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不由意外。

这样想着,北玄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朝着另外一处走去,同样也是循着脉络波动,寻找着另外半边纸张。

“不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那邱言现在的感悟比我深刻,我就应该抱着学习之念,从这纸中汲取学识……”

抱着这个念头,他一个人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周遭有被镇压的神灵,有散乱的儒生,神山崩塌,被侵蚀的地面也在复原,但这般热闹的景象中,他却呈现出孤独一人之感,遗世独立,仿佛会永远这样一个人走下去……

………………

“呼……”

另一边,在知行书院的圣贤堂中,却有几具沉寂许久的肉身,接连吐出长气,然后睁开眼睛。

正是孟三移、孙逊、武蒙,连同其余众人,终于魂归肉身了。

这几人一醒,就要起身,但旋即身子僵硬,半天都无法动弹。

“这是太长时间没有活动,筋骨都僵硬了,咱们可都是一两年没回肉身了,诸位先不要急着起来。”武蒙嘿嘿一笑,他对于武道很是熟悉,“好在这屋子里有香火护持,肉身不至于干枯,过一会熟络熟络就好了,等会出去,将咱们在士林中得到的收获,展现一下,想来老师也会知道,我武蒙除了会打架,还是个读书种子!没给他丢脸!扬威京城!”说着,他脸上露出迫不及待想要出去抖威风的表情。

正在这时,就听那门嘎吱一声开启,邱安缓步走了进来,在他背后的门外,则是层层叠叠,无数人头攒动。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路漫漫兮知而后行

当陆凡第一次走入知行书院的时候,心情是充斥着激动和忐忑的,为了这么一次机会,他付出了许多。

陆凡出身并不好,但他并未认命,为了能改变命运,从来都是精心研读经义,不敢有一丝懈怠。

只不过,家贫之下,终究还是受到影响,先不说没有钱买书,只能借他人的书籍过来抄写,便是家中农忙的时候,他也不得不放下学业,回家务农。

陆凡的上面,还有两名哥哥,只不过这两人对读书并没有多少兴趣,对于自家的境遇,也没有任何看法,除了时而羡慕那些财主老爷们的奢侈生活,就是抱怨官府不能给他们发放银两,让他们也如秀才那样,可以直接支取钱粮,省的日日劳作,一年到头,还没有多少收成,大部分还要上缴。

不错,这陆家其实就是佃户,祖上也曾有地,但早就变卖干净了。

而每当这个时候,陆凡便会劝慰两个哥哥,告诉他们只有自己发奋去学,自己有了学识,有了本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单纯抱怨是没有作用的。

对此,两个哥哥总是嗤之以鼻。

不过,父母却很优待陆凡,虽然家贫,却也尽量满足陆凡的用度,可这也让两个哥哥很是羡慕,总是找机会差遣陆凡,不让他能安心读书。

不过,陆凡也清楚,像自己这样的家庭,收入稀薄,人口却不少,每年的收成勉强只能糊口,想要支持一个人脱产去读书,那是绝对做不到的,正因如此,他从来不会反驳自己的哥哥们,而是读书的时候专心读书。做农活的时候,也是任劳任怨,专心致志。

这样踏实的态度,终究有了回报,一年前陆凡刚过二十,便中了秀才,从此鲤跃龙门,也带着整个家族有了变化。

虽然,因为当朝宰执定国侯的变法,这秀才授田免税赋的规矩已经没了。但这给了田地,就算还要上税,田也不多,可一家人的地位到底不同,在本质上,也就从佃户成了自耕农,带给家中的震动那是可想而知的!

多少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为的就是一块属于自己的地,以至于拿到地契时。陆凡的老父,那是老泪纵横。

紧跟着,不光是两名哥哥对陆凡态度大变,从原本的嫌弃、排挤。变成了讨好、奉承,在外也是引以为荣,便是原本对他们这一支不怎么过问的宗家、宗老都纷纷过来,给这家道喜。甚至还从族中出了人手,给他们修葺屋舍。

一时之间,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心满意足,而陆凡也因此真正得以脱产,全心读书做学问,不会再受到干扰。

没有了衣食压力,这陆凡对做学问的心思,也从单纯的为了讨个出身,开始真正生出了探究一番的心思。

另一边,这个时候,定国侯所主持的新政,同时也推行过来,按着新政之法,他们这些得了秀才之名的人,都要尽自身的义务,按着那上面的说法,就是享受着国家的财政补贴,也受人敬仰,就该有所回馈,每个人每年至少要给十名总角启蒙,这些都是列入考核的。

如果说是从前,这样的规矩就算定下来,下面的官吏也不会当成一回事,反正天高皇帝远,什么都是他们说的算,和当地的豪绅地主一合计,就能演一出双簧,根本不愁其他。

但现在却不同了,邱言上位之后,就大规模的推行地脉之法,通讯变得格外方便,又有特殊的检查有司确立,处处巡查,根本就无从隐瞒,虽然也有微词,可之前连世家联盟,都在邱言的面前低头了,他们这些地方豪绅,根本就不是一条心,如何能够抵挡?

久而久之,居然也成了定制。

这对于许多秀才而言,可谓苦不堪言,是一大煎熬,但陆凡沉浸些许时日后,反倒是生出了感触,察觉到了一丝人道之理,正好那个时候看了些邱言的笔录,心有所感,对知行之道有了认识。

从那个时候起,陆凡就生出了要探究知行之道的念头。

不过,此时知行之道已经颇为流行,邱学的影响也日益壮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想要拜入知行书院的儒生、学子,越来越多,想要进入知行书院,可以说是难于上天了。

只是,这陆凡却有一股韧性,在不用为衣食操心之后,俨然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对邱学的追求中,在潜心学习一阵子后,他已经完成了今年的蒙学任务,本可以安安稳稳度日,却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游学的历程。

这个时候的游学,和邱言当年游学不同,先不说陆凡并没有邱言那样的身手和修为,只不过是一名文弱书生,而且从未出过远门,见识有限。

单单是如今的世道,就和当年完全不同了,不复安稳和平。

这些不稳,并不是来自于四边,恰恰相反,四边安宁,早就被邱言的一道道政令平息、束缚,但新的危机却不断的从更远的地方传来,主要就是那西边的竺坨兰,现在群魔乱舞,听说那里已然成了人间炼狱,时不时的还有鳞甲邪魔越境杀人,在剑南道那边已经成了一大祸患。

陆凡虽是河北道出身,但也早有耳闻,盖因那地脉通讯之法,使得各地之间的消息流通,越发快捷,让不少人渐渐打开了眼界。

这种情况下,外出游历,就成了风险很大的事情,即便是那位定国侯,又借助四边战事,将新军推广各方,革新兵家,令整个大瑞的兵家之势、军伍战力都有提升,可保四方安稳,但终究不能驱逐心中担忧。

就在这种情形下,陆凡踏上了路途。

这一路上,他经历了不少,甚至还遇上了妖邪,又与道士同行,其人根骨也多被称赞,不止一人说要收他为徒,但陆凡却没有走超凡之路的念头。

当然了,路上也是少不了艳遇的,但陆凡一心一意,也都把持住了,辛辛苦苦,花了半年时间,才抵达了京城,根本也不停歇,就马不停蹄的往知行书院而去,宛如朝圣,但也有明显的不同。

朝圣,是将自身之念寄托于外物,是将自己奉献出去,而陆凡所渴望的,是从知行书院中摄取到足够的养料,来补充到自身,完善自己的认识,是从外向内的充实自己。

这里面的不同,也就造就了根本上的差异,在知行书院中见到的,并非是一味的奉承,而多有争辩、争论。

这也是正常的,盖因此时的知行书院,早就名声在外,成了不亚于东都几大书院的学子圣地了,而过来的学子里面,不乏在各个地方,早就有了不小名声的。

这样的人,当然不会轻易服人,过来京城,真正想要见的,也是那位定国侯本人,想要被他看重,收入门庭,其他人等,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这知行书院也是奇妙,书院的占地原本就不小,后来皇帝又几次下令扩建,如今更是比得上几个村镇了,而且又分内外,那内院连接着圣贤堂、百宝堂,以及观天台,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却不能轻易进去。

这也难怪,毕竟现在聚集起来的人,终究是太多了,真要是没有秩序,一拥而上,那内院怕是要因此崩塌。

所以,大部分的人,还是在这外院。

好在知行书院自有一套规则,那位定国侯每日忙于政务,无暇他顾,却还是有一套教授之法,将知行之道的许多学问,都开诚布公,在外院的很多地方都能寻得,自己摸索之后,可以相互辩论。

每五天,就有定国侯的大弟子郑云出面,组织一次大辩论,从中甄选百人,进入内院。

这个结果,可是非常诱人的,要知道在那内院中,不光是有观天台这样能够观天象,感天下的奇妙之地,更有百宝阁中的诸多大儒、宗师,能够寻得一人讨教,都是不得了的事了。

更不要说,还有那藏经阁里,藏着邱言的诸多感悟,以及其他大儒的著作,能入里面,比在外院中的进境,更要迅速。

除此之外,那玄妙的圣贤堂,同样也被众人看重,要知道,当初这个圣贤堂诞生,可是引发了不少的波澜,但相应的,也因此传遍天下,让天下士子知道了士林所在,也知道了,通过这座圣贤堂,可以直入士林,并不需要太多的资历。

正因如此,每一次辩论之后,被甄选出来走入内院的人,都会先来这圣贤堂外看一看,以平心中念。

今日也是一样,陆凡与众人齐至,这还是他第一次进入内院,沿途总想着要好生探查,但到底读书静心,沉得住气,并未失仪,随着人群来到那圣贤堂外。

圣贤堂外,盘坐着的邱安。

“这位邱大侠,也不是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