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谁都知道,攻打北京城的意义更大,但赵王在两个方案都希望渺茫的情况下,决然的选择了和太子决战!证明自己比两个哥哥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执念!

无论如何,终究有了个决策,至少众将不再如无头苍蝇一般,终于有个方向了……

济南城,太子殿下在英国公张辅、安远侯柳升、山东布政使储延、按察使魏源,以及跟随他从南京而来的众大臣,完成了遥祭大行皇帝的仪式,身穿重孝的众君臣,便在灵堂外召开起了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

与北京城、通州城的情况类似,这里也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安远侯柳升认为应当立即率军北上,消灭在通州的赵王军。英国公张辅认为,太子应当稳妥为重,暂时留在山东,等待各地勤王军抵达再兴北伐。而跟着太子从南京而来的众大臣,居然提出返回南京,在南京继位登基,以北京为行在……

兵败济宁之后,英国公并没有马上返回北京,这虽然有皇帝昏迷,无人下旨召回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公自己并不想回到漩涡之中,便一直待在济南城,冷眼旁观局势发展,遥控京中张家的举动。

等到张輗参与救驾,张家的态度已经明了,等到朱高炽北上济南,英国公自然出现在迎接太子殿下的队伍中。虽然他手中,只有几千子弟兵而已,但身为大明第一公爵,天下将门领袖,他的态度就是天下武将的态度,没有任何人敢轻忽。

所以张辅一开口,太子便倾向于留在济南,但这显然与王贤的既定路线不符,柳升与魏源对视一眼,后者微微点头,便开口询问张辅道:“不知公爷所谓时机成熟,指的是哪些?”

“自然是等到勤王的军队基本就位。”张辅面无表情道。他当然不希望朱高炽太早北上,想让武将集团来收拾赵王,为新君立下这个大功,稳固勋贵们的地位。

“如今有公爷和侯爷的三万大军,够不够?”魏源问道。

“自然不够。”张辅摇头道:“赵王军号称十万,纵使多有虚夸,也有五万之数,我方兵力远不及敌军。”

张辅话音未落,便听柳升笑道:“报告公爷一个好消息,山东都指挥同知刘信,青州卫指挥使刘俊等人,尽起六万大军,不日即将抵达济南!这样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军队,咱们也能实实在在拼凑出十万大军来!”

“他们……”张辅眉头紧蹙,心生不快道:“虽然已被招安,但态度捉摸不定,恐不能为倚仗。”

“哎,公爷这话就让人寒心了。”柳升摇摇头,似笑非笑道:“既然已经接受招安,就是朝廷的军队,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何分彼此?”说着他看看太子,正色道:“殿下必须尽快赶到北京,否则,迟则生变啊!”

“嗯……”朱高炽被说中了心思,皇帝驾崩,太子却不在京城,这是祸乱之源!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次教训,他当然不想步前人后尘,只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北京去。何况,王贤已经写信告诉他,刘信刘俊等人可以信赖。太子殿下心中的天平,又不可避免地向柳升等人倾斜而去。“确实,他们能在这时候来勤王,就说明忠孝可嘉,不应该寒了义士的心。”

为了照顾张辅的面皮,太子殿下又笑道:“再说,退一万步讲,有英国公和安远侯在此,孤也不怕什么万一!”

“殿下言之有理。”见太子这个态度,张辅只能退一步,话锋一转道:“这样兵力勉强能够,可是粮草怎么办?山东久经战乱,十交空,哪有粮草供应这十万大军?”说着叹口气道:“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问题不解决,如何进兵?”

“也是……”太子等人深以为然地点头。

“这就更不用愁了!”一直没说话的储延,笑呵呵道:“咱们这次是兵马未动,粮草已经在前面等着了!”

“哦?”朱高炽吃惊地看着储延:“储大人有何高招?”

“回禀殿下,臣今日得报,数日内,有几十名通州粮商,携大量粮草南下,如今已聚集在德州,翘首以待殿下!”储延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些粮商愿意将粮草无偿奉献给殿下,足以支撑十万大军一年之用了!”

“什么?!”这下不止太子等人,就连张辅也大吃一惊!这可是天助太子!而且对赵王也绝对是釜底抽薪啊!

“果有此事?!”太子一下子站起来,颤巍巍地看着储延,十分罕见地失态了。

“千真万确,臣岂敢用这种事情哄骗殿下?”储延正色道:“只是前日殿下初闻噩耗,悲痛欲绝,一直没有机会禀报而已!”

“哈哈,太好了!”朱高炽激动地搓着手道:“果然如此,这些粮商统统都是社稷功臣,孤一定会重赏他们!”

“大明朝的天命果然是在殿下!百姓这是箪食壶浆以待王师啊!”这下就连原本想回南京的那帮人,也来了劲儿。毕竟谁都不傻,知道这下胜券在握,哪里还会傻到调头返回南京,当然要到北京收获胜利果实了!

张辅何等城府,马上明白过来,一切都在王贤、柳升一伙人的掌控下,甚至可以大胆猜测,这半年来的风风雨雨,都是在王贤的布局之下,一点点变成现在这样子的。

想明白这一点,他暗叹一声,不再坚持己见,转而绽放笑容道:“看来是为臣多虑了,既然是天助殿下,我等还有什么好顾虑的,立即提兵北上,征讨叛逆就是!”

“英国公所言极是。”见英国公也转变态度,朱高炽十分欣慰,当即拍板道:“烦请英国公为主帅,调兵遣将,为孤征讨叛逆!”

太子此言一出,柳升等人的神色便不太自然了,虽然英国公当这个统帅实至名归,但大家毕竟不是一路,谁愿意让他领导?

好在英国公头脑十分清醒,摇头婉拒道:“为臣谢殿下信赖,只是此事,为臣不是最佳人选。为大局计,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柳升等人脸色这才好看一点,心说算你识相,柳升更是暗暗得意,英国公不是最佳人选,那最佳人选便只能是自己,不会是其他人了!

“哦?”朱高炽看着英国公,缓缓问道:“那以英国公之见,谁才是合适人选?”

英国公看看柳升,目光又从他的身上移开,最后落在太子身上,淡淡道:“非殿下亲征不可。”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人心所向

“非殿下亲征不可。”调戏地看了一眼柳升,张辅才缓缓道出了他的答案。

柳升的笑容登时凝固在脸上。

“孤,合适吗?”朱高炽虽然守过两次城,但从来没有御驾亲征过,闻言既觉得心动,又有些不安。毕竟打仗就会输赢不定,万一要是输给赵王,自己的威信可就要扫地了。

“非殿下不可。”张辅又强调一句,沉声说道:“这次赵王叛乱的根基,其实十分浅薄,他之所以能闹到现在这个地步,更多是因为大行皇帝突然病倒,局势失控,被他捡了漏子所致。但即便是这样,赵王都被赶出京城,退居通州。如今纠集手下,虽然看似气势汹汹,但其实内部上下已是信心大丧,无人再坚信赵王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之所以还没有树倒猢狲散,原因有二,一是惯性,二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兵败会家破人亡而已。”张辅要让未来新君重视自己,此刻自然不能藏拙,继续分析道:“只要殿下的身影出现在赵王军前,他们的士气就会一落千丈,然后殿下宣布只问首恶,胁从不办,他们的将领就会失去对部下的控制。则彼时,我军或是一鼓作气,或是传檄而定,都是易如反掌之事!”

“反之,如果殿下不曾出现,赵王军的士气就能勉强维持住。届时,攻城一旦不顺,敌军士气大涨,我军士气低落,就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了!”张辅最后沉声说道:“殿下亲征,乃是坐稳江山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张辅这番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完全说到了太子殿下的心坎上,朱高炽沉吟片刻重重点头道:“好,就依公爷的!”

张辅这才状若无意地瞥一眼柳升,意思很明显,跟我斗,你还嫩了点儿……

柳升也只能恨恨地别过头去。

所有人都知道,时间不等人,是以太子亲征事宜筹划得十分迅速。次日,朱高炽便在三万大军的护送下北上,五日后,便与先期抵达的原白莲教六万大军汇合,在德州城外举行了盛大的誓师仪式。

为了表示对通州粮商的感谢,太子邀请粮商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誓师大会,感动得那些粮商涕泪横流,终于不再心疼贡献出来的那些粮食。

正如赵王和张辅所料,这些粮商齐刷刷带着粮食南下,自然是有人在背后鼓动。但这件事实在太过简单,根本不值得大书特书。因为赵王行事太过高调,以至于谁是他台面上的人,谁是他的后手,锦衣卫不费力气便查得清清楚楚。查清楚这些,只要简单地分析一下,自然就知道如果赵王在京中受挫,一定会退到通州再作他图。

同时也能清楚地知道,赵王这一手成败的关键,就在通州的粮商身上!不幸的是,王贤同样早就把主意打到这些粮商身上,因为大明朝实在太缺粮了,山东尤其如此,王贤根本凑不起大军开拔的粮草,以致空有大军却派不上用场。

找遍北方各地,也只有这些实力雄厚的通州粮商,能通过便利的漕运,将南方鱼米之乡的粮草,源源不断运到北方,然后囤积在通州的粮仓中,高价卖给京城百姓。是的,这些粮商甚至都没有自己的仓库,直接拿朝廷的粮仓来屯粮,也根本不担心会被朝廷侵吞,因为仓场侍郎以下全都被他们买通了……

所以赵王之前巡视通州粮仓,看到的拿满仓的粮食,并非仓场侍郎临时借调过来,而是原本就寄存在那里!

若是正常光景,想让这些手眼通天的大粮商献出粮食,简直是白日做梦。可眼下不是正常光景!王贤让人给那些粮商带话,告诉他们,他们的粮食已经被赵王盯上了!如果赵王篡位成功,还有可能注意点吃相,可如果赵王失败了,一定会退到通州,一定会在第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