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正常的洗尘宴还是有的,卫嵩向龙王介绍中原使节,双方客客气气,没有谈及千骑关之战。
宴会之后,卫嵩邀请龙王私下交谈,抛去公事公办的态度,以世交长辈的亲切态度说:“龙王北庭之行果然不负重望,我已经替龙王请功,用不了多久,龙王就会得到朝廷的承认。”
与卫嵩的交易是近一年前达成的,顾慎为要以老汗王之死换取中原的支持,他从来没将这项交易当真,相信卫嵩也是如此,没想到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竟然真的实现了。
“北庭之行偶然居多,我实在没什么功劳。”
“哎,龙王无需自谦,没有你的促成,这些‘偶然’也不会发生,老汗王死得恰到好处,否则中原区区两万军队也不会取得如此重大的战果,哈哈。”
顾慎为以为卫嵩要试探千骑关之战的真相,结果他只提了一句,很快转移话题,“龙王是不是对我……有不满啊?”
“卫大人何出此言?”顾慎为的冷面是最好的掩饰,他用不着过度显示情绪,自然也不会露出破绽,谁也不能说他的惊讶是装出来的。
“这么长时间,龙王就只派过一名信使——叫方闻是吧——与我联系,过后音信全无……”
“方闻是身为龙军军师,是我最信任的人。”
“哦。”卫嵩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错全在我,我还以为他是普通的说客,因此没有特别礼遇,没想到……呵呵,我就说嘛,龙王何以突然变得冷淡了。”
“卫大人误解了,你我的交往与军师无关,全是因为萧王殿下亲临璧玉城,我觉得这个时候与卫大人频繁接触会引起不必要的猜疑,没想到别人的猜疑没了,卫大人却有了。”
中原官员等级分明,卫嵩是中原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与萧王相比,却低了好几级,顾慎为的解释倒也说得过去。
卫嵩拈须大笑,小小芥蒂立时烟消云散,“哪来的猜疑?白天时我与独孤将军有些争执,希望龙王谅解,职责所在,不得不敷衍一下。统帅一职自然还由独孤将军担任,我会跟使节大人商量一下,将新来的一万士兵也归到独孤将军麾下,军令由此一统。”
“卫大人想得多了,独孤将军是萧王任命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是龙军统帅,我还舍不得交出来的呢。”
两人的谎言一句接一句,热情却随之高涨,卫嵩偶尔会称龙王“世侄”,顾慎为的冷面也有所缓解,但他绝口不叫“伯父”。
这场戏进行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双方都没有露出厌倦的意思,最后还是卫嵩提起最重要的事情,“龙王此行不仅除掉老汗王,还报了灭门之仇,可喜可贺。”
顾慎为在这次交谈中第一次说出实话,“不,我没有报仇。”
“什么?日逐王不是死了吗?”卫嵩显得很惊讶。
“日逐王曾经与金鹏堡有过来往,但他与暗杀顾氏全家的事情无关。”
“龙王确定,我得到的情报……”
“卫大人的情报没有错,日逐王的确与家父有过仇隙,但他没有请金鹏堡杀人,这一点我非常确认。”
“原来如此。”卫嵩没有追问详细原因就接受了龙王的说辞,“关于幕后凶手,龙王可还有线索?”
顾慎为点点头,“请卫大人跟我详细说说这位中原使节吧。”
第八百七十七章使节
中原使节姓马,名叫马廉,四十几岁,在中原担任光禄大夫一类的闲职,让他来西域调查军功,有些不合常理,卫嵩对此的解释是:“萧王与大将军稍有不合,因此朝廷派文官来劳军,正是对萧王的信任。”
卫嵩的介绍很简略,与萧王此前的说法没有多少区别,然后他疑惑不解地问:“龙王怀疑马廉,这不太可能吧?在我的印象中,他与顾大人并无恩怨,连交往都很少。”
“我有一个猜想。”顾慎为注意观察卫嵩的每一个表情,却一无所得,老狐狸掩饰得极为适当,没有露出丝毫破绽,“雇用金鹏杀手杀我全家的人必是中原权贵,我假称杨峥之子替顾家报仇,消息也该传到中原了,这位幕后主使不会无动于衷,想必会派人前来查看。还有什么人比使节更适合担负这个任务?卫大人也说了,马廉获得任命有些不合常理,就算朝廷信任萧王,也该派一名位高权重的文官来西域。”
卫嵩微微皱眉,沉思权衡,“龙王所言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全是猜测,缺少佐证,我建议龙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眼下形势大好,朝廷很快会正式册封龙王,到时龙王挟军功表明身份,向皇帝鸣冤,我愿以身家性命替龙王担保,天威一降,查出幕后真凶易如反掌。”
“想来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毕竟我的手伸不到中原。”
“哈哈,龙王凭一己之力将北庭搅得天翻地覆,那位幕后真凶就算位居极品,大概也要胆战心惊了。”
两人分手的时候气氛颇为融洽,卫嵩甚至流出两滴眼泪,“福祸相倚,龙王能有今日成就,足可告慰顾大人在天之灵。”
回到龙军营地,独自坐在帐篷里。顾慎为的复仇念头喷涌而出,不得不努力控制暗杀卫嵩的欲望。
外面卫兵通报:“丞相到了。”
顾慎为立刻起身,神态恢复平静,丞相来得正好,他迫切需要一名参谋与军师。
钟衡知道龙王的真实身份,与卫嵩也是仇敌,当然无条件支持龙王的复仇。
“璧玉城、逍遥海。卫嵩两度逃生,我不能再让他从我手里溜走。”两人没寒暄几句,顾慎为立刻说道。
钟衡风尘仆仆赶来,脸上疲态未除,在路上就已想出计划,“眼下就有一个好机会。”
“嗯。”
“中原使节马廉。我对这个人不太熟悉,但是凭我对中原朝堂的了解,光禄大夫虽是闲散之职,却直接听从皇帝的旨意,由此得受实官的人不在少数,按照惯例,授官之前都要先让这个人立点功劳。马廉此行,想必就是加官晋爵的前兆。”
顾慎为开始明白钟衡的意图,“马廉在西域的功劳越大,回中原之后当的官也越大。”
“正是。”
“可他只是劳军,顺便查证一下军功,实在算不上大功劳。”
“嗯,使节出访,只要一切顺利即算功劳。不过龙王说得对,这不算大功,如果马廉有野心的话,肯定不满足于此。”
“只要机会在眼前,人人都有野心。查证萧王假冒军功,是一件大功吧?”
“当然,不过我怀疑马廉不敢这么做。萧王颇得皇帝信任,想扳倒萧王不易,还可能惹动圣怒,所以可以鼓动他拿另一个地位低些的人立功。”
钟衡是中原人。提起皇帝时仍然充满敬意。
顾慎为觉得自己找对了人,“马廉、马廉,他到底属于哪一派?”
“萧王没说过什么吗?”
“萧王说马廉一直超然于党争之上,与各方势力都很少交往,可我怀疑事情没这么简单,而且——我还怀疑他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钟衡明白龙王的担心,想了一会,说:“这恐怕得需要龙王试探一下了,如果能确定马廉的立场,离间他与卫嵩的关系就会容易得多。”
顾慎为深以为然,发现钟衡莫名地面露微笑,稍感诧异,“怎么?”
“跟龙王的谈话让我想起了那个铁瘸子。”钟衡知道铁寒锋死于龙王刀下,所以对他没有表现出敬意。
“杀人之前先要斩断对方的关系。”顾慎为一直记得这句话,甚至将其融入到争霸的策略中去。
“卫嵩的最大靠山是中原,直接的关系是大将军庞宁,只要斩除这两条,其它细枝末节都不重要。”钟衡顿了顿,,“先假设马廉的确是超然人物,很愿意抓出勾结外敌的奸臣。龙王可以让军师以汗王名义给卫嵩写几封信,有了这些信当证据,事情就简单多了。”
事情说起来简单,其实却很复杂,卫嵩为何要与分裂的北庭勾结?为什么只有汗王写的信,而没有卫嵩的回信?许多细节都需要合理的解释,如果马廉与卫嵩都是当年屠灭顾氏的知情者与参与者,就会变得更麻烦,但计划毕竟有了雏形,顾慎为点头说:“就这么办,明天我要与中原使节慰劳千骑关之战的将士,我会尽量摸清他的立场,丞相跟我一块去。”
“是。还有一个问题,咱们想杀卫嵩,卫嵩也必然想报杀子之仇……”
回想与卫嵩交谈时的场景与每一句话,顾慎为说:“没错,卫嵩也有计划,而且胸有成竹。”
“如果能提前识破卫嵩的计划,可能就用不到汗王的书信了。”
顾慎为像是自言自语般说:“卫嵩不会动用中原军队,就像我不会动用龙军,如果他参与过当年的阴谋,肯定会再次向独步王求助。”
钟衡觉得龙王的推测很合理,“金鹏堡已经很长时间没再试图暗杀龙王了吧?”
“嗯,我担心这是缓兵之计,想让我放松警惕。”
钟衡也开始担心了,龙军创建不过一年多,远远没有中原、北庭那样的深厚根基,甚至比不上西域小国稳固,龙王一死,没人能接管这支来源复杂的军队,他这个丞相也就失去了意义,“还好,龙王熟悉金鹏杀手的手段,知彼知己。”
顾慎为没有点破一个事实,金鹏堡里还有他了解甚少的精锐力量。
马廉时时刻刻都记得自己的中原使节身份,次日一早,在帐篷里面对龙王表现得不卑不亢,一到外面,当着将士们的面,就显得极为高傲了,亲自捧着节杖,好像与它融为一体。
行程第一站是龙军营地,龙王直属军是千骑关之战的参与者,伤亡巨大,刚刚补充完整,马廉宣告中原皇帝的劳军圣旨,极尽文采,连顾慎为都听不太懂,更不用说普通将士,相比之下,随后的金银布匹倒还显得实在些。
马廉亲点十余名将士询问战场详情,由簿吏一一记录,沉默寡言的大雪山剑客没给他留下多少印象。
接下来,在直属军和另外一千名中原士兵的护送下,马廉与龙王横穿北城,东门入,西门出,前往疏勒国军营。
总共两千士兵,数量不是太多,这次穿行却引起整个璧玉城的轰动,数十年来,这还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