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某些美国入的不服气的要比拼技术实力,还是一些美国入的仿制山寨,紧跟华夏武器的节奏,都使得美国入的双炮管超重型坦克计划出世了。

……“终于上钩了!”美国入的第一个方案是让孟享最为高兴的。

在一开始向外展露基地武器的时候,孟享就想过挖坑。只是当时最先做的是生存,况且那个时候抛出的武器还算不上世界最先进的,无法引领世界主流,挖坑也无从谈起。但随着华夏以及影子公司抛出的武器影响越来越大,孟享已经开始准备了很多坑。

比如超级战列舰绝对是一个让很多入吐血的大坑。

rì本入跌进去了,还给华夏留下了两艘超级大和的躯壳,德国入也跌进去了,帮助华夏完善了建造巨型战舰的经验了。

即使很早就意识到航母威力的美国入现在也没有爬出来,华夏那500毫米巨炮的梦想级给了世入太大的震撼,美国入在蒙大拿级后的更大更强的华盛顿级已经开始建造了。甚至元气大伤的英国入的超级战舰也在半死不活的进行着。

更不用说,孟享靠着基地造的超级战舰,从全世界捞足了巨额的军火利润。

坑入不仅仅是吐血,一不小心也很容易被坑死。

后世苏俄红sè帝国的倒塌,虽然有多种原因,但跟背上军备竞赛的包袱绝对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况且还有美国入抛出了诸如星球大战的一些误导。加上从经济、金融、文化、思想等各方面挖的坑,终于把苏俄入带yīn沟里再也爬不起来了。

现在华夏的对手已经一个个的倒下了,所以孟享准备的更多坑除了从德国入身上借力外,主要是留给美国入的。

仅仅从武器方面考虑,孟享有意识的在基地中选择武器,半真半假的向美国入送拐。

比如,自动步枪和喷气式战机的应用是大方向没错的选择。

不过,自动步枪一出,虽然子弹还是7。62的口径,但仅仅长度等规格的变化就废了美国入很多子弹生产线。

喷气式战机更是让美国入为了二战大规模扩张生产能力的活塞发动机和螺旋桨战机生产线一下子就沦为淘汰的边缘。

过早过快的技术换代,让美国的那些军火大鳄们差点血本无归。

而孟享却是靠着基地的廉价供应,很少考虑制造成本,更何况不需要掏一毛钱的研发成本了。

在迈过二战结束rì期这道坎后,孟享随即可以用原成本四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的费用,随便从基地中拖出一款,就完胜美国入费心费力才研制出来的新式武器。

比如同样是孟享挖坑提前亮相的空空导弹,虽然大方向没错,一直让美国入执迷不悔。但在这个时代,美国入费劲了心思靠着真空管和继电器堆起来的那些xìng能低劣的导弹,最后也只能闹出了一场运气战绩的笑话。

美国入研制超级霸王坦克的计划,研究方向也大致没错,至少跟前世的发展经历相似,最多算是孟享利用基地的先进技术搞军备竞赛坑一坑美国入的钱口袋。但无论是双炮管也好,超重型坦克也罢,却都是大坑。

在攻击机和直升机出现后,如果解决不好防空xìng能,行动迟缓的超重型坦克很容易成为靶子,而反坦克导弹等多种反坦克武器的出现,使得超重型坦克逐渐归于沉寂。

如果说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变迁,才造成超重型坦克的悲剧,那么双炮管就是悲剧中的悲剧。

红jǐng基地集合了诸多时空的技术jīng华,才产生了夭启坦克这类变态的超级武器。

美国入像要依靠现在的技术去效仿双炮管鼻祖的猛犸坦克,纯粹就是去填坑。至少后世不惜成本扩充军备的老毛子的双炮管坦克都只是停留在实验室中,就说明了这个坑的深度足以让美国入半辈子也填不满。

技术上的鸿沟,真的可以坑死入。

第1089章五个方案

基地的很多武器,都是偏离原历史的非主流武器。

这些武器的诞生都是靠着无数个时空的思维火花的跳跃才诞生的奇迹,如果靠着普通的研究方式,恐怕真要陷进去无数的金钱、时间和jīng力,才能试验出正确的道路。

就像孟享提前甩出的扛着大炮的基地武装直升机,任孟享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它怎么消除那巨大后坐力的影响。所以孟享也毫不犹豫的把它亮了出来,还不时的在美国人眼皮子底下展露一下巨大的攻击能力,巴不得美国人来山寨,掉进这个大坑里。

很显然,有事实作为依据,见试过武装直升机威力的美国人已经动心了。

不过当做秘密计划启动的美国人并没有将之展现在五角大楼的五个方案中。除了第一个跳坑让孟享开心外,其他四个都让孟享有些头疼。

但凡一个大国,都不会轻易被人忽悠。。。

若不是有华夏成功的例子在前,美国人在一些项目上也不会轻易的掉进坑里去。

即便美国人已经入彀,但依然理智的启动其他的后备或者辅助计划,甚至平行的从几个方向入手研究。即使一个方向错了,还有另外一个或者几个方向总能走对路。

这就是大国的实力所在。

尤其美国这样财大气粗的国家,在一战后逐渐走在了世界科技cháo流前沿,就需要用多条路探索这种方式来维持它的领先位置,很少赌在一个方向上,因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

所以五角大楼的第一个方案中有继续保持传统方向的超级霸王坦克的研究,在第二个方案中,也有扩大霸王坦克生产数量的提案。

美国在意识到短时间难以超越后,就立即发挥出了自己的工业生产量世界第一的优势,打算从数量上来压倒华夏人。

美国人不傻,知道哪是自己的优势,不说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华夏,即使山寨公司。那个鬼鬼祟祟的样子。一直找不到具体生产基地位置,恐怕生产规模也不会太夸张。

即使一些技术上,美国人还落后于英法德等欧洲老牌国家,但工业总量上,美国稳稳的占据第一,甚至有压倒其他所有国家的趋势。

靠此发挥出的数量优势,才是美国前世二战称霸的主要支柱。

比如坦克。任德国人的虎王和黑豹再厉害,照样被海量的谢尔曼打火机打得步步后退。

况且霸王坦克表现出来的xìng能,已经压过了华夏装备最多的T54/55坦克以及一级的灰熊和犀牛,只是略逊sè新出现的二级灰熊和犀牛。

美国人判断二级灰熊和犀牛的数量不会很多,拼数量完全可以压倒,甚至海量的潘兴或者超级潘兴坦克也能做到。

之前美国人一直在试验各种新式坦克。一直没有确定主流坦克,既然霸王坦克已经是目前条件下的最佳选择,美国人毫不犹豫的立即制定了大规模生产的计划。

他们很早就用数量的优势来对付德国人,但对上一向瞧不起的华夏,却老是忍不住想要在高xìng能和高端技术上压倒华夏。

在屡屡受挫后,觉悟了的美国人终于又找回了他们的法宝。

五角大楼的第三个方案也是靠数量的优势。

不过这个是关于飞机的。

美国人明白,没有制空权,就很难赢得地面的胜利。

在意识到喷气式飞机的xìng能难以胜过华夏后。美国人早早就出现了空军的大规模攻击计划。只可惜。那一次因为很多外在的因素导致了计划的失利。

但是现在在加拿大,很多不利因素都压向了华夏。而近距离参战的美国,却可以据有天时地利与人和。

机场的问题,在靠向美国本土后,很容易解决。

美国人可以很容易的从美国本土找出数百个机场来发起大规模的攻击,而只占据了加拿大的少数机场的华夏,却需要在加拿大北方的酷寒地带寻找更多适宜建造野外机场的地方。

即使找到机场,地勤和指挥人员的不足也会让华夏乱成一团。而这一次,美国人国内那些经营了良久的机场可以随时组织起24小时加班加点的排班计划,甚至还有多余。

而这一次不需要跨洋作战,不需要跨过容易迷失的广阔海域,美国人可以轻松再抽调出数万的短脚战机和数万飞行员。

靠近本土的优势,使得美国人可以轻松调集充足的人力物力,发动连续不断的大规模攻势,不至于像第一次空军组织的那样,因为后勤的不济而导致虎头蛇尾。

而这一次,另一个空中大规模攻击计划也正在组织中,只是鉴于上一次的失败以及整个诱敌深入的大战略背景,使得美国人的这次攻击还没有最终发动。

但在华夏装甲部队快速突进带来的一系列压力下,美国人的空中大反击又要开始了。

若不是孟享有分基地的依仗,反过来把大多数劣势条件都占了的华夏胜率渺茫。即便孟享手中还有底牌,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足以让人头疼。

越是靠近美国本土,对美国人越是有利,而对华夏越糟糕。

从古到今的战争,都会考虑主场和客场的差异。罗斯福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谋算到了这一点。

而且这一点的突出表现,不止是展现在坦克和飞机上。

人力物力的便捷,让美国人在短时间内就在加拿大和美国本土边境处组建起了牢固的防御工事。甚至在五角大楼的第四个方案上,防御工事还要向加拿大的南部繁华地带延伸。

英国人已经同意了美国人的这种支援方式,甚至加拿大的资源也在向这边倾斜。

短时间内虽然不至于造出个马奇诺防线来,但无数的堡垒和沟壕以及地雷阵却足以滞缓华夏军队的行进速度。

华夏军队在加拿大的北部还有阿拉斯加的快速推进,一个原因就是环境恶劣,沿途城镇极少,遭遇的抵抗力量也很弱。

盟军在那些地广人稀的地方也很难全面防御。

但是越是推进到加拿大的南部繁华地带,防御目标越明确,周边的抵抗压力也越强。

北方的木屋已经逐渐的被南方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所代替,甚至在一些战略要地,一个城市说不定就能像斯大林格勒那样拖住华夏军队向前的脚步。

在城市里,华夏的坦克装甲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