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合投影点头道:“不错,待得文网稳定,扎根血狱,并非就此高枕无忧,只是有了发展的土壤罢了,先不说我等的本源,还被关押在百家牢狱里面,终究会被发现联系,单是文网本身的威能,就威胁到血狱上层,被人讨伐只是早晚之事。”

轰!

话未说完,气氛陡变,空间扭曲,一道混合阴阳的混沌气息呼啸而出,直指黑煞半身,邱言心头一动,显化人道雷霆,罩住全身。

呼呼呼!

阴阳之气落在其上,被雷霆对人道阴阳的理解所引领着,冲霄而起,直指天外!

………………

“嗯?”

同一时间,血狱苍穹深处的红日宫殿里,生出一声惊疑。

声音,传自十二张座椅中的一张。

这十二个座椅,还空着一半,而出声那一张,盘踞着长蛇之影,被他人称为“烛龙”。

“在血狱大地上,出现了我的气息,其内有天人五衰的残留,难道未来会生出什么变数,与血狱有关?须得探查一番。”

边上,盘坐着一团旋风的座椅传出声音:“烛龙,在这里可不要牵动因果,以防节外生枝,不过,你也算不到什么,这血狱的事,咱们说着可不算……”

说话间,几道宏大、晦涩的意志在宫殿中流转,最终都聚集到一道血色身影上。

那道身影随即出声:“诸位不必猜测,血狱是出了点事,但很快就会平息,不必过度解读,有这个时间,不妨还是想想布局吧,如今东华大地,因一位能人而风起云涌,势力大变,大瑞的版图一下囊括了草原,原先的诸多布置,都要从头开始了,而那人看样子,也是有心一争气运的。”

“既然你都不在意,我等又能说什么?只是前阵子,血狱就出了状况,不知现在的局面,是当日衍生,还是另有事出?”

又一张椅子上传出声音,发声的,是紧贴在椅子表面的一道黑影,话中带着浓郁的戏谑之意:“但话说回来,这事能惊动我等,又令血狱之子分出化身处置,怎么看都不单纯。”

“最多一年,事情就会平息,几位不要再纠缠于此了。”血色人影沉声说着,话中带有一丝不悦。

这时,有女子声响起:“不要再理琐事,还是谈谈东华布局吧,这个才是当务之急。”

………………

“血狱之地也有划分,此处境界之灵的空缺,过几日才会暴露,另一边,百家牢狱的纷乱还要几个月才会真正平息,可到时候,你的这具化身,就要面对巨大威胁,正因寻常的意境之灵和修士无法对付你,所以下次出手之人,必是超出想象之辈。”

血狱文网之前,看着渐渐远去的黑煞半身,复合投影这般说着。

邱言几身为一的秘密,是它在此世最大的倚仗和隐秘,当然不能轻易告知他人,纵是文网意志亦不了解,以为黑煞半身为一具化身。

“不错,在这之前,我还需提升此身之能,不过,要先将两网合一才是。”留下这么一句话,邱言迈开脚步,缩地成寸,来到一处平原。

感悟片刻后,他张开两手,两臂消失,像是被空间遮挡住了。

………………

虚空之中,损失了近六分之一的文网,重新焕发光彩,依旧虚幻,但内里生出混乱气息,在文网各处不时浮现,与秩序井然的文思形成鲜明对比。

血狱天地的排斥已经退去。

下一刻,文网核心突现扭曲,一只手从中探出,五指弯曲,好像抓住了什么,接着用力一拽!

同一时间。

东华部洲。

覆盖了广阔大地的东华文网猛然震动,最核心的地方同样出现一只手,那手一抓、一拉,将核心文思拖拽着,向另一片空间延伸!

嘎吱!嘎吱!嘎吱!

血狱大地深处,一片平原泛起褶皱,平原中央,黑煞半身浑身发出“嘎吱”声响,内里黑煞翻滚,四周地面崩溃!

他开口吐出一字——

“合!”

ps:感谢“爱挑骨头”投出的月票!

感谢“lxy152”的打赏!


第九百六十九章邱学!

岭南道东部,闽地。

天下政区划分,闽地虽属岭南道,但随着不断发展,倒与江南道的联系日渐紧密,同样也是人文鼎盛。

这两年以来,随着一门崭新学说的流传,闽地这个远离关中国都,靠近大海的地方,也发生了细微变化,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崔兄,前些日子的那篇心得,可还记得?”

大清早,长乐府最有名的茶肆中,聚了群儒生学子,都拿着书卷,将一人围住。

被围的人,名为崔素井,本是落第秀才,屡试不中,为人轻视,不过少时也有文名,在中了秀才之后,这科举之路走的颇为坎坷,但并不自怨自艾,还是沉着为学,才思敏捷,更是饱读诗书,见识广博。

当然,也是崔家乃富裕之户,在海上有着生意,才能养的了崔素井这样的闲人,换成其他人,纵有官府所赐薄田,每月也有秀才财资,但难免拮据,免不了要为了生计奔波,为五斗米折腰。

不过,时间长了,崔家宗族里难免就有闲话,因崔素井的父亲在宗族里有些势力,便都压了下去,可终究要给他言明,渐渐就生压力。

这种局面,在一年以前,骤然改变。

改变的契机,是一本从北边流传过来的书册。

就事实而言,这书的材质不好,印刷有不少错漏之处,和崔家宗族藏书馆里的书籍一比,显得格外简陋,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本书用的是崭新的印刷之法——

活字印刷术。

这种印刷术的出现,对传统雕版印刷术的冲击十分巨大。

不过。这种冲击也是分阶层的,具体的因素。前文曾有提及,但实际上的变化,还在原本预料之上,无数私人作坊的兴起,抢了很多大印馆的生意,只是利益上的纠纷还在其次,更主要的,还是在知识的传播上。

活字印刷术和雕版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层层削减,到了流通环节,一本书的价格,可能不足雕版书籍的三分之一。

花一本的钱可以到手三本,无论是富裕的学子,还是家贫之人,无疑都是个好消息,自是购买者众,使得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增加许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垄断。

只是,私人作坊为了维持住市场的占有率,保持对雕版的优势。会想方设法的压低成本,从纸张材质、到活字版的整理和存放,都是能省就省。能少就少,出现了诸多问题。被代表了世家利益之人用以指责。

不过,指责归指责。就算很多儒生受舆论影响,对活字印刷书籍持着鄙夷态度,可形势比人强,又有人性、本能的驱使,该买的终究还是要买。

就算是崔素井这样的富家子弟,一样也会购买,他这人的一大爱好就是博览群书,累积各方面的学识,而这本从北边流传过来的书籍,其中内容,在闽地暂时还未流传,这也催促他不得不出手购买。

此书名为《学士言》,在北方与小部分江南道流传,记述的乃是当今的剑南道钦差、翰林学士邱言在国都时的言行,主要部分,是在国子监的几次讲学,主旨核心则为知行之道。

知行之道,如今又叫“邱学”,因文网的扩张,在天下间的影响力初现端倪,大瑞因为还有诸多学派压制,所以还不明显,只能算民间之言,并没有得到真正承认。

可在大瑞疆域之外,尤其是北疆一线,邱学之盛行,着实出人意料,甚至由此还引发了几种争端。

其中一种,就是关于邱学的归属,争夺的双方,是儒家与兵家,尽管这两家都因某些原因,和邱言有着隔阂与矛盾,但对有可能传承下去的学说,还是不会放过的,不会因私废公,因为这涉及到百家气运。

只是这种争端,眼下还不算主流,波及范围并不算大,所以暂时还未引起多少人注意。

与之相比,另外一种争端,就格外吸人眼球,盖因这般争夺,涉及到的地区、范围都不小,背后还潜藏着深层问题,这便是邱学的正统起源。

“邱学”,为知行之道,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创立者乃是邱言,但具体到他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成就学说的,就不够分明了。

一个学说的成型,是有着过程的,开始的零星细语,到渐生雏形,最终抵定,然后完善、丰富,这样一个过程,几乎是避免不了的,知行之道也是如此,随着邱言一步步走来,逐渐成型、成名。

但这样一来,也就催生出对知行之道诞生地的争端。

目前宣称为知行之道诞生地的,主要有四方,分别是三晋之地、京城国子监、剑南道与塞上草原。

三晋的缘由,是邱言自北方回返后,在那里的一次讲学。

纵观其人生平,这样的开坛讲学其实不多,而且专注宣讲知行之道的例子更是少之又少,自是让人不得不在意,当地的学子便以此为由,将知行之道的诞生源头,归于三晋,并且组织起了一间书社,宣称有邱学传人。

而京城的国子监,则是由于邱言在那里挂着一个博士的名头,并且曾有教授,甚至连文网的第一次面世,都发生在国子监中,有着这些资本,少不了将自己的地方当成邱学诞生源头,以此来抢夺学派气运。

至于剑南道,还是源于邱言的出身,加上邱言为官后,呆的时间最长的,也是剑南道境内,这也给了剑南士林一个由头,让他们打出了邱学源流的旗号。

除此之外,在那草原之上,还有一支。

如今,三水部初现霸主风姿,统一了近三分之一的草原,将诸部纳入麾下,而这个部族对邱言有种发自骨子的敬畏,对邱言的言行格外重视,族内掌握实权的多鲁王子,更对中原之学有些研究,在接触到知行之道后,颇为推崇,将其中的部分思想摘录出来。

在有心人的介入下,三水部便也开始宣扬邱学源头为草原。

这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奠定邱言地位的人道典籍,正是在草原形成的,人道典籍一直被看成是学说的集大成之物,以物为证,宣扬本源,不算离奇。

另一方面,随着国战平息,三水部名传草原,有气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