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本身就担负着再分配的职能,在国家金融杠杆的调控下,只能维持人最低生存的低保的负担并不算重。

“前两天的李双双离婚案怎么样了?”孟享喝了一杯茶,问赶过来的周白道。

民政一块主要是归李树春管理的,但有些理念确实需要走法律途径的,牵扯到新的社会理念,拥有法律博士文凭的周白有时候也过问一二。

“最终还是没离成”周白摇摇头道,“最近社会上离婚案件还不少。还是你说的那句话,有了低保,妇女的地位自然就提高了。即使离了婚,妇女带着孩子照样可以很好的生活。真的是有了经济独立权,才有人身和思想独立权啊。”

“不仅如此,分家的,逃婚的,给类事情也成了现在民政法律的一些重点了。”

“逃婚?咱们不是提倡婚姻自由吗?逃婚好啊,总比两个人绑在一起过日子要强多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自由恋爱是新青年的自主的全力,谁也挡不了。有低保撑着,两个人也不至于饿死。”孟享感叹道,这种社会的变革比他想象的还要快。有了低保,获得了经济独立后,各类生产关系上边的上层建筑需要重新洗牌重建了。社会道德的各种理念也随着经济的独立而有了很大的变化。

有了最低保障,人们开始最求个人的自由幸福了。

“老三,回去吧爹已经不生气了,你和春花结婚的事情,爹也不管了。不就是当年两家争水,打了一场吗?咱爹也想开了。不反对你和春花的婚事了。你们两个人在外边也够苦的。那里比得上家里舒服啊,咱家里的今年有了个好收成,也没有人来收税。手头宽裕了,咱爹还准备给你盖个三间新房,加上了青砖红瓦的,让你结婚用呢”焦崇礼苦苦劝导。

第二卷扬帆,38到39第302章焦崇礼进城

“我不回去!”焦崇信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摇了摇头。

“为啥?咱爹不是答应你们了?春花家,到时候媒人去说和说和,也应该没问题。咱们老焦家在村子里也不是破落户,大户人家的彩礼咱们也能出得起。”焦崇礼一把夺过了他手中的工具包道。

“我喜欢待在这齐都城里,这城里新鲜事情多,还能学不少东西,我已经上了夜校了,三年学下来,不比村里的吕秀才知道的少。免得他笑话咱爹只认得泥鳅,不认得字。”焦崇信也不争夺,脸色平静的说道。

“你还要不要家?”焦崇礼叱喝道。

“二哥,你不是也分家了?十亩地可都划入了你的名下。”焦崇信笑道。

“那些地你要的话,我给你!不过你得回去!”焦崇礼脸皮一红道。

“我要那个干什么,除了给咱大嫂那边留下十亩,咱爹那里不是还有十亩吗?那个我都不要,还要你的地?在城里做工多好啊!只要肯卖力气,赚的钱比种地还多。”焦崇信又笑着接过了他的工具包。

“今天我提前说一声,下午不上工了。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也攒了好几天的假期了,我和春花就陪你一起逛一逛这齐都城!”焦崇信放下工具包笑道。

“咱们先去找春花。”等焦崇信下了工,洗漱完毕后,换了一身干净的军装式样的单衣。这种先锋军救济的衣物,价格便宜,做工精细,很受老百姓的欢迎。灰色、绿色、土黄色、蓝色,各种式样的军服在大街上成了独特的一道风景。

焦崇礼也有一件,但没有大事情的时候,一般也不穿。地里干活的时候,自家做的粗布汗衫就够了。

若是小城镇,军服是主色调,但大城市中,穿军服和军服改成的工作服的人确实少了很多。而穿着西装、中山装、学生装的增多了,尤其是女生,五颜六色的服装显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有些女孩子依旧穿着裙子,让焦崇礼看得眼晕。

“怎么样?”焦崇信在旁边笑道。

“这怎么没有穿长袍马褂的呢?”焦崇礼忙岔开问道。

“前一段时间,一般学生喊着复兴唐裳汉服,说那些长袍马褂是伪满的奴才服,围着几个穿马褂的学究吵了半天,撕了两件马褂。若不是旁边有警察在维持秩序,只怕就要动手打人了。”焦崇信笑着解释道。

“那还兴随便脱人衣服的?”焦崇礼惊骇道。

“那几个动手的学生被判决赔偿了衣服钱,为首的两个还被关了三天。但他们却喊着胜利了,一有穿马褂的就围过去,指点着,虽然不动手,但也让人哭笑不得。这些天,没人再穿马褂的了。”

“他们的做法有些过了!这穿衣服还碍什么王法了?”焦崇礼不满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满清入关的时候,不就是为了一根辫子杀落了上百万汉家儿男的脑袋吗?咱们汉家的衣服在明朝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不是也被强迫着改了嘛?”旁边一个走在他们身旁的年轻人不由插话道。

“那他们怎么还穿长袍子?”焦崇礼指了指路旁三个凑在一起的男子,斜对着那名年轻男子道。

“那是汉服,唐汉时候,咱们老祖宗就穿这个。不是马褂。”那名男子笑道。

“那是复兴社的人在做宣传。”焦崇信低声解释道。

“复兴啥?一帮子学生听风听雨的在乱忙活。现在打鬼子最要紧,听说前边打得正忙呢!”那名男子也随即笑道。

“这位?”焦崇信忙拦住了话头笑应道。

“我叫苏立仁,是个老师。”苏立仁笑道,“这些学生,只懂得复兴的皮毛,在***包容的思想下,才好谈复兴古文明。咱们本来就是海纳百川,特区不是也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复兴的同时还需要包容、创新。”

此时,以焦崇信学了不到一个月的文化课直听得头大,旁边的焦崇礼更是听这些就像是天书,只是对这位先生有些敬畏,离得稍远了些。

“苏先生,你忙吧!我们要坐车走了!”焦崇信强笑着扯了他二哥朝着一处站台跑去。苏立仁在身后摇了摇头道:“民智未开,还怎么谈文明文化?”

焦崇信拖着焦崇礼挤上了一辆过来的公共汽车。

“这上边人太多了吧?”焦崇礼看着焦崇信朝着门边的一个细封口的木箱中塞了两个小铜子,才放下心来,只是望着里边皱了皱道。

“人多车少自然就挤了!”焦崇信已经习惯了,国人那里都是人多。

“一个铜子就能绕着半个城市转一圈,已经很便宜了,还想着怎么样?要嫌挤,可以坐出租车。听说上海滩的出租车大王周祥生都跑过来了?”一个夹着一本书的鸭舌帽的年轻人冲口道。

“那个出租车可贵了,还不如人力车便宜。”旁边一人插话道。

“还是咱们这公交车最实惠了!”旁边售票员笑着挤了过来,胸口挂着一个售货的兜袋,“诸位看一下了,有需要喝饮料、吸烟、吃面包、烧饼的瞧一下啦。今天的报纸也都齐全。”

“拿一包胜利烟!”焦崇礼身后伸过一只手来,递过了2个铜圆。

“好来!”售票员快速的递过了一包红色软包的胜利香烟,上边的两根竖起的手指格外醒目。

“记住了,车上不允许吸烟!”售货员补充了一句道。

“不让吸烟还卖烟?”焦崇礼小声嘀咕道。

“一个铜子随便坐车,油钱都赚不出来,不买点东西补贴一下,如何给人开薪水。公共交通的预算可不包括这个,需要申请特别补助,那个可麻烦了,需要一道道的审核,现在还多了一个公民代表大会审核。”旁边那个鸭舌帽耳尖的很,说话也很冲,不过却是知道不少东西。

“章好古,有没有最新消息?什么时候,这个公交车可以跑遍全城?”车后边有人喊道。

鸭舌帽朝着后边看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快了,这公共交通马上就要开遍全城了。不过,跑得越多,亏得越多。”

在特区的计划中,随着道路的修建和延伸,公共交通网络也建立了起来,虽然一开始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辆车,但总归是解决了一部分百姓出行的问题。汽车来源也好办,直接军车改造,有些厢板都是木制的,刚开始的时候,有几辆车还是直接挂着帆布顶子的。不过,这确实省了费用,虽说章好古盘算着亏欠,但按照基地的廉价供应,还是足够了。随着与德国人的合作,新的车厢厢体工厂已经建立了起来,博山的玻璃厂也在生产车窗玻璃,底盘和发动机可以基地供应,特区自己的发动机还在实验室中研究着,离着实用还有一段距离。但在潍坊已经建起了一个柴油机的生产厂子,先开发一些民用的小型柴油机。

现在由于军中对卡车和司机的需求量大,所以基地主要的生产还是偏重于军队,所以才造成了社会上普通车辆的紧张。但随着汽车数量的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就得到缓解。即使是司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呈几何倍数的增加着。只作,在手把手的教导中,和不计油钱的训练下,一个月出徒的比比皆是。只要供应上训练用的汽车,很多人一个大字不识的,照样孰能生巧的掌握了开车技能。

陈嘉庚带来的南洋子弟大多数留了下来,单单会开汽车的就有八百多人。一下子把后勤运输紧张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多了八百多名老师。

“我也会开车了!”焦崇信小声对焦崇礼说道,他就是那种一个月***作出来的不认字的司机。但由于他机灵,还肯钻研,他学了更多的汽车修理技术,此时正在跟着维修汽车,这样的人才更稀缺。由于很多车辆都是直接开进基地的修理厂,又很快的开出来,所以感觉不到这方面的危机,但其实这一块才是先锋军的薄弱项。

先锋军无论是陆军也好,还是空军、海军也好,有了基地的修理功能少了太多的后勤服务人员了。

仅仅是空军,每次飞机飞回后,大多数都是塞入了空指中心的机库,里边自带的维修功能车间,由克隆兵拉进去,检修后再拉出来,省了很大的麻烦。要知道,空军难养,不仅仅是表现在飞行员身上,每架飞机的检查,维护就要往往费很大力气。虽然不比后世的飞机精细,但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