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告诉你为什么!”王贤看着马忠,心里头泛起阵阵苦涩,自己要是真有办法离开山东,又何苦为难马忠?!板下脸,王贤沉声说道:“因为你们这些家伙尸位素餐、心怀鬼胎、吃里爬外!什么样的心思都有,就是不想想治下的百姓怎么办?!一旦山东大乱,要有多少百姓丧命?!多少黎民遭殃?!你们根本就不关心!”王贤的声调提高,近似于怒吼道:“但这些事总他妈得有人干吧?!你们干不了就给我滚蛋,老子来干!”

“……”马忠终于无话可说了,定定看着王贤半晌,他才叹了口气道:“我今天就上辞呈,不等旨意,明日就走。”这倒不是他被王贤感动了,而是他已经在济南城这个伤心地,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放心吧。”王贤点点头,淡淡道:“其他的事情我来搞定,保准无人追究你。”

“谢大人。”马忠也点了点头,突然感到如释重负,就像结束了一场噩梦,“静下心来想想,我还真得感谢大人,不然这山东,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不客气!”王贤面无表情道。

从马忠家出来,储延心服口服地恭喜王贤,翻手之间便将顽固的马忠一举拿下!在他看来,王贤一天时间搞定包括自己在内的三大宪,实在是厉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王贤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他不是在故作深沉,而是心里很清楚,此事之成败,三分在山东,七分在庙堂!山东的三分,自己虽然已经拿下,但北京的七分,就要全指望朱瞻基了……在发动之前的这段时间,王贤除了暗中侦查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在等待朱瞻基的回复。是在得到了太孙殿下的保证后,他才悍然对三大宪下手!

朱瞻基保证,帮他争取到山东的军政大权,至不济也要帮他争到军权。王贤当时相信了朱瞻基,可此刻,心中却涌起了强烈的不安!

如果皇帝真如自己用最大的恶意揣测的那般,朱瞻基能兑现他的承诺吗?王贤突然一点儿底儿都没有!

王贤这样的人,到哪里都会成为满朝关注的焦点。本来北京城的大人们,以为他去了山东,还能消停一阵子,谁知两个月不到,就传来他以勾结白莲教的罪名,将按察使下狱,同时山东都司马忠也上表致仕,而且不等朝廷批复,便一溜烟离开济南城的消息。

北京,西苑,勤政殿。自从三大殿被焚,朱棣便搬了回来,毕竟整天守着三大殿那三大堆废墟,谁的心情也不会好,索性眼不见为净。

“这个王贤,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朱棣的龙体倒是比去年冬里好了许多,说话也中气十足,把王贤和储延的联名奏章,还有马忠请辞的奏表,扔到朱瞻基、赵王和几个大学士面前。

赵王弯腰捡起奏表,淡淡笑道:“儿臣听说,他为了让马忠主动滚蛋,还给他在酒里下了药,让人家堂堂都指挥使光着屁股在大街上跑!还一头撞在粪车上!”

“皇爷爷息怒。”朱瞻基闻言皱眉反驳道:“传言太过离谱,难以置信,未经查证不足为凭!”

“是,此事确要详查。”赵王点头道:“请父皇派东厂调查此事,若确有其事,决不能轻饶!”

“查个屁!还嫌不够丢人吗?!”朱棣的反应如王贤料想的一般,并不愿在这件事上纠缠。

“那至少要查一查,那个按察使是怎么回事!堂堂按察使怎么就成了白莲教的骨干?!实在让人想不通!”赵王不依不饶道:“匪夷所思,恐有蹊跷!”

“这件事应该证据确凿。”朱瞻基断然否认道:“若没有那按察使通风报信,王贤已经将佛母擒下了,虽然先抓后奏有些不合规矩,但山东的局面已经火烧火燎,事有从权,总是要以大局为重!”

“哼!”朱棣哼了一声,显然对王贤大胆妄为十分不爽道:“这家伙就像刺猬,到了哪里都得排挤同僚,难道朕的文武就那么不堪?个个都有问题吗?”

“当然不是,是他运气不好……”朱瞻基硬着头皮回道,心中苦笑连连,兄弟啊兄弟,每次给你补锅都补得好辛苦!

见太孙殿下有些招架不住,杨士奇赶忙把皇帝的注意力引开,开腔道:“皇上,不管怎样,要以山东的大局为重,眼下臬台、都台都必须换人了,还请早做定夺,时间不等人啊!”

朱棣看过王贤的奏折,知道山东的白莲教起事在即,不然他也断不会容忍王贤如此过分的举动。闷哼一声道:“你们说说让谁去合适?!”

“以微臣之见,如今另选别官过去,恐怕时间上来不及了。”金幼孜沉声说道。

“那就从山东境内提拔?!”朱棣冷声说道。

“恐怕也不行。”杨荣轻声道:“长官如此,僚属恐怕也难堪重任……”杨荣的潜台词,殿里的人都能听懂,王贤好容易才把神送走,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就不要再给他送去几尊新神捣乱了。

内阁大臣参与军机,杨荣三人是对山东如今的局势十分清楚,对山东文武的腐败混乱深恶痛绝。虽然时不时想牵制王贤一下,但在这种节骨眼上,他们还是要尽量替王贤着想的。只可惜如今的内阁话语权还是轻了些,在皇上心里始终只是秘书一样的存在。

赵王立在一旁抿嘴不语,面上却挂着淡淡的嘲讽似的冷笑。对父皇的心思他比旁人看得要清楚不少,知道皇帝早已经拿定主意,这些家伙说再多也是白费……

朱棣看看眼前几人,面无表情道:“那你们说怎么办?”

“不如让王贤总揽全局,统管军政吧!反正他本来就是巡行山东,抚军按民的巡抚大臣,只要给他一道旨意,坐实了他的巡抚之权便是。”朱瞻基看了看三位大学士,沉声说道。这是他一定要为王贤争取到的,不然山东这个局,王贤根本破不了!

三位大学士果然没有表示异议,赵王却缓缓摇头道:“不妥,我朝素来三权分立,设置布政使司以来,从无一人总管全省之先例!”

“事有从权,山东如今的局面,还是让王贤一人总管的好。反正只是钦差,事毕还朝就是,不算违反祖制。”朱瞻基针锋相对道:“若派去的人再和他掣肘,山东就真完了!”

“山东的局面怎么了?白莲教反了吗?!”见朱棣果然眉头微皱,赵王果断冷冷呛声道:“白莲教的情况如何如何危急,全都是王贤一个人在说,谁知道这里头掺了多少水分?!”又顿一顿道:“地方官员夸大匪情的好处太多了,我看王贤就是想借机揽权!”

“你胡说什么!”朱瞻基怒道:“王贤不是那样的人!”

“太孙殿下,人心隔肚皮,你以为皇上把他发配到山东,他心里会没有怨气?!”赵王冷冷说道:“而且只要人选得当,又怎会和王贤掣肘?!除非他王贤根本就是不能容人,一心想排挤同僚、独揽大权!”说完向朱棣一拱手,正色道:“父皇,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剿匪不是朝夕之功,只要派去的官员能和王贤齐心戮力,肯定比他一个人强!”

听着儿孙的争论,朱棣一直眉头紧蹙,直到赵王说出最后几句话,皇帝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看向三位大学士道:“让王贤一人总揽三司权力,确实有些不妥。赵王的话说的有道理,只要人选得当,自可同心协力。”

第九百五十四章难测

“……”朱棣此言一出,三位大学士都低下头,神情各异。金幼孜脸上是震惊迷惑!杨荣杨士奇却是恍然的神情,后者脸上还挂着一丝心寒……

“皇爷爷!三思啊!”朱瞻基何尝不是如此?他有些绝望哀求道。

“你还是想想,给他派哪两个臭皮匠过去的好。”朱棣看他一眼,淡淡说道。那一刻,帝王心如铁石、绝然不容置疑!

朱瞻基额头已经满是汗水,他心里飞快地计算着得失,知道朱棣的决定已经容不得更改,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要让人去给王贤捣乱道:“翰林学士魏源为官方正,德才兼备,更是王贤的师长,派此人去山东为按察使,足以镇住王贤,让他规规矩矩,又不会掣肘于他,可以扬长避短。孙儿以为其乃上选。”

“诸位意下如何?”听了太孙的话,朱棣又看向三位大学士和赵王。

“太孙殿下所言极是,魏源确实是最佳人选。”三位大学士和魏源同为清流好友,自然无人反对。

“太孙殿下的人选很是妥当。”赵王并不在意按察使人选,马上接着朱瞻基的话茬道:“不过关于都司人选,事关一省军务,还请父皇圣心独裁!”

“皇爷爷……”朱瞻基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他知道这次赵王是号准了皇帝的脉,自己完全不是对手了……

“那就这么定了,明日让魏源来见朕。”朱棣果然不容朱瞻基多说,便直截了当道:“至于都司人选,安阳侯郭义是靖难老臣,素有谋略、性情也算和善,就让他去山东吧。”

“是。”众人点头应声,朱瞻基听到是郭义,也没什么意见,这本就是他考虑的几个人选之一……

于是便定下来两位即将赴任的人选,次日面圣,亲授机宜后,便将即可启程。

眼见木已成舟,朱瞻基还不死心,试探着问道:“王贤还请朝廷调军队入山东以备不测,不知皇爷爷意下如何?”

朱棣素来不容任何人染指军务,三位大学士和赵王都不吭声,只等皇帝表态。

“没那个必要。”朱棣淡淡道:“且不说山东还没有乱起来,就是万一真乱了,也不过是些乱民聚众而已,山东有近八万兵马,绰绰有余了。”顿一顿道:“难不成朕的八万兵马,都被白莲教收买了不成?!”

“是……”朱瞻基魂飞天外,木然地跟着别人一起行礼告退。

从勤政殿出来,赵王心情愉悦地向朱瞻基和三位大学士拱拱手,扬长而去。朱瞻基死死盯着他的背影,双目直欲喷火!他之前是跟王贤打了包票的,一定帮他拿到军政大权,至不济也要给他调一支兵马过去,如今全都泡了汤,让他如何跟王贤交代!

“殿下,消消气吧。”金幼孜轻声安慰朱瞻基一句:“不是您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