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西城门已经被夺下,所以杨荣径直绕到北面,想从北门入城,却见为李贤敞开的城门已然紧闭。

杨荣心里咯噔一声,仍不死心,让人叫门。回答他的却是城头的床子驽,劲弩呼啸而至,将那喊话的千户连人带马,硬生生钉在了地上!

城下的官军一片死寂,哪还不知道北门也落入王贤之手,杨荣恨恨地拨马,咬牙道:“去东门!”

两万骑兵只好继续绕城,片刻之后,又转到了东门,恰好目睹了王贤军攻占城头,将朝廷的龙旗丢下城墙的一幕。

杨荣面色铁青,停也不停,便拨马继续绕城,带着部下到了南门外……

南门的守军倒是热情似火,使劲招呼他们赶紧过来,还假模假样地把吊桥放下了一半。只是杨荣等人已经被耍了太多次,不见吊桥彻底放下,哪肯拨马上前?

果然,吊桥不再继续下降,城头的守军失望地叹气连连。

“还骗我们?休想!”看穿了敌军的诡计,杨荣左右不禁一阵得意。

“得意个屁!”杨荣却面色铁青,堂堂大学士,连脏字都蹦出来了!

左右这才猛醒,哎呀,怎么通州四门都被拿下了?这下可怎么了得啊……

“阁老,要不我们再去西门看看……”有手下小声建议,似乎觉着不绕城一周不太圆满。

杨荣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眼前一黑便晕厥了过去……

北京城九门紧闭,多日前便已进入战时状态。

毫不意外,城内谣言四起,各种谶语童谣流传,百万军民人心惶惶,一派末日降临的景象。朝廷自然不能放任民心士气涣散,竭尽全力地想要扭转人心。

除了那些没什么卵用的嘴炮儿之外,有两件大事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一是,杨荣率领十万大军、二十万民夫前去通州运粮。二是,太子殿下亲自挂帅出征,率五万大军出城与王贤决战。

为了鼓舞民心,朝廷还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看到全身金甲的太子殿下,率领五万雄兵,浩浩荡荡出城,京城百姓确实感到稍稍心安。暗道:‘等镇国公宰了朱瞻基,会不会就消气罢兵呢……’

时至今日,不管朝廷如何宣传,老百姓都已经认定了,是太子和杨士奇逼反了王贤。比起平定草原的镇国公,老百姓似乎更恨这两位……

不过第一件事确实是所有人喜闻乐见的,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城中有粮、军民不慌。看到一车车粮草被运回京城,夹道欢迎的老百姓,终于感到不那么恐慌了。

只是没多会儿,就不见了后续的粮车进城,老百姓面面相觑,不知又出了什么幺蛾子。在一连串噩耗之后,所有人都变得极其悲观。更可悲的是,事实证明,他们的悲观是对的……

翘首以待一个时辰后,终于等到零零散散几十辆粮车仓皇回城,然后城门便轰然关闭了。虽然官兵们对城外发生的事情讳莫如深,但消息还是经由民夫之口流传开来,老百姓终于知道,原来王贤派兵截断了运粮的通道!

即是说,王贤的军队就在京城外几十、十几里了!怪不得官兵会吓得关上城门,把军队都派上城墙!

“完了完了。”失望至极的老百姓,再也不管什么东厂密探,大声宣泄着情绪道:“通州的粮食是甭想运回京城了!”

“不会吧……”也有人不相信道:“有杨阁老的十万大军呢。”

“顶个屁!”无数的声音同时反驳道:“朝廷两百万大军,还不是让镇国公一气杀到京城来了?杨荣十万大军,连给他塞牙缝的都不够!”

“就是,就是……”更多的人无比悲观道:“看着吧,用不着等到明年,京城就要姓王了!”

“不至于吧,离过年也就不到一个月了,这么大个京城,怎么还不能撑过一个月?”

“拉倒吧,赶紧打完算球,还能过个安生年……”持这种论调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谁当皇帝不是当,跟咱老百姓有啥关系?”

“也是,听说山东那边,老百姓的日子可红火了……”

说着说着,老百姓的恐惧居然消除了不少,甚至很多人在盼着王贤赶紧结束这场战争了。毕竟,他们对王贤太熟悉不过,毕竟那是横扫鞑虏的英雄,毕竟,王贤治下的山东,距离京城并不太遥远……

说到底,这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同族内战,就像朱棣取代建文帝,老百姓也没有非得跟他你死我活。

朝中大臣们却无法像老百姓这样无所谓,不论是从忠君的立场,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实角度,他们都无法接受王贤取代朱家天下。

所有大臣齐聚皇宫,焦急地等待着城外的战果。无论是大兴方向,还是通州方向,只要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他们就能放下悬着的心。

大臣们一边忧愁地议论着战局,一边不时看向高处空空荡荡的龙椅。听说皇帝这次病得很重,有小道消息说,甚至已是病入膏肓……这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破船又遇打头风。莫非真是天要亡朱家不成?

一直等到天黑,听说运粮队伍已经结阵自保,许怀庆无法偷袭得手,又听说杨荣亲自出城,组织九万大军全力围剿许怀庆,已经将他包围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大臣们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回家吃饭睡觉,好有力气来日继续杵在宫里。

次日一早,大臣们果然重聚皇宫,一个个哈欠连连,眼圈乌黑,苦笑着互相寒暄起来。

“陈大人,也没睡好啊?”

“哎,一闭眼就做噩梦,怎么可能睡得好。”

“梦是反的,看来今天会有好消息。”

“但愿如此吧……”

没让他们等太久,太阳刚刚升起,便有信使火烧火燎闯入宫中。

那信使径直到了杨士奇面前,跪地禀报道:“首辅,太子殿下有军报!”

杨士奇面沉似水接过来,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军报。

众王公大臣全都屏住呼吸,待杨士奇看完了,便赶忙问道:“首辅,什么情况?”

“太子殿下已经与大兴的军队汇合,却不见了王贤的踪影,根据殿下推断,王贤应该已经去通州,救援许怀庆了。”杨士奇也不隐瞒,沉声道:“太子殿下已经率领大军,北上通州了。”

说完,杨士奇便匆匆去了乾清宫,向卧病在床的洪熙皇帝,禀报最新的情况。

“哈哈!”杨士奇一走,众大臣欢喜的笑起来:“这下姓王的是自投罗网了,二十万大军把他围住,插翅都难飞!”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耳光

“杨学士不在城内,通州不会有问题吧?”也有人被吓破了胆子,小声说道。

“怎么会有问题,城内有三万大军,就凭王贤那点人马,也想打通州城的主意?”众大臣哈哈大笑起来。

“也是,下官不该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那些提心吊胆的官员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众人笑声未落,便见又一名信使火烧火燎冲进来,到处寻找杨士奇。

“首辅大人不在。”在场唯一一位大学士黄淮,对信使说道:“给我吧。”

那信使便跪在黄淮面前,双手举起信筒,颤声道:“杨阁老急报!”

黄淮探手拿过信筒,去掉火漆,抽出里面的信件,皱眉看了起来。

这次众王公大臣要淡定许多,还有心情纷纷猜测道:“肯定是杨阁老汇报王贤出现在通州。”

话音未落,却听吧嗒一声,只见黄淮手中的信筒落在了地上,众大臣登时安静下来,忐忑地问道:“阁老,莫非有什么不妥?”

黄淮拿着信纸的手,猝然落了下来,失魂落魄道:“通州丢了……”

“什么?!”众大臣登时呆若木鸡,大殿中一片死寂。

等杨士奇去而复返,见所有人还保持着石化状态,首辅大人觉得自己有必要说两句:“放心,天塌不下来。王贤到了通州又如何?等待他的是朝廷的天罗地网!”

众大臣却依然面无表情,只见黄淮缓缓伸出手,给了杨士奇一击响亮的耳光!

是真的打了杨士奇耳光,不是形容比喻……

‘啪’的一声脆响,杨士奇震惊无比地捂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黄淮。

百官的反应也很有趣,他们只在打耳光的时候惊了一下,便很快安静下来,依然面无表情地看着杨士奇,就像这一耳光是理所应当……

“你疯了?!”杨士奇虽然最近一直夹着尾巴做人,但当了这么多年首辅,哪里被人打过耳光?

好吧,两个月前还被人打过,不过那是对方根本不知道他的身份,所以不能算数。

“是你疯了!”黄淮恶狠狠地瞪着杨士奇,将那份军报重重拍到他的胸前,咆哮起来道:“看看你干的好事!皇上的江山就要亡在你的手里了!”

杨士奇顾不上继续发作,接住那份军报,低头一看,登时眼前一黑,竟也跟好兄弟杨荣一样,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没有人不知道通州对京城的意义,没有人不知道失去通州对京城意味着什么,王贤这一手实在是太狠了!重重打在了朝廷的七寸之上,让朝野上下全都一片死寂……

王贤拿下通州的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到了太子耳中,朱瞻基也是眼前一黑,倒没晕过去。他失神地坐在马背上久久,眼泪不知怎么就流淌下来,一颗心坠入了无底深渊……

实话实说,这是太子殿下头一次感到失败的威胁,之前哪怕王贤冲入紫荆关,他都不是特别担心,凭着京城三十万大军,还有各地陆续赶来的勤王军,怎么还收拾不了他那区区几万人马?

但王贤拿下通州,一切都不一样了,京城的喉咙被扼住,断粮的威胁笼罩在百万军民头上!胜负的天平头一次,向王贤倾斜了!

“该死的奴才!”恨意在太子殿下胸中升腾,他黑色的面膛青紫一片,面目无比狰狞,道:“当初我为什么要把你从穷乡僻壤里带出来!”

“王贤!”刹那之间,对王贤的满腔憎恨,取代了满心的恐惧,朱瞻基咬牙切齿对张軏道:“你立即返回大兴,拼上所有人马,也不能让王贤的山东军队北上!”

张軏的脸色丝毫不比太子好看,他居然让王贤在眼皮子底下溜走,跑去攻下了通州,这真是又一桩奇耻大辱!所以他才会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