程中,桂系获得的好处会更多。

只可惜此次南下作战,仅仅开始爆了个大炮仗的响声,后来却逐渐的平息。只剩下一系列的小规模的冲突,却不再有大规模的进军行动。

这种蚕食显然让李宗仁有些等不急了,虽然他知道后续还有大规模的作战计划,但能早一刻,就越早获得更大发展机会,在层站稳脚跟,甚至更一步。

“南方用兵不影响我们在北方采取行动。”范种在旁皱了皱说道。

他更了解孟享的南方布局。

范种曾经向孟享提议加快南方的行动,避免rì军在中南半岛做好更多的准备,使得攻取困难。他甚至都拿出了详细的参谋计划,同rì军当初席卷中南半岛一样,范种也有把握在一两个月之内就能把当时中南半岛实力空虚的rì军清除出去。

但唐药师跳出来说的一番话,让他犹豫了一阵后,终于放弃了南方的快攻计划。

“南洋的土著人那么多,该如何处理?”唐药师的追问显然也不指望范种给出答案,这样的问题他们讨论了不止一次。

先锋军快速的攻下中南半岛并不难,难得是怎么安排那么多的土著人和华夏移民之间的矛盾。

最终土著人的数量压过了华夏人一直以来的数量优势。少量的移民根本无法让南洋彻底成为华夏的花园,更多的移民则是意味着资源、利益的更激烈争夺。即使再软弱的绵羊也有抗争的时候,尤其孟享更是熟知二战后民族主义爆发带来的全球反抗风cháo。

洗脑和融合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需要的是漫长的时间的演化,甚至一两代人都难以见到很大的成效。

德国人选择了更加暴力的清理,孟享却没有足够的底气用这种快捷的手段。

华夏需要和世界的交流,现在就用民族的旗号隔绝世界,显然不明智。留着一层文明的脸皮,暗地里行多少肮脏的勾当都不要紧,但一旦撕破了脸,就没有缓和的地步了。

“这不是单纯的屠杀,战争中死人是免不了的!”老唐扮演着黑脸的一面,说给了范种那个南方的计划。

这却是有老唐的主意。

战争中,枪炮都是不长眼的。平民无疑是最弱的一方。用战争磨盘来消耗更多当地土著人的生命,空出更多的华夏移民的生存空间。

当然,即使是老唐也不知道整个计划的实施。

大量克隆人部队的行动,已经让计划中的匪患和rì本人的残暴放大到了一个更加夸张的程度,目的只有一个,最大程度的清理。

范种这个老愤青显然也默认了这个为华夏争夺更多未来生存空间的计划。压下了不少的南方请战,重新布置了现在的蚕食计划,蚕食rì本人,蚕食土著人。

所以他才出言反驳道。

“那德国人怎么办?”唐药师终于出声道,“我们要支援美国人对付rì本人,难道我们现在就要站到盟军一边?”

“我们现在和盟军是朋,站在他们那一边未尝不可!别忘了,rì本人是我们的敌人。”老蒋冷笑道。

“德国人难道不是我们的朋?苏俄人也是我们的敌人!”老唐争锋相对道。

“敌人也能成为朋,朋也会成为敌人!”魏仁在旁搭腔道。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用事实来说话!”孟享沉吟道,“我们的眼光也不一定局限在北方!”未完待续。。

第825章他们是让华夏站队

第825章他们是让华夏站队

“这并不是好现象!”会前,唐药师曾向孟享进言道,“美国人找我们求援,德国人找我们求援,看上去我们是左右逢源,风光无限。但另一方面也看出来,我们成了左右世界格局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意味着在他们的战略部署中,再难以疏忽我们的存在。而我们立场不明确,或许我们就可能被列为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威胁,要遭到多个方向的打击了!”

老唐用很官方的白话说出来,其实就是点名了一个意思:站队。

这个时空,随着英美苏三国的联合,同样有了同盟国,而德国拉拢意大利占据了世界文明中心的欧洲,也树立起了世界轴心联盟的核心。

只是rì本人出了例外,德国人虽然指望着它拖住美国人的海军力量,时不时的给许多支援,但却一直没有和它正式结盟。

于是rì本和华夏成了游离欧洲战争之外的两支独特势力。

rì本人既和同盟国的苏俄中立,又和同盟国的英美开战,偏又和轴心国拉不上正式的关系。

而华夏也即和同盟国的苏俄交战,又和同盟国的英美交好,偏偏又和轴心国的德国关系很好,却没有正式的结盟。

欧战中的那帮老牌帝国都有意无意的没有过分逼迫华夏的选择。

之前是华夏力量小,又一直和rì本在死斗,势力局限在东亚这块偏远角落。

随着先锋军军事实力像吹气球一样的壮大,打败rì本陆军,收复华夏大部分失地,引起世界侧目后,先锋军立即向北方用兵。当时德国人还没有进攻苏俄,在一阵阵幸灾乐祸声中,世人皆以为华夏将被苏俄的广袤土地拴住了。

即使德国人后来攻击苏俄,让苏俄进退失据,导致了被华夏攻取了西伯利亚等地,世人也并不对华夏看好。尤其是那时,华夏也是面对rì本和苏俄的双重压力,况且国内的zhèngfǔ尚未统一。

当华夏彻底把rì本人赶出了华夏大陆,连连吞并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后,世人才发现华夏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即使有人认为整个北方的治理和维持,就足以把华夏的军队大半消耗在此。

但随着移民的进展顺利,华夏千万大军的军事实力逐渐披露,已经统一了国内政权的华夏已经让众多老牌强国视为威胁了。不少国家从内到外的各种压制的小动作也早已经开始了。如果不是到了欧战的紧要关头,恐怕针对华夏的更大的yīn谋冲突早就开始了。

但也正是欧战到了紧要关头,华夏这么一支游离在外的庞大军事力量是那一方也无法忽视的。

需要消除这个不稳定的威胁,如果不能从根源上彻底消灭,那么就要进行压制或者矛盾转移,消除不稳定xìng。

“我知道,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德国人,这些朋友对我们都不会放心的!”孟享也明白,现在的敌人以后也不会少了仇视,现在的朋友未来不一定就继续友好。

这种威胁随着华夏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

国家衡量朋友和敌人的关系,莫过于国家利益为先。

一山不能容二虎,亚洲利益之争,已经让华夏和rì本和苏俄未来难以不能善了,更何况还有一长串旧账要算。

此时的华夏虽然强大,但短脚的海军还暂时无法威胁到世界霸主的存在,这也是华夏能和德国、美国能交好的基础。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重心还都在欧洲,至少在远东地区,那些利益冲突被和华夏交往获得的利益掩盖了。

不过,正在高速崛起的华夏早晚会把利益的争夺伸到全球,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冲突是难免的。

尤其是有了金手指点拨的现在,华夏的崛起速度绝对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使得和那些老朋友冲突战争的时间在大大的缩短。

只要看看德国和美国在和华夏的贸易中,已经开始限制不少技术就可以看出来,更不用说,两国在处理诸如rì本、苏俄等华夏邻国的一些勾当了。

至少孟享的手中就有德国人扶持乌拉尔山以东苏俄人的一些情报,甚至还有把苏俄残余势力放过乌拉尔山以东,或者中亚地区的计划,虽然没有正式结盟,但德国拉拢扶持rì本人的力度显然也不仅仅是针对美国而来。rì本人在航空上的突破以及研制突破了进展的反坦克武器,其中就有德国人的部分功劳。

英美更是直接渗透到华夏内部,积极拉拢其他派系,矛头直指先锋军和公民党。

孟享也不稀奇,这就是国家利益的勾斗,为未来国运运筹。即使是孟享也是早早布局,在各国之间做了不少的勾当,只是更加隐蔽而已。

无论是哪一方,虽然不敢轻易得罪华夏,但也使尽各种手段,让华夏忙于内乱,或者忙于世仇,无瑕他顾,不会成为世界平衡的破坏者。

两大军事集团正打得势均力敌,暂时无法奈何对方,唯有多争取筹码或者消除隐患。

随着美英苏三大巨头的联合渡过了最初的磨合期,同盟国的矛头开始指向外界,针对的也不仅仅是华夏。

土耳其的息战就是一个信号,大量的英美援助堆积在土耳其的港口,苏俄妥协下的新边境条约,也给足了土耳其人的面子,让一开始就打着只针对苏俄的土耳其开始犹豫了。

虽然没有喊着停战中立,但一直没有允许德国借道土耳其攻击巴库和高加索,以及不再和德国一起夹击苏俄高加索地区,显然证实了英美外交的成效。

华夏这一段时间南下对rì本攻击,就击破了某些人认为的华夏大军困守北方的论调,虽然让英美担心华夏不少。但随后海军的一场胜利,引得美国人的积极合作,也使得德国人担心了。

虽然各据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但德国人显然也无法坐视华夏强大军事实力对未来,甚至对现在的影响。

德国支援r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