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说,帐子里的诸多兵将,都露出无奈神色,连卢蒙都忍不住摇了摇头。

随后,那诸将末尾站起一名青年,虎背熊腰,也是满脸虬须,得令就直接走了过来。

如今在座的,都是两方军镇的上层将领,算是两位节度使的亲信,而这青年将军则是武四平的二子。

武四平年轻时为盗一方,根本没学过字,入伍为卒,整日厮杀,也不需要识字,但后来随着军职提升,就不得不去认字了,可惜年龄大了,文思凝固,心思也不在上面,学的当然不快,这字一多,就不认得了,好在他自有了地位,对儿子却颇为重视,几个儿子不说饱读诗书,但认字读书是没有影响的,遇到事情,他便就让自己的儿子给自己读。

这武二郎也不客气,拿来卷宗,更不理周围人多,当即就放开嗓子——

“……破入蜀军后,挥军向东,过楚地而抵大江。”

上面所写的,赫然就是邱言之事,了了几句,便将邱言击破入蜀白莲军的事情说了个分明。

“好家伙!原来是邱学士出手了,一下子就让那入蜀的几万贼军灰飞烟灭了!”听得此处,武四平啧啧称赞,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明显是将邱言看做是自己人。

倒是那卢蒙微微摇头,说道:“既然提起邱学士,我等不得南下的事情,就与此人有关。”他的话中,颇有泾渭分明的味道。

这其实也是兵家如今对邱言的矛盾态度。

自从兵家典籍诞生,邱言与兵家的联系就不在一般,一部分人将之视为兵家代表,却又因为随后的兵制改革一事,令他触动了兵家利益,隐隐敌对。

这种亲近而又敌对的事情,造成了兵家对邱言态度的变化,但世间之事,本不是非黑即白,更没有准确的界定,因而对于邱言的态度,在兵家内部也颇有分化。

另一边,有关邱言在蜀地的战绩,在座的很多人都已知晓,也就是武四平这样不怎么关注的人还在惊讶。

武四平经卢蒙提醒,也转过念来,令自己儿子继续念下去。

“……率军攻营,趁敌不备,先以奇兵入营,后军以草垛填满沟壕,令白莲贼之守势崩溃,后放火烧营,内外夹攻之下,斩敌八千,溃兵不计其数,贼兵不敌,贼首赵鸿仓皇而走……”

听到这里,不要说武四平,就连其他将领们,也都露出惊讶之色。

“我记得那白莲贼军,在沿江大营本就有五万兵马,后来攻破朝廷大营,收拢降军,粗略一算,至少也有十四万人!”

“不错,十四万人,就算大部分是降兵,组织起来难免不得其法,以那赵鸿之能,将之转为战力,并不困难。”

“正是如此,更不要说白莲教本身的兵马,破了胡老侯爷的军阵,自身损伤微乎其微,足见精锐,竟被邱学士的五千兵马,给击破了!”

“这邱学士,真不愧是写出兵家典籍的人物!”

南边的情报,军中已有流传,而邱言所领兵马人数,他们也都知晓,对于那贼兵将领赵鸿,更不陌生。

正因为知道得多,听到消息,才会更加惊讶。

这时,武二郎也平息了惊讶,继续读到:“邱学士领军乘胜追击,连破三营,贼寇望风而逃,学士率军再追……”

“再追?”

听得此言,众人神色皆变。

ps:感谢“神守坤宫”、“淡蓝妖”的打赏!


第九百九十一章连破营寨撼白莲

“再追”这个词,写在纸上简单,但所代表的含义却并不单纯,甚至蕴含许多奥妙。

“邱学士刚刚攻破了大营,也不休整一下,就继续去攻?”

“从之前的叙述来看,这赵鸿用的正是《武经总要》中所记载的连环营之法,既然都攻破几大营了,那么赵鸿就算没有被抓、毙命,也是再无威胁了,正是穷寇莫追之时。”

“说起来,学士再追,又要追向哪里?他白莲教的兵马,最远不过抵江,但都被学士给击溃了,再追,又是追到哪里?那南边可被白莲教经营的颇为严密,一入其中就等于是孤军深入!”

“再追”一词,体现了时间短暂,并且迅速做出决定,放到句子里,更给人一种紧迫、毫不停息的感觉,所以在场的诸多将领,都从里面品味出不同寻常的味道。

低声议论之后,这些将领的目光,就都集中在了武二郎的身上,后者则瞪大了眼睛,盯着手中卷宗,满脸惊骇之色。

啪!

这时,坐在上首的武四平伸出一只腿,猛地踢在武二郎的屁股上,嘴中说道:“怎么念着念着停了,赶紧的继续!别光顾着自己看,你老子我还要听呢!”

“是……”武二郎被一脚踢回神,就继续道,“学士率军再追,于黎明前追抵贼军洪州大营,攻破七十二寨,斩首八千,一直战到天明,将那白莲教北军的根基,一举拔除了!”

“拔除了?”

武四平一愣,其他将领更是面面相觑。

他们也知道白莲教的大概布局,知道沿江大营乃是其北上根基,要在经营稳固之后,从这里引动兵马,过江攻北。

现在。沿江的连环营被邱言攻破,那么北上的企图算是被挫败了,可这并不代表白莲教就被拔除了,盖因那北上的大军虽破,但被白莲教占据的南边土地并未受到直接冲击,而且更有洪州大营作为落脚点。

这座大营,是白莲教巩固所占土地的举措之一,其内也驻守着被特殊炼制过的兵卒,堪称个个精兵,甚至比之被赵鸿统领的“北伐”军也不逞多让。只是在人数上是比不上的。

不过,这洪州大营的存在,不是为了攻伐,而是想要稳固后方。

想将占领的土地迅速的消化、吸收,然后榨取价值,所以那大营的布局,更是格外用心,不光赵鸿参与了布置,其他几名大将军也都有贡献。甚至远在岭南的高层中,如董太师等见多识广之人,亦有指点。

更不要说,大营本身也是依循着阵图而建。突出的就是一个“守”字,易守难攻!

归根结底,洪州大营是要稳固版图,稳固白莲教的根基。所以不急进,分成七十二座连寨,相连之下。虽然人数不多,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下,比之赵鸿的沿江连环营,还要难以攻破!

正因如此,赵鸿兵败之后,率领残部突围,才会选择往洪州方向,并且事先传出消息,让洪州做好布局、埋伏。

这正是穷寇莫追的原因,本来击破敌军,乃是优势,掌握了主动,可一旦去追击,主动权就易手了,前方多了许多变数和未知,反倒容易令形势逆转。

只是,如今的形势不光没有逆转,还朝着惊人的方向发展!

这卷宗上写的简单,只是几个字、一句话,在做的都是军中将领,自是知道这简单话语背后,隐藏着的是何等厮杀!

七十二寨,尽数被破!

这就好像历史上那一个个惊才绝艳之人,在史书上也不过就留下一句话,或者几百字的记载一样,单凭战报卷宗的文字,外人是很难品味出背后血腥的,可落到那知兵之人的耳中,就完全不同了。

难度、以及事后影响,都在众人心里浮现。

“连洪州大营都给攻破了,这已不是阻止白莲贼军北上,而是动摇贼兵在南边的根基了……”一名将领说到这里,感慨连连。

其他人心里也都有数了,猜到为何连皇帝都收回“金口玉言”了。

按理说,就算白莲军的沿江大营被破,毕竟白莲教的叛乱还在,南边的大片国土、城池易帜,还在白莲教手中,并被经营、巩固,这个时候,必是需要大军南下扫荡一番的,破了白莲教的势,断了其根,恢复国土。

可现在他们这支大军,却被告知暂时不用南下了。

连武四平这个大老粗,都从中品味出不寻常的地方,忍不住皱眉问道:“听说,白莲贼军在南边,建了五座大营,每座都如洪州大营那样,是用来镇压当地,维持统治的,就算被学士扫平了一座,也还有余下四座,皇上令我等不再南下,莫非其他几座大营也都不存了……”

说话的时候,他的目光,便落到了自己儿子身上。

武二郎被其一看,心里一跳,不打算再被踢上一脚了,赶紧继续读起来:“学士攻破洪州大营,收拢当地残军,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往南、一路往北,往来江南、岭南。”

至此,这声音停下,下面所记载的,就是一些战损比了,具体的战报已经说完。

不过,对于邱言最后的选择,在座的众人既是惊讶,也有不解。

“这个时候,为何分兵?”

“本来只有五千嫡系兵马,就算战力惊人,这么一分,又能剩下多少?”

“本就是孤军深入,却又兵分两路,入那江南与岭南被白莲教占领的地方,这……”

这一下,诸多将领都是一脸疑惑之色,因为此举可说是兵家大忌,如果是其他人这样做,就算是武四平也会好生嘲笑,然后说出一番道理,可换成邱言,他们不仅不去嘲笑,反而绞尽脑汁,去思考其中的奥秘。

毕竟邱言刚带着五千人,来回转战,前后攻破了近二十万大军,前后才几天时间,这边皇帝才下令调兵,那边敌军就灰飞烟灭,你说这样的人不懂带兵,那谁懂?

“这里面,定是有什么地方是我没有想通的。”

“到底是何用意?难道是对那五千被他亲自操练出来的兵卒信任?”

“莫非又要奇袭?”

“也不好说,当初入蜀的贼军破灭,到现在也没有多久,学士这是用了奇袭之法,但经过两战,他已经彻底站到了前台,一举一动都会被严密探查,白莲教的贼人怕是会不断派出死士去搜集消息。”

“不错,现在要奇袭已不可能,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不分兵,邱学士这五千人马也不一定再能发挥作用了,战力再高,一旦暴露,五千人毕竟是五千人,本身的局限不会因训练而改变。”

几名将领都陷入沉思,各自思索,都希望从邱言的行动中,找出缘由。

卢蒙坐在前面,看着众将,觉得这些人不是在听战报,而是在看兵书,在思索兵书精要。

“唉,邱言从没说过自己是兵家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