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魏铁牛吃一堑长一智,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愔点了点头,望着各个县的县令,“今年你们都有任务,每个县都准备一万亩的土地做样田,这些田中都会种植从外域来的东西,至于种什么,那就等上官刺史分配。”

“是,殿下!”众县令说道。

让益州官员和随行的百姓见识了冬小麦,李愔和金大谦撇开众人走到一边,李愔问道:“我倒是想起来,今年蜀王府新增的田产有多少?”

金大谦道:“今天冬天奴婢和官奴开垦了四万多亩田,老奴又从一些出售田产的官员和望族手里购得三万多亩田,加起来,王府现在有十万亩田了。”

“哦。”

李愔之所以问这些是为了规划一下,该种什么,众多少农作物,这回去他还得细细想想,这要种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第一百二十章老板娘上任

冬日尚未褪去的寒意让清晨出门的李愔不由自主缩了缩身体,接着崔莺莺也紧跟着李愔走了出来,她今日穿着酱紫色的连体长裙,画了点淡妆,显得有些庄重,过年后,李愔一直忙忙碌碌的,崔莺莺倒是闲的难受,她不是一个静的下来的女子,这从李愔第一回见到的她的时候就明白了,虽说嫁做人妇让她的性格收敛了一些,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于是李愔考虑再三,决定让她接手盛唐商会的生意,而他则主要负责对益州比较有战略性意义的事情,比如研究院,农庄,对外开拓,练兵之类的事情。

“殿下,我这身打扮怎么样?”接手盛唐商会的生意,崔莺莺自然要见一下益州盛唐商会的负责人,李愔正是准备带她去南河工坊基地。

李愔回头看了她一眼,崔莺莺立刻站定,作出一副威严的样子。

朝阳金色的光辉洒在她白皙脸上,恰似一层流光浮动,崔莺莺双唇紧抿,目光冷厉,站在那里倒真是有股傲然立风雪的气质,而这种气质他只在杨妃和长孙皇后身上见到过,那是一种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

“不错,有几分样子。”李愔夸奖道,崔莺莺立刻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李愔摇了摇头,这丫头毕竟年纪还小,要达到杨妃和长孙皇后的火候,还得再练个几年。

李愔骑着红孩儿伴着崔莺莺的马车到了南河工坊,佟年离开益州以后,在这里留下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魏子墨,他在这里负责货物的转运和工坊的生产事宜,对于这个魏子墨,苏沫儿把关于他的全部资料在年前来的时候就交给了李愔,李愔看了,这人的背景没什么问题,也是一个落魄的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亲曾和佟年有过交往,佟年见他很有管理天赋,就把他派遣到了益州。

对于现在益州小集团中不少人都是沾亲带故的问题,李愔也是颇为无奈,这个问题古往今来都无法改变,就是现代的企业也是家族式企业居多,甚至一些政府部门也不例外,比起外人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人,即使这个人没有什么才华,他们求得只是把权利紧紧抓在自己手里,而这个问题在唐朝这种封建社会就更加突出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士族大行其道的原因。

而对于这个问题,李愔目前只能抱着宽容的态度,举贤不避亲,只要选来的人没什么问题,也堪使用,他就不计较了,而且崔绍在前几日来信,说想让崔氏一族的一些子弟到益州来,希望李愔能给他们提供历练的机会,李愔回了信,答应了这件事,如今崔氏一族和李愔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崔绍自然明白这点,李愔要是倒霉,崔氏一族也会跟着倒霉,他别无选择只能全力支持李愔,这就如同当年的长孙一族全力支持李世民一样,当时的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变中是最活跃的,因为他明白自己成了李世民的大舅哥以后,长孙一族的命运就和李世民拴在了一起,李建成当了皇帝,长孙一族的命运就是被抄家灭族。

崔绍学贯古今,他如何不明白这一点,自古皇子多死于非命,没几个能风光的活着,即使活下来的那也是平庸无能之辈,父子相残,兄弟相残,这才是帝王之家不变的悲歌,他能做的就是给李愔争取一个生存的空间。

两人到了工坊,李愔带着崔莺莺把工坊基地熟悉了一遍,包括每个工坊中制作的货物是什么都和她详细讲解了一下,崔莺莺听的很认真,见到一些现代的器械更是围着看了不停。

现在的工坊中,造纸坊已经开始生产纸张,只是除了新闻纸以外,还生产其它种类的纸张用于贩卖,比如唐朝著名的纸张硬黄纸。

香水的制作也在进行中,这回李愔将酿酒和香水全部分开了,香水用的酒精是他从现代购买的专用香水酒精,反正制作香水用的酒精量不大,比没要等到酿酒厂开工。

再往里走则是窑厂,李愔办窑厂当然不是为了生产陶瓷,而是为了烧制水泥准备,同时还能生产烧结砖,用处多多。

转了一圈,两人向办公区走去,这里的工坊基地和长安的规划一样,厂房,生活区,办公区,一应俱全,工匠们在这里衣食住行都由盛唐商会提供,路上,李愔询问杨立道:“工匠和奴婢们的现在都怎么样?没有消极怠工的吧?”

工坊基地建设的又快又好,李愔将杨立提升成了仅次于魏子墨的工坊二号人物,这让他对李愔是感恩戴德,说道:“殿下,他们都积极着呢,哪有敢偷懒的!以前他们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还整日受人白眼,现在在这里吃的饱,穿得暖,还有干净的地方住,还拿着月俸,这样的好事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魏子墨道:“杨管事说的没错,我还从来没见过工匠们能这么用心的做事呢!”

四人说着就到了办公区,这里盖着一个上下两层的砖木混合建筑,没有复杂精美的造型,只有简约的线条。

进了魏子墨的办公房间,李愔向两人说道,“以后工坊的杂事你们就向王妃禀报吧,王妃不懂的地方你们多向她讲解。”

两人躬身应是。

崔莺莺注视着两人,微笑道:“以后就辛苦二位了。”

杨立和魏子墨,道:“这是贱奴应该做的。”

李愔站在一旁不说话,崔莺莺开始询问着一些工坊的情况,新官上任三把火,总得烧一烧,这丫头对两人是胡萝卜大棒一顿敲打,一会儿和蔼,一会儿冷厉,让李愔亲眼目睹了什么叫给一口糖吃,再给一巴掌。

不过崔莺莺训斥杨立和魏子墨的问题也算是有凭有据,比如工坊的卫生清洁问题,不少人地方都可见秽物,而工匠和奴婢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却没有一点规矩,太过随意。

听完这些,李愔心想果然是女人比较细心,可以看到一些男人看不到的地方,老板娘不愧是老板娘。

李愔和崔莺莺走后,杨立和魏子墨对视一眼都是露出了苦笑,平日里李愔事务繁多,对他们的管理还算宽松,这王妃上任,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土高炉

二十一世纪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已经成为过去,曾经的土高炉在岁月和风沙的侵袭下成为废墟,只留下了断壁残垣,述说着曾经的历史,而唐朝的益州,土高炉再一次出现了。

商会的事情交给了崔莺莺,熟悉了一阵子,这丫头很快上手,她管理的只是货物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再加上王府每日的进账和开支,这些问题对她来说并不是难题,怎么说她也念了几年的书,比起文盲更容易接受这种具备挑战的工作。

从商会的事务中抽身而出,李愔则是每日和佟玉混在一起,李愔在距离南河工坊基地十几里的一处密林中重新开辟了一个块空地立起了一个雄伟的建筑,只是这个建筑规模却比仓库大得多,年前开始建造,在数千工人日夜赶工下,前两天终于完工,而佟年也带着各类工匠入驻研究院,从此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了。

在研究院的周围一道高高的围墙耸立,只留下一个门供匠人进出,在门口,十几个全副武装的侍卫分立两旁,院子中还有侍卫不断巡逻以确保工匠们的“安全”。

杨素心的资料搜集工作在年后没多久就已经完成了,按照李愔的要求,这些资料基本上配备了详细的说明图纸,李愔不指望这些唐朝人能够看得懂其中的专业术语,但希望他们先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至于原理再慢慢学吧。

研究院又或是科研院建立以后,李愔不得不参与其中,这些技术资料,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天书,一点也看不懂,但李愔至少是经过十六年教育大学毕业的人,多少还是能凑合看懂的,而在李愔把炼铁的技术资料用唐朝的表达方式讲述给研究院的铁匠以后,李愔彻底成了一众唐朝伪科学家的崇拜对象。

在把技术资料放进了研究院的图书馆以后,李愔给佟玉下达了四个任务,第一是钢铁,第二是燧发枪,第三是蒸汽机,第四是水泥,而今天,佟玉和工匠们终于在李愔的指导下把土高炉盖了起来。

李愔赶到研究院的时候,第一炉铁水刚刚出来,站在土高炉面前,李愔被热浪逼退了几步,望着红滚滚的铁水,李愔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古人缺乏不是智慧还是知识啊。

眼前的土高炉高约三米,形状如同一个倒扣的啤酒瓶,顶部有一个口子,用来将铁矿石煤炭,焦炭等原料倒入高炉中,而在高炉的一侧有一个土质的楼梯用来上料,高炉的下方有两个圆形的孔洞,一个用来进风,一个用来出铁水,在进风口前装置着一个风箱,一个工匠正手拉着风箱加热高炉的温度。

土高炉只能炼出高品质的铁,并不是说直接就把钢炼出来了,炼钢还需要脱脱碳,脱磷等步骤把铁中的碳,磷元素降到最低,而这就需要另外一种后续设施了。

“干的不错!”李愔对佟玉和负责炼钢项目的匠人说道。

李愔提出的四个要求不是依次进行,而是同时进行,他根据各个匠人熟悉的技艺把他们划成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项目,而佟玉这组最先有了一点小成绩,这是也归功于土高炉结构简单,还有唐朝炼铁技术已经不错了,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