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太孙殿下有了决断,秦押自不再劝,率众策马护送着朱瞻基向前。

此时的北京城虽然还没有后世的繁华,但人口也有百万之多,城内早就拥挤不堪,自然向城外发展。九门之外,军营附近,已经市镇颇多,人烟稠密,相当的繁华。

城外没有戒严,街上满是军民,看着这队飞驰而来的人马,纷纷注目观看,待看清那面明黄色写着‘朱’字的旗号,以及旗下那个黑色面庞的青年人,百姓无不惊呼起来:“是太孙殿下!太孙殿下回来了!”

朱瞻基目不斜视,率众穿过市镇。

这些日子城门紧闭,城外百姓一直猜测纷纷,现在看到太孙殿下回来了,哪有不跟着看热闹的道理,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跟着太孙殿下往阜成门而去。

朱瞻基好像也有意识等百姓跟上,缓缓策马,闲庭信步一般到了城下。

阜成门上的守军,早就察觉到城下的异动,都凑到城头往下看,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那人好像是太孙殿下吧?”

“什么叫好像,根本就是!”

“真的?”

“太孙殿下在京城这么多年,不知道出入城门多少回,怎么可能认错!”

士卒们正议论纷纷,下一刻却突然全都噤声,因为负责阜成门防御的千户高正,闻声登上了城头。

“都滚回去!挤成一团像什么样子!”高正板着脸,先把部下呵斥一通,这才缓缓走到城墙边,看着已经到了护城河前的太孙等人。

“城下何人?”高正明知故问。

“你眼瞎了吗?看不到是太孙殿下吗?”太孙身旁的秦押厉声道:“赶紧开城门!”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高正却根本不买他的账,冷冷道:“京城戒严,城门紧闭,不得擅开!”

“大胆!太孙殿下奉旨回京,尔敢阻拦,不要命了吗?!”秦押亮出手中黄绫,愤怒的声浪传遍城上城下。

“奉旨?哪来的旨意……”高正愣了,他没想到太孙手中竟然有旨意。

“当然是皇上的旨意!”秦押沉声道:“你敢抗旨不遵吗?!”

“这个……”高正虽然投靠了赵王,但借他八个胆儿,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自己就敢抗旨不遵。只好丢下一句:“等着,我请示一下。”便匆匆下了城头,赶去禀报赵王。

西苑中,赵王一直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这几日自然很不好过。他足智多谋,却缺少决断的魄力,在不需要下最后决心之前,能做到举重若轻、从容布局,但真到了揭盖子的时候,却满心都是患得患失,唯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素来极爱洁净的赵王殿下,居然脸上多了一层青色的胡渣,两眼更是布满血丝,不复往日的风采多矣。

当他得到禀报,更是吓了一大跳,一下子打碎了手中的茶盏,瞪着通红的双眼,死死盯着报信的杨太监道:“你说什么?!”

“启禀王爷,太孙殿下已经到了阜成门外,手持圣旨要进京面圣……”杨太监硬着头皮重复一遍。

“怎么可能?!”赵王咆哮起来:“他哪里来的圣旨?!”歇斯底里的背后,是深深的恐惧。太孙者,乃是皇帝册立,天下共认的大明储君!是他这个亲王永远都比不上的……

“自然是杨士奇他们给他的。”赵赢阴恻恻的声音,在赵王殿下耳畔响起,老太监出现在门口,冷冷道:“殿下,当断不断,恶果立现了吧。”

“这才两天时间……”赵王想辩驳一句,却又黯然低头住口。老太监说得没错,要是自己当机立断,两天时间,不论成败,都已经有结果了。

“殿下。”赵赢看看赵王,眼下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只能压下怒火,沉声说道:“如果您能下定决心,老奴豁出这条命去,也把你送上大宝!”顿一顿,他拉下脸道:“若您还不能下定决心,老奴只有让人打开城门,放太孙殿下入城了。”

赵赢说完,转身作势欲走。

赵王面色数变,终究下定了决心,放声大笑起来:“公公留步,其实本王早就下定决心,只是想看看公公,是不是铁了心跟本王走到底罢了。”

“……”赵赢站住脚,回头看向赵王,虽然明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但也没法细究,只能淡淡道:“王爷早有主意就好。”

“只是不知公公,是否已经拿下一处宫门?”赵王看着赵赢。

赵赢点了点头,轻声道:“永安门。”

“太好了!”赵王闻言大喜,沉声道:“本王马上便出宫,召集手下部署行动。”

“请问王爷,太孙那边如何处置?”赵赢问道。

“开城门,放他进来!”赵王又恢复了一贯的沉稳睿智,嘴角挂起一抹冷笑道:“放他在京外,总是个祸害。现在自投罗网,省了本王许多工夫。”

“王爷所虑甚是。”赵赢点点头。原先担心太孙入京,会掀起许多风浪。但现在已经准备就绪,下定决心要将其一网打尽了,太孙在京外自然不如在京内,在宫外自然不如在宫内。

“你派人保护他入宫,不要让他跟闲杂人等接触。”慎重起见,赵王又补充一句。

“是。”赵赢轻声应下,又问道:“王贤呢?”

“按说好的办。”赵王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再拖泥带水。

“好。”赵赢赞许地点点头,这才是成就大事的样子。

至于说好的,自然是在发动之前,将王贤干掉……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公公也请赶紧到本王府上,将最终的大事敲定。”赵王深深看着赵赢,沉声说道。

“遵命。”赵赢点头应下。

太孙殿下一行人,在阜成门外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城门才缓缓敞开。便见提督东厂太监赵赢,率领一百名身穿大红座蟒曳撒的东厂番子,和五百名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威严夺目而出。

看到赵赢这架势,朱瞻基瞳孔缩了缩,骑在马上,紧抿着嘴唇,面沉似水。

“老奴恭迎太孙殿下。”赵赢规规矩矩向太孙行了个礼,然后欠身道:“请殿下随老奴入宫。”

“赵公公。”朱瞻基心一沉,知道自己没猜错,赵赢这是要直接把自己弄进宫去,不让自己跟任何人接触。“这是我皇爷爷的意思吗?”

“殿下请。”赵赢避而不答,侧身请太孙殿下进城。

朱瞻基冷冷盯着赵赢好一会儿,最终也只能跟他入城。毕竟,皇帝病危天下皆知,自己身为皇帝最疼爱的太孙,应当一入京城,便直奔皇宫。推脱着不入宫,实在说不过去。

虽然知道太孙此去凶多吉少,但碍于规矩,秦押还是只能将大部分护卫留在城外,亲自带了几个人,跟随太孙殿下左右侍奉。

街面早已清空,放眼望去除了东厂锦衣卫,便只能看到顺天府的兵,一个老百姓都看不到。朱瞻基就是再迟钝,都能嗅出空气中浓浓的不安气氛。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朱瞻基被赵赢一路‘护送’,直接进了西苑。

一入西苑,朱瞻基便策马狂奔,东厂番子见状大惊,刚要出声阻拦,却被赵赢叫住。老太监双手拢在袖中,看着狂奔而去的太孙殿下,皮笑肉不笑道:“随他去吧……”

“皇爷爷!”太孙殿下一路狂奔到寝宫门口,大叫一声翻身下马,快步往殿内奔去。

“殿下……”杨太监见状刚要阻拦。

“滚一边儿去!”却被朱瞻基一把推了个屁股着地,真的滚到了一边。

推开拦路的杨太监,再没人敢阻拦太孙殿下。朱瞻基大步往内殿走去,眼里蓄满了泪水,神情十分心痛。

进去内殿,朱瞻基便看到骨瘦如柴的皇帝,气若游丝地躺在龙床上。太孙殿下再也抑制不住满眼的泪水,哭着冲到龙床边,失声叫道:“皇爷爷!”

但任凭他如何呼唤,朱棣都不肯醒来。一旁的郑和也跟着眼圈通红,劝了好一会儿,才把太孙殿下从沉痛中唤回。

朱瞻基详细询问了朱棣的病情,便一言不发地跪在龙床前,只紧紧盯着皇帝,仿佛想要将他的样子,永远记在心里一般。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天人感应

刚进四月,北京城按说应是最为宜人的孟春时节,然而这几日却热气蒸腾,尘土飞扬,令人烦躁难耐。到了傍晚时分,终于来了乌云,黑压压一片遮天蔽日,空气却越发闷热,天地间仿佛凝滞了一般,似乎酝酿着入夏的第一场暴雨……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开着门窗还嫌闷热。赵王府中,用来商议秘事的小书房却门窗紧闭,里头除了赵王和韦无缺,还坐着七八个赵王的心腹部下。

为首的乃常山中护卫指挥使孟贤。赵王是皇帝最宠爱的儿子,自然有直属的三卫兵马随扈,分别是常山中、左、右三护卫。孟贤四十多岁,仪表堂堂,乃赵王妻舅,也曾经跟随朱棣靖难、北伐,算得上身经百战。他虽然名义上只是常山中护卫的指挥使,但实则统掌着左中右三护卫,乃是赵王手下头号大将。

赵王虽然一直滞留京中,迟迟没有就藩,但他的三护卫一直在常山封地,上月才被赵王以操练的名义调入京城。这三卫一万五千兵马,自然是赵王殿下起事的最大本钱。但赵王再肆无忌惮,也不可能把一万五千多兵马统统调入京中,只有孟贤的中护卫如今在城内,其余两护卫在城外驻扎。

所以今次起事,还不能单靠常山卫,必须有上直卫的兵马加入!

位于孟贤之下的,乃十二上直卫之一羽林前卫指挥使彭旭,他是赵王多年的好友,正是赵王处心积虑,将他不动声色推到了这个关键的位置上。彭旭的军队对禁宫了若指掌,将在打开宫门后,带着人生地不熟的常山卫杀入宫中。

另外还有燕山左卫指挥使高正,常山左护卫指挥使马恕,常山右护卫指挥使田子和,兴州后屯军指挥使刘强,通州右卫镇抚陈凯,这些人手中的军队,便是赵王可以信赖的全部力量。

至于新收服的金吾左卫指挥使熊将军等人,因为时日尚短,不敢贸然与他们密谋大事,只求一旦发动,他们能按兵不动,事后能乖乖归顺,赵王殿下便心满意足了。

除了这些武将,还有一名文官,乃吏部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