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益州各行各业都走上了正轨,李愔也不再愿意事无巨细地过问,一些事情吩咐一下就让下面的人办了,没必要自己亲自去和这些豪族商谈此事,而且佟年在益州也有了足够的威信,足以压制住这些人。

“酒好,菜也好。”李晦趴在桌子上,右手握着酒壶,左手拿着羊肉串,已经属于不省人事的状态,如此美酒佳肴,李晦何曾尝到过,又加上不少人有意结交,这不一会儿就被灌醉了。

李愔摇了摇头,对荣达道:“把他抬去客房休息。”

荣达应了声是,把烂醉如泥的李晦抬走了。

红薯的事情被刊登在盛唐商报上以后,大批的商人开始涌进益州,不同于上次的土豆展销会,这次的红薯展销会吸引的人更多,因为红薯这种东西面相所有的商人,这也吸引了很多小商人前来,成都府本地的商人更加踊跃,毕竟这是益州本地的特产,他们占据了地理优势。

展销会的事情让益州又一次热闹起来,大量商人的涌入让益州的街道变得拥挤,各种益州本地的小贩趁此机会兜售他们的货物,客栈,青。楼等场所爆满,展销会无形之中拉动了益州本地经济的发展。

李晦走在这样的益州街道上心中震撼不已,这样的繁荣景象就是在长安也不曾见得,不谈大唐的商人,就是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域商人也是随处可见,甚至比长安还要多,而南市和北市的商品也是种类繁多,有他见过的,也有他没见过的,街边的商铺鳞次栉比,挂着盛唐商会匾额的专卖店一个接着一个,香水专卖,硬黄纸专卖,杏花酒专卖,而且进出店铺的人是络绎不绝,生意非常火爆。

“六郎,这是什么?”李晦指着前面不远的盛唐钱庄说道,今天酒醒的李晦非缠着李愔带他把益州城逛一逛,李愔没办法只能带着他在益州各处走走,一路上,李晦的嘴都没合上。

“商人使用铜钱交易太过笨重,这钱庄可以把铜钱换成钱票,不但容易携带,也方便于大型交易,现在盛唐商会基本都是在用钱票交易。”李愔解释道。

李晦了然,“原来这就是钱票,我只是听说过,但没想到也是六郎发明的。”,言语间带着敬佩。

南市,北市,百花潭两人都已经游玩了一遍,李愔今天正打算去巡视一下造船厂,于是道:“走,带你去见见世面。”

李晦现在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茫然地点了点,道:“好的。”,骑着马跟着李愔就走。

目前益州的造船厂主要集中在南河和沱江两个大型河流两岸,唐朝时期,益州的商品就是通过这两条河流直下扬州,造就了扬一益二的说法。

从南门出去,李愔和李晦行了十几里路到了南河,这南河分自都江堰,水量巨大,在李愔看来和一条江基本没什么区别,站在南河的这一头望向那一头江面犹如海面,历史也曾记载因为南河水量的巨大,汉朝的时候曾被认为是岷江主流,而《马可波罗游记》也记载南河水面宽广犹如一海,可见当时南河的壮阔。

李愔带着李晦来的这个造船厂是距离益州最近的一个官办造船厂,也是盛唐商会最大的一个造船厂,技术资金十分雄厚,这次承建的二十艘宝船中有五艘是在这里生产的。

此时南河河滩上五个巨大的船体骨架正在施工中,来来往往的工人不下两千人,每个匠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一切有条不紊,杜志平正和一个人拿着图纸对着骨架指点点,而他身边的站着一个皮肤黝黑的人,不时点头。

站河岸上,李晦的回下巴几乎掉了下来,这样的庞然大物并列放在一起简直太过震撼,和船相比,人就和蚂蚁的大笑差不多,他也见过黄河里不少大船,但也没有一艘可以抵得上这艘船的三分之一。

望着这五艘宝船,李愔也是心潮澎湃,郑和下西洋时候两百艘巨舰一起那是什么样的壮阔场面。

“走吧,别愣着了。”李愔拍了拍李晦的肩膀,李晦这才如梦初醒一般,跟着李愔向河滩走去。

李愔下到船厂,杜志平带着人立刻过来拜见。

“免礼!”李愔把杜志平扶起来,感慨道:“进度还不错,蒸汽机的位置设置好了吗,这可是蒸汽轮船最关键的位置。”

杜志平道:“殿下放下吧,这可是我一年来的心血,我一定不会让他出偏差的。”说完,杜志平把那个脸色黝黑的人拉过来,道:“殿下,他叫云寿,宝船的建造他可是立了不少功。”

李愔看向云寿,健康的古铜色皮肤,一看就是经常在太阳底下暴晒造成的,身体偏瘦,但显得很干练,一字眉,圆头圆脸。被杜志平拉出来,云寿颇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你以前是打渔为生的吧。”李愔打量了几下云寿道。

云寿呆了一下,惊奇道:“殿下怎么知道?”

“鱼腥味!”李愔笑着说道。

云寿恍然,他身上穿着衣服还是以前打渔时候的衣服,上面还有淡淡的鱼腥味,有些尴尬。

杜志平以为李愔看不上云寿,忙解释道:“殿下,云寿虽然以前打渔为生,但他懂得造船技艺比那些老匠人还多,这宝船建造的时候遇到不少困难,都是云寿解决的,于是我让他做了我的副手,这件事情还没和殿下说。”

“是人才就要提拔,这件事你不必和我汇报,既然把宝船的建造交给你,这里就由你说了算。”这些技术人员最需要的就是无条件的支持,李愔也正是向这一点靠拢。

杜志平心中感动,对云寿道:“还不谢谢殿下。”,李愔首肯了,这云寿就等于正式入职王府。

云寿反应过来,就要给李愔下跪,李愔把他扶起来,问道:“杜志平这样看重你,想必你是有几分真本事,只是本王很好奇,你即是打渔的,为何如此精通船舶的建造。”

第一百八十二章奸商李愔

“回殿下,草民的父亲曾是造船厂的匠人,草民小时候就跟在父亲身边,那时候就立志做一个造船的匠人,平时打渔为生,但一直在想着造船,还做出很多小船。”云寿恭敬地回到道。

“小船?”李愔疑惑道。

杜志平解释道:“殿下,其实就是你拿来的那种船模型,这也因为这船的模型,我才让他试一下,没想到他还真有几分本事。”

“让我看看!”李愔来了兴趣,民间还真是不缺少人才,居然连模型都能做出来。

杜志平叫过来一个船工,对他说了几声,这个船工跑回船厂,不一会儿拿着几个小型的船模型出来,显然这就是云寿自己做的模型了。

“不简单!”李愔拿着模型在手里把玩了一下有些惊讶,云寿做的船模型也是一种大型船只,有些类似唐朝的楼船,虽然没有现代船模精致,但也是有模有样,出了风帆,让李愔惊讶的是在船的两侧居然是明轮,这种新型的木浆具史料记载是在唐朝天宝年间才被发明出来,这才是让李愔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

李愔开口称赞,云寿脸上也露出了笑意,他正是不甘于自己的命运才冒险拿着自己的船模找到杜志平,希望能加入船厂实现自己从小的梦想。

“这个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李愔指着明轮,故意装作不知道问道。

云寿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这是草民胡乱想的东西,因为我看到村子里的人用这种东西踩水。于是想到如果把这种东西装到船上,那么就可以划水。那样和木浆就一样可以让船走了。”

李愔点了点头,都说发明来源于生活。这个云寿还真是聪慧,这明轮可不是和取水的水轮一样嘛。

“志平,把他带进桃园学习造船技术吧!”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李愔打算重点培养。

杜志平是蒸汽机专家,但不是造船专家,虽然造船厂有不少匠人,但出色的匠人还真没有多少,接手宝船的生产后他是一个头两个大,幸亏有云寿的帮助。否则他还真没信心能按时完工,虽然在桃园学了些造船知识,但他总觉的蒸汽机比造船简单的多,这回李愔让云寿进桃园学习造船技术,他终于可以解脱了。

“是,殿下!”杜志平兴奋道。

李晦从下来就没说过一句话,李愔看他的样子真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被这五艘建造的庞然大物吓傻了。

虽然对云寿发明了明轮感到惊讶,但是李愔并不打算使用这种老旧的驱动技术。既然有了先进的蒸汽机,干脆就使用螺旋桨这种驱动设备,而且宝船这种大型船只也非常合适装上螺旋桨,不过明轮船他也不打算放弃。他不用,但完全可以生产出来卖给其他商人。

巡视了一遍船厂,李愔带着李晦回了益州城。一路上李晦都是沉默着,半路上他对李愔道:“六郎。我今天去学院报道。”

这两天益州的各种东西对他的刺激太大,他深感自己是个井底之蛙。一开始他还对李孝恭把他送到益州感到不满,但是现在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远见,在益州李孝恭有不少老朋友,也正是这些老朋友去长安拜访他的时候把益州的变化告诉了李孝恭。

李愔斜睨了他一眼,这不是李晦的性格,如果是以前他一定会在那些烟花之所玩够了才会去干点正事,他这样说还真是让李愔有些意外。

“你吃错药了吧!”李愔盯着李晦说道。

李晦正色道:“六郎可以浪子回头,我也可以!”

李愔顿时哑口无言。

李晦和李愔告了辞直接去了军事学院,李愔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这些地方都是李愔故意带李晦去的,李晦虽然纨绔,但是个非常要强的人,李愔是故意刺激他,既然李晦做了自己的家臣,李愔不希望自己身边呆着一个二世祖终日给他找麻烦,就算他答应,他手下的那些人恐怕也不会答应,难以容下他,成都王府不需要手游好闲的人。

回到王府,李愔差人把佟年喊了过来,这井盐的事情也不知道他和那些豪族商谈的怎么样了。

佟年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疲态,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怎么样?他们答应了吗?”李愔问道。

佟年把一摞子契约交给李愔,道:“一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