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太平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爷,这就是你说的烧油的车子?”陈平吞着口水,望着面前这辆汽车,眼睛里全是小星星。

宽大的驾驶座,前后两排可以各做两人,驾驶员面前还给安上了面大玻璃挡风,发动机被放在了车子前面,还用铁皮给包了起来,再也不用难看的裸露在外了。

和西蒙斯那辆不同,这辆汽车发动机在前面驱动前轮,然后依靠底盘下方长长的轴承带动后轮,而且下面还有一根长长的排气管从底下一直伸到车尾,车子一启动,就会喷出一股股黑烟,开动后就会顺风散开,再也不用闻难闻的油味了。

“常林,都测试过了吗?”李大少爷潇洒的一蹬腿,跳下汽车,走到带着汽车来接他的常林面前,兴奋地问道。

“是的,上个月就已经完成了全部测试,除了发动机功率还只能达到十五马力,而且耗油率还有些大外,其他的都没问题了。”

十五马力,难怪刚才看起来觉得不太有力。不过没关系,这是个必须的过程,没有谁能一夜间搞出大马力发动机,况且就这水平都已经是世界顶级的了!

“没事没事!”李默高兴地拍拍常林肩膀,当初他定的指标本来就有些高,达不到也很正常,从刚才他亲自驾驶的情况来看,完全可以进入生产化流程了。

现在问题是,需要多久才能将汽车实用化,这不仅关系着李大少爷的又一台敛财机器启动,更关系着他建立石油帝国的最基本条件,那就是消费,一个消费型的石油市场!

面前的两辆轿车,则是掀开这场轰轰烈烈石油消费**的最大驱动器!一想到自托马斯已经圈下的几大石油产地,想到那些土地上插满了管子的场景,李大少爷就浑身直哆嗦,那得是多少钱啊!

所以他不等常林继续说话,就连忙询问道:“常林,根据你的估计,如果我们现在就动手建厂,需要多久才能生产出第一辆量产型的汽车呢?”

早料到少爷会有这么问题,所以常林反应非常快,立刻说道:“少爷,汽油发动机我们已经吃透了,虽然油耗和功率还没达到您要的指标,但要量产已经没有问题了,而且我们在试造过程中,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根据我的估计,只要有一年时间建厂和采购专门的机械设备,完全可以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建厂?”李默扭头看了看已经挤满人的轿车,皱起了眉头。

一年时间倒没什么,主要是建厂问题太大了,瓦胡岛本就不太适合重工业,如今已经被他利用到了极致,造船厂,大型锻造厂等等,都是占地很大的庞然大物,根本没空地在放一家规模庞大的汽车厂了。

琉球虽然已经控制在手里,面积也够,但条件和瓦胡岛差不多,所有资源都要靠外部输入,虽然那里更靠近国内,距离加拿大也更近,再加上澳大利亚那边也马上到了收获期,看似也能保障,但汽车是高耗能产业,何况还要维持造船等需要,也无法负担起这么大的产业。

其实最好的地方莫过于美国,那里不仅有着数量众多的产业工人,而且还有生产轿车的庞大资源,不过以现在美国和自己的关系,如果大规模投资的话,万一哪天被人眼红吞了或者没收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欧洲是个好的选择,可一战完全就是在欧洲大陆打的,远期来看同样面临投资风险,看来唯有在自己的土地上才最放心。

思来想去,也只剩下黄子辰哪里了。但根据不久前他的来信说,台湾那里也出了些问题,虽然船厂是建下了,但无论是规模和情况都很差,更别提后期的配套工厂了,至于李大少爷特别关照过的汽车厂更连影子都没有。

要说黄子辰的能力,不仅得到了李恩富的赞赏,连李默也觉得是可造之材,毕竟那些年在法国的洋墨水不是白喝的,但为什么在台湾的进展会那么慢呢?

“看来是有必要去一次宝岛了!”李默喃喃自语,一直以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国内撬开一道缝,激活国内庞大的资源,这样才能给自己建立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所以才会派人先回辽东,现在既然汽车都鼓捣出来了,那么有些事情就不能再等了。而且作为原材料之一的橡胶,也要多动动脑筋了!

想到这里,李默立刻把常林和唐晓拉到了身边,面授机宜让他们先让李恩富拿钱,立即派人前往欧美采购需要的设备,由于造汽车所需要的钣金,锻压机械都比较小,远没有造船设备那么敏感,不过目前李大少爷最近已经够引人注目了,所以还是要求尽可能的低调进行。

另外要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的开始培训汽车工人,琉球李大少爷的封地,建一座小型汽车制造厂,作为积累和培训工人用,

至于机械数量和汽车厂的暂定目标,为年产最少一万辆!

一万辆!

唐晓直吐舌头,江湖传闻果然没有错,少爷就是喜欢高、大、全,难怪上次听人说英国人搞出了能配合三万吨级船坞使用的吊车等设备,就立即派人采购了一套,用于扩建瓦胡岛原本最小的万吨级船坞,如今船坞都已经快扩建完了!不过他也不想想,三万吨的船,即使造出来,恐怕也速度也跟蜗牛似的,有什么用?

唐晓虽然不明白少爷要那么大的汽车厂干啥,不过上次挨训的教训历历在目,不敢多问,连忙布置人手前往安排培训工人事宜,同时派出了大批采购员,前往欧美采购设备,还安排了自己的两家机械制造厂,立即开工建造汽车厂需要的流水线设备。

最终,常林和唐晓拿来献宝的两辆桥车,一辆被少爷征用,而另一辆送给了政务院,没办法,都是些文弱书生,平日里有点急事都跑不快,用车最好了。

至于没拿到的龙国章等人,更是差点踩碎了唐晓办公室的门槛,最终不得以只能让厂里在造了几辆,送到海军部和陆军部这帮大爷手里,让他们也过过瘾。

同时,考虑到未来石油提炼加工环节不能受制于人,李默又下令在琉球岛最北面,建立自己的第一座炼油厂,同时在关岛自己买下的土地上,让已经成了托马斯第二的斯洛秘密建立一座小炼油厂。

至于石油贮备,李默倒是不担心,从东达拉斯石油公司成立的那天起,他就在以每天五百桶的速度储备石油,现在又打下了琉球,有了足够的储备地点,这个速度肯定还要加快。

“为啥刚打下琉球,还是觉得地方太小了呢?要算算的话,七零八碎加起来,怕也有六千多平方公里了吧!怎么总是觉得不够用呢?”瞄着地图上自己控制下七零八落,如同散落在蓝色玉盘上岛屿群,李大少爷终于知道问题在哪里了!

少爷的地盘,还是太散了!

愁眉苦脸半天,李大少爷才猛然咬咬牙,重新抓起了放大镜,瞪着红红的眼珠子,一遍遍在地图上。

搜索着。





舰船篇一三四总算解决了

一三四总算解决了

檀香山的清晨是美丽的,虽然建立了很多重工厂,但海风却可以将残留在岛屿上空的烟雾一卷而空,天空中根本留不下污染的痕迹。

位于青山别墅后面的小山坡上,开垦出了一大片菜园,一根引水管牵扯到菜园的篱笆旁,清水一滴滴滚下,沿着挖好的沟渠,滋润了院子里五颜六色的蔬菜。

这或许就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无论走到哪里,种菜是第一选择,主要也和饮食习惯有关系,毕竟外国人的黄油面包,不是每个人吃得惯的。

在李大少爷纵容下,目前夏威夷王国内已经看不到任何日本人,即便是没有被强行驱逐的,也因为夏威夷和日本开战,惶惶不安离开了这里,其中又以前往美国为多。

和其相反的是,随着夏威夷华人世界的名气越来越大,旅美华人却开始飞快减少,在排华法案下苦苦挣扎的华人们纷纷涌至夏威夷定居,这也使驱逐日本人后劳动力骤减的影响降到了最少。

如今,生活在夏威夷各岛上的华人总计已经突破了二十五万,超过了当地土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民族,大量华人的流入,除了带来劳动力和资本外,也使得檀香山政府在施政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不过随着华人总数一举超越当地人,也给夏威夷土著们带来了压力,好在李默在这方面处理的非常好,严格执行民族平等政策,工厂和种植园也按照比例招收当地工人,同时还主动让政务院发放贷款,帮助一些有条件的当地人经商办厂做买卖。

在这种政策的助推下,当地人也针对华人的生活习惯,开始在毛伊岛,大岛和莫洛凯这几个种植条件都比较好的岛上,开辟了一些大型种植园,甚至一些有条件种植的无人小岛上,也开垦出了大片荒地。他们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也慢慢接受了华人的饮食习惯,渐渐向华人靠拢,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种植蔬菜贩卖的土著商人。

不过在如今寸土寸金的瓦胡岛,能有这样大一片私人菜园,也唯有李大少爷了。只有知道内情的陈平满头大包,感情少爷当年在智利说要把花圃改菜园,还真不是句玩笑啊!

清晨的菜园里,身影杳杳,除了李默外,只有平日里管理园子的富海提着小菜篮,跟在兴致勃勃地少爷身后亦步亦趋,不明白少爷为何一大早来菜园,难道是最近伙食不够新鲜?

其实李默这也是没办法,苏格兰大美女为了推销新药,把自己两位暖脚丫头都给拐带走了,憋着满肚子火气没处发泄的李大少爷,不得不每天起个大早,来消磨肚子里的燥热。

低着头,手指轻轻在红艳艳的辣椒上拨过,熟练地将辣椒摘下放入篮子。无论前世还是今世,李大少爷都非常喜欢吃辣椒,这几株最辣的品种,还是特意派人去墨西哥选种移植过来的,如今已经成了这片菜园里最金贵的宝贝。

这几日正是成熟的时候,所以他昨天听说后,闲来无事非要亲自下地摘几个解解馋,有句话不说“亲自动手胃口好”吗。其实人贪图的,不就是那一刻的成就感嘛。

“只不过吃着红艳艳,辣翻天的天然壮阳药,会不会让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